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政小常识
26606900000007

第7章 家庭保健常识

近20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逐渐升高,而高血脂、高血压和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仅仅单独出现,就已经对人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如果同时出现,危险性就会成倍增加。目前,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特点是具有年轻化的趋势。

其实,健康应该从青少年开始注意,比如像动脉硬化这类病,通常它们被称为“突发心肌梗死”、“突发脑卒中”,但医学专家认为,这种提法不对,因为心肌梗死、脑卒中并不是突发的,动脉硬化植根于青年,发展在中年,发病可能在中老年,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没有病程的积累发展,就不会有所谓的突发心梗。

而若我们从现在起多长一点保健常识、多尝试一些保健方式,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享受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些“杀手”。

健康的生活其实近在咫尺,只需要空出一点点时间,尝试一点点简单易懂、便捷可行的小方法,就能够感受健康带来的乐趣,享受健康带来的美妙。

一、健康生活习惯

1.运动最有效

每天进行严格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保护骨骼和心脏,还能锻炼自己的平衡能力,进而降低因为摔倒而导致的死亡风险。从已知的医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能力做运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长寿之道。

所以,从现在开始锻炼吧。每天走上30分钟,每周至少走3次,走到让自己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

2.每天晒太阳

每天花15分钟晒晒太阳,或者补充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补钙,补充钙和镁可以避免便秘,还能帮你在运动的过程中强健骨骼。

3.食物少加工

烹饪食物时尽量保持它们的原貌——从地里摘来什么样,吃的时候就尽量保持什么样,少加工。这样可以避免流失食物中天然的植物素和微量营养物,让身体更自然地进行新陈代谢。

4.睡足7小时

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帮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提高睡眠质量吧,比如睡前15分钟把卧室的灯光调暗一些,帮助促进睡眠。

5.生活有奔头

有所期待会让你的生活更有意义——无论是家庭方面、工作方面还是人际交往方面。这也许是你需要长寿的最单纯的理由了!

二、健康生活小事

1.傻笑让血液循环增速21%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最新研究显示,那些看喜剧时由衷发笑的人,血液循环速度会增加21%,并且效果可以持续24小时之久。而当他们看严肃的纪录片时,血液循环速度会下降18%。“所以,尽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笑点爷吧!”耶鲁大学预防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卡特兹博士说。

2.刷牙、用牙线使头颈肿瘤发病率减少八成爱护自己的牙齿不仅带给你更美的外表,纽约罗斯威尔·帕克癌症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显示,长期牙病导致的头颈部肿瘤占其总发病率的80%。而消灭口腔中致病细菌的方法很简单,定期刷牙并用牙线清洁牙缝即可。

3.泡壶茶,减少两成中风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研究显示,每天喝三杯以上茶的人,比喝茶少于一杯的人中风风险低20%。不论红茶绿茶,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都可以为血管和动脉提供更好的保护。

4.写封感谢信,快乐指数提升20%

如果真的想感谢某人,就把感谢的话写下来吧,不论通过何种形式。这比口头感谢,给人更多回味的空间。美国肯特大学的研究发现,“书面”的感谢,让双方都感到更快乐,免疫系统、肺部、肝脏健康也会随之提升,还有降低血压、保持体型等意想不到的功效。

5.涂鸦让记忆力提升29%

听一段同样的录音时,那些信笔涂鸦的人比什么都不写不画的人,能记住的东西多29%。《应用认知心理学》发表了这样一项研究。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杰克·安德哈德教授解释说,那些开会时看似听得无比认真的人,最有可能在做白日梦;随手写画的人注意力反而始终锁定在会议上。

6.把医生电话设置快捷拨号,误诊几率减少25%

医生看病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如果你是慢性病患者,可以将医生的电话存到手机的快捷拨号中。万一对治疗方案有任何疑问,你有权利打电话问清楚。这并非无稽之谈,《内科学文献》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和医生再次确认治疗方案,可以使误诊、漏诊几率减少25%。

7.握握爱人手,压力少一半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研究指出,一个拥抱,紧握爱人的手都是最好的减压良方。尤其在紧张时,握住那双你熟悉的手,可以减小血压、心跳的升幅,让你更加放松、释然。

8.练练瑜伽,背痛少56%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显示,对于有轻度或中度背痛的人,每次90分钟、每周两次的瑜伽可以让背痛减少56%,还能让抑郁指数降低60%。如果没有条件练瑜伽,平躺放松、让身体的每个部位尽量都贴着床面,也可以缓解背痛。

9.晚餐吃烤鱼,痴呆风险降低19%

一项针对1郾5万人开展的研究显示,每周吃鱼超过一次的人,得痴呆的风险会比一般人低19%。尤其是深海鱼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新鲜的鱼,烤熟后撒少许盐和柠檬汁,就已经非常美味了。

10.早餐喝牛奶减掉4郾5斤

把午餐和晚餐的热量分配给早餐,比如在早餐饱饱地喝上一大杯牛奶,可以让你在一年内减掉4郾5斤体重。这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牛奶可以提供饱腹感,从而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

11.喝杯红酒增寿5年

荷兰一项针对1300名男性、长达40年的研究显示,每天喝半杯红酒的人,平均寿命比不喝酒的人多5岁。酒中的多酚类物质有很好的护心功能,其中的少量酒精还能提升好胆固醇数量,并帮助赶走血管中的斑块。每天喝半杯至两杯是较为合适的量。

三、健康生活作息时间

1.起床的最佳时间

实验表明,早晨5~6时是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2.刷牙的最佳时间

早晚刷牙固然必要,但最佳时间还要算每次进食后3分钟内。因为饭后3分钟口腔内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中的酸性物质,腐蚀溶解牙釉质。

3.饮水的最佳时间

早起后喝一杯水,可以补充体内水分,有“洗涤”肠胃作用;餐前1小时饮一杯水,能助消化分泌,增进食欲。

4.用脑的最佳时间

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10时精力充沛,下午2时反应最敏捷,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逐渐减弱。

5.开窗通气的最佳时间

每天上午9~11点,下午2~4点开窗透气效果最好。此时气温已高,逆流层现象也已消失,大气底层的有害气体逐渐散去。

6.饮茶的最佳时间

许多人都习惯于餐后立即饮茶。其实,这很不科学。因为餐后立即饮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质结合成不溶的铁盐、降低铁的吸收,时间一长可诱发贫血。若待餐后1小时,食物中的铁质已基本吸收完毕,此时饮茶就不会干扰铁的吸收。

7.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人们通常认为饭后吃水果最佳,台湾一教授却提出新见解,强调饭前1小时吃水果最为有益。其理由是: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进熟食,体内就不会产生白细胞增高等反应,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从而增强防病抗癌能力。饭后吃水果则无此种保护作用。此外,饱食之后吃水果,所含果糖不能及时进入肠道以致在胃中发酵,产生有机酸,引起腹胀腹泻,故餐后需待1小时后再吃水果。

8.散步减肥的最佳时间

饭后45分钟,以每小时4郾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快,最有利于减肥。如过两小时后再散步20分钟,减肥效果更佳。

9.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一般认为,冬春季头一二个月,至少应避免早晨6~7时锻炼,夏秋季节太阳出来得早,早晨5~6时锻炼,气候凉爽,空气新鲜。平时,上午10时、下午3时做健身操、广播操,对健康有益。但生理学家新近的研究结论显示,傍晚锻炼最为有益。因为人的各种活动都受“生物钟”的调控,无论是体力发挥还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均以下午接近黄昏时分最佳,如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感觉最敏锐,全身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率与血压都较低且很平稳,最适宜于锻炼。早上则不然,运动时心率与血压的升幅较傍晚明显高,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10.洗澡的最佳时间

不同时间洗澡,收效不一样。清晨起床洗澡,如遇水温不当,人体难以适应,易患感冒。中午洗澡虽可换得一身清洁与轻松,但轻快之后却可引起疲倦。最好是在晚上临睡前来一次温水浴(水温40~50益左右),能促使全身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助你安然入睡。

11.美容的最佳时间

皮肤的新陈代谢在夜间12点至凌晨6点最为旺盛,因此晚上临睡前使用化妆品美容护肤效果最佳,能真正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12.睡眠的最佳时间

午睡最好从午后1点开始,这时人体感觉自然下降,很容易入睡。人体的“生物钟”在22~23时出现一次低潮,因此,睡眠的最佳时间是21~22时。若23时以后还未入睡,那么过了24时就很难入睡了。人的深睡时间一般在24时至凌晨3时,这时人的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状态都进入最低潮,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即进入深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