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书房,门口的小吏惊叫一声,项羽箭步上前,一剑穿心,鲜血飞溅。
两名卫士闻声而动,举着长戟冲过来。项羽冷笑一声,倒提长剑,飞身扑上。眼看长戟就要触到胸口,项羽身形微侧,如鱼一般滑过。人未站定,两名卫士齐声惨叫,身首异处。
“漂亮。”项梁暗自赞道。
叔侄俩朝沿着回廊向前厅走去。一路上,不管看到小吏、家仆、奴婢、卫士还是狗,项羽统统不由分说,上前一剑夺命。抵达郡守府大堂时,已经有十几人死在项羽剑下。
大堂上聚集着来自会稽郡及所辖二十六县的两百多名官员,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项梁径直往堂上走去。堂前的两名卫兵正想阻挡,项羽自项梁身后如蛇一般蹿出,长剑横扫,两柄长戈应声而断,剑锋所及之处,又将一名卫兵喉咙割断,鲜血喷涌而出。另一名卫兵吓得魂飞魄散,掉头就跑,还没来得及迈步,项羽反手又是一剑。
卫兵身披重甲,足可抵挡五十步外的箭矢。可是项羽这一剑,如同狂风吹折朽木一般,竟然硬生生将他拦腰斩断。
大堂上本来一片惊呼,第二名卫兵倒下的时候,却又变成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只觉得喉咙干涩,连一丝声音都发不出来了。其中最勇敢的几个人,本来已经将手按在剑柄上,现在也偷偷地放了下来。
“这些人,杀不杀?”
极度恐惧中,听见项羽问道。
项梁脚步不停:“兵者,势也!在他们彻底丧失斗志之前,你觉得有必要问杀不杀吗?”
项羽以剑作答,大鸟一般跃起,落入人群。
等到项梁走到堂上站定,项羽又杀了八九十人。侥幸活着的人,都低头跪在地上,两股战战,不敢动弹。
从起事的第一天开始,这种杀人取势、夺人魂魄的战法便被项羽奉为圭臬,令他的敌人闻风丧胆,也为他的灰飞烟灭埋下了伏笔。
项梁满意地扫视了大堂一圈,说道:“今天就到此为止,大家都站起来吧!”
和项羽的凶神恶煞相比,项梁的声音,只能用和蔼可亲来形容。
可是没人敢站起来。
“起来!”
项羽喝道。这两个字马上起了效果,在吴县县令申膳的带领下,大伙儿低着头,战战兢兢地站起来。
“这就对了嘛!”项梁点点头,举起系在腰前的金印,“你们都看清楚,这是会稽郡守的印信。殷通已经被我杀掉了,现在我就是会稽守。如果谁有异议,可以提出来;如果没有异议,那就听我号令。”
谁敢有异议!一百多名官吏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异议。”
项梁说:“那就好,马上将大堂清理一下,我邀要请吴中英豪到这里来共商大计。”
他立刻变回了操办红白喜事的大师,熟练地指派这拨人搬走尸体,那拨人打水冲洗。不到半个时辰,大堂便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板上连一丝血迹都看不到,只是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血腥味。
所谓吴中英豪,便是项梁这些年来结识的土豪,换而言之,便是会稽郡的萧何、曹参们。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土豪从古至今都存在,他们依附于乡土,是介乎于官府和百姓之间的一股中间势力。有人甚至认为,虽然秦始皇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建立了皇帝一人说了算的中央集权,但实际上,封建势力仍然以宗族为载体,一直顽强地生存,而且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将秦朝之后的中国社会仍然称为封建社会,亦无不可——土豪便是这种封建宗族势力的典型代表。
项梁面对吴中英豪,发表了演讲。第一段话基本抄自殷通:“如今天下大乱,吴中动荡,令人不安……”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项梁说明了自己杀殷通的理由:会稽守殷通,本系秦朝官吏,世受皇恩,本应恪尽职守,与朝廷共存亡。可是他竟然见风使舵,不自量力,企图异军突起,请我给他当将军——说到这里,项梁微微一笑,“你们说,我堂堂楚国项燕大将军之子,能够为这样的小人卖命吗?
“当然不能!”有人大声叫道。
情绪几乎是一瞬间被点燃。项梁本来准备了一大段说辞,可是,当他抬出项燕的名号,群众的反应使他立马明白,这样已经足够了。
土豪们以实际行动响应项梁的号召。几天之内,聚集到吴县的义兵多达数万名。
项梁仔细地挑选,只留下八千人,其余发还各地。
“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他这样对大伙解释,“兵太多了,吃的粮食也多,行动起来又累赘,而且占用了后方的劳力,可谓得不偿失。只要指挥得当,八千人相当于八万人,足以横行天下。”
项梁自任会稽太守,又称大将军;项羽被任命为裨将,担任他的副手。郡里的土豪,有的任校尉,有的任军候,有的任司马。谁为前锋,谁为侧翼,谁负责后勤,都作了详细的安排。等到所有职务宣读完毕,有一个人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我呢,我呢?”他高声抗议起来。
“抱歉。”项梁说,“我不能给您任何任命。”
“为什么?”
“因为您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项梁直言不讳地指出。
原来,三年前,城北徐家有丧事,项梁安排此人负责管理厨房,客人都到齐了,他却没有上菜。而且,当时摆了二十八桌酒席,有六桌的酒不够喝,项梁要他赶紧从备用酒中调拨,却发现他已经将酒分给厨子和佣人喝掉了。
项梁将这件往事搬出来,那人脸涨得通红,不敢再说什么。
大伙这才明白项梁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操办红白喜事,原来他是借机考察每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好为日后举兵做好人才储备啊!
召平
项梁起兵,正值周文大军攻入函谷关之时。一时间,似乎天下大局已定,谁都不相信大秦帝国还能支撑一个月以上。
召平也不相信。
召平是东海郡广陵县人,原本是个瓜农。张楚国建立不久,召平即奉陈胜之命“徇广陵”。
召平的口才不错,脸皮也厚,进展却不理想。
原来东海郡这个地方,与会稽隔江相望,古时候乃是东夷部落地盘,与吴越一带同被视为蛮荒之地。可是,与吴越之民相比,东夷人的狡诈多于彪悍。陈胜、吴广起义后,陵县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等人纷起响应,带领农民军包围了东海郡治郯县。东海郡守徐庆拼死抵抗,双方相持不下。陈胜听说此事,匆匆派了一位“武平君”去接管秦嘉等人的部队。秦嘉却不卖陈胜的账,杀了“武平君”,自立为大司马,继续围攻郯县。在这种情况下,广陵人对召平这个张楚国来的钦差大臣,也是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以至于召平活动了几个月,仍然不得其门而入。
旧时邻居见到他,故意装作一副惶恐的样子:“哎哟,张楚王的使者来了,有失远迎。”
等召平正儿八经回了个礼,便问:“张楚王给你封了个什么官?比县令还大吗?”
或者是:“平哥,平哥,我要是跟你投靠了张楚,能不能赏个千户?”
最不像话的是:“张楚王有几位夫人?你见过她们吗?长得咋样?”
每当如此,召平只好苦笑一声,抱抱拳,赶紧闪人。
可是,当周文大军攻破函谷关的消息传来,情况就不同了。人们见到召平,赶紧将头低下,微微躬着身子,一边说着“先生早”,一边快步走过,生怕与他目光相接。平日里那些贫嘴的邻居,早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广陵县令也托人给召平带来一封信,委婉表达了希望上门拜访的意思。
“夏日炎炎,正当瓜期,如果能够到您的瓜田里亲手摘两个瓜尝尝,将是人生乐事。”
县令文绉绉地写道。
召平善于种瓜,人尽皆知。顺便说一下,汉帝国建立后,召平又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在长安东郊以种瓜为生,种出来的瓜又大又甜,世称“东陵瓜”。萧何常常轻车简从,跑到召平的瓜棚里去吃瓜,两个人边吃边聊,一坐便是一整天。聊完之后,萧何留下几个铜板的瓜钱,回去当他的相国,召平则继续当他的瓜农,一时传佳话。
县令向召平示好,召平却矜持起来。他想,周文已经攻入函谷关,咸阳指日可下,到那时,陈王就是天下的霸主。他作为陈王的特使,在东海郡坐了这么长时间的冷板凳,小小的广陵县令来封信就同意接见,未免太有失身份啦!
一念之差使召平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不久之后,周文兵败,吴广被杀,田臧战死,陈胜出逃。召平知道大事不妙,听说项梁在会稽起兵,赶紧脚底抹油,渡江南下,来到会稽投奔项梁。
*
和东海相比,会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召平在曲阿弃舟登岸,每过一地,对项梁的敬佩便加深一层。进入吴县后,更是发自内心地赞叹:“这可真是乐土啊!”
吴县即姑苏,春秋末年由吴王阖闾指派伍子胥监造。
据说,伍子胥建造此城时,很动了一番脑筋,上观天文,下察地理,用了三年时间来做规划,造出来的城池“象天法地”,合阴阳,正五行,气势非凡。
姑苏城方圆数十里,即便到了大秦帝国时期,仍然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都市。会稽郡一百三十万人口,倒有三四十万在吴县治下,其中城内居民不下十万,可谓举袂成幕,挥汗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