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26039200000033

第33章 附录国家安全局在二战中进行的密码战(8)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全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这一恶劣事件严重打乱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安排,以致他们打算改变策略:立即对蒙特斯进行收网。

十天后,美国联邦法院以间谍罪逮捕了蒙特斯。而此时,距离蒙特斯首次成为古巴间谍已有17年之久。在这将近20年的时间中,蒙特斯所出卖的情报不可估计。而就在蒙特斯被捕之前,她还为美国的国防部起草了一份关于古巴的档案,称“古巴伤害美国的能力微乎其微”。可以说,如果美国联邦调查局还没有逮捕蒙特斯的话,那么,蒙特斯为古巴所作的贡献将会更大。当然,与此同时,她的行为对美国造成的伤害也会更大。

为了避免被判处死刑以及监禁终身,蒙特斯主动向法庭坦白了自己的罪行,承认自己是一名古巴间谍。2002年,蒙特斯被判以25年的监禁。之后,蒙特斯便被关押在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级别最高、关押最严密的监狱中。

蒙特斯入狱后,她对媒体表示,她对于自己的行为毫不愧疚,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宁愿自己不是一名美国人。可以说,蒙特斯之所以当一名古巴间谍,并不像大多数间谍那样是为了金钱,而是因为美国的独裁政策。因为美国对古巴犯下了一些暴行,所以她开始帮助弱者,不让处于强势地位的美国一味地欺压古巴。

蒙特斯入狱后,曾给自己的亲友写过这样一封信:不管是对于美国还是古巴,不管是对于奥巴马还是卡斯特罗兄弟,甚至是对于上帝,她都没有对其效忠的义务。她不效忠于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只会忠于自己信奉的原则。

5.博伊斯:好莱坞的“叛国少年”

1977年,克里斯托弗·博伊斯因为向苏联出卖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机密而被判入狱40年,而此时的他仅仅只有22岁。正处于20多岁的他年轻气盛,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骨子里充斥着叛逆心理,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后半生在监狱中度过。于是,三年之后,博伊斯从加利福尼亚州隆波克城市的联邦监狱逃脱了。在躲避联邦警察的过程中,他手头几乎没有什么资金,以致他在华盛顿州和爱达荷州的银行实施了抢劫。而在外面逍遥了19个月之后,他又被联邦警察逮捕归案了。被逮捕归案后,他对自己犯下的抢劫罪行悔恨不已。

1985年,博伊斯的故事被拍成了一部名叫《猎鹰和雪人》的好莱坞电影,主演者是大名鼎鼎的西恩·潘和蒂莫西·赫顿。影片拍出后,人们对于博伊斯个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博伊斯,从小居住在距离洛杉矶很近的帕洛斯维第斯半岛上,他的家庭条件很不错,父亲是一名联邦调查局特工。

19岁时,博伊斯的父亲为他找了一份与美国情报机构有联系的工作。就这样,博伊斯进入了TRW公司,这是一家为中央情报局服务的航空航天公司。

刚进入这家航空航天公司时,博伊斯不允许靠近“黑色通道”。

“黑色通道”中的黑色当然不是指墙壁的颜色,用黑色来形容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用以说明这一地方的神秘性。具体来说,“黑色通道”指的是装有机密文件的建筑,它和总部在弗吉尼亚州的中央情报局有着直接的联系。而要想进入这一地方,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得到包括美国国安局、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在内几大情报机构的认可。

不过,这对于博伊斯来说并非什么难事,毕竟他的父亲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工作,而联邦调查局和其他几个情报机构都有一些关系,所以要得到它们的允许并不难。就这样,没过几个月,博伊斯就获得了这些情报机构的许可,可以进入“黑色通道”。不过,他也和其他人一样,在进入“黑色通道”之前签署了一些协议,协议的内容大概是,他不能以任何方式向未经允许的机构和个人传递“黑色通道”中的绝密数据。

对于博伊斯来说,进入“黑色通道”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不过,这也让他感觉到一丝窒息。因为博伊斯对于政府有一些不满。当时,美国政府参与越南战争,致使5万多名美国士兵伤亡,而且美国政府还对柬埔寨进行轰炸。

他认为,美国政府这些“不安分”的行为简直是不可原谅的。不仅如此,他还对美国用暴力手段推翻了智利民众推选的社会主义领导人萨尔瓦多·阿连德感到不满,甚至厌恶。

然而,美国对于博伊斯的这些情绪并不知晓,不然,也不会让一个对美国政府有很大不满的人进入“黑色通道”,毕竟“黑色通道”里装有许多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机密资料,倘若他将对美国的不满发泄到这些机密资料上,那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进入黑色通道中的博伊斯,果然将主意打到了这些机密资料上。为了发泄对美国政府的不满,他决定出卖这些机密数据,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表达自己对美国政府的不满,还能赚取一些额外的酬劳。想到这里,博伊斯就立即行动起来——他找到了安德鲁·达顿·李。他认为,安德鲁·达顿·李是执行出卖机密数据的不二人选。那么,安德鲁·达顿·李又是谁呢?他为什么觉得安德鲁·达顿·李是执行出卖机密数据的不二人选呢?

安德鲁·达顿·李是博伊斯儿时的好友,从小和博伊斯生活在帕洛斯维第斯半岛上,家庭条件也比较不错。安德鲁和博伊斯有很多相同点:他们都喜欢猎鹰;他们都曾当过祭坛男孩。不过唯一不同的是,博伊斯十分聪明,他从小就成绩不错,即使不用功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很多A(得到A意味着他的成绩十分优秀)。而安德鲁则恰恰相反,他从小成绩就不理想,即使拼命努力,最多也只能得到C(得到C意味着刚刚及格)。后来,他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高中时就吸毒,基本上是一事无成。

博伊斯选择安德鲁来协助自己出卖美国的机密资料,一是因为他和安德鲁的关系不错,即使他暴露了,相信也不会供出自己;二是因为安德鲁染上了吸毒的恶习,他手头的资金有些吃紧,所以想给安德鲁一个赚取中间费的机会。

就这样,博伊斯选择了安德鲁来担任出卖情报的中间人。具体来说,就是博伊斯进入“黑色通道”并窃取里面的机密资料,而安德鲁就作为他与买方的信使,和苏联方面进行交易。

1975年,安德鲁前往墨西哥驻苏联的大使馆,和大使馆中的一个外交官取得了联系。这名外交官名叫瓦西里,他对于安德鲁的到来十分热情,邀请安德鲁品尝了美味的鱼子酱和珍藏多年的伏特加。与此同时,他又对安德鲁保持着一丝警惕心理。

吃完饭后,安德鲁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交给了瓦西里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个计算机程序卡和一张机打的纸条,纸条上没有任何签名。安德鲁对他说:“信封里装有一个由国安局加密的计算机卡,如果你想要进行交易,那么请和我联系。”

瓦西里看了一下信封里的数据,但由于他不懂得这些技术问题,于是他便去和技术人员联系。过了一会儿,瓦西里面带着笑容回来了。由于里面的数据非常重要,其中那张纸条主要用于KG-13和KW-7密码机,价值非常大,所以他同意和安德鲁进行交易,并给了安德鲁一个装有250美元的信封。为了保证二人的身份不被他人发现,瓦西里将安德鲁称为“路易斯”,而安德鲁称瓦西里为“约翰”。

当时,苏联与美国的关系正处于寒冬之际,两国之间经常发生一些针对于对手的冲突。而博伊斯所待的TRW公司为了对苏联进行监视,开始研究制造一种侦察卫星。这种新型的侦察卫星一旦研制成功,便可以让美国对苏联的异常了如指掌。

然而,TRW公司却不知道公司内部出了一个间谍,而且这名间谍将公司对侦察卫星的数据全都泄露给了自己的对手。显然,这名间谍便是通过安德鲁将机密资料交给苏联的博伊斯。

博伊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TRW公司研究的关于新型侦察卫星的数百份机密数据拍摄了下来,然后再将这些胶卷交给安德鲁,再由安德鲁将胶卷交给苏联方面。

仅仅一年,博伊斯向苏联提供的情报竟然高达数千份的机密数据,其中的内容不仅涉及新型侦察卫星,还包括武器条款谈判的信息。与此同时,他们因出卖情报而获得的报酬也是丰厚的。随着出卖情报的增多,他们获得的报酬也与日俱增。在被抓捕之前,他们得到的报酬高达近8万美元。得到报酬的过程如此容易,而且他们也没有被任何人怀疑,这让他们逐渐丧失了警觉性。

1976年12月,安德鲁前往墨西哥驻苏联的大使馆递送情报。谁知,还没有进入大使馆中,安德鲁的毒瘾又犯了。他在大使馆外不断地徘徊,想等自己的毒瘾减轻一下再进去,没想到毒瘾却越来越严重,以致他拼命地抓着大使馆门口的栏杆,甚至用头去撞栏杆,可是,毒瘾都没有得到减轻。此时的安德鲁完全被自己的毒瘾所控制,几乎丧失了全部的理智和警惕性。

为了满足自己的毒瘾,安德鲁竟然将含有机密信息的胶卷从大使馆门口的上方扔了进去,而这个胶卷便落在了大使馆内。说来也巧,此时正好有两名警察在大使馆附近巡逻,他们看到安德鲁往使馆内扔东西,并且不断地在大使馆门口徘徊,认为他心怀不轨、形迹可疑,于是便将安德鲁逮捕了。

在被墨西哥警察审讯的过程中,安德鲁承认自己为苏联提供情报。不仅如此,面对墨西哥警察的步步紧逼,他还辜负了博伊斯的期望,供出了幕后人——克里斯托弗·博伊斯。

1977年1月,美国情报机构逮捕了博伊斯。刚开始,他面对特工的审讯拒不交代,不过,当他看到那些物证(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胶卷)时,他的心理防线彻底被击垮了,于是他不得不向美国情报机构的特工供认了自己和安德鲁合作向苏联出卖机密信息的事实。

不过,在被联邦法院审判期间,他依然不死心。他的辩护律师对法官说,博伊斯出卖的信息不会对美国造成任何伤害,因为那些信息都是一些过时的以及已经被解密的情报。不仅如此,由于他对安德鲁在传递情报时吸毒致使自己暴露的行为有所不满,所以,在进行申辩时,他表示自己之所以会出卖情报,是因为安德鲁手头资金紧张,仗着和自己的关系亲密,于是不断地勒索自己,从而致使自己靠出卖情报而赚取报酬的事情,成为了一名间谍。最后,联邦法院以间谍罪判了博伊斯40年。与此同时,安德鲁也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也以间谍罪被判入狱。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三年之后,博伊斯竟然从看守严密的联邦监狱越狱了。而且,联邦警察花费了长达19个月的时间才将其捉拿归案。

在逃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隆波克的联邦监狱后,博伊斯由于手头没有资金,而且又不能和父母联系(他的父母早已被美国情报机构的特工监控),所以他多次来到华盛顿州和爱达荷州中的几家银行实施抢劫(抢劫的次数竟然高达17次)。

为了逃避联邦警察的追捕,他还办了一个名叫安东尼·爱德华·莱斯特的身份证,并以这个假名参加了关于航空飞行的培训,其目的是想要在逃到苏联后,能够凭借自己在航空方面的技能进入苏联的航空部队。

联邦特工在对博伊斯的抓捕过程中,不仅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还对将近千人进行了审问,终于在1981年的8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悉博伊斯很有可能隐藏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北地区。

之后,美国联邦警察从银行的摄像头中发现了博伊斯的身影。之后,又顺着这条线索在当地的一个超市门口找到了几个目击者,这些人称博伊斯曾经在这家超市中买过啤酒。当天晚上,联邦警察顺着线索来到了安吉利斯港的一个停车场附近,当一位联邦警察抬头观察四周情况时,刚好和一个汽车中的人对视了。虽然那个人马上就低下了头,但联邦警察还是认出了这个人——这个人就是他们一直寻找的博伊斯。于是,联邦警察立即逮捕了他,并将他送入了监狱。

1985年,一部以博伊斯为原型的电影搬上了美国好莱坞的屏幕。这部影片就是《猎鹰和雪人》,后来还获得了奥斯卡奖。这部影片引起了人们对于这两个少年的深思:虽然博伊斯和安德鲁的行为都属于背叛国家,但他们的动机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安德鲁出卖情报完全是为了金钱,因为他需要足够多的资金来满足自己的毒瘾;而博伊斯的动机却十分复杂。虽然导致他出卖情报的一部分因素也是为了金钱,但更多的是出于对政府的不满,这是那个时代中的独特情结,因为理想的破灭而做出一些报复行为。

后来,博伊斯于2003年被保释出狱,其有效期一直延续到20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