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我提升的九大法则
2629700000020

第20章 致力创新,敢吃螃蟹第一人(4)

这一大胆尝试让洛列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当他的朋友还在为巨额广告投资惴惴不安时,他的产品却开始在巴黎畅销起来,原以为会泥牛入海的广告费用与其获得利润相比,显得轻如鸿毛。当时,人们认为用植物和花卉制造的美容品毫无前途,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而洛列却反其道而行之,对此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恋之情。

1960年,洛列开始小批量地生产美容霜,他独创的邮购销售方式又让他获得巨大成功; 在极短的时间内,洛列通过这种销售方式,顺利地推销了70多万瓶美容品。

如果说用植物制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种尝试,那么,采用邮购的销售方式,则是他的一种创举。

时至今日,邮购商品已不足为奇了,但在当时,这却是别人未敢尝试的惊人之举。

1969年,洛列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工厂,并在巴黎的奥斯曼大街开设了他的第一家商店,开始大量生产和销售美容品。

伊夫·洛列对他的职员说:

“我们的每一位女顾客都是王后,她们应该获得像王后那样的服务。”

为了达到这个宗旨,他打破销售学的一切常规,采用了邮售化妆品的方式。

邮购手续简单,顾客只需寄上地址便可加入 “洛列美容俱乐部”,并很快收到样品、 价格表和使用说明书。

公司收到邮购单后,几天之内即把商品邮给买主,同时赠送一件礼品和一封建议信,并附带制造商和蔼可亲的笑容。

邮购几乎占了洛列全部营业额的50%。

这种经营方式对那些工作繁忙或离商业区较远的妇女来说无疑是非常理想的。 如今,通过邮购方式从洛列俱乐部获取口红、 描眉膏、 唇膏、 洗澡香波和美容护肤霜的妇女已达6亿人次。这种优质服务给公司带来了丰硕成果。 公司每月寄出邮包达99万件,相当于每天3~5万件。 1985年,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了30%,营业额超过了25亿,国外的销售额超过了法国境内的销售额。如今,伊夫·洛列已经拥有400余种美容系列产品和800万名忠实的女顾客。

洛列的经历正好证实了金克拉的话:“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么你最好去找一条捷径,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去拥挤。”与其摩肩接踵举步维艰地发展,不如走一条尚没有人走过的路,迅速崛起,这就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 这也正是杰出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

8.艺术无定式,可贵在创新

在艺术的领域,那种固化的模式必然会束缚住思维的头脑,唯有那种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精神才是托起这个最高殿堂的柱子。

“我本人与疯子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我不疯。”

这句听上去有些 “疯狂” 的话语出自西班牙杰出画家萨尔瓦多·达里,从这句类似于宣言性的话语里,我们就可以想见这位杰出艺术家及其作品了。

在艺术创作领域里的发展似乎与在其他领域里的发展不完全相同。 尽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就没有两次不同的创业,但是,就创业而言,其中的确还有一些共同或共通的东西可以遵守,前人的,别人的,等等。 而艺术创作则不同,一位作家,一位画家,一位音乐家,他们的价值其实就在于他的 “与众不同”。 他们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使发展进入顺利阶段,就要用与众不同的东西去取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的作家们写的东西都是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手法,同样的故事情节,那该是多么无趣的一件事情呀! 还有,如果世界上的画家的作品都是一个样子,那我们这个世界要缺少多少色彩。 所以说,在艺术创作领域里的成功,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和别人与众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你的价值!要在艺术这座象牙塔里取得杰出成就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将“与众不同” 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翻开西方任何一本著名的美术词典,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毕加索总是占据着最多的篇幅。 毕加索能获得这样高的评价,不外乎证明了这样一个共识:他是20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美术家。说他是最杰出的而不说他是最伟大的,是由于不管人们爱他恨他,都不得不承认毕加索在美术史上的巨大贡献,他在20世纪西方美术领域无人替代的地位。

的确,要选出一个人代表20世纪西方美术乃至世界美术,哪怕觉得为难,或许最后还得投他一票。

在中国,有些文化艺术修养的人,大都知道毕加索这个名字,但对于他的生平、 他的创作等方面就不一定了解了。 可是要大体掌握西方美术的情况,无论如何不能绕开他。 读了下面的这段文字,说不定还会喜欢这位时时出新、 并不 “易解” 的现代派杰出的艺术大师。

关于毕加索的生平,这里不再赘述,我们只以一幅被称为 “划时代的作品” 题为 《阿维尼翁少女》 (1907年) 的裸女画为例予以说明。

《阿维尼翁少女》 仅从选材来说,承继于西方绘画史上女性裸体这个极为重要和古老的样式,但是在实质上,这幅画却对这一样式的 “优美” 传统发出了致命的一击,它那狂野怪异的形态,有力地喊出了一种新的艺术追求:“让风雅灭绝吧!”

在这幅画里,画家在近似完全正方的大画面上,描绘了五个超过真人大小的裸体姑娘,她们挤在前景上 (严格地说,这幅画并无什么空间深度),仿佛要闯出画面一般。 她们的形体好像由一些几何形碎片拼凑起来的,谈不上什么动人的曲线,也没有什么匀称的比例。 右边两个人的面孔更背离实情和常规,丑怪得令人害怕,同非洲奇特的面具没多大区别。 整个作品,从形象塑造到空间处理,根本无视古典遗训,就像大象进入瓷器店,把一切传统绘画的神圣法则跺得粉碎。 但毕加索决非没有艺术修养的大象,他的貌似 “胡来”的处理,是学习和探索的成果,其中蕴含着真正的艺术修养。我们知道,不断发展、 不断变革、 不断创新是西方文明进步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它的美术的发展轨迹也证明了这一点。19世纪末期,反再现性美术传统和古典风范的精神日盛,那些长久受到西方人忽视的异域异质美术,在寻求推翻压在身上的传统规范的革新者这里,获得了热烈的欢迎,给他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帮助和形式上的启迪。

《阿维尼翁少女》 刚出现时,就连毕加索那些最为前卫的朋友也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它的影响不知不觉扩展开去。 今天,这幅应和了新审美要求和趣味的作品,已是现代主义公认的少数经典中的经典之一。 美术史书,通常把它诞生的时期当作 “立体主义” 出现的标志。

有一位毕加索的传记作家,曾经用 “光荣与孤独” 来概括他生活的最后阶段,这一概括不无道理。 因为正是他的 “光荣与孤独”的与众不同,才使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始终享受着世人的崇敬,几乎被奉为神一般的人物; 另一方面,他日益回到自我的天地,沉醉于随心所欲的创作中,跟风赞美他的许多人,并不能真正与他的心灵沟通。 尽管受着种种家庭纠纷的缠扰,尽管身体状况也不如以前,可他的创作活动仍丰富多彩,并且带上了更多“游戏” 的色彩,仍然表现着这位艺术家的 “与众不同”。在毕加索的一生中,还有一件值得我们再次大书特书一笔的事情。 晚年的毕加索所处的时代,正是两大阵营对抗的时代,但他却能凌越苏美之间的纷争,在全世界获得承认。1962年,苏联政府第二次授予他 “列宁和平奖金” (第一次是在1950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则为他举办庆贺八十大寿的展览。 发生在同一年的这两件事,标志着冷战双方都把手伸向了这位20世纪艺坛的巨人。 1971年秋,为庆祝他的九十寿辰,法国为这位大艺术家举办了一个难得的庆祝会,蓬皮杜总统亲临卢浮宫,为展出的八幅毕加索作品剪彩。

从毕加索的 《阿维尼翁少女》 和他晚年受到两个不同阵营的共同尊重这件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位艺术家,正是由于卓尔不群,由于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才取得了一位杰出艺术家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

9.成功偏爱创新思维的头脑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成功只偏爱有创新思维的头脑。 欲成大事,最好能让自己的头脑始终保持活跃状态,想出几个绝妙的点子,便能成就一番事业。

西村金助是一个制造沙漏的小厂商。 沙漏是一种古董玩具,它在时钟未发明前用来测定每时的时辰,时钟问世后,沙漏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而西村金助却把它作为一种古董来生产销售。沙漏作为玩具,趣味性不强,孩子们自然不大喜欢它,因此销量很小,但西村金助找不到其他比较适合的工作,只能继续干他的老本行。 沙漏的需求越来越少,西村金助最后只得停产。 唉声叹气了几天后,西村也想开了,决定先好好休息和轻松一下,生意的事等有机会再做。 于是,他便每天都找些娱乐,看看棒球赛,读读书,听听音乐,或者领着妻子孩子外出旅游。

一天,西村翻看一本讲赛马的书,书上说:“马匹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战争和运输的功能,但是又以高娱乐价值的面目出现。” 在这不引人注目的两行字里,西村好像听到了上帝的声音,高兴地跳了起来。 他想:“赛马骑用的马匹比运货的马匹值钱。 是啊! 我应该找出沙漏的新用途!”

就这样,从书中偶得的灵感,使西村金助的精神重新振奋起来,把心思又全都放到他的沙漏上,经过几天苦苦的独创而另类的思索,一个构思浮现在西村的脑海:做个限时3分钟的沙漏,在3分钟内,沙漏上的沙就会完全落到下面来,把它装在电话机旁,这样打长途电话时就不会超过3分钟,电话费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了。

想好了后西村就开始动手制作。 这个东西设计上非常简单,把沙漏的两端嵌上一块精致的小木板,再接上一条铜链,然后用螺丝钉钉在电话机旁就行了。 不打电话时还可以做装饰品,看它点点滴滴落下来,虽是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也能调剂一下现代人紧张的生活。

担心电话费支出的人很多,西村金助的新沙漏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话时间,售价又非常便宜。 因此一上市,销路就很不错,平均每个月能售出3万个。 这项创新转瞬间成为生活中有益的用品,销量成千倍地增加,面临倒闭的小作坊很快变成一个大企业。 西村金助也从一个小业主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富豪。 西村金助成功了,他只是稍作一个另类的创新的思考,思路稍微的转变一下就赚了大钱,而且是轻轻松松,没费多大力气。 可是如果他不是善于另类思维的人,即便看了那本赛马的书,也逃不脱破产的厄运,还很可能成为身无分文的穷光蛋。 它给人们一个启示:成功会格外偏爱那些善于创新思维的人。

10.反其道而行成大事

创新之路源于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和对自己实力的自信,成大事者能做到与众不同、 反其道行之,这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创造性精神。

在日本,有一个好强的企业家,他在管理上独树一帜,别人的企业是大力提拔聪明人,而他却恰恰相反,他善用权力集中主义的管理方法。

他时常说:“我是集团的唯一当权人,除我以外,西武集团没有第二个老板。” 这个人就是日本西武铁道集团的总裁堤义明。 从他的言行中就可以看出,堤义明属于那种极端自信的人。

堤义明的自信从他的管理风格中可以看出:他对待部下极为严格,要求他们上进,但是不愿看到手下有超过他的行为。 当然,他自己本身是相当优秀的,要想超过他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西武集团里,流传着一句话,说凡是扫地捡垃圾的,都是负责人,而不是什么勤杂工。 堤义明本人肯定这是事实,而且为此骄傲。 他的愿望,就是西武所有员工,包括企业的负责人,都把自己看做是一名普通职员,而把他奉为唯一服务与服从的对象和精神上的领袖,这种惊世骇俗,反常道而行的创新管理举动,成就了他的一番大事业。

在管理上,西武实行的是绝对的权力集中制,也就是说,整个集团的事务由堤义明一人决定,而各企业的事务则由一名指定的负责人决定。 堤义明从不在下属中间搞权力平衡,而是采取一线到底的权力划分方式,不采用迂回路线。

他从不与主要负责人以外的其他干部接触,也不接受越级申诉。他认为这样做可以避免下属之间的争权夺利、 结党营私,使企业运转保持高效率。

有些人会觉得这样做不近人情,因为堤义明甚至对那些在次要位置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部下也置之不理。 西武的棒球队西武狮子队教练广网,就曾对堤义明颇有怨言。

狮子队本是一支不起眼的球队,堤义明买下它之后,仍交给原来的领队宫本睦夫负责。 宫本则推荐广网担任教练。 从那以后,西武狮子队以黑马的姿态冲上赛坛,连续打败素有职业棒坛盟主之称的读卖巨人队,两次获得棒球联赛的冠军。 这当然应主要归功于广网。 但在广网担任教练的3年时间里,他只见过堤义明3次,每次都不超过5分钟,其中一次还是在庆功会上许多人在一起时。堤义明的这种冷淡态度,与一般职业棒球队老板对教练宠爱有加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实际上,广网抱怨堤义明对自己过于轻视,固然是事出有因,其实是不了解堤义明的领导方式。 堤义明把狮子棒球队看成是自己事业的一部分,通过它来出售棒球场门票、 推销狮子形象的纪念品,为西武企业做宣传。 因此,他对球队的管理,也采取那种 “把大权交给一个人,然后对他发号施令” 的方式。 因此,他任命西武铁道总务部长来负责球队事务,由这位部长向领队宫本传达指示。 而广网则听命于宫本,负责球队的训练工作。 在这个体系中,不同层次的人各司其职、 各有其权,并对自己的工作负全部责任。因此,虽然广网是一位明星级教练,但他对球队的管理并没有很大的发言权。 在西武企业内部,他只是一个中层职员,与他同一级别的有好几百人。 在堤义明看来,他不可能与这几百人都一一谈话加以关怀,广网也不例外。 广网的出色成绩换来了高额薪酬,这就足够了。 堤义明绝不会打乱他自己的管理体系,越过总务部长、领队而对这位教练另加眷顾。

堤义明对下属这样严格而苛刻,却仍能得到他们的爱戴和忠诚,有些企业家甚至羡慕地说像堤义明这样得到百分之百员工支持的老板真是幸福。 的确,西武集团内部没有劳资纠纷。 偶尔有小规模的罢工,也是服从私营铁道总职工会的决定,并非针对堤义明。之所以如此,首先因为,堤义明从不以资本家自居,从不将自己与员工对立起来。 整个西武企业,包括他间接控制的西武百货公司,共有10万名职工,他们的家属也有40万人。 如果加上那些依靠西武生存的企业的职工,那么,由西武集团提供生活来源的人就有七八十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