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百丈清规证义记
26014600000009

第9章

祈禱韋馱

凡遇荒歉。常住將絕糧。或為建造。或修理等事。維那及兩序。白住持已。預定日期。外則請化主通白檀那。內則報客堂掛牌。(牌云)本月某日起。聞鐘聲。大眾師搭衣。齊詣大殿。(或韋馱殿)持善天女呪。祈禱韋馱。

客堂請書記。預製疏二道。(所為何事。辭當合宜)一。起首宣化。告達聖聰。一。圓滿宣化。每時披讀。每日二板後。(或開小靜)鳴鐘三下。眾集。知客請住持拈香。維那舉香讚已。稱柰麻護法韋馱尊天菩薩。(三遍)即鳴大魚。每時誦善天女呪遶殿。(或遶韋馱)計呪一百八遍。(極少四十九遍)末遍鳴引磬二下。一齊歸位。呪畢宣疏。住持再拈香。維那舉韋馱讚讚畢。眾三拜。各回本處。每日六時。起止同上。事急者。晝夜十二時。再急者。日夜調班誦。誠心而虔禱。每日上供如常儀。至事成就。日回向化疏。謝護法恩 (附助米上供疏)。

伏以。佛為出世慈父。念念不忘僧云住世福田。生生欲種。爰有一四天下。南贍部洲。大清國省府縣寺。奉佛回向信施助米。住持某甲。(增入施米諸姓名字)切念某等。(用住持名)資生幻質。須憑飲食以充腸借假修真。寧免饔[(歹*又)/食]而飽腹。故法輪未轉。先展食輪。而六度將修。先資檀度。茲因寺糧屢空。僧眾待哺。爰起募於某日。迄於某日。共募米若干。 麥若干。 荳若干。 錢若干。此雖檀越之宏施。實賴 韋天之感應。用薦馨香。聊申敬謝。伏願。 天眼洞鑒。照察無私。顯示慈恩。果因不昧。俾樂助之家。隨施之人。現生之內。五福駢臻。他報之中。二嚴克備。 右疏恭申 韋天證明。謝施回向文疏 年月日 住持某甲具疏(餘事隨改) (附募化齋米引) (葢聞某寺者。某朝某師所建。相繼以來。迄今若干歲矣。今棟宇雖堅。緇侶甚眾。無柰缺乏資糧。朝午莫恃。兼逢歉薄。香積難充。清泉野果。不足療飢。空倉冷灶。將何實腹。既無策之可籌。計唯賴于檀護。伏願。仁人長者。大施拯濟之功。其廣釜鐘之惠。或捨[壴-士+止]麥。可充三粥。或施菜米。味入六和。一斛百斛。隨力緣而喜捨。千升萬升。凴歡喜以捐輸。一言一物。無非功德。或捐或勸。總是善因。凴盞飯以結淨緣。喜周禪悅贈少黍而登善簿。福不唐捐。從此僧眾焚修。晨昏誦禱。佛神默佑。定獲嘉祥。須急允行。延一寺之慧命。勿吝心力。為三寶之勳臣是為啟)若為建造修理等事。於緣滿日。俱應上供。告白韋天。以報施護之恩。

證義曰。此祈禱古規也。葢古人以道德修行為家務。叢林絕無經懺等事。大眾衣食。全賴韋天默護感化十方。但有修行。決不餓死。脫有急難。但合誠懇禱韋天。默相輔佑。從無勉強募緣之事。今者多有愚癡匪僧。為化緣事。以磚砌墻圍。僅容其身。植立於中。如刀在鞘。如等在殼者。或四面釘釘。號釘關站七日者。或斬斷一手。灰布膠漆示諸人者。或掘地作坑。倒埋其頭。雙脚向天者。有巨磚自捶其背至青腫者。有用鎻自穿鎻其觜唇者。有吃水為齋。不食五糓者。有雙足立橋欄上拜經。人見之無不驚者。有拖鐵索。或拖小船等重百十觔者。如是過為苦行。顯異惑眾者。種種不一。非貪即愚。真可憐憫。我叢林中。決定不許行此等魔事。但謹守清規。依教修行。韋天決不負汝矣。

(附)韋天聖誕

六月初三日。(或云十三。未知孰是)韋天聖誕。早粥客堂掛牌。(牌云)是日恭逢韋天聖誕。大眾師。聞鼓聲。韋殿上供。

午梆鳴。知客鳴大鼓三下。眾集。上供儀規。並載禪門日誦。茲不贅惟異白詞云。

葢聞。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菩薩。行齊佛化。德攝天人。居高聽卑。善惡隨僧俗之感。興悲運智。威慈等菩薩之權。妙證無為。功超有漏。伏念末法僧眾。福根淺薄。道力衰微。匪資 韋天以護持。曷使外魔而不嬈欣逢聖誕。特獻傲芹。伏願。 君民獲福。普天海晏河清。國土。清寧。遍界風調雨順。 佛日增輝。法輪常轉叢林安靜。剎土多賢聖之徒僧海調和。法筵挺龍象之眾。檀那衍慶。道侶沾恩。凡所希求。吉祥如意。

證義曰。韋天。唯金光明經。及諸天傳。出其名。而未詳其本迹也。或曰。即密跡力士。或曰。是樓至佛。

(附)伽藍誕

按大灌頂經等。西域伽藍神。一十八位。我東土伽藍。多供華光。關帝。龍王等。華光誕或云九月二十八日。龍王誕不著。關帝誕。俗以五月十三日。依本傳。乃六月二十四日。華光龍王。聖跡不多見。唯關帝。或顯聖於玉泉山。或示現於黃梅院。今(則無地不)顯威靈。故僧坊尊為護法伽藍神。其誕曰上供。儀同韋天(唯白詞為異)。

伏維大帝。匡扶聖教。招提氣象常新。俯順凡情。率土生靈攸賴。凜神威之遠鎮諸方橫兆何生。惟正直而聰明。一切邪非自息。是以法王嘉寵。恒隨金殿之間天帝隆旌。屢降寶籙之旨。欣逢嶽誕。共効涓忱。敬獻香饈。伏惟慈鑒從茲肅清覺地。並除隱顯愆尤。允宜德。被含生。等視內外緇白(此文。維關帝前用。若通白伽藍。應用下詞)。

恭聞。伽藍聖眾菩薩。智燭三界。光照十方。以伽藍為歸依。塵塵助護。與法王為城壍。處處分身。屏翰僧倫權衡佛事。某甲等。(用住持各)身投寶剎。依本界以為歸。恭遇誕辰。共攄誠而設供。伏願。不忘佛囑。遍坐道場。翼輔正輪。廓清魔路。檀那蒙顯祐之功。家庭叶慶。僧眾托威權之護。覺路亨通。法幢建處。宗風振起于千秋。僧海和時。道果圓成於曠劫。

證義曰。西域十八伽藍名。出七佛經等。一。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歎妙。五。歎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師子。九。妙歎。十。梵響。十一。人音。十二。佛妙。十三。歎德十四。廣目。十五。妙眼。十六。徹聽。十七。徹視。十八。遍視。東土伽藍。隨機不定。或一。唯華光。或關帝。或三。或五。其名位設相。憑開山最初所定。今時又多以關帝與韋天並列。實因其靈應等也。熙願贊云。關聖大帝。威神普應。誓願宏深。尤切護法。是也。

祭竈

六月廿四。十二月廿四。(或廿三并)八月初三誕辰。客堂早粥前掛牌。(牌云)今日恭逢祭竈良辰。開午梆。聞鼓聲。大眾師詣 監齋聖前上供。

厨房香燈師。到監齋位前設香案已。往庫房取供菓香燭等。午梆。知客鳴鼓三下。眾集。燒香傳爐。住持拈香禮拜。維那舉香雲葢三稱。乃至呪食畢。儀與韋天同。唯上供時。監院拈香。獻茶。設拜。至普供養呪竟。維那至中拈香。三拜。問訊長跪。合掌白云。

恭聞。監齋大士。智超空劫。妙應時機。陳粢盛以忘功。一粒現須彌之相。居雲厨而不宰。大身周法界之門。福護僧倫。權衡佛事。仰賴威德。特設齋筵。伏願。以乘願之神明。鑒虔恭之將事。隨意化身。示有相而原非色相變生為熟。即食輪而助顯法輪。使開厨而證入。顯發羣機。令觸味以知歸。冥加提持。僧眾調和。人人行門精進。咸餐法喜。在在永播真風(一拜歸位。舉贊畢。齊問訊而退)。

證義曰。祭竈雖同。僧俗神異。佛門是監齋大聖。迹同諸天。應早晨祭。所謂諸天早食也。今規約午祭。亦可矣。邇來僧坊。同俗晚祭。此於鬼食。甚為不可。非時而祭。神不受享。徒費無益。又河南府志云。唐。至正初。少林寺。向有一僧。蓬頭祼背跣足。止著單棍。在厨中作務。數年。慇懃。莫曉法名。至十一年。頴州紅巾賊。率眾突至少林。欲行劫掠。此僧乃持一火棍出。變形數十丈。獨立高峯。賊見驚怖。僧大呌曰。吾緊那羅王也。言訖遂歿。人始知為菩薩化身塑像寺中。遂為少林伽藍。天下僧坊。遂以此人為監齋。而肖像供厨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