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26069400000108

第108章 丁宝桢与“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作为一道美味菜肴,不仅早就成为享誉华夏的一道名吃,而且也已名扬四海,被世界所熟知了。关于这道菜,历史上有着许多有趣的话题。

宫保鸡丁是四川、贵州、山东等地风味的著名菜肴。制作这道菜时,需要选用肉质细嫩的童子鸡丁,再配以上好的辣椒和花生为辅料。此菜中的鸡肉细嫩,花生酥香可口,肥而不腻,辣而不燥,深得世人的喜爱。1986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卢森堡第五届美食展览及世界杯烹饪大赛时,就是以宫保鸡丁这道菜打头阵,结果赢得赞誉和褒奖。从此,宫保鸡丁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各地的中餐餐馆中必备的保留菜品。

“宫保鸡丁”的得名

宫保鸡丁的得名,与清朝咸丰时期进士丁宝桢有关。宫保是中国古代的官名,又称太子少保,是辅导太子的官。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清朝咸丰三年中进士,曾任山东巡抚,1876年升任四川总督,封太子少保。贵州平远向来以炒制鸡丁著称,据说丁宝桢从小喜欢吃用鸡肉和辣椒等菜爆出的菜肴,特别是家厨做的辣子鸡丁,鲜辣滑嫩、口味独特。

他在山东任职之时,就经常命家中的厨子制作“酱爆鸡丁”等菜肴。当上四川总督之后,他又特别喜欢用天府花生、嫩鸡肉、辣椒制作的炒鸡。每次设宴,他定会让厨师烹制此菜。即使是回故乡贵州省亲,他也对家里人要求:“各位不必破费,只上炒鸡即可。”并且让家里人把辣椒、花生放在其中同炒。渐渐的,丁宝桢爱吃鸡丁的习惯被人们所熟知了。因为丁宝桢官居总督,当时人们尊称为“宫保”,加上他在山东任按察使时剿捻有功,被朝廷封以“太子少保”头衔,人们便将丁宝桢爱吃的这道菜称作“宫保鸡丁”。此菜在丁宝桢任四川总督之时就已经名扬省内,清末民初,这道菜更是风靡了全中国。因丁宝桢曾经在多地为官,四川、山东、贵州都将这道菜列入到了本地的菜系当中。

用制作“宫保鸡丁”的手法判案

宫保鸡丁的传统做法最讲求快速和麻利。因其所选主料是鲜嫩的童子鸡肉,所以杀鸡、烫鸡、剔鸡、切丁都十分简单。烹饪这道菜时,要用热油大火,迅速翻炒。据说,烹制这道菜的过程最少只用两分多钟即可完成。所以,有人将宫保鸡丁制作过程中麻利和快速的特点,与丁宝桢处决当时大太监安德海使用的快刀斩乱麻的手法联系起来讨论,更给宫保鸡丁这道菜肴增添了戏剧性的色彩。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有个非常宠爱的太监,名叫安德海,人称“小安子”。清廷辛酉政变之后,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垂帘听政,安德海也随之成为了在宫中地位显赫的大人物,他为人飞扬跋扈,嚣张异常。清朝祖上留下的制度是不准许内监出京的,在1869年,安德海不仅秘密出京,还到处作恶,横行欺压百姓,恣意谋取私利。此时,丁宝桢正在山东任职巡抚。丁宝桢为人刚正不阿,听到安德海在山东德州嚣张滋事的消息以后,立即就给恭亲王奕上了一道奏折。奕。平时也很看不惯安德海的为人和品行,便立即带着丁宝桢的奏折去见慈禧太后。当时的慈禧太后正在聚精会神的看戏,奕。就将此奏折交给了慈安太后。慈安太后对安德海的行为非常生气,就和奕。商议由军机处拟旨,命令丁宝桢秘捕安德海,并且要就地处决。丁宝桢于是就干净利落地处决了安德海,等慈禧太后发谕旨救安德海时,安德海早已是人头落地。

制作宫保鸡丁的注意事项

宫爆鸡丁的原料:鸡肉(鸡脯或鸡腿肉)、花生米、干辣椒、花椒、蒜、红白酱油、醋、料酒、鲜汤、姜、葱、酱油、糖、生粉各适量。制作宫保鸡丁有几个注意事项:首先,要先把鸡肉拍松,再用刀改成1厘米见方的丁。花生米洗净,放入油锅炸脆,或用盐炒脆去皮。干辣椒去蒂去籽,切成1厘米长的节。姜、蒜去皮切片。葱白切成颗粒状。其次,要将切好的鸡丁用盐、酱油、生粉水拌匀。将盐、红白酱油、白糖、醋、味精、料酒、生粉水上汤调成汁。最后,烧热锅,下油,烧至六成熟时将干辣椒炒至棕红色,再下花椒,随即下拌好的鸡丁炒散,同时将姜、蒜片、葱粒下入快速炒转,加入调味汁翻炒,起锅时将炸脆的花生米放入即可。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编委会

丛书主编 何跃青本书主编 李 昊 尚论聪出版策划 总 监 制 周广宇丛书编委会 艾灵杰 安玉民 邓占勇 郭爱丽 管 霞 高学森郝凤波贺建华 胡晏馨蒋薇李华李昊刘敬伟 刘同彩 马淑霞 石春燕 孙光雨 尚论聪 腾英杰 王艳峰 吴应军 向淑敏 徐明月 杨丽萍 燕小雨 袁婉楠 张静伟 张敬亚本书收录了部分现当代作者的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对艺术的理解,对现实的剖析,对心灵世界的深刻领悟。编者和出版社已通过各种途径向本书中所使用的图片权利人支付稿酬,但仍有部分作者无法取得联系。书中所收录的图片难以确定作者署名。我们真诚地感谢每一位作者,从尊重作者权益出发,我们对尚未取得联系的权利人表示深深的歉意。我们希望得知本书出版的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能及时奉上稿酬和样书。

联系电话:010-52100401 电子邮箱:bjxwc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