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决定成败全集
2600700000012

第12章 [思维习惯]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人生的光明面(2)

流畅性、灵活性和新异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流畅性是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新异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采用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方法来训练大学生们思维的流畅性。训练时,要求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不容迟疑,也不要考虑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评价在结束后进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畅,讲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并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要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首先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人的欲求感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出难题,或者去“啃”前人遗留下的不解之谜,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求知欲会促使人去探索科学,把自己拖进创造性思维之中。

摆脱目光短浅的思维习惯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一个犹太人,在同一天被关进了监狱,刑期都是三年。有一天,监狱长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每个人可以向我提一个要求,只要合法,我一定满足。”

美国人说:“我要够我三年抽的烟草。”

法国人说:“我要一个美丽的女人。”

犹太人说:“我要一部联网的电脑。”

三年过去了。

美国人从监狱中冲了出来,满脸烟末,狂吼着要打火机。

法国人和一个女人从监狱里出来,他抱着一个孩子,那个女人领着一个孩子,女人的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两人都一脸愁容:三个孩子,怎么养活?

只有犹太人出来时满面春风,他握着监狱长的手说道:“谢谢你了,多亏了这部电脑,三年中,我的生意不但没有中断,还扩大了两倍。为了表示谢意,我送你一辆奔驰。”

上面故事中的犹太人,在考虑问题时,富于预见性,最终获得了成功。而那个美国人和法国人,走一步看一步,只考虑眼前的快活,不为以后打算,结果虚度了三年时光,并给以后的生活留下了负担。这就是不同的思维习惯带来的不同结果,如果你考虑得不够长远,那就得承受短视带来的苦果。这就像我们买房子一样,冬天时你看到楼旁有一条可供溜冰、玩耍的小河,不要高兴地认为这所房子再理想不过,因为城里的小河一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在买之前,你还应该考虑一下,这条河到了夏天是否会让你感到不舒服。

考虑问题只看眼前的一个后果,就是会使你陷入被动。

李某想开一家饭店,可是手里却没有本钱,妻子的意见是李某最好先去别人的饭店打工,一边挣些钱,一边学点经验,总不能全靠借贷开店啊!但李某却不同意:“船到桥头自然直,还是借钱先把店开起来再说,还钱啊什么的以后再考虑!”就这样,李某从朋友和亲戚手里借了八九万,饭店就这样开张了。

一段时间后,一个朋友家里出了事,就来找李某要当初借他的三万元钱。李某这下子可着了急,向银行贷款是不用想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托人借“高息贷款”,妻子劝他多想想,他却说:“先借来还给朋友,这三万块钱慢慢再还吧!”饭店开张两个月了,可客人却稀稀落落,挣来的钱勉强够维持日常支出。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李某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允许赊账。他认为这样做一定会招徕顾客。朋友们纷纷劝他一定要慎重,因为赊欠就像一个雪球,总是越滚越大。然而李某依然没有听从大家的劝告,允许赊欠后,店里的生意果然火了起来,街坊邻居都来凑热闹。

可是好景不长,两个月后李某就支撑不住了,店里连买菜的钱都不够,他开始收账,但那些常客翻脸像翻书一样快,再也不登门了。就这样,开店四个月后,李某低价把饭店转让了出去,他没挣到一分钱,却欠了很多债,惹了不少麻烦,现在夫妻俩还得每天出去讨账呢!

李某的失败就是由于对问题的考虑不够长远造成的,我们看到他在解决问题时,总是只顾眼前需要,而不看后果如何。他借贷开店,不考虑日后的还款能力;为了解决顾客少的问题,竟然采取允许赊欠的方法,既不考虑可能会给资金流动带来的影响,也不考虑日后收账的困难。他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给日后的经营埋下了隐患,最后终于导致了经营的彻底失败。

我们常把只看眼前不顾以后的做法称为短视,而一个短视的人很难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也很难有什么成就。在不断前进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如果总是想一步走一步,那么他一定会碰到很多障碍,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抛弃短视的恶习,多做一些长远打算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成功源于正确的思维习惯

思维方法是人们从无数次思维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思考问题时,不知你是否意识到,在思维过程中总有某种思维方法在起作用。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如果选择了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话,就可以减少思维的盲目性,提高思维的效率和成功率。

造就天才的思维方式

天才的见解是如何产生的?创造出《蒙娜丽莎》和相对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共同之处?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达尔文、毕加索、米开朗基罗、伽利略、弗洛伊德和莫扎特这样的天才们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点?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

一般人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复制性的,也就是说,以过去遇到的相似问题为基础。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这样想:“我在生活、教育及工作中学到的知识是怎样教我解决这个问题的?”然后我们就会选择以经验为基础的最有希望的方法,排除其他一切方法,并沿着这个明确界定的方向去解决问题。这些以经验为基础而采取的步骤的可靠性使我们对于结论的正确性非常自负。

相比之下,天才的思维方式则是创造性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问:“能有多少种方法看待这个问题?”“怎样反思这些方法?”“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常常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有些方法是非传统的,甚至可能是独特的。

运用创造性的思维,你就会找到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你在考虑可能性最大的方法时也考虑了可能性最小的方法。所以,重要的是乐意挖掘所有的方法,即使你已经发现了一种很有希望的方法。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你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哪里。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让一位普通人在一个干草垛里寻找一根针,那个人在找到一根针后就会停下来;而我则会把整个草垛掀开,把可能散落在草里的针全都找出来。

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因曼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总会形成新的思考方法。他觉得,自己成为天才的秘密就是不理会过去的思想家们如何思考问题,而是创造出新的思考方法。

复制性思维方式会使思想僵化。如果你永远按照常规的思路去思考,你得到的也永远是惯常的东西。

之所以说天才的思维与生物进化相似,是因为天才需要对事物作出多种多样的无法预知的选择和推测。天才在众多的选择中保留下最佳的思路,以便于进一步的发展和交流。这种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你需要掌握某些创造不同思路的方法,而且要使创造不同思路方法确实有效,它必须是“盲目的”。盲目的变化意味着脱离(已经获得的)复制性知识。

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总结天才们的思维方式,这些学者在研究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笔记、信件、谈话和思想以后,归纳出天才们具体采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策略,发现这些方法和策略使天才们产生了无数种新奇而独到的见解。

天才们往往善于发现某个他人没有采用过的新角度。达·芬奇认为,为了获得有关某个问题的构成的知识,首先要学会如何从许多不同的角度重新构建这个问题。他发现自己看待某个问题的第一种角度太偏向于自己看待事物的通常方式,他就会不停地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重新构建这个问题。他对问题的理解随着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逐渐加深,最终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对不同视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解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旨在找到与传统方法不符的细节,以便发现一个全新的视角。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的创造性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与图画和图表对大量知识的记录和传播密切相关。比如,伽利略用图表形象地体现出自己的思想,从而在科学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而他的同时代人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数学方法和文字方法。

天才们一旦具备了某种起码的文字能力,似乎就会在视觉和空间能力方面形成某种技能,使他们得以通过不同途径灵活地展现知识。当爱因斯坦对一个问题作过全面思考以后,他往往会发现,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表述思考对象是必要的。他的思想是非常直观的;他运用直观和空间的方式思考,而不是纯数字或文字的推理方式思考。爱因斯坦认为,文字和数字在他的思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重要。

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戴维·博姆认为,天才之所以能够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是因为他们可以容纳相对立的观点或两种互不相容的观点。研究创造过程的著名学者艾伯特·罗腾伯格指出,许多天才,包括爱因斯坦、莫扎特、爱迪生、巴斯德、康拉德和毕加索,等等,都有这种能力。

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认为,如果你把两种对立思想结合到一起,你的思想就会暂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然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种思想的“悬念”使思考能力之上的智力活跃起来并创造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立的思想纠结缠绕为新观点的奔涌而出创造了条件。玻尔创造并协原理的能力来源于他把光想象成一种粒子和一种波。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的实用照明装置就需要在灯泡中把并联线路与高电阻细金属丝相结合。而持传统观点的人认为,这两样东西根本不可能结合。因为爱迪生能够允许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同时存在,他就能够看到一种他人看不到的关系,从而有所突破。

亚里士多德把比喻看作天才的一个标志。他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法。如果相异的东西从某种角度看上去确实是相似的,那么,它们从其他角度看上去可能也是相似的。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把耳朵的内部构造比做一块极薄的能够振动的钢片,并由此发明了电话。

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们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并且教其他人使用这些方法。社会学家哈丽雅特·朱謇蔓发现,恩里科·费米培养出了6名像他一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学生。欧内斯特·劳伦斯和尼尔斯·玻尔各有4名学生获得诺贝尔奖。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森和欧内斯特·卢瑟夫一共培养出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上述这些诺贝尔奖得主不仅自己富有创造力,而且能够教授他人如何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认识到天才们共同采用的思维方法并且运用这些方法,就可以帮助你提高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创造力。

思维模式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它反映了每个人的思维个性和思维特征。思维模式的形成与遗传、家庭、生活环境、教育、职业、个人经历等有密切的关系。思维模式的类型多种多样,很难做清晰的界定,如积极主动的思维模式、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军人的思维模式、商人的思维模式、科学家的思维模式,等等。对于孩子来说,其早期思维模式的养成和塑造非常重要,有些思维模式甚至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俗话说“三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即命运”等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思维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很难预先设定每个人应该塑造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怎样塑造思维模式,只能靠施教者因势利导和自己不断地揣摩来提高。不过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有意识在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自觉主动型思维模式和创造型思维模式。

唯有勤于思考,才能不断超越

英国作家波尔克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没有消化。”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同样道理的话:“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是件难事,难就难在要开动大脑这台机器,多思考、多质疑、多联想。

我们不但要钻研书本知识,而且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要积极思考,因为生活和科学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得来的,如鲁班因茅草划破手发明了铁锯,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达·芬奇通过观察鸟和杜娟的飞行而设计了翼机。这些都说明了只有善于思考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我们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告诉你一个既可以多一些时间享受生活,又可以获得最佳业绩的好方法,那就是聪明地工作,而不只是努力地工作。聪明地工作意味着你要学会动脑,如果你一味地忙碌以至于没有时间来思考少花时间和精力的方法,过于为生计奔忙,那是什么钱也赚不到的。自古房子出售,都是先盖好房,再出售,对此,霍英东反复问自己:“先出售,后建筑不行吗?”正是由于霍英东这一顿悟,使他摆脱了束缚,迈出了由一介平民变为亿万富豪的传奇般的创业之路。霍英东是中国香港立倍建筑置业公司的创办人。在香港居民的眼中,他是个“奇特的发迹者”。“白手起家,短期发迹”、“无端发达”、“轻而易举”、“一举成功”等等,这些议论将霍英东的发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霍英东的发迹真的神秘吗?不,他主要是运用了“先出售、后建筑”的高招,而这一高招来自于他的思考和顿悟。

在工作中,勤奋必不可少,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要想获得成功,最大化地体现你的人生价值,还要多思考,无论看到什么,都要多问为什么,把思考变成自己的习惯。

思考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及文艺批评家洛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