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26248300000014

第14章 沧桑巨变在眼前

我国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是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的第三大岛。这里见不到高山峻岭,也没有起伏的丘陵,它的形成和变迁,揭示了沧海桑田的另一幕。

一千三四百年前,长江口外还是水天一片。直到唐朝初期,有两个沙洲在江中出现。起初,常有渔民去那里避风和休息,后来,又有人迁到那里去居住,从事捕鱼和晒盐,人口便逐渐增多。到了五代时期,在那里设了崇明镇,"崇明"的名称便从此开始。由于长江水流强弱的变化,沙洲在江面缓慢地消失,在另外的地方又出现了新的沙洲,崇明镇跟着几次迁移。沙洲又此坍彼长,此起彼伏,到明朝的时候崇明岛才变得和现在差不多了。但是,崇明岛的变迁并没有从此停止,它的北面仍在不断地增长和扩大之中。

看来,崇明岛是长江的沙泥堆成的了。事情的确是这样。日夜奔忙的江水,把大量陆地上的泥沙带入海洋。比如黄河,不到两年就把1立方公里的泥沙带到渤海。长江每5年、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每3.5年、埃及的尼罗河每30年把同样多的物质分别泻到东海、墨西哥湾和地中海。江河入海的地方,江面宽阔,水流缓慢,泥沙容易沉淀,便在江心堆积形成岛屿。崇明岛就是这样形成的。

入海的泥沙,也会被海洋里的水流冲到岸边沉淀下来,从而使海岸不断增长、扩大。上海地区就是长江外的一块冲积平原。6000多年以前,崇明岛固然还没有出现,现在的上海地区的很大一部分也不存在。那时,长江在江苏省的江阴附近入海,海岸是从江阴到外冈、马桥、漕泾和玉盘山的一条线上。靠岸边有一个古太湖,比现在的太湖要大得多,佘山、天马山等小山丘都是古太湖中的一些孤岛。后来,由于泥沙的堆积,太湖逐渐变小,海岸也不断向外扩展,日积月累,上海便成了高出海面之上的一块平坦陆地。

上海地区地下埋有大量沙土和贝壳,足以证明它原来是海洋的一部分。

风景秀丽的西湖,钻井工人和地质人员也明查了它的来历。他们在杭州平原地区钻孔,发现40~50米深的地层下面,有厚3~5米的砂砾层,里面还含有许多贝壳。它跟海洋是不是有关系呢?有当你登上杭州有名的北高峰,仿佛就可见到一个古海湾的大势。西湖的西北目前一望无际的平原,就是那时的海洋。海洋中的水流把钱塘江、长江带入海中的泥沙运到近岸堆积下来,海浪又把四周山岭的岩石打碎,变为泥沙,加速了泥沙在近岸的堆积。于是,海湾变浅变窄,海岸逐渐向大海推进。就在原先那些山岭围成的海湾中间,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海",这个"海"便是西湖。

珠江口有许多沙岛,也是泥沙淤积而成的。起初,珠江口的汊道宽阔,沙洲散布,后经围垦和促淤,汊道束狭,逐步形成汊道纵横的珠江三角洲。现今沙岛仍在不断伸展,尤以万顷沙、灯笼沙淤增长最快。

我国台湾西岸浊水溪和曾文溪三角洲外的几列沙岛,是典型的由河口沙嘴发育而成的沙岛。沙岛断续分布,其内侧与陆地之间形成湖泊。

此外,在滦河、黄河和韩江三角洲等地也有沙岛分布。

上面的事实说明,大陆上的江河,海洋里的水流和海浪,也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变迁,往往在人短暂的一生中也能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