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各地要做好疫情报告,托幼单位应作好晨间检查,及时发现病人,采集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作好患者粪便及其用具的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蔓延扩散。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在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可肌注丙球蛋白。
第二,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1)个人预防措施--
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②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③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轻症患儿居家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粪便及时消毒处理,患儿用品或接触的物品需及时消毒或清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的预防--
①该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②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③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④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⑤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⑥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⑦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3)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①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②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③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④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⑤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⑥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⑦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七)急性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型肝炎)都是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二者流行特点相似,具有明显季节性,以秋冬季发病率较高,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甲肝病毒(HAV)和戊肝病毒(HEV)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感染者的粪便或生活污水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常引起甲肝和戊肝的暴发或流行,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尚待进一步研究。甲肝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成人感染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而儿童或老人感染后易表现为隐性感染。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病程为2~4个月,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戊肝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儿童和老年人发病较少;孕妇易感性较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无家庭聚集现象,流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无慢性化,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
甲型肝炎分为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显性感染和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两种类型。显性感染在临床上又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亚临床型和重型。
急性黄疸型甲肝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持续30天。患者在此期常无自觉症状,但在潜伏期后期,大约感染25天以后,粪便中有大量的HAV排出,潜伏期的患者的传染性最强。
黄疸肝炎起病急,多数患者有发热畏寒,体温在38℃~39℃之间,平均热程3日,少数达5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少数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色。
5~7日后,自觉症状好转,热退后黄疸出现,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肝区痛,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肿大。本期可有短期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2~6周后,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以至消失,肝脾回缩到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完全恢复需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较黄疸型少见。临床症状较轻,仅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和腹胀等。体征多有肝肿大、有轻压痛和叩痛,脾肿大少见,一般在3月内恢复。
瘀胆型肝炎为黄疸型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特点是胃肠道症状较轻,发热时间较长,肝内梗阻性黄疸持续较久(数周至数月),可有腹胀、皮肤瘙痒、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尿色深呈浓茶色,肝肿大、有压痛。该病病程较长,黄疸持续2~4个月。
亚临床型的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肝功能轻度异常。
重型肝炎较少见。成人感染HAV者年龄愈大,重型肝炎发病的比例越高。
临床还可见暴发型甲型肝炎:起病甚急,可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频繁呕吐、极度乏力等明显的消化道及全身中毒症状;黄疸逐渐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腹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表现,直至出现深度昏迷、抽搐。患者多因脑水肿、脑疝、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死亡,病程不超过3周。本型约占全部病例的01%~08%,但病死率甚高,达50%。
戊型肝炎临床表现类似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青年居多,不发展成慢性。潜伏期10~60日,平均40日。成人感染多表现为临床型,儿童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约1/3有关节痛。孕妇感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高(10%~39%),可见流产与死胎,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HBsAg阳性者重叠感染HEV,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
【治疗要点】
根据病情给予适当休息、营养和对症支持疗法,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及其他损害,即可迅速恢复健康。
1急性肝炎的早期应住院或就地隔离治疗休息
目前,治疗急性肝炎的中西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别,各地可根据药源,因地制宜就地选用适当西药或中西药进行治疗。用药种类不宜太多,时间不宜太长,用药要简化,不主张常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肝炎。
轻症和中等症状的急性肝炎患者,如果家庭有适当的疗养条件,可以留家疗养,定期到门诊复查;重型肝炎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阻断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等综合性措施及支持疗法以阻断病情恶化。经治疗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即可回家继续疗养。
2休息
在肝炎症状明显时期均应卧床休息,严格禁止饭后散步。恢复期则应酌情渐增活动,但要避免过劳。住院患者出院后,仍应经过全休、半休、轻工作,这样的逐步过渡阶段,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调整。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是重要的,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反复。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3饮食
应根据食欲、病情、病期及适当营养情况适当掌握。急性肝炎食欲缺乏者,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有明显食欲下降或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毫升加入维生素C3克、肝太乐400毫克、普通胰岛素8~16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
【疫源阻断】
1疫源消毒
病人使用的器具及污染场所,用苯扎溴铵,过氧乙酸或05%漂白粉澄清液喷洒、擦拭或浸泡。
2管理好传染源
对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期发现患者,对急性肝炎病人要实行隔离治疗,不仅隔离现症患者,更重要的是早期发现并隔离隐性感染者。病人的餐具用品要消毒,粪便要消毒处理。
3切断传播途径
这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应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等多方面管理:搞好室内外卫生,彻底消灭苍蝇、蟑螂;注意食品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实行分餐,生食与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贮藏容器均应严格分开,防止污染;不吃生冷蔬菜、饮食,不吃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不吃未经处理的剩饭剩菜;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4保护易感染者
(1)被动免疫:对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婴幼儿,应于接触后一周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02~005毫升,有一定预防作用。但使用丙种免疫球蛋白及人胎盘免疫球蛋白预防戊型肝炎多数报告无效,最终要取决于疫苗,HEV分子克隆的成功为研制疫苗提供了基础。
(2)主动免疫: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动物实验和人体应用证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可以广泛应用。对流行区或地震灾区和将要进入流行区的高危人群应尽快接种甲肝疫苗,甲肝疫苗接种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地预防甲肝的发生。
5其他
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居住条件,普及卫生常识。个人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