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新编家庭生活窍门大全(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
2634000000057

第57章 壮阳(2)

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研究食物防病治病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和任务是回溯我国人民运用食物防病治病的历史沿革,发掘和整理古代的食疗理论与经验,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全面论述药用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药用价值、选择与加工方法,调配与摄入原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食物宁法从单一的服用药用食物,逐步扩大到在膳食中加入各种性能的中药;采入探讨食物疗法的作用机制,推广其运用范围,为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服务。

◇中医食疗学的发展

中医食疗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遗留的宝贵文“二遗产。同中医药一样,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东汉时期产生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食疗学的内容,一书中所记载的食物药,包括谷、米、果、木、草、鱼、禽、兽等,对后来食疗本草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孙思通的《千金要方》中有“食治”的专门论述,收载食物药154种。孟洗增补至214种,编成《补养方》,张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修订整理,编写成较系统的食疗专书《食疗本草》,为食疗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元代饮膳大医忽思慧撰写的《饮膳正要》论述了膳食中加入各种性能的中药以后对机体和疾病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提出了食物中毒的防治等。明代未标的《救荒本草》及立原的《含维本草》都为食疗和营养学增添了内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载的食疗药物不下数百种,仅药粥一项就有62方。明清以来医学善用食治之法者如张景岳、叶天上、吴琼等皆有独到的经验。王孟英著有《随总居饮食谱》专门总结食疗经验。近代名医张锡纯也颇重视食疗,应用独具风格。

纵观古今,食物疗法源远流长,据统计,从汉代到清代,我国食疗著作约300部之多,但现在可以见到的仅存16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疗法在医学界及广大人民中间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在理论研究方面,已有食疗专著出版;在饮食服务业中,一些城市相继开设了食疗餐厅和药膳餐厅;在食品工商业中生产了保健医疗食品,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为了促进食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提高食疗的效果,我们一方面应更好地在祖国医学宝库中发掘遗产,深入研究,用以指导临床。另一方面要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并推广饮食疗法,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为人类的防病治病,为祖国食疗保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食疗学的特点

食疗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它完全建立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以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原则而进行的,诸如预防为主,辨证施治、“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药物和性味辩解等特点,都在中医食疗学中体现出来。然而药用食物可药可食,还具有下面的特点:

1.食疗以保健养病为主

食物是人体营养物质的来源,人赖饮食以生,因此调节饮食结构,适时适量进食,对于保证人体健康十分必要。从药物角度讲,每一种食物除食用获取营养价值外,还具有和药物一样的偏性而被用以防治疾病,这便是食用药物的特性,也是它比金石草药的优胜之处。食物最大的特点是可食、充饥,其偏性一般较弱,有显著偏性的不多;而药物一般是不可食用的,其偏性一般较强,有显著偏性的较多。总之,食以养身防病为主,药以祛病疗疾为要,二者各有侧重,因此食物疗法不能代替药物疗法,食疗尤宜于慢性病或轻病,在预防保健、疾病康复的过程中占主要地位,而在治疗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疗法。

2.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食疗具有简单易行,就地取材,行之有效的特点。它既不“苦口”、又不“伤肤”通常没有明显副作用,易于接受。对儿童和老年者尤宜,对一些慢性病、重病恢复期的病人,一般都能起到调养和巩固疗效作用。因此食疗是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医疗保健措施,是病人乐于采用的医疗方法。正如张锡绍所说:“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既不对症,亦无他患”。并且还可根据病人和应用者的习惯、口味、选择食物或调制成各种可口的点心、美味的佳肴、消闲的零食等,总之食疗的食品品种丰富多彩,荤素皆备,既能增进患者食欲,又有利于消化吸收,更对疾病的恢复和防治大有裨益。

◇果品类

果品类食物,多质柔而润,富含液汁。有补益、生津、除烦、消食、开胃、润肠的作用。适用于病后体弱,津伤烦渴,食欲不振,便秘等证。

用寒凉的果品;性温的果品对于热性疾病亦当慎用。

◇山楂《新修本草》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植物野山楂或山楂的果实。产于我国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贵州、广东等省。秋末冬初来收,晒干。生用或妙用。

别名:棠子、酸梅子、酸查。

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应用:

1.消食化积——本品能健运脾胃而助消化,尤善消油腻肉积。多用于肉食积滞、腹胀、腹痛等证,可取山楂肉15~30克,单味煮食之,共饮其汁。或加麦芽等药同用。若因伤食而引起腹痛泄泻,可用焦山植10克研末,开水调服。

2.活血散瘀——本品又入血分,能活血散瘀以止痛。适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腹痛、落枕痛等血瘀证。取山楂百余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少许,空腹温服。

此外,经研究,本品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降血压、强心、扩张血管的作用。故现代用治痢疾,以20%的山楂煎剂加糖矫味,每服200毫升,(小儿酌减),一日三次。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可用山楂10~12克,水煎服。

用量用法:10~15克,大剂量30克。可生用,亦可制成果脯、果酱、山楂片、山楂糕等。炒焦能增强消导之力。

参考资料:成分:含酒石酸、柠檬酸、山植酸、黄酮内胎、糖类、苷类。

《新修本草》:“冲服主水痢,洗头及洗身上疮痒”。

《本草纲目》:“化饮食,消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苹果《滇南本草》

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果实。原产欧洲及中亚。现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广为栽培。9~10月间,果熟时采收。

别名:奈、频婆。

性味归经:甘、酸,凉。归脾、肺经。

功效应用:

1.生津、润肺——一本品甘凉清澜,即可生津,又能润肺。适用于热病津伤、咽干口渴或肺燥干咳等症。可生食或冰糖炖服。

2.除烦解暑——本品寒凉清热,质润生津,且能除烦解暑。用于热病心烦及夏季暑温外感发热。生食或捣汁服之。

3.开胃、醒酒——本品香甜可口,既有开胃之效,又有醒酒之功,适用于病后胃口不佳,或食后脘部胀气不舒及醉酒。均可于饭后生食之。

4.止泻——本品以苹果干粉15克,空腹时温水调服,可用于慢性腹泻,又有较好的止泻效果。一日2~3次。或以苹果皮煎水内服。

此外,现代医学认为本品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和恢复病势有一定作用。

用量用法:生食、捣汁,制成粉剂或熬膏。加肉同烹,或做成拔丝苹果亦为佐餐佳肴。

使用注意:多食令人腹胀,故不宜多食,便秘者不宜食用。

参考资料:成分:本品主要含碳水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糖)。及苹果酸,枸椽酸,酒石酸,鞍酸。此外含脂肪,粘液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C。

《滇南本草》:“炖膏食之生津”。

《随身居饮食谱》:“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

◇胡桃仁《开宝本草》

为胡桃科落叶乔木植物胡桃果实的核心。我国各地广泛栽培,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尤多。9~10月果熟时采收,除取肉质果皮,晒干敲破,取出桃仁生用或炒用。

别名:胡桃肉、核桃仁。

性味归经:甘,温。归肾、肺、大肠经。

功效应用:

1.补肾强腰膝——本品甘温质润,入肾经而补肾强腰股,用于肾虚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尿频、湿淋等。以胡桃仁助克,切细,注入热酒,另加红糖调服。

2.温肺定喘——本品既能补肾以纳气,又善温肺,致肺而定喘。可用于肺。肾不足之气喘。常以胡桃仁、人参各6克,水煎服。

3.润肠——本品质润多油,故还能润肠通便,用于老人或病后津少之肠燥便秘。单用4~5枚,于睡前拌少许蜜糖服食。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泌尿系结石。用胡桃仁120克,麻油120克,炸酥盛起,和白糖120克,共研细,仍以麻油调和为剂,分2天服,每日3次。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用量用法:10~30克,定喘止咳、补肾固精宜连皮用,润肠通便宜去皮用。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痰热咳嗽及便秘者均不宜服。

参考资料:成分:本品含脂肪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黄素、胡萝卜素、维生素E,以及钙、磷、铁等元素。

《开宝本草》:“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

《食疗本草》:“通润血脉”。

《本草纲目》:“温肺润肺,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痛”。

附:胡桃仁油及叶可治皮肤病。果肉皮蒸汁,可作洗发剂和疥癣药,泡酒眼可止痛。果壳治遗尿。

◇香蕉《本草纲目拾遗》

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四川等地。秋季采收。

别名:甘蕉、蕉子、蕉果。

性味归经:甘,寒。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

1.清热润肠——本品甘寒质润,功能清热润肠。用于痔疮出血、大便于结,于每日早晨空腹吃香蕉1~2个。若便血或痔疮出血也可取香蕉二个,不去皮,炖熟,连皮食之。胃火盛而泻痢者,食之反能止泻。

2.润肺止咳——本品质润,下可润肠以通便,上可润肺而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日久,用香蕉1~2个,冰糖炖服,每日1~2次,连服数日。

此外,本品还可解酒。现代医学认为本品对胃溃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用量用法:生食。

参考资料:成分:本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分,以及维生素A、B、C、E等。

《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金疮,解酒毒,干者解肌热烦渴”。

《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

附:香蕉果皮、果柄、叶及根茎也可入药。治高血压,用香蕉皮或果柄30—60克,煎汁服。若痈肿、疖肿,可用鲜香蕉根茎或叶捣烂绞汁,涂敷患部。

◇大枣《神农本草经》

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树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初秋果熟时采收,晒干备用。

别名:红枣、枣子。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

1.补中益气——本品甘温益气,入脾胃而调补中焦。常作为补益脾胃的辅助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血虚萎黄,神志不安。以红枣10~20枚,煎汤常服。

2.养血安神——本品功能补益脾胃,脾胃乃营血生化之源,化源充足,心得血养则神志安定。故可用于妇女烦躁,精神恍惚,无故悲伤。用大枣10枚,甘草9克,淮小麦30克,煎服。

3.缓和药性——本品甘缓,能缓和药性。在服用攻下药及各种作用猛烈药物时,另服红枣或配以红枣同用,可缓解药物的烈性,并调和各药的寒热偏性。

此外:现代临床上常用治过敏性紫辍或神经官能症,单用或配伍其他药物同用。

用量用法:3~20枚,劈开用为好。

使用注意:风湿或脘腹胀满者忌用。食积、虫积龋齿作痛及痰热咳嗽均忌服。

参考资料:成分:含皂式,生物碱,黄酮,氨基酸,糖类,钙,磷,铁,镁,钾,以及维生素C、P、A、B,苹果酸,酒石酸等。

《本经》:“安中养神,助十二经……科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中气”。

◇龙眼肉《本经》

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本龙眼树的成熟果肉。主产于我国南方广东、福建、台湾、广西等地,西南地区也有栽培。于初秋果实成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剥开果肉,取肉取核,晒至干爽不粘,贮存备用。

别名:桂圆肉。

性味归经:甘,温,归心、脾经。

功效应用:补心安神,养血益脾——本品味甘温润,能补心脾、益气血。且既不滋腻,又不塞气为滋补良药。适用于心血不足,心悸怔仲,失眠健忘等证。用龙眼肉15~30克,加水煎汤,于睡前饮服。并可用脾虚腹泻,虚肿。以龙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汤服。

目前临床上多用治贫血、神经衰弱的患者。

用量用法:10~15g,大剂量30g。煎汤熬膏,浸酒或人丸剂。

使用注意:温阻中满或有停饮、痰火者忌服。

参考资料。成分:含葡萄糖,蔗糖及酒石酸,胆碱,腺瞟吟,蛋白质,维生素B等成分。

《神农本草经》:“主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

《滇南本草》:“益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

附:龙眼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创伤出血,用龙眼核焙燥研细木,撒布伤口,加以包扎。若烫火伤,核研细末,以茶于油调涂。取龙眼树皮或根皮30~60克,水煎服,又可治久泻不止,崩漏白带。

◇桑葚《新修本草》

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南方育蚕区产量较大。4~6月果穗红熟时采收,洗净,捻去杂质,晒干。生用或加蜜熬膏用。

别名:桑实、桑果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应用:

1.滋阴补血——本品味甘,能滋肝肾,养阴血,为性质子和的滋阴补血药。适用于阴血不足之眩晕乏力等证。可眼桑葚膏,每次10~15克,每日2~3次。若阴血不足须发半白,眼目昏花,遗精,可取桑葚30克,配枸杞子18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生津,润肠——一本品甘寒,既可滋阴,又可生津,润肠。适用于津伤口渴及阴血亏虚的肠燥便秘等症。治津伤口渴,消渴可单用煎汤或配麦冬,生地等药煎汤内服。若治肠燥便秘,可用桑葚30克,密糖30克,水煎服。

3.利水消肿——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饮桑葚酒佳。

用量用法:10~15克,大剂量30克。桑葚膏15~30g,温开水冲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作泄者忌服。

参考资料:成分:含糖、铁质、苹果酸及钙质、维生素A、B1、B2、C以及烟酸等。

《新修本草》:“单食,主消渴”。

《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本草纲目》:“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股,利水气,消肿”。

◇蕃茄《陆川本草》

为茄科植物着茄的新鲜果实。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别名:西红柿。

性味归经:甘、酸,微寒。归肝、胃、肺经。

功效应用:

1.生津止渴——本品甘酸生津,性寒清热,功能清热而止渴,适用于热病口渴等症。将番茄去皮后白糖化溶,糖溶后以酸甜可口为度。

2.健胃消食——本品既可清热生津,又能健运脾胃而消食。用于暑天乏味食少,单用着茄素油炒后煮汤食。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高血压,眼底出血,以鲜西红柿,每日早晨空腹时生吃1~2个,十五天为一疗程。

用法:煎汤或生食。

参考资料:成分:含丰富的维生素A、B1、B2、C,胡萝卜素,烟酸,苹果酸,柠檬酸;钙,磷、铁;腺瞟吟,胆碱,胡萨巴碱和少量番茄碱。

《陆川本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菠萝

为凤梨科植物凤梨的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果实成熟后采摘。

别名:凤梨

性味归经:甘、微涩,平。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

1.清暑解渴——本品味甘涩而多液汁,功能清解暑热,使暑邪得清,热邪不再伤津,而达到解渴之效。故常用于伤暑,身热饭渴。取菠萝1个,生吃或榨汁,凉开水和服。

2.消食止泻——用于伤食泻。

用量用法:可生吃或制成罐头、蜜饯。切片后于盐水中稍浸后食之,可增加甜度。

使用注意:部分人服菠萝会引起过敏反应,其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麻疹、头痛、头晕,甚至休克等,现代医学称之为“菠萝病”,故在食用菠萝时,去皮和切成片或块,放在开水里煮一下再吃或放在盐水里浸泡30分钟左右,再用凉开水浸洗去成味,可避免或减少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