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26069400000049

第49章 庆贺婴儿的育婴食俗

妇女生育之后,新生命降临,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祝福,民间诞生了很多育婴礼仪,最常见的有“三朝”、“满月”和“抓周”等,这些仪式当中也都掺杂着很多有关中华饮食的内容。

按照中国民间传统风俗,喜得新生命的家庭会受到众人的贺喜,在这些庆贺仪式当中饮食不仅被安排在招待亲戚朋友的宴席上,更会出现在仪式的过程当中。

三朝食俗

新生儿刚刚诞生以后,亲戚朋友就都要前往祝贺,主家则办酒席答谢,民间称此习俗为“做三朝”。三朝食俗由来已久,“三朝”并不拘泥于三天,民间也有九天举办的。三朝之日,客人要赠送贺礼,东家要设宴款待。

饮食活动是做三朝的重要内容。仪式中要为婴儿洗澡,洗儿时还要在婴儿的浴盆中放置喜蛋等寓有吉祥意义的食物。为了使产妇孕后虚弱的身体得到调养,来贺的宾朋们自然少不了送上食品。婴儿的外婆会送十全果、挂面、喜蛋和香饼,并且还要用香汤给婴儿“洗三”,边洗边念“长流水,水流长,聪明伶俐好儿郎”、“先洗头,做王侯,后洗沟,做知州”的祝福歌。

按照民间礼仪,生子之家收礼受贺后要安排宴席来招待亲戚朋友。举办“三朝宴”,古代也称其为汤饼宴。汤饼也就是面饼,在唐代时就经常被作为新生儿之家设置宴席招待来客的第一道食品。清朝以后,汤饼在“三朝”之中的地位逐渐被红蛋取代。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有所不同,侗族有着用酸菜会客的食俗,招待客人用的食品一般都是腌制的,有酸鸡、酸鸭、酸鱼、酸豆角等食品。

满月食俗

婴儿降生一个月称为“满月”。民间一般在这天会“过满月”,置办满月酒。清代顾张思在《风土录》中记载:“儿子一月,染红蛋祀先,曰做满月。案《唐高宗纪》:龙朔二年(662年)七月,以子旭轮生满月,赐食三日。盖始于此。”可见,满月设置宴席的食俗一直从唐代开始延续到今天。此习俗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广为流行,白族人在婴儿满月时,孩子的外婆和其他亲友就会带上鸡蛋前去探望和贺喜,孩子的父母或者祖母就会用红糖鸡蛋和八大碗招待宾客。

抓周食俗

婴儿出生满一年称周岁,有抓周或称“试儿”之俗,以预测小儿的性情、志趣、前途与职业。北齐颜推之在《颜氏家训风操》中说道:“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年),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可见,这种习俗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了。届时亲朋都要带着礼物前来祝福、观看,主人家需要设宴招待。这种宴席上菜重十,须配以长寿面,菜名多为“长命百岁”、“富贵康宁”之意,要求吉庆、风光。周岁席后诞生礼就告一段落了。

三江侗族的三朝宴食俗

在各地丰富多彩的三朝宴礼中,三江侗族的三朝宴显得尤为隆重和讲究。在当地,前来贺喜的客人到后,主家会先用米酒、鸡蛋来招待他们,然后再端出清香美味的侗族油茶款待来客。食米酒、鸡蛋时每人只能用一只筷子,禁止用一双;吃茶的时候则相反,须成双吃,不能吃单。当地人认为,吃单碗茶叫“脚茶”,不吉利。客人至少要吃两碗茶,否则主人会不高兴。两碗吃过后,如果客人不想再吃,只要将筷子架在空碗上即可,如果还将筷子拿在手中或搁在桌子上,主人便会陪您一直喝下去。酒足茶饱后,主人会送给每位客人熟猪肉两串(一般每串四块,重约四两,皆以竹签串之)带回家中馈赠亲友。紧接着,下午新生儿外婆家的客人到来时,会挑选四个大力的男子用新扎的架子抬着一只百多斤重、腿洗干净并涂以猪血的肥猪紧随,另外还有小伙子分抬两坛米酒,其他人手提肉食肩挑布帛,来到女婿家。晚上,客人会分坐在十几张小桌拼成的长桌旁,桌上摆有、熟猪肉、生肉、酸菜、酸鱼豆汤等食品,琳琅满目。因为这些食品均是由娘家带来的,所以又叫“吃娘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