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激励青少年的100个逸闻趣事故事
26350200000025

第25章 文面

在布基纳法索地区,百姓有文面的习惯,他们认为脸上刺花纹是勇敢和美丽的象征。所以只要踏入这个国度,看到的每张脸上都刺着奇形怪状的图案。一些已婚妇女甚至在胳膊、胸部、脐部以及背部都文上经文。由于文面对图案、条纹的深浅和长宽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凡是本部落的人见面,即使互相不认识,也能通过对方脸上的花纹判断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婚配状况。

文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古代的时候,各个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为了避免在混乱中误伤自己人,各方阵营都采用醒目的标记来辨认自己的成员。有的部落在成员的脸部涂上彩色条纹,有的在手臂或腰间系上一条树皮、兽皮等。不过多数标志容易被对方模仿。据说,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中,有个部落为了不让对方模仿自己的标志,事先在每一个参战成员的脸上划几刀,让大家满脸鲜血地参战。交战时,对方吓得不知所措乱了阵脚,被轻而易举地打败了。从此,面部留有刀痕成为了这个部落的标记。

后来,其他部落纷纷效仿,都是在各自成员的面部刻上标记。同时为了防止自己的刀痕与其他部落雷同,他们除了考虑在脸部哪个位置刻画之外,更重要的是区别于其他部落的图案。于是,许多部落采用兀鹰、雄狮、青马、

羚羊等图案作为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人们把面部文身发展到手臂、前胸、后背等位置。很多部落还把文面看成是本部落的光荣和骄傲,是维护部落团结所必须的。

文面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有的部落很弱小,为了不让本部落的女子被其他外族人掠走,就想出了文面这种“苦肉计”,故意在女子的脸上划出很多伤痕,并让她们装成病怏怏的样子,使外来者见到后就害怕,尽快走开。文面来源的第三种说是,在买卖奴隶的时候,由于奴隶贩子不喜欢脸上有刀痕的奴隶,所以有的部落为了避免被抓去当奴隶,就用了文面这个妙计,久而久之,文面就被沿袭下来了。

在过去,文面还与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一对夫妇要是-连夭折了几个孩子,就会在新婴儿降生后,为了逃脱死神的“盘查”,在孩子的脸上刻上几道花纹,改变孩子的面孔。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文面已经不再是部落的印记或者宗教的标志了,对图案的崇拜倾向也已经渐渐消失,文面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美的装饰被保留沿袭下来,成为当地人的一种别具特色的乡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