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全书·会说话社交高手
2632700000028

第28章 批评——为人的学问(3)

幽默作家班奇利,在一篇文章中谦虚地谈到他花了15年时间才发现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结果一位读者来信对他说:“你现在改行还来得及。”班奇利回信说:“亲爱的,来不及了。我已无法放弃写作了,因为我太有名了。”这封信后来被刊登在报纸上,人们为之笑了很长时间。事实是班奇利的幽默作品闻名遐迩,但他没有指责那位缺乏幽默感的读者。他以令人愉悦的、迂回的方式回答了问题,既保护了读者可爱的自尊心,也保护了自己的荣誉。

如果你对自己幽默的手法没有足够的自信,不妨学学孩子式的幽默。即使在50岁以后,我们也经常为孩子们由天真而产生的幽默所感动。他们是真正以坦诚待人,不会隐瞒任何事实。当他们毫不掩饰地道出心里想的或事实真相时,人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他们,跟他们在一起会感到跟任何人在一起都无法感到的轻松、愉快。

有一次,李卡克在家里请几位朋友吃饭。朋友来了,他妻子要他的小女儿向客人说几句欢迎的话。她不愿意,说:“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话。”这时一位来做客的朋友建议:“你听到妈妈说什么,你就说什么好了。”他女儿点点头,说:“老天!我为什么要花钱请客?我们的钱都流到哪儿去了?”李卡克的朋友们大笑起来,连他妻子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就是孩子式的幽默。他女儿把母亲的想法以极纯真的方式说了出来,使大人们也不得不认真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减轻了我们对金钱方面的忧虑。李卡克从中得到了一点东西:孩子式的幽默能使我们显得格外的真诚。

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幽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幽默必须真实而自然

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一些政治家们的幽默百行。他们大多把幽默的力量运用得十分自如,真实而自然。没有耸人听闻,也不哗众取宠,更不是做戏。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太精于说妙语和笑话,对个人的形象并无帮助。

但是有的政治家就不那么高明了,他们摇头摆尾、手势又多又复杂。有的人智力平平,却非要附庸风雅,企图以成串的笑料和廉价的笑来博得听众的欢心。他们硬要把自己塞进别人的肚子里,不顾别人是不是有这个胃口。

结果也许是真的引起了笑,但很可能是笑他形象的滑稽和为人的浅薄。

芝加哥有个人,他一心想得到某俱乐部主席的位置。他在一次对俱乐部成员的演说中,表现过了头,在不到两小时的演说过程中,他至少说了50则笑话,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确实引人发笑的手势,听众们被逗得哈哈大笑。末了,在他讲完最后一则笑话时,有人大叫“再来一个!”

这位老兄也真的再来了一个,再次把人逗得疯狂大笑。但是他没有当上俱乐部主席,他的票数是候选人中的倒数第二。

当他闷闷不乐地走出俱乐部时,他问那位喊“再来一个”的听众:“你说我比他们差吗?”

“不,一点也不差,”那人说,“你比他们有趣多了,你可以去当喜剧演员。”

(2)敢笑自己的人才有权利开别人的玩笑

海利·福斯第说:“笑的金科玉律是,不论你想笑别人怎样,先笑你自己。”

笑自己的观念、遭遇、缺点乃至失误。有时候还要笑笑自己的狼狈处境。每一个迈进政界的人得有随时挨人“打”的心理准备,如果缺乏笑自己的反馈功能,那么他最好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去。

有人对一位公司董事长颇反感,他在一次公司职员聚会上,突然问董事长:“先生,你刚才那么得意,是不是因为当了公司董事长?”

这位董事长立刻回答说:“是的,我得意是因为我当了董事长。这样我就可以实现从前的梦想,亲一亲董事长夫人的芳容。”

董事长敏捷地接过对方取笑自己的目标,让它对准自己,于是他获得了一片笑声。连那位发难的人也忍不住笑了。

许多著名人物,特别是演员,都以取笑自己来达到双方完满的沟通。他们利用一般认为并不好看的外貌特征来开自己个玩笑。如玛莎蕃伊的“大嘴巴”。还有一位发胖的女演员,拿自己的体态开玩笑说:“我不敢穿上白色泳衣去海边游泳。我一去,飞过上空的美国空军一定会大为紧张,以为他们发现了古巴。”

人们没有理由不喜欢这样的人。如果今后他们拿我们开玩笑时,我们只能同他们一起哈哈大笑,而没有半点怨言。

笑自己的长相,或笑自己做得不太漂亮的事情,会使你变得较有人性。如果你碰巧长得英俊或美丽,要感谢祖先的赏赐。同时也不妨让人轻松一下,试着找找自己的缺点。如果你真的没有什么有趣味的缺点,就去虚构一个,缺点通常不难找到。

幽默要得体

人际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说一句幽默的笑语,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转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但是,开玩笑开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伤害感情,因此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

(1)内容要高雅

笑料的内容取决于玩笑者的思想情趣与文化修养。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笑料,不仅给对方启迪和精神的享受,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钢琴家波奇一次演奏时,发现全场有一半座位空着,他对听众说;“朋友们,我发现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二三个座位的票。”于是这半屋子听众放声大笑。波奇无伤大雅的玩笑话使他反败为胜。

(2)态度要友善

与人为善,是开玩笑的一个原则。开玩笑的过程,是感情互相交流传递的过程,如果借着开玩笑对别人冷嘲热讽,发泄内心厌恶、不满的感情,那么除非是傻瓜才识不破。也许有些人不如你口齿伶俐,表面上你占到上风,但别人会认为你不能尊重他人,从而不愿与你交往。

(3)行为要适度

开玩笑除了可借助语言外,有时也可以通过行为动作来逗别人发笑。有对小夫妻,感情很好,整天都有开不完的玩笑。一天,丈夫摆弄鸟枪,对准妻子说:“不许动,一动我就打死你!”说着扣动了扳机。结果,妻子被意外地打成重伤。可见,玩笑千万不能过度。

(4)对象要分清

同样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玩笑稍微过大也能得到谅解。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开玩笑就应慎重。对方尽管平时生性开朗,假如恰好碰上不愉快或伤心事,就不能随便与他开玩笑。相反,对方性格内向,但正好喜事临门,此时与他开个玩笑,效果会出乎意料地好。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和长辈、晚辈开玩笑忌轻佻放肆,特别忌谈男女情事。几辈同堂时的玩笑要高雅、机智、幽默、解颐助兴、乐在其中。在这种场合,忌谈男女风流韵事。当同辈人开这方面玩笑时,自己以长辈或晚辈身份在场时,最好不要掺言,只若无其事地旁听就是。

②和非血缘关系的异性单独相处时忌开玩笑(夫妻自然除外),哪怕是开正经的玩笑,也往往会引起对方反感,或者会引起旁人的猜测非议。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当然,也不能拘谨别扭。

③和残疾人开玩笑,注意避讳。人人都怕别人用自己的短处开玩笑,残疾人尤其如此。俗话说,不要当着和尚骂秃儿,癞子面前不谈灯泡。

④朋友陪客时,忌和朋友开玩笑。人家已有共同的话题,已经成和谐融洽的气氛,如果你突然介入与之玩笑,转移人家的注意力,打断人家的话题,破坏谈话的雅兴,朋友会认为你扫了他面子。

(5)场合要适宜

美国总统里根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使,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众皆哗然。里根在错误的场合、时间里,开了一个极为荒唐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总的来说,在庄重严肃的场合不宜开玩笑。

总之,开玩笑不能过分,尤其要分清场合和对象。

幽默,讲求方法和技巧

(1)对比是造成幽默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对比可以揭示事物的不一致性,使用对比句是逗笑的极好方法。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就常用这一方法,比如:

“先生们,我这个人什么都不缺,除了财富与美德。”

(2)反复也可以成为一种幽默技巧

反复申说同一语句,能够产生不协调气氛,从而获得幽默效果。比如牛群的一段著名相声中的“领导冒号”。

(3)故意啰嗦

画蛇添足也能引人发笑。如马季的相声名段《打电话》,主要用的就是这种技巧。

(4)巧用歇后语

歇后语也是一种转折形式;它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一出,造成悬念,后面部分翻转,产生突变,“紧张”从笑中得宣泄。如:“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5)倒置

通过语言材料变通使用,把正常情况下人物关系,本末、先后、尊卑关系等在一定条件下互换位置,能够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如有语字的倒置,“连说都不会话”。

(6)倒引

比较常用的幽默方法是倒引,即引用对方言论时,能以其人之语还治其人之身。如:

老师对吵闹不休的女学生说:

“两个女子等于一千只鸭子。”

不久,师母来校,一个女学生赶忙向老师报告:“先生,外面有五百只鸭子找您。”

(7)转移

当一个表达方式原是用于本义,而在特定条件下扭曲成另外的意义时,于是便获得幽默效果。

空中小姐用和谐悦耳的声音对旅客命令道:

“把烟灭掉,把安全带系好。”

所有的旅客都按照空中小姐的吩咐做了。过了五分钟后,空中小姐用比前次还优美的声音又命令道:

“再把安全带系紧点吧,很不幸,我们飞机上忘了带食品。”

(8)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话说得张皇铺饰,也能收到幽默效果。大家比较熟悉的幽默“心不在焉的教授”,也是运用了夸张这一手法的。

教授:为了更确切地讲解青蛙的解剖,我给你们看两只解剖好了的青蛙,请大家仔细观察。

学生:教授!这是两块三明治面包和一只鸡蛋。

教授(惊讶地):我可以肯定,我已经吃过午餐了,但是那两只解剖好的青蛙呢?

(9)天真

弗洛伊德就曾把天真看成是最能令人接受的滑稽的形式。

一位妇人抱着一个小孩走进银行。小孩手里拿着一块面包直伸过去送给出纳员吃。出纳员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要这样,乖乖,不要这样”,那个妇人对小孩子说,然后回过头来对出纳员说,“真对不起,请你原谅他。因为他刚刚去动物园。”

语言幽默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比喻、转折、双关、故做曲解、故做天真、谐称等也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掌握幽默先从身边的人做起

正确地掌握幽默技巧,应先从自己身边的人做起,怎样才能与他们互为友好的沟通、交流,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1)同事之间与人为客,客气友好

同事之间要客气友好。同事关系,是所有人事关系中最普通的一种;同事之间天天见面,事事关联,处理不好,会影响工作进步。

同事跟朋友不一样,你欲交友,可以根据性格人品等进行一定的选择,同事交往则别无选择,不凭机遇。因此,你有可能遇上形形色色的人来和你做同事,要将所有的同事关系处得像亲密朋友一样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但如果反过来,同事之间形同路人,也是很不便的。实际上,同事之间相处的分寸十分重要。如何去掌握这个分寸呢?

首先,要与人为善;平等尊重,热情有礼,一视同仁。应该主动热情地同周围的人接近,表示一种愿意交际的愿望。请同事之中可能贫富不等,良劣不齐。最好一律以客气、友好的态度待之,不要表现厚此薄彼,也不要孤芳自赏、自诩清高,这样会使你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反过来,曲意迎合,没有个性也是令人生厌的。

其次,对工作上的是非问题,要认真处理,弄个水落石出,只要讲究方式方法,“打破沙锅问到底”是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同事间的长远交往的。但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小道消息、家长里短、甲:是乙非,最好少加议论,也不要探听同事的个人私事,绯闻秘史。因为这些东西都可能是将来萌发矛盾的种籽,知道它们有百害而无一益。

再次,无论何人,都会有令人遗憾的甚至是令人厌恶的缺点,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如何看待别人的缺点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修养问题。对此,中国有“君子宽以待人,严于责己”的古训。对别人的缺点采取大度、宽容的态度,即使有所批评也应是提醒式的善意批评,最忌嘲笑和轻视。而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即使不完全正确,也应冷静思之,严于律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