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26069400000085

第85章 《黄帝内经》:食疗的基础理论著作

《黄帝内经》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一部中医文献,在《黄帝内经素

问》中系统的阐述的一套食补食疗理论,为中医营养医疗学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人很早就认识到,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是决定人们能否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就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医食同源”学说。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营养理论

在《黄帝内经》的《素问

藏气法时论篇》中,将食物区分为了谷、果、畜、菜四大类,即所谓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五谷为黍、稷、稻、麦、菽,五果指桃、李、杏、枣、栗,五畜为牛、羊、犬、豕、鸡,五菜是葵、藿、葱、韭、薤。

这是为了配合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才把每类归为五种,其所指并非就是具体的五种,都可以有泛指之意。这几类食物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比重和所发挥的作用在《素问》当中都有阐述,其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论述,就是指人们在饮食当中要以五谷为主食,以果、畜、菜为补充。扩展开来可以将其理解为: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不能离开五谷的支持;肉、蛋、乳一类的食品因为营养价值和吸收利用率较高,应该作为人们在五谷之外的配餐;仅仅食用肉类和粮食营养还不够全面,蔬菜也必须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必需品;除此以外,人们还应该尽可能的食用些有利于保健和卫生的干、鲜果品。

上述几点,不仅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人类日常饮食中的原料,更重要的是其借助每类食品中的“五”种数量和不同种类食品用“养”、“益”、“助”、“充”的形容字表达出其对饮食的思想。其一,人们为了从食物中涉取全面的营养,应该尽量的丰富平日的饮食种类,每类食物都是由不同种类的食品组成的,应该尽量吃杂一点。即使是吃主食,也不能只吃细粮而不吃杂粮,同理对于肉类和蔬菜也是一样。其二,各类食品对人体的功能是有着主次之分的,切勿喧宾夺主,“养”为主要的,“益”、“充”、“助”是辅助的。

《黄帝内经》中阐述的饮食五味与保健的关系

在《黄帝内经素问》当中还阐述了一套五味与保健的关系,也值得后世参考。饮食之物,按照中医学的理论来看,都有温、热、平、的性味和酸、苦、辛、咸、甘的气味。五味五气各有所主,或补或泻,为体所用。从书中写到的各种饮食需要“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中认为四类食品对于人体的各项功能不是无条件的,只有“气味合”才能起到“补精益气”的作用。所谓“气味合”指的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胃欲咸。此五味之所含藏之气也。”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中有一则专门论述五味与人体五脏的关系,并且阐述了如果饮食五味不合对人体有损害的思想,其中写道:“味过于酸,肝气从律,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喘,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这些论述都揭示出了饮食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在《黄帝内经五藏生成篇》中也谈到了饮食偏食一味的害处,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在《黄帝内经宣明五物构成依然遵循了这个模式,这也体现了中国农业经济在古代的发展高度。

气篇》中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由此可见,如果在日常的饮食中不注重五味的搭配,很有可能受到五味的伤害。

《黄帝内经》中的这些论述,不仅是中医学上的经典思想,也给人们提供了饮食上需要遵循的原则性指导。这些理论和思想不仅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和食物资源的实际情况,更表现出了东方饮食结构的标志性特点。直到现在,华夏大地上绝大多数人的食《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宜忌

《黄帝内经》中五味保健之原则: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菇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肉、栗、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黄帝内经》中的五味禁忌: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