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25845600000076

第76章 南宋会子危机与通货膨胀

南宋重文轻武、武力不振,连年用兵军费不支,还要向契丹、西夏、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纳贡。开支巨大,国力不支,不得不靠大量发行纸币穷于应付,南宋不断增发会子,物价不断上涨,物价浮动,市井萧条,也使城市工商业遭到破坏,南宋王朝日益走上了经济崩溃的道路。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朝廷发行纸币会子。与交子不同,会子是以铜钱为本位的,面值为一贯、二贯和三贯三种,后赠印二百文、三百文与五百文小面值三种,乾道五年(1169年)定为三年一界,每界发行一千万贯,以旧换新。

第一界会子的发行额是三百万贯,到乾道四年(1168年)仅七年,先增至七百万贯,进而攀升到一千万贯。第二、三界会子数加印,币值增长指数已达百分之三百以上。到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会子的发行量比孝宗前期猛增了六十五倍。

在财政政策上,会子与铜钱可以自由兑换。但会子不断贬值,两者的兑换率在宁宗以后也急剧走低。当时为了开禧北伐,把会子的发行量扩大了十四倍了;从兑换率来看,会子这一期间起码贬值了一半。宁宗宣布十一、十二、十三界会子同时流通,会子之多如决堤之水,物价之涨如脱缰之马,谁都不愿把不断贬值的会子攥在手里,纷纷以会子挤兑铜钱。

嘉定二年(1209年),正值会子换界,朝廷规定新旧会子以一比二的比率兑换,同时辅以严厉的法禁。朝廷本意是为了平息挤兑风波,但无疑向持有者宣布会子已彻底丧失信用度,因而效果适得其反。无论贫富谁都不愿使用会子,持有者更是急于脱手。朝廷竟强行规定,让士民工商根据财产高下,按比例换购会子,违者抵罪,并鼓励打小报告告发。于是,俯首帖耳者甚至卖田质宅,被迫以低价收回会子;而那些以低于实际比价抛售会子的民户,都因触犯法禁而被籍没家财。但朝廷的禁令也无法阻遏低价抛售和拒收会子的狂潮,这一强劲的势头反过来驱使会子进一步贬值。

通货膨胀引发社会动荡,富户大受损失,贫民更是雪上加霜。这年冬天,手中有会子也买不到米,饥饿难忍的乞丐群起抢夺商贩们的炊饼。社会危机一触即发,迫不得已,朝廷采取了三方面的补救措施:一是放宽新旧会子兑换的限期,二是发还民户因抛售会子而被籍没的家产,三是从卖官鬻爵和出售没官田等渠道筹措一千四百万贯,作为回收旧会子的资本。

宁宗以后,新旧两界会子的换界已无法正常进行,深层次的问题越积越多。朝廷一有财政短缺,就以滥印会子的办法来饮鸩止渴。理宗亲政时,会子已印发了十七界,社会上流通的十六、十七界会子数量巨大,再次导致“会价日损,物价日昂”的局面,理宗只得以出卖度牒与封赠敕告等回笼的资金来收回部分会子。

1234年,南宋与蒙古交战失败以后,会子与铜钱的兑换率从端平亲政初暴跌二十五个百分点。而嘉熙四年(1240年)发行的十八界会子,数量反比十七界大为增加,大概为弥补联蒙灭金与端平入洛的亏空。同时规定五道十七界会子只能兑换回一道十八界会子,贬值幅度之大前所未有,米价也立即暴涨至每斗三贯四百文,是孝宗乾道年间米价(每斗三百文)的十一倍强。

淳祐七年(1247年),理宗正式颁诏:十七、十八两界会子不再立限,永远使用。希望通过将会子变为不兑换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汹涌势头。但二百文的十八界会子,居然还买不上一双草鞋,一切措施都已无济于事。老百姓不再把会子当钱看,“弃掷燔烧,不复爱惜”。

延伸阅读

南宋经济概况

南宋时期,水利兴修,超过北宋。垦田面积增大,注意精耕细作,产量有所提高,上等田亩收五六石。经济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出现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商品化的迹象,粮食贸易成为交易的大宗;采用货币折租形式者有所增加。南宋时期,政府控制的地区比北宋小,可是统治集团的挥霍并不减少,加上巨额军费及输纳给金朝的大量岁币,财政支出大大超过了北宋。而对劳动者的剥削比起北宋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统计,南宋人民的负担比徽宗时增加了一倍,比北宋初增加了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