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26069400000092

第92章 舞蹈与饮食:翩翩起舞侑宴饮

为了让宴饮更加欢乐和热闹,除了需要音乐伴奏之外,还需要舞蹈的衬托,只有用舞蹈和音乐相结合,才能把人们在宴饮之时的快乐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因此,饮食与舞蹈的结合历来被中国人所重视。

宴饮之时的快乐是人们内心的感觉,而吃到兴起之时的翩翩起舞则是快乐的外在表现。每当人们在饮食当中得到快乐,便可以起身舞蹈,这些舞蹈又增加了人们在饮食之中的快乐感受。

古代的宴饮舞伎

自古以来,天子、诸侯、贵族、大夫门下都有专门从事音乐歌舞之人,这些人经常会在宴会上表演,用来娱乐参加宴会的人。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家养女伎的现象,之后这一风俗逐渐延续下来。这些女伎大多家境贫寒,有着美丽的相貌和高超的技艺。她们接受严格的舞蹈训练,之后被选入宫廷、贵族、官宦家族,以供这些人家宴饮时娱乐消遣。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就曾经集中全国女伎来补充后宫。

除了宫廷舞伎,历代私人家庭中也有豢养舞伎的习俗。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著名宰相寇准家里也有一群拥有精湛舞蹈技艺的舞伎。据传,寇准非常喜爱《柘枝舞》。

唐代宴饮舞蹈的兴盛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较为繁荣和昌盛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开放,各国传入的舞蹈都在中原流传,人们越来越喜欢舞蹈,在宴饮之中欣赏舞蹈成了普遍的风俗。在唐代的宴饮活动中,吃到兴起之时,主人和受邀嘉宾即兴跳起舞也是常见的事情。

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庆善宫南门宴请大臣,他与当时的大臣们谈到高兴之处,感慨万千,受邀的臣子们纷纷起舞,向李世民祝酒。唐中宗在宴饮之时,也经常让大臣们即兴舞蹈。大臣宗晋卿舞《浑脱》、左卫将军张治舞健舞类的《黄獐》、工部尚书张锡舞《谈客娘》。在唐代,以歌舞劝酒的习俗也十分兴盛。白居易在《劝我酒》中说道:“劝我酒,我不辞;请君歌,歌莫迟。”这就是对唐代这种风俗的表现。在唐代,有很多西域人来到中原,胡舞在宴饮当中十分流行。李白在《前有樽酒行》中说:“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这是对当时宴饮之时胡姬歌舞侑酒、宾客们一边用餐一面欣赏华丽胡舞景象的生动描写。

宋代的宫廷宴乐舞

宋代出现了专门主管宫廷宴乐的机构,称教坊,在这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艺人,这支队伍有360人的规模。宋代的宫廷宴饮舞蹈被称之为队舞,这是一种在唐代舞蹈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欣赏、礼仪、娱乐、典礼等多重性质的舞蹈。队舞分为“女弟子队”和“小儿队”两种形式,一共有20支,这些宴饮舞蹈风俗对中国后世歌舞剧和戏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元代的天魔舞

蒙古族是擅长舞蹈的民族,当他们入主中原之后,在本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和了前代的乐舞形式,形成了兼有着汉族和蒙古族特色的宴饮舞蹈。元代的天魔舞代表了元代宫廷宴饮舞蹈水平的最高境界,元末顺帝时期创作。根据《元史顺帝本纪》记载:元顺帝独爱游宴,不爱治国。他命宫女文殊奴、三圣奴、妙乐奴等16人,披头散发,戴着象牙、佛冠,身披璎珞,穿着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和袖天衣、绶带、鞋袜,各拿加巴刺般之器而舞,一人执杵击铃,另配有多名宫女组成的乐队为其伴奏。这舞蹈原本是在宫中做佛事时的表演,后来由于这种舞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性,逐渐走向了宴饮场合。

清代宫廷宴饮舞蹈

清代,一些满族民间的传统舞蹈走进了宫宴场合。当时的宫廷队舞最初命名为莽式舞,也叫做玛克式舞,到了乾隆八年(1743年),更名为了庆龙舞。这种舞蹈分为扬烈舞和喜起舞两部分。表演之时,先要表演扬烈舞,16人穿着黄布画套,16人穿黑色羊皮套,所有人都戴着面具,翻腾跳跃,模仿野兽进行舞蹈。另外还有8人扮成骑马带弓的猎人,从场地两边分别上场,代表八旗之意。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敬意,舞蹈人首先要向北叩头,然后在场上旋转奔驰,一个打扮成满族模样的八旗向着一个扮演野兽的人射箭,随后其他的“野兽”要先后表示臣服。扬烈舞则是一种生动反映满族人民猎生活的武舞,同时人们也借这种舞蹈歌颂和赞美清代的政治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