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清官传
26104200000056

第56章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原籍下邦(今陕西渭南附近)。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县令一类的地方小官,祖母、母亲也都知书达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自幼受到文化熏陶,五六岁时就开始学写诗,八九岁便能写出很不错的律诗来。到了十六岁,他带着自己的诗稿去首都长安拜访了老诗人顾况。当顾况看到他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禁拍案叫绝。此后,他的诗名迅速传遍了京城内外。

白居易27岁中举,29岁中进士,31岁又参加“拔萃科”考试并被录取,从此登上仕途。他在中央和地方做官共达40多年。起初,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周至县(今陕西周至)县尉、翰林学士、京兆府户曹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44岁后,又相继担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杭州刺史、苏州刺史;56岁起又陆续升为秘书监、刑部侍郎、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一直到70多岁,还挂着一个刑部尚书的官衔。

一、刚正不阿

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唐朝早已度过了它的极盛时期而走向衰败:政治黑暗,矛盾重重,各种问题都很多。尤其是宦官的权势极大,连皇帝也都要让他们三分,有几个皇帝还不明不白地死在他们手里。再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同宦官狼狈为奸,党同伐异,搞得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却又敢怒而不敢言。有些人为了保全自己或图升官发财,竟然巴结逢迎甚至卖身投靠。白居易却从来不向这些恶势力低头,还常常公开同他们做斗争。

有一次,朝廷举行“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考试,在众多考生中择优录取了牛僧孺等三位佼佼者。宦官和世族官僚集团本来就忌讳“直言极谏”,自然对德才兼备的牛僧孺等人恨之入骨。于是,纷纷跑到宪宗皇帝李纯那儿去诬告,说他们在考试中作了弊。昏庸的宪宗帝偏听偏信,遂将牛僧孺等搁置一边,不予任用,还贬了主考官的职。白居易实在看不下去,便挺身而出,毅然上疏,竭力为他们争辩,并当面顶撞了宪宗帝。宪宗很恼火,曾为此而对宰相李绛说:“白居易是我把他提拔起来的,现在竟对我如此无礼,真使我难以忍耐!”

元和十年(815年)6月3日,长安城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事件:宰相武元衡到皇宫早朝时,突然路边窜出一伙刺客,将他当场刺死。与此同时,御史中丞裴度也在上朝的路上被人刺伤。事发后,朝野震惊,群情激愤。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明知自己身份所限,按规定不能参与朝政,却出于正义感,仍于当天中午向宪宗上书,强烈要求迅速捉拿凶手。宦官集团又抓住此事大做文章,说白居易抢先议论朝政大事是藐视朝廷规矩,是越职行为。还鉴于白居易的母亲不久前因患神经病而落井身亡,诬告他不孝等等,对他进行了一系列人身攻击。结果,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并从此长期没有得到升迁。

二、造福百姓

白居易一向关心民间疾苦。早在他被贬之前,宦官们曾发明了一种“宫市”,即皇宫里需要什么东西,由小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称为“宫使”。这些“宫使”不按市价讨款,只是随便留点东西充当价值,实际上等于公开抢夺。白居易为表达自己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宦官的憎恶,先后写了许多诗。其中,人所熟知的《卖炭翁》,写的是一个贫苦老人,为解决衣食问题,到终南山去伐木烧炭。他“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好不容易将一车辛辛苦苦烧好的木炭拉到长安城,却又在冻得发抖的情况下担心销路不好,还希望天气再冷些。忽然,几个“宫使”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撞地奔过来,一边叫嚷着“有皇帝的命令”,一边不由分说地把那车炭掠向了皇宫,只留下了两块对老人毫无用处的红绸子算是炭钱。

白居易被贬地方后,对下情了解得更多,更清楚。他除了对他们表示同情,还力图多为他们做一些实际的好事。

在江州任上,白居易鼓励当地百姓多种茶,种好茶。据说,着名的庐山云雾茶就是他当年倡导扩种的。他还在庐山香炉峰下辟园种茶,并写诗一首。诗曰:“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在忠州任上,白居易为了帮助当地百姓尽可能地早日脱贫,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进行“劝农”,号召群众开荒种地,发展生产;二是改进税收办法,使富豪们多纳税,让贫苦人少负担;三是节省官府开支,能不办的事尽量不办,以免劳民伤财。此外,他看到当地有许多荒山秃岭,便倡导百姓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据史料,他当年亲自带领老百姓种了一片又一片的桃、杏,自己还特地作了一首《种桃杏》的诗。其中写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在杭州任上,他除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境内孤儿、寡妇和无人赡养的老人的基本生活,还针对杭州存在的实际问题,兴修塘坝,浚治李泌开凿的六井,并主持兴筑了一条从钱塘门到武林门的长堤——白公堤,将西湖分隔为二。堤内是上湖(即今西湖),堤外为下湖,与郊外千顷农田相连。湖水拦蓄在上湖,周围30里,北筑石函,南建笕坝,平时可承蓄雨水山泉,天旱时则可放水灌田,从而解决了当地的水旱灾害。

在此期间,白居易也写了不少着名的诗。其中一首是:

我有大裘君未见,

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

裁以法度絮以仁。

意思是:他有一个立法度、施仁政的宏伟规划,一旦实现,杭州百姓将会备感温暖。

白居易在杭州三年任满,被迁任为苏州刺史。当他离开杭州时,杭州百姓拦路相送。十分感动,遂又写了《别州民》一诗。诗日: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哪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惟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每天一早就去衙门处理成堆的公文案牍,直到黄昏才回家。按照当时的规定,官员们每10天休息1天,而他却几乎从来没有休息过。在那儿,他采取的惠民政策主要是简化政事、提高工效、平均赋税和工役。当然,由于他历来重视种树,也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至于他本人,亲手栽种最多的则是梅树。

在苏州,由于白居易经年累月、废寝忘食地造福一方,终于累出病来。当他离职回长安时,苏州官员和百姓站满了大运河两岸,痛哭流涕地追着船为他送行10多里。大诗人刘禹锡曾写诗形容当时的情景,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三、平易近人

白居易曾写有一首着名的《观刈麦诗》,诗中写道:在五月大忙季节,农民光着背,赤着脚,顶着炎炎烈日割麦子;而妇女则抱着孩子,弯着腰,紧跟在后面拾麦穗。他们如此辛苦,其结果却是将收获的麦子全部交了赋税,自己只能靠拾到的麦穗来充饥。写到这儿,白居易情不自禁地开始了反躬自问:我一不种田,二不织布,有何功德可言?却每年拿到俸禄300石,哪能不惭愧?

也正基于这种感情,白居易从来不摆官架子,总是自觉地将自己融人百姓之中。

在忠州,自居易曾亲自主持过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聚会。会上,按照当地风俗,把席子铺在地上,大家围坐成一圈,兴高采烈地用空心的藤枝吸着酒,年轻人则在鼓乐之中翩翩起舞。这时,有些官员悄悄劝白居易赶快离开,理由是“贵”“贱”杂处,不成体统。白居易淡然一笑,反劝他们不必在末节上苛求,还表示随和一点好。

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自居易在创作时也分外随和。据说,他每写一诗,常常念给老婆婆们听。如果她们听不懂,他就改,一直改到她们能够听懂为止。因此,他的诗里很少晦涩难读的字眼,倒吸收了许多当时流行的口语。

白居易的诗浅显易通,寓意深刻,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此外,由于日本、朝鲜及中亚各国常有使节、商人、留学生来唐朝,所以他的诗又受到外国人的青睐。据说,有个契丹国王得到了一本白居易的诗,马上派专人将它译成本民族文字,令臣下在朝堂上大声朗诵。而日本天皇则把自居易的诗视为宝物珍藏起来,一有空便取出来暗自吟咏。

白居易活了75岁。死后,谥号“文”。忠州、苏州、杭州等地都为他立了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