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在广州开始创业,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现在我也不想那么多,反正先努力去做,相信会取得不错的发展。我的家乡属于广东的二线城市,最近几年发展得也不错,但是总觉得比广州少了点甚么,或许是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总之觉得在大城市更有干劲,更有创业的氛围,大城市的机会相对也多一些,发展空间也更大。没准儿过上几年等事业做大之后,会回去好好发展,但还是等机会吧,商人重利,哪儿有利就往哪儿跑……”
镜头二:
来自大连的王宁差不多算是一个资深“北漂”了,他来北京已经有六个年头了,事业上有了不小的起色,但是和他心目中想要达到的成功还有一段距离。他也曾有过回家的想法,因为家乡是个不错的沿海城市,但是他觉得,既然来了,就要做出点成绩来,于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他说:
“只要咬咬牙,多大的困难都能挺过去。其实等我们到了垂暮之年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做了甚么而后悔,而会因为没做甚么而后悔。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我只有选择坚持!只要坚持到足够,你就会成功!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大城市也是这样,有能耐的就留下,没能耐的就趁早离开,这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能否在一线城市立足,或是让自己过上优质生活,依靠的全是个人能力。
”王宁从辽宁一所很普通的学校毕业之后,就来到了北京一家私企上班,与此同时,他经常参加一些英语培训课程,第三年就到了一家外企,最终凭借自己出色的英语和工作经验,在这家外企公司当上了一个部门的小主管,月薪一万多。他在北京过得也很充实,他觉得,人活着,就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就是一个证明自己的过程。畏畏缩缩,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最后只能被一线城市淘汰。“其实不管是在哪里,消费和收入基本上是成正比的(房子除外),要知道,老板永远不愿意多给钱,这是资本家的本性。虽然小城市竞争小,但是机会相对也少,至于房子,不管在哪里,都不是说买就买的,而且现在二线城市的房价也涨了起来,不像以前那么便宜了,所以,在一线城市待着也是挺好的。”
镜头三:
鲁智是内蒙古人,2001年大学毕业,毕业后一心想当“北漂”,但身上钱财所剩无几,就借了2000元钱,他的女朋友也向周围的人借了600块钱,两人一同过来,开始他们的确也经历了失业和就业,绝望和希望,但是他们仍旧咬牙忍着,坚持着,并在不停地学习着。
现在他们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他们在北京亦庄有了自己的100平米的房子,有了车子,有了能够获利的公司,而且公司的业绩正一步步提升,很有希望做大做强。他说:
“我还是觉得当初的北漂是对的。如果你的确有能力,还是待在大城市比较好。我有一个朋友说过:假如你是个有能力的人,你在小地方一个月收入1500元,大城市2500元,这时你可能会觉得不如待在小城市舒服。但是一年之后,小地方的你可能每月收入1800元,大城市可能是5200元,两年后,小地方可能是2000元,大城市可能就破万了。就算你在大城市不买房,只是来打工挣钱,算起来也是大城市划算。
解读:
和小城市相比,大城市从竞争上来说更加公平合理,而且发展空间也更大。我国的一线城市,从人才、资金、商业、技术、硬件设施上来说,都是国内最为先进的,也是个人实现梦想的最佳选择,这也是吸引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一线城市就是一个梦想之城,有着前所未有的人生机会,如同一个神奇的“造梦空间”,有抱负、有实力的年轻人总是在这个空间里面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自己的目标。
8.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大都市那些林立的写字楼里,到处都是工作机会,各个招聘网站上发布职位最多的地区仍旧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信息发达,节奏快,发展迅速。正因如此,才催生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潘石屹曾经说过:
“我个人的经验:乡里比村里机会多,县里比乡里机会多,省城比县城机会多,首都比省城机会多。”
镜头一:
在大城市的漂泊者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和那些来自城市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学生往往担负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说:
“要好好学习,今后考个好大学,到大城市里去工作,离开这个小地方。”在这种观念的灌输下,很多学生从小的学习目标就是要进入大城市,在大城市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工资,衣锦还乡,这才算达成了家人的愿望。
邓超的老家就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他说:
“老家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很穷,很偏僻。”邓超在上海工作已经一年多了,他在大学毕业之后,想都没想就孤身一人来到上海。他说:
“我当时的想法挺简单的,就是无论如何,先到大城市里去开开眼,辛苦几年,闯荡几年,见见世面,增长阅历,成功不成功另说,毕竟自己努力过了,只要努力过就不会后悔。而且只有大城市才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才能够更快地进步,同时也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才可能慢慢地积攒一些钱,今后给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镜头二:
学习会计专业的小黎2010年毕业,一个月前刚在广州一家商务公司找了份工作,用她的话说:
“这里就业机会还是挺多的,我都面试好几家了,他们都对我很满意,但工作需要双方的选择,我最终选择了这家公司,我觉得这里的氛围不错,能学到一些东西。”
小黎目前的工资是2500元左右,她对这份工资还是挺满意的,而且说工作压力也不是很大,她准备先在这个公司工作一段时间,等慢慢地把该学的东西差不多全学到手之后,有合适的机会就会选择跳槽去更好的地方。
“我对自己定下的预期目标是做一个高级会计师,但是我知道,这个目标不可能一下就实现,如今就业压力非常大,想要在大城市发展,就要先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然后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脚踏实地,而不能好高骛远。”
解读:
大城市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就像邓超说的那样,大城市不仅就业机会多,而且经济发达,能够领先于时代的步伐,这也能够让人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全面地提升自我,同时也能得到合理的工资待遇,在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还能够得到丰厚的经济收入。所以说,对于那些有着较强的认知与实践能力,而且有理想的大学生而言,去大城市发展是实现自己理想最好的途径,虽然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只要自己肯努力,能吃苦,就一定能够在大城市获得一席之地,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9.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蚁族”们之所以愿意留在大都市而不愿意回家,是因为二、三线城市和大城市之间存在着太大的差距。在二、三线城市,“人脉”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过硬的人际关系是很难做出点甚么的,同时那里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过于混乱,外行领导内行。
“蚁族”们就算是回去了,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在大城市,竞争环境相对公平,只要自己有能力,有实力,便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镜头一:
来自安徽的沈霖毕业后回到了他所在的那个小城市,他觉得小城市竞争压力小,像他这样的高才生毕竟还是挺稀缺的,在家乡怎么着也算是个人才,自己肯定会非常抢手。然而,他发现,这里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爱惜人才。他说:
“在小城市,做甚么都要依靠关系,就连进个公司都要靠关系,走后门,倒不如自己在外面闯荡。”后来他来到了上海,他说:
“和老家相比,上海的竞争环境还是非常公平的,任人唯贤,择人以优,所以我选择来到了上海。相对于大城市,二、三线城市更依赖裙带关系,更无出头之日。对我来说,我之所以选择留在上海,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或者说是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今年过年回家,我妈还叮嘱我说:‘你在上海要好好干,你看你回家,工作都找不到。’现在我们那个城市,如果没有关系没有门路,想自己找个好工作,基本不可能。在上海,如果有人脉,有关系,的确比较好过一点儿,但是如果你一个人单枪匹马地闯荡,也能闯出一条路来,不至于无路可走。只要你付出的足够多,钱包还是会一点儿一点儿涨起来的,路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明朗。当然我找到这份工作说不定是因为走运,我也不敢保证上海所有的工作都是有付出就有回报的,不过总要先付出了才知道有没有回报吧。在上海我起码还有个付出的机会。”
镜头二:
小赵,来自山西的一个小城,2005年毕业于北京某大学,其后在北京工作两年,迫于城市压力,2008年初返乡,因在老家势单,没有关系,找不到工作,不得已重返北京。他说:
“不是我感受不到重重压力,这里竞争确实挺激烈,但是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要说回家,像我家那里太小了,随便甚么人绕三圈都可能是谁家亲戚,有条件的都排不上,没条件的想出头要猴年马月了,除非特别会做人的。而我的家里没权没势,好单位根本进不去,就算我是名牌大学毕业,一样无济于事。在北京过得好坏不说,起码我能凭自己的真本事吃饭,不用看别人脸色,不必奴颜媚骨,用不着讨他人的好,不受窝囊气。当初我大学是在北京上的,毕业以后在一家外企干了两年;但是北京的房价太让人难以接受,另外就是北京太吵闹,太拥挤,我喜欢家里的清静与安宁,所以我选择了回家,但是回去后发现,家里边好点的工作全要靠关系才能走进去,如果没有关系,不通人情世故就只能和理想中的职位擦肩而过!与其让自己在那些地方成为潜规则的牺牲品,还不如来一线城市,至少可以靠本事生存。没办法只能回来,这里的竞争环境还相对公平些。”
解读:
和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更为开放,就业竞争相对公平,而中小城市则相对闭塞,在竞争上欠缺公平。这是目前为止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留恋大城市的人,并不只是因为它的流光溢彩,绚烂多姿,也是因为它具有更为开放、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机会也相对更多一些。
现在,中小城市的就业情况并不像报道的那么乐观,在那些城市里,处处都有彼此构建的关系网,假如没有关系,你就可能四处吃闭门羹,处处碰钉子。虽说时代已经发展得非常快,但是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需要长时间的弥补,所以年轻人选择大城市成功的概率会更大些,但只是概率。
10.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
一些在城市苦苦坚守的人,并不是没有去处,没有出路,他们留在这里只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让自己接受暴风雨的洗礼。能够最终留下来的人,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的精英,在城市里,他们经过了千锤百炼,再也不怕任何困难,再也不怕任何风险,为了自己心中那遥远的目标,他们愿意苦苦坚守。
镜头:
2008年,22岁的梁牧毕业于北京一所院校,他的老家在河北邯郸,那是个地道的小城市。而自他考进北京院校那一刻起,就决意留在北京,从来没有打算回去过,而毕业之后他也的确如自己所想的那样,留在了北京。梁牧说:
“我在北京已经摸爬滚打了两年,这两年来可以说是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不像大学时我想象的那么精彩,也不像网上一些人说的那么悲惨。”的确,梁牧在一家IT公司做行政工作,每月工资3500元左右,算不得多,但也不算少,绝对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梁牧的父母却觉得这种生活不值得再过下去。梁牧说:
“每次我回家过年,我爸爸妈妈总会提起这事,希望我回到他们身边,他们说可以将我安排到政府部门工作,而且那里生活成本非常低,马上就能买房结婚,稳定下来。还有一票从小玩大的朋友,都试图说服我回去跟他们共同创业,共同奋斗。”
听了这些,梁牧也难免有些动心,但他最终仍旧没有动摇,他说:
“我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习惯了它的快节奏、喧闹、繁华,而且在上学以及参加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结识了许多要好的朋友,也有了自己的小圈子,要是离开真的不舍。”梁牧接着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对今后大城市的生活仍旧抱有很大的希望,这个希望并不是海市蜃楼,它是真的存在着,然而也并非触手可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我决定留在大城市。”
解读:
在大城市,有许多像梁牧这样的年轻人仍然一心坚守,不愿离开,他们家资较丰厚,条件较优越,如果离开城市返回家乡,完全可以衣食无忧,过上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然而,他们没有选择离开,因为他们的希望和目标都在这座大城市里,他们要让自己的青春热烈地燃烧,而不是默默地在小城市烧成一堆灰烬。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他们奋斗过,磨练过,他们没有浪费自己的青春,这就是他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编者按:逃离,真的能找到你想要的生活吗
一线城市本身的条件与魅力让不计其数的有着各种梦想的年轻人趋之若鹜,蜂拥而至,他们看中了这里处处可见的机会,喜欢这里优厚的待遇、巨大的发展空间、更多个人成功的机遇。有些人在这些地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更多的人的梦想却在这里破灭,迫于种种压力,他们在这里苦苦挣扎,如陷泥淖,举步维艰,不堪重负。于是他们心生逃离的想法,转向二、三线城市或是回到家乡,为自己的青春找一个安置的地方。
一线城市压力比二、三线城市的确要大得多,这里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昂,房价飙升,房租也日复一日地在上涨,再加上拥堵的交通、恶劣的环境,这些都可以作为离开“北上广”的理由,然而问题是,离开这些地方,就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吗?
有人列举了二、三线城市的好处,比如那里重视人才,环境适宜,交通顺畅,房价便宜等等,这些都是大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二、三线城市也有它的劣势,比如机会相对较少,竞争环境缺乏公平,更多地依靠关系和人情。倒是有些人回到二、三线城市或是自己的家乡之后,靠着某些人情关系,在一些重点单位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当然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更多的人不是主观欣然前往,而是被逼无奈,只得选择二、三线城市或是家乡,他们无权无势,想要在这些中小城市或是家乡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来,那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没有关系和后台,想要进单位的人多得是,拼的就是关系,而想要自己做些事情也必定处处受到阻挠,对于他们来说,这儿并非理想之地。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优缺点,如何选择是个人的事情,假如你在一线城市过得不幸福,并不见得离开这里就脱离了苦海,达到了幸福的彼岸。“没有得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所谓二、三线城市的幸福生活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
大城市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就在城里的人难以忍受而选择离开时,更多城外的人摩拳擦掌想要冲进来。幸福是一个寻找的过程,也是一种心态。每个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都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家庭的条件以及城市的客观环境,作出于自身发展最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