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26069400000036

第36章 祛疾择吉的端午节食俗

端午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并有吃粽子、饮雄黄酒的风俗,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逐疫辟邪,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饮食文化。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为开始之意,一个月中的第一个五日称为“端五”。五月初五,二五相重,也称“重五”。因中国习惯把农历五月称作“午月”,所以又把端五称为“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最为典型的风俗就是吃粽子。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还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之为“筒粽”。东汉末年人们就开始用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魏晋南北朝时,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唐代粽子用的米“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品种增多,还出现杂粽。如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宋代吃粽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出现了“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甚至还出现了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到了元代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人们开始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清代之后的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

端午节吃五黄

在中国许多地方流行有端午节食“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雄黄酒、黄鱼、黄瓜、咸蛋黄、黄鳝(有的地方也指黄豆)。雄黄的颜色澄红,有解毒杀虫之功,可治痛疮肿毒,虫蛇咬伤。俗信端午节时有“五毒”之说,“五毒”指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民间认为,饮了雄黄酒便可杀“五毒”。但是,雄黄如果和烧酒同饮,稍不留意也会引起中毒。难怪清人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说:“吾乡每过端午节,家家必饮雄黄烧酒,近始知其非宜也。”

端午节吃鸡蛋

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端午节这天,胸前都要挂一个用网袋装着的鸡蛋。关于此俗,民间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年端午的时候总要下界传播瘟疫害人。受害者多为孩子,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一些做妈妈的纷纷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小孩。女娲得知此事就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比,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孩儿在下界?”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到了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一个个孩子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着煮熟的鸡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就不敢动手了。从此,端午吃鸡蛋之俗逐渐流传开来。

端午节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每逢端午节有“煎堆补天”的风俗。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面团,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端午节正逢当地梅雨季节,常常阴雨不断。传说远古时代,女娲炼石补天处,每年都有裂缝,所以才阴雨连绵,必须用煎堆补天,方能塞漏止雨。人们相信,端午吃了煎堆,节后就没有阴雨天气。这一食俗,反映了老百姓担心久雨成涝,影响夏季农作物收成的心理。

端午食粽的来由

中国传统的说法是,端午吃

子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于五月五日投罗江悲愤而死,楚人得知后很悲哀。每年端午这一天,楚国人便以竹筒贮米做成筒粽,然后投入江中以祭屈原。年年如此,从未间断。东汉刘秀建武年间,有一天,长沙人区回遇见一位自称三大夫屈原的人对他说:“你们每年对我的祭祖是很好的,但是我却常常苦于筒粽被江中的龙所窃食。希望你们以后祭拜我的时候,可以将花叶把竹筒塞上,再缚上彩丝,因为龙最怕这两样东西。”后来人们遂改用花叶和五彩丝包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