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成语典故
2605200000030

第30章 五味生活篇(7)

■为人作嫁

◎成语释义

表示为别人忙碌,而自己得不到多少利益。

◎成语出处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秦韬玉所写《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有才华的诗人层出不穷。有—位诗人名叫秦韬玉,虽然名气不大,但仅凭一首《贫女》,仍然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影响。

他是京兆人,曾当过唐朝的工部侍郎,他写的《贫女》是一首七律。人们对该诗十分喜欢,以至于后人编选唐诗时,对此诗都念念不忘。

秦韬玉的《贫女》诗是这样写的: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诗人笔下,一位未出阁的穷苦人家的姑娘,因为思想高尚,不去迎合流俗而难以寻觅到适合自己的伴侣。她为此感到忧伤、怅惘,幽幽地进行悲叹。诗的大意是:“我是个穷人家的女孩,从小到大,穿不起绫罗绸缎,就对粗布衣裳喜欢起来。因为家境清贫,我虽然是个成熟的大姑娘,那些巧嘴的媒婆却从不登我的门。现在,人们只对衣着、打扮看重,谁来欣赏我的好思想呢?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针线活儿也非常出众。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向众人夸口,至于把眉毛画得长长的,来向人家讨好,跟别的女子争妍斗艳,我是不愿意去做的。你看我这样的脾气、禀性,与如今的世态人情格格不入,就算找到了良媒,想找个如意郎君不也挺困难的吗?

“唉!我自己的亲事一点希望都没有,叫人心神不定。可是我还要天天手拿金线、银线绣那些绸衣罗裙,无休止地为人家缝制出嫁的衣裳。年复一年,这样的遭遇真叫人心酸……”

诗人在这首《贫女》诗里,借未嫁女子对苦闷的倾诉,喻指那些家境不好的读书人,因为出身贫贱、无人举荐而陷入忧郁之中。这些才智非凡的寒士,整日为人家出谋划策,自己却没有出头之日,得不到赏识、重用,这种状况真是叫人寒心啊!

■为虎作伥

◎成语释义

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帮助恶人做坏事。

◎成语出处

《太平广记》。

◎成语故事

据说,以前在一个深幽的山洞里住着一只猛虎,他饿得发昏,正好在林子里碰到一个不会武功的人。老虎见到活物,不由得口内流涎,一下扑了过去。可怜那人整日读的是诗书,吃的是白饭,何曾在防身方面下过工夫,结果被老虎活活吃掉。

老虎吃光了那人的肉,却还贪心不足,抓住那人的鬼魂死死不放。那人说:“我已经死了,再无肉供你食用了,死死抓住我又何苦?”老虎说:“不行,你若想让我不再烦你,除非再找一个人让我享用。”那人一想,若是迟迟不去阴间报到,岂不贻误了转世投胎,只得帮老虎去找送死之人。

他给老虎充当向导,只要看见了人,就马上向老虎报告,老虎猛扑上去,将那人一口咬死。鬼魂见人入虎口,竟然不顾同类之情,上前解开那人的带子,脱掉那人的衣服,好让老虎更加方便地食用。

这个帮助老虎吃人的鬼魂,真是伤天害理,简直是背叛全人类啊!于是人们给他起了个恶名,叫做“伥鬼”。

■允文允武

◎成语释义

既有文才,又有武艺,文武兼备。

◎成语出处

《诗经·鲁风·泮水》。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僖公亲自率领军队,征讨淮夷。经过一场龙争虎斗,鲁国军队大获全胜。鲁僖公大喜,就在新修筑的泮宫大宴群臣,庆贺君臣们的功劳。那些有功之臣纷纷向国君述说自己为国尽忠之功。

鲁僖公一时高兴,就让大夫写颂词将他的功德也颂扬一番。这篇颂词中有下面这样一段:

鲁侯的名声呀昭然显赫,恭敬明白而又道德高尚。做事小心仪表威严,那是人民尊奉的法则。既有文德又有武德,向历代祖先祈祷福佑。国人全都效法国主,这是自己求得福泽。

■尹邢避面

◎成语释义

形容忌妒、不愿见面;有时也用来彼此之间因矛盾冲突而不见面。

◎成语出处

《史记·外戚世家》。

◎成语故事

西汉时,汉武帝刘彻有两位妃子,一位叫尹婕妤,另一位叫邢夫人。两人由于美貌多情,深得武帝宠幸,在宫中地位很高,深受人们的钦慕。

但是,由于共事一夫,两位妃子难免不产生忌妒心理。两人互不服气,暗中替对方拆台,有时为了争风吃醋不择手段,明争暗斗。

聪明的汉武帝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为稳定后宫,他下了一道旨意,规定尹夫人和邢夫人不得见面,别人也不许给二人创造见面的机会,违者重罚。这样一来,两个妃子更加猜忌对方,变本加厉地施展阴谋诡计,弄得后宫乌烟瘴气。

汉武帝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见到尹、邢二女为自己吃醋而兴奋不已;另一方面,他对这种争风大战愈演愈烈感到十分不安,生怕后宫混乱,让百姓们耻笑。有一天,尹婕妤向武帝请示道:“我心中非常思念邢夫人,请允许我们二人见上一面吧!”

武帝早有心让她二人和解,就顺水推舟地应允了。他先让一个美貌的宫女精心打扮一番,冒充邢夫人。这位假邢妃装模作样地率领几十名宫娥、太监,来到尹妃的宫殿,皇妃架子摆得十足。

尹夫人听说邢夫人来访,却是摆了谱来的,觉得不能输给她,于是精心打扮了一番,然后缓步来见。她脸上虽是不动声色,心中却暗藏了千条诡计,万种阴谋。可是当她看到来人后,却将头摇了又摇,自信地说:“此人绝非邢夫人,她虽然貌似天仙,却全没有一点妃子的气度,凭这一点,我断定她讨不到君王的喜欢……”

尹夫人直言相告,正好点中那宫女的要害。那宫女想想尹、邢二妃的富贵生活,再想想自己的渺茫前程,不由得心乱如麻,五内若焦,点点珠泪洒落尘埃。汉武帝见尹夫人有如此的眼力,也只好承认这女子是冒充的。

第二天,武帝找到邢夫人,叫她身穿一件旧衣服,也不用梳洗打扮,—个人去尹夫人的宫殿,会一会这位素未谋面的情场夙敌。

且说尹夫人,正为昨天之事烦恼,却瞧见一位风度翩翩的女子进了院子,虽然衣着普通,但怎么看也不像平常之辈。她急忙迎出去,满腔热情地与她谈话。邢夫人是见过大场面的,大大方方地说了几句客套话,其中暗藏的机锋自不待言。

尹夫人听罢,觉得这邢夫人说话绵里藏针,自己恐非敌手,而此人容貌绝世,身如杨柳,更非自己所及。她心里越想越乱,最后忍不住大叫起来:“啊,你就是邢夫人,没错儿,虽然你的打扮与平庸女人一般无二,也难逃我的眼睛……”

尹夫人伤心地哭起来。她想到自己儿时在家乡,与人相处从来不使心机,想到自己家门口盛开的朵朵桃花,还想到那终日爱慕自己的邻家男孩……可是一入宫门,一切都变了。她甚至想到,这茫茫后宫,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汉武帝哪知道她心中之事,忙对尹夫人说道:“你如此伤心,倒叫寡人始料未及。你倒向寡人说说,这……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呀?”

尹夫人一边哭着一边说:“我果然不如她哟……”

后来,这件事传到众百姓中间。百姓编了一句谚语说:“美女入室,恶女之仇。”百姓们只知搜寻些皇家趣事,他们又哪里晓得嫔妃心里说不出的苦楚!

■东山再起

◎成语释义

原意是指归隐后再出来当官,现在比喻失败后重新恢复力量,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官,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胥出,将如苍生何!”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士姓谢名安,他在少年时候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明。成年以后,他不但学识广博,而且字写得非常漂亮。

谢安不喜欢玩弄权术,不愿意进入政坛,开始了只是做了个著作郎,不久就故意称病,辞官飘然而去。他后来在浙江会稽的东山过起隐居生活,经常和王羲之等好友赏玩山水,论诗作文。朝廷听说他名气越来越大,就封他为吏部郎,想借他撑撑门面,他不想为官,就宛然谢绝了。

后来,征西大将军、晋明帝的女婿桓温,请谢安做司马。由于桓温权势浩大,可比三国的曹操,他不敢与之对抗,只得应召前往。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一天,很多文武官员都来欢迎他进入政界。这时有个叫高菘的官员,平时就好直言不讳,这时索性半开玩笑地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与天子的意思相违拗,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终于改变初衷了!”谢安听了这话,心里非常羞愧。

由于谢安才华出众,官职一再攀升,后来竟然成为当朝宰相。在淝水之战中,他派弟弟和侄子为大将,抗击前秦,将强大的敌人打得大败。

■白头如新

◎成语释义

因为交友情意不投,虽然相交时间很久,但仍然和新的相识一样。形容交情不深厚。

◎成语出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大臣邹阳遭到别人的诬陷,被认为有罪。他的顶头上司梁孝王勃然大怒,把他押入监牢,准备判处他死刑。邹阳十分激愤,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举了大量事例证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不过是一句空话。”

他写道:“荆轲不顾生死,愿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王,可是太子丹却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愿意立刻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却说他以石充玉,欺君罔上,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造福万民,却遭到秦二世的忌恨,惨遭杀头之祸。

“因此有一句谚语流传不息:‘有白头如亲,倾盖如故。’双方互相不了解,就算交往一世,头发都白了,与刚认识时并没有两样;真正相互了解,就算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梁孝王读罢邹阳的信,终于改变了主意,不但将他从监狱中释放,并把他视为贵宾,亲自接见他。■优孟衣冠

◎成语释义

比喻假装古人,或仿效别人的文字。

◎成语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着敖衣冠,仿敖举止,见庄王以动之,王遂召敖之子封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的楚庄王,非常爱他的战马。因为马太重要了,打仗时没有好马真不行,弄不好就让敌人给生擒了。

可是这位楚庄王爱马也爱得太厉害了。他的马要穿绣花的衣服,要住在装饰华丽的房子里,到了晚上,马还要睡在床上,马的食物居然是枣脯!更令人吃惊的是,马死了以后,楚庄王要大臣们给它大办丧事,而且马的葬礼要按照大夫的规格举行。

文武百官都觉得这样做太离谱了,个个有心劝谏君王,可是楚庄王却用旨意堵住大家的嘴:“谁敢反对我的主意,我就定他个死罪!”哎呀,劝谏君王还要赔上吃饭的家伙,这位国君也太不通情理了。大臣们只好闭嘴不谈,让楚庄王任意而为。

楚国有一个名叫优孟的乐人,头脑非常灵活。他听说这件事,便想以一种特殊的方法让楚庄王清醒过来。他刚进入殿门,就哇哇大哭起来。楚庄王又惊讶又好奇,连忙问道:“你如此悲痛,都是为了什么呀?”

优孟一边哭一边说:“您最喜爱的就是自己的马,如今它不幸死了,真是可惜。我们堂堂的楚国物产丰富,有的是好东西,怎么葬它不行啊?听说只是按照大夫的礼仪埋葬它,这太不成话了,我请求以君主的礼节将他安葬。”

楚庄王问他:“真要如此,这匹马应怎样安葬方好呀?”

优孟从容不迫地说:“给它用玉雕一口棺材,再选用最好的木材包在外面,命令士兵和百姓来修造坟墓;出殡的那一天,一定要请到外国来宾相陪。除了这些以后,还要封给死马一万户的封地。如此这番一搞,各国的诸侯才会知道您是一位轻视人、重视马的君主啊!”

楚庄王听完优孟的一番玩笑话,终于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荒唐,也对优孟的一片忠心所感动,长叹一声说道:“没想到我的过错竟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于是,他毅然改变了原来的主意,不再为死马举行什么葬礼了。

楚国宰相孙叔敖为人刚正廉洁,他知道优孟很贤明,因此待他很好。孙叔敖临死前,对儿子留下遗言:“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遗产。我死之后,你们的生活肯定会很艰苦,如果实在过不下去,你就去找优孟,亮明自己的身份。凭着我二人的交情,他一定会尽力帮你的。”

几年以后,孙叔敖的儿子穷困潦倒,只能靠砍柴度日,有一天他碰见优孟,就对他坦诚相告:“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曾说,叫我穷困之时找您帮助。”优孟说:“既然如此,我一定想办法帮助你们,请你不要走得太远,如果找不到你就耽误事啦!”

优孟回家以后,把孙叔敖穿过的衣服、帽子找出来,自己穿戴起来,并且开始模仿他的一举一动。经过一年的训练,优孟觉得自己演练起来,已经很像孙叔敖了,就趁楚庄王过生日那天前去祝寿。

楚庄王见他居然装起孙叔敖来,而且装得颇有几分神似,从此更喜欢他了,甚至提出来请优孟担任楚国的宰相。

优孟说:“面对这么显贵的职位,我得回家与妻子商议商议,请给我三天时间吧。”楚庄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就让他回家商议。

三天后,优孟又跑来拜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的妻子到底跟你说了些什么?”

优孟答道:“她说楚国的宰相太辛苦了。孙叔敖做了宰相,尽心尽力地帮助君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兴盛起来。可是他逝世后,他的儿子连一块立锥之地都没有,只好以卖柴禾来养活家小。与其做孙叔敖那样的宰相,还不如早些自杀好!”

楚庄王不是个听不进话的君王,听了优孟的话,也觉得自己不照顾忠臣后代,实在有些理亏。于是,他立刻派人找来孙叔敖的儿子,封给他寝丘四百户土地作为封地,让他过上衣食无缺的生活。

■守株待兔

◎成语释义

比喻死守片面的经验,不能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成语出处

《韩非子·五蠹》:“因释其耒而守其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宋国有个平民以种地为生,一天到晚在田里劳作。有一天,他正干着活,一只兔子惊慌失措地奔跑而来,一个没留神,正巧撞到地边的一棵树桩子上,结果撞断脖子,死于非命。于是,这个平民没有花费丁点的力气,就得到一只兔子,自然非常兴奋。

从此以后,这个平民就把农具放下,不再劳动,整天在树桩旁边枯等,希望再碰到白白撞死的兔子。可是一天天过去,再也没有兔子撞到树桩上。结果,他不但没有得到死兔子,反而使田地里的庄稼全都荒芜了。

宋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对那个平民冷笑不止。这个事就作为一个笑话流传开来。

■安步当车

◎成语释义

表示不乘车、从容步行。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出了一位名叫颜斶的饱学之士。一天,齐宣王亲自接见他。

“喂,你到我面前来!”齐宣王心想这位饱学之士怎么说也是一个平民百姓,便随口说了这么一句。

这样一来,颜斶可生气了。只见他站着不动,以同样的话回敬给齐宣王:“喂,你到我面前来!”

齐宣王听了,不由得勃然大怒,脸色变得铁青。

陪侍的大臣们急忙过来打圆场,把颜斶批评了一通:“你太狂妄了,大王是一国之君,而你仅仅是一个平民百姓,怎么能对君王呼来唤去,你呀,真是太不通了!”

面对这种局势,颜斶一点也不惊慌,从容说道:“我如果一步步走到大王面前去,那岂不是说明我对他的权势很羡慕;如果大王到我面前来,那是说明他胸怀宽大、对有学问的人非常尊敬……”

齐宣王恼怒地问他:“你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像你这样的人尊贵?”

“如果真要较真起来,当然是有学问的人尊贵呀!”

“你是疯了还是傻了,竟然口出狂言……”齐宣王鄙视地瞥了他一眼,“你的心中,是不是不知有羞耻二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