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成语典故
2605200000017

第17章 国运兴衰篇(11)

吴起是个直性子,不愿意施展阿谀之术,他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国家的牢固不在于山河多么险峻,多么易于把守,而是在于德行。以前三苗氏左有洞庭之险、右有彭蠡之利,地形可谓易守难攻。可是由于朝廷在道德上不好,最终仍然被禹灭亡了;商朝左有孟门关险,右有太行山峰,北有常山,南有大河,真称得上固若金汤,但是纣王奢侈腐化,造酒池肉林,结果终于被武王灭掉。

“这样来看,一个国家的安全、昌盛,是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理形势。如果国君在德行方面不注重,就是我们乘坐的这个小船上的人,也许会成为敌国呢!”

“对,你说真是太好啦!”武侯对吴起的独特见解,表现出由衷的赞同。

从此以后,吴起的声望越来越高,甚至颇有升任宰相的希望。

■宾至如归

◎成语释义

指客人来到这里就和回到自己家中一样。形容主人招待客人非常热情、周到。宾:客人。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

◎成语故事

公元前542年,郑简公派遣大夫子产出访晋国。为了表示对大国的尊敬,子产这次带了很多礼物。当时鲁襄公不幸逝世,晋平公借口向鲁国致哀,没有接见子产。子产知道这是有意轻慢,就命令随从将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将车马赶了进去,把带来的物品安放在其中。

晋平公听说这件事,很是吃惊,就派遣大夫士文伯前去,追问子产这样做的原因。

子产并不着急,不卑不亢地回答说:“郑国是一个小国,当然要向大国进贡,表示我们的礼貌。可是这次我们携带礼物来朝贺,你们的国君却借口没空,不来见我们。听说晋文公当了天下霸主,自己的住所非常简陋,却把接待诸侯的宾馆修得高高大大,宾客到晋国时受到的照顾简直是无微不至。他虽然政务繁忙,却能及时地接见客人,和客人休戚与共,使客人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可是现在的晋国国君却做不到这些。”

士文伯将子产说的话原封不动地报告给晋平公。平公听后,知道自己错了,立刻在宫中隆重地接见了子产,回赠他丰厚的礼物,并下令将宾馆重新修葺。

■举棋不定

◎成语释义

举起棋子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常用来比喻遇事犹豫不决,缺乏主见。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成语故事

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献公骄横粗暴,人们对他怀恨在心。后来,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卫献公的统治。卫献公失掉君位,只得带着母亲和弟弟逃到齐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孙文子和宁惠子赶走国君后,把持朝政,立公孙剽为新的国君,就是卫殇公。宁惠子虽然做了犯上作乱的事,但在去世前感到良心不安,觉得驱逐国君是自己的一个污点,为了赎罪,他嘱咐儿子宁悼子迎回卫献公。

没过多久,卫献公听到有利于自己的风声,就派人与宁悼子联系,要他帮助自己重新登上君位。他还向宁悼子许诺,复国之后,他只掌管宗庙、祭祀等事务,朝廷的政务全交给宁悼子办理。但是,朝中很多人都反对让献公复位。

一位大夫叔仪警告宁悼子道:“做事情要前后一致,你们宁家一会儿把国君赶到外国,一会儿又要迎他回来,变化如此之大真是令人难测。这跟下棋差不多,棋手下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失败,更何况您面对的是国君的废立的大问题。您要是非要轻率地处理国事,一定会有灭族之祸,到那时后悔也晚了。”

可是宁悼子打着“遵守先父遗命”的旗号,一心想废新君,立旧君,好独揽朝政大权。后来他灭了孙氏,将卫殇公杀死,迎回了献公。不料,卫献公是个记仇之人,他刚一回国,就把宁悼子居家满门杀了个干净,报了自己当年被宁氏驱逐之仇。

■靡靡之音

◎成语释义

颓废、萎靡不振的音乐。

◎成语出处

《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出处译文

“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

◎成语故事

商纣王征服有苏氏,并将其女儿妲己作为战利品带回朝。纣王迷恋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他在朝歌建造了一座高千尺、广三里的鹿台,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舞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疏朝政,日夜宴游。

纣王还设“酒池”,挂肉于树为“肉林”,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九侯有一位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却无故被杀,九侯被剁成肉酱分给诸侯。

妲己喜欢看“炮烙之刑”,在铜柱之下燃以火炭,令犯人在上面行走,一旦跌落火红的炭中,就发出惨叫声。妲己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

纣王的无道,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在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周人所杀。

■围魏救赵

◎成语释义

比喻在战争中避实击虚,声东击西,迫使敌人撤兵,变被动为主动。

◎成语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领兵攻打赵国,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团团围住。赵王难以取胜,就派人求救于齐威王。

齐王命令将军田忌、军师孙膑点动人马,解邯郸之围。

田忌准备直接去邯郸解围,孙膑对此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要解开乱丝,强拉硬扯绝不是好方法;要使双方停止争斗,就不能帮他们打架。现在魏军主力正在邯郸鏖战,魏国内部必然没有多少兵马。如果我们直接去邯郸,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只怕我们还没赶到,邯郸就已经失守。不如我们率军向魏国的都城大梁发动攻势。

“大梁受到我军的威胁,庞涓必然离开赵国去救,这样一来,赵国之围就解了。而魏军全力进攻赵国,已经很疲劳,再跑好远的路回转大梁,精神更加疲惫。我军则占领险要的地方,以逸待劳,何愁打不过魏军呢?”

田忌本来就对孙膑很佩服,再加上孙膑说得合情合理,他就听从了军师的意见,率领大军进攻大梁。

魏将庞涓听说大梁危急,只得撤兵救援,邯郸之围自然也就解了。魏军退到桂陵的时候,田忌、孙膑将人马埋伏在深山峡谷中,抓住一个有利时机,突然冲杀出来。这一下子,本来就疲惫不堪的魏军被打得大败。庞涓在乱军中被杀死。

桂陵之战,齐军大获全胜,既解了赵国之围,又打击了魏军主力。

■兵贵神速

◎成语释义

用兵打仗最重要的是行动迅速。贵:可贵、重要。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取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消灭了袁绍势力,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没有办法,只得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趁机向河北地区进行侵扰,使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受到破坏。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劝告曹操应当率军征讨袁尚、蹋顿,一举扫平后患。

曹操率领大军到达易县地区后,郭嘉又向曹操献计说:“行军打仗以行动迅速为可贵。现在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作战,携带大量的军用物资,所以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这对作战非常不利。如果乌丸人了解了我军的情况,就会做好准备。为您的作战考虑,不如将笨重的军械物资丢弃,加快行军的速度,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就能够一举获得胜利。”

曹操很相信他,依计而行,统率精锐部队飞快地赶路,直奔蹋顿驻地。乌丸人见曹操大军赶到,没有一点防备,仓促应战,结果被打得大败亏输。蹋顿死在沙场,袁尚、袁熙逃往辽东。曹操大喜,对郭嘉更加信任了。

■举足轻重

◎成语释义

只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常用来比喻实力强大,地位重要,足以使局势发生变化。

◎成语出处

《后汉书·窦融传》:“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成语故事

窦融世代在河西担任要职。王莽灭掉西汉时,他担任波水将军,统率重兵。后来更始帝刘玄灭了王莽,他又归顺更始帝,当了巨鹿太守。更始帝兵败后,他无主可依,就联合酒泉、敦煌等五个郡在河西形成割据势力,自任五郡大将军。

河西民风比较淳朴,窦融施行的政策又比较宽和,所以境内官民相安,粮食丰富,附近的流亡百姓纷纷归顺窦融。一时间,河西五郡兵强马壮,天下闻名。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他就是汉光武帝。窦融总觉得自己割据一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很想归顺光武帝,做个青史留名的汉室忠臣。于是他派长史刘钧向光武帝上书并献上马匹。

刘秀得知窦融有归顺的想法,高兴得不得了,当下就封他为凉州牧,赏赐黄金二百斤,并让刘钧带一道诏书给窦融。

在诏书中,刘秀指出河西五郡军民安定,表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些都应当归功于窦融的治理之功。他还表示,自己知道窦融功劳很大,所以对他非常思慕。

刘秀特意指出,在他与窦融之间,还有蜀地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嚣,他们占据土地,一个想争夺天下,一个则想从战争中渔利。在蜀汉相攻的形势下,窦融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一士谔谔

◎成语释义

比喻耿直、敢于直谏的人。

◎成语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出处译文

“一千张羊皮也没有一块狐腋贵重,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也比不上一个敢于正色直言的人。”

◎成语故事

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臣,他执政十九年,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商鞅为此十分得意,许多朋友和官都奉承他。有一次,门客赵良拜谒商鞅。商鞅说:“孟兰皋向我介绍了您,我希望能够和你结交位朋友,可以吗?”

赵良说:“这件事我不敢答应。孔子曾经说过,举荐贤能而受百姓拥护的人应该被提升,德操不好的人,即使可以成就王业的人也要罢退。我德操不好,所以不敢答应你的要求。”商鞅见话里有话,就问:“你不满意我对秦国的治理吗?”

赵良说:“能听取人们对自己的意见可以称为耳力好,能够省察自身可以称为眼力好,能够克制自己才可以称为强。虞舜说过:‘自我谦卑的人应该受到尊崇。’你不如说说虞舜这么说的原因,就不用问我了。”

商鞅说:“从前的秦国,受戎翟影响,行的是戎翟的风俗,父子之间没有伦常分别,一家人都住在一起。现在我设定制度,更改了风俗,使百姓知道男女之别,大搞城市建设,把秦国治理得像鲁、卫等中原国家一样文明。你看看我治理秦国的业绩,我和五羖大夫比起来谁更贤能呢?”

赵良说:“一千张羊皮也没有一块狐腋贵重,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也比不上一个敢于正色直言的人。周武王因为有抗言直谏的臣属而使周国昌盛,殷纣王因为臣下缄默不敢直言而使得国家灭亡。你如果不认为武王的做法是错的,那么我请求能够每天对你正言进谏而不被责怪,可以吗?”

商鞅说:“俗话都这样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先生指教。”赵良就把当时的形势和变法的利弊向商鞅进行陈述,并劝他放弃权利,保全性命。但是当时身居高位的商鞅听不进这些意见,后来秦惠文王即位,商鞅在权利斗争中失败,被车裂而死。

■利令智昏

◎成语释义

因为贪利而失去理智,不分清是非。

◎成语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语曰:‘利令智昏。’”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虎视眈眈,想吞并六国,混一天下。

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统率人马,对韩国发动强大攻势。秦军占领野王(今河南省泌阳县)以后,准备夺取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野王位于上党通向韩国内地的交通要道。野王既然已归秦国,上党就无法得到韩国兵马的援助。

上党郡守冯亭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保住上党,但他对白起怀恨在心,不想归顺秦国,就决定把上党献给赵国,接受赵国的保护。于是冯亭派遣使者去赵国,提出主动归附的要求。

赵孝成王不知该怎样做才好,就向朝中的文武大臣请教。

平阳君赵豹指出,无缘无故得到人家的好处,是祸患的根源,因此对上党只能舍弃不要。平原君赵胜却被眼前的利益迷昏了头,他认为不用一兵—卒就能得到上党这—片肥腴之地,实属难得。他提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赵国能白白得到上党,为什么不接受?

赵孝成王心里也觉得得到上党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于是就采纳了平原君的意见,并派平原君到上党接收土地,对冯亭则授以华阳君之位。

秦王得知赵国占领上党后,愤怒不已,这不是到口的肥肉又被别人抢去了吗?于是,秦王派大将白起统率人马,大举进犯赵国。战争一打就打了三年,最后赵国吃了败仗,四十万大军在长平被秦军活埋。紧接着,秦军挥师直逼赵国都城邯郸,要不是魏国军队的援救,秦国军队几乎就把邯郸攻破了。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如下评论:平原君的行为比一般世俗子弟要强得多,可他有时也不明白大道理。俗话说: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人冲昏头脑,丧失理智。平原君被眼前的小利冲昏了头脑,导致本国四十万大军的覆灭,还差点丢了国家的都城。

■捕风捉影

◎成语释义

比喻说话办事没有确切的依据,或者无事生非。

◎成语出处

《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影,终不可得。”

◎成语故事

汉成帝登基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可是一直到四十多岁他还没有子嗣。其实是因为他太过于好色,整日淫乱,元气大伤,所以才没有小龙出世。可是他非常迷信,认为如果得到鬼神的支持,就会有儿子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听信方士之言,在京城长安郊外进行隆重的祭祀,但收到的效果甚微。

光禄大夫、大司农谷永觉得这样做不好,就上奏汉成帝道:

“听说对天地本性清楚的人,不会受到神怪的迷惑,明白事理的人,不会被小人蒙蔽得颠三倒四。现在好多人大谈神鬼,说仙人和长生不老药真的在世上存在。听了他们的话,人们满耳都是美妙的景象,好像神仙鬼怪马上就会出现在自己视线之内。可是你真要寻找仙人和不老药,却又感到虚无缥缈,如同要捆住风、捉住影子一样,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历代贤明的国君都不听神鬼之论,圣明的人对这些话也不愿意听。”

谷永又举了周灵王、楚怀王和秦始皇的反面例子,来提醒汉成帝。

最后,谷永又说:“从古至今,帝王们依靠着自己的泼天权势和巨大财富,想找到神仙,却不免归于失败。希望您能吸取他们的教训,不要再让那些没有品行的小人干预朝廷政事,乱了朝堂。”

汉成帝认为谷永说得非常有理,便采纳了他的忠言。

■开诚布公

◎成语释义

原意是处理事情公正。现比喻待人诚恳,坦白无私。开:表达。诚:诚意。布:公布、宣扬。公: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