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窍门:快乐生活一点就通
26714800000029

第29章 医部(28)

5.常见食物中毒解治法

食咸菜中毒,饮豆浆可解。

食鲜鱼和巴豆引起中毒,可用黑豆煮汁,食用即解。

误食碱性毒物,大量饮醋能够急救。

食蟹中毒时,可用生藕捣烂绞汁饮用,也可用生姜捣烂取汁,以水冲服。

酒精中毒时,用浓茶或热盐汤频饮,也可用白萝卜捣碎取汁灌服。用松花蛋蘸食醋吃也能取得同样的疗效。

食毒蕈中毒时,可用鲜空心菜250克捣碎取汁饮服;也可用鲜橄榄100克去核捣烂,加少量水调匀饮服。

食河豚中毒时,可用大黑豆煮汁饮用,也可用生橄榄20枚捣汁服下。

食变质的鱼、虾、蟹中毒时,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食变质饮料或防腐剂中毒时,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可解。

6.绿豆解毒的妙用

方法一:将生绿豆洗净捣成粉,用水冲服,能解一些重金属及食物中毒。

方法二:当煤气中毒恶心呕吐时,可抓把绿豆煮汤饮服,或取绿豆粉30克,用开水冲服,可缓解煤气中毒。

7.绿豆解毒性不解药性

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绿豆能解中药的说法,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绿豆能解药中金、石、砒霜、草木诸毒。绿豆还可解乌头、附砒石等药毒、酒毒及铅中毒、1059农药中毒。由此可知,绿豆可以解一切药物与食物中的毒性,而不解其药性。

8.喝荸荠汁能解金子的毒

误咽下金子后,立即将荸荠榨取汁液,喝下几杯荸荠汁,能解其毒。

9.能解毒的几种常见食物

1.苦瓜。苦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苦瓜中含有一种活性抗癌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另外,苦瓜性属微寒,也能抑制多种毒素,具有解毒作用。

2.胡萝卜。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大量的果胶,前者能增加人体的维生素A,后者可与汞结合,能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人体排除汞离子,因此,胡萝卜有独特的驱汞功效。

3.黑木耳。黑木耳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具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这主要是由其独特的背阴、潮湿的生长环境所决定的。另外,黑木耳的滑肠功能可有效地将肠道内的大部分毒素带出体外。

4.海带。它通过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最终将其排出体外的方式,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5.猪血。人体的胃酸分解猪血中的血浆蛋白后,便能产生一种有解毒、清肠功效的分解物,这种物质能与人体的一些有害金属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通过此种方式将这些有害物质排出人体。

6.大蒜。大蒜的排毒解毒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排铅功能上,坚持服用有特效。

10.甘草绿豆汤解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时,用甘草15克,绿豆50克,煎汤,一日一剂,分3次服下。

11.吃错药应急处理3法

方法一:刚吃下剂量大且有毒性的药,应立即用手指、筷子或鸡毛刺激舌根催吐。

方法二:去医院之前,如病人清醒,可饮用大量清水,然后刺激舌根造成呕吐,要反复呕吐洗胃。

方法三:误服碘酒,可喝淀粉浆、稠米汤或稀面糊解毒。误吃腐蚀剂来苏儿或石炭酸等药物者,不能催吐或洗胃,应立即给病人饮大量的牛奶、生鸡蛋清、植物油之类的东西。经过初步处理后再送医院抢救。

12.草药中毒食解法

草药能治病,亦能致病。有些草药人服用过量时,便会出现中毒现象。这时,可用食物来解毒。

天南星中毒:食醋100克或蛋清数个,频频饮服。

曼陀罗中毒:生菠菜熬汤饮服。

乌头中毒:绿豆200克熬汤饮服。

百部中毒:姜汁、食醋任选一种饮服。

猪牙皂中毒:生姜、甘草各15克,熬浓汁饮服。

血上一枝蒿中毒:红糖、蜂蜜任选一种熬稀饭吃。

13.煤气中毒食疗3方

方法一:取香醇100克,兑白开水100克,令患者徐徐饮用。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的中毒患者。

方法二:取芥菜、白菜等泡成的酸菜,从中取出菜汁半碗,一次服下有效。

方法三:将鲜白萝卜捣碎取汁,约100克,一次灌下,1小时后即愈。适用于煤气中毒呈昏迷状态者。

14.家制口服解毒洗胃液

误食毒物常发生在家庭里,而不少人在送往医院途中误了时间而丧命。为迅速排除胃内毒物,减少其吸收,用家制洗胃液口服洗胃,可卓见功效。

方法一:清水、淡盐水(1000毫升水溶解9~10克食盐),大多数毒物中毒都可用,特别是在情况紧急、毒物性质又不明时应用。

方法二:肥皂水、苏打水(1000毫升水中溶解3~5克肥皂或15~20克苏打粉),适用于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脂类农药中毒,如乐果、甲胺磷、滴滴涕、杀虫脒、呋喃丹等(敌百虫中毒者禁用)。

方法三:蛋清液(1000毫升水中打入鸡蛋清10~20个,搅匀),适用于有机汞、砷类农药中毒,如西力生、赛力散、稻甲青等,也可用于其他金属盐类中毒。

方法四:浓茶水,适用于含生物碱的毒物,如发芽马铃薯、苦杏仁、毒蕈等食物中毒。

最后,应注意的是,神志昏迷者和孕妇不宜应用,一次口服洗胃液不宜超过1000毫升,洗胃液的温度以25~38℃为宜。

用药储药

1.巧用果丹皮助小孩服汤药

小儿服药特别困难,尤其是苦药。服药前,可用一片舌头大小的果丹皮贴在舌头上,然后喝药,效果很好。

2.生姜防服药呕吐法

有些患者需要服中药汤液,而又难忍其味,入口即吐。可在喝中药前含一片生姜,约5分钟后将姜片吐出,再服中药即可。

3.煎中药的窍门

煎药前先将中药倒入砂锅,放入凉水浸泡,水应没过中药2~3厘米,不时用筷子搅拌几下,使浮在水面的药材充分吸水。待半小时以后药物充分湿润了,用武火急煎头遍,药液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第二遍时,用文火慢煎。煎煮时不可多次打开锅盖,以免损失挥发性药物成分。

4.服硝酸甘油注意事项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将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放在舌下粘膜处,2~3分钟后可以缓解胸闷、胸痛。如果病情来势猛,可用牙齿将药片咬碎,勿吞,用舌尖舐咂,以加快吸收速度。

含服硝酸甘油后,应立即就近靠坐在某一地方,不宜平卧和站立。

5.吃药片的窍门

采用坐位或直立体姿,将药片或搓成小球状的药丸放在舌尖部位,饮一口温开水即快速咽下,能轻而易举地将药物咽入,并不会感到很苦。若是将药放于舌根部位,会感到特别苦。

吃药片后,应多喝水,特别是服用解热止痛药片的患者会大量出汗,多喝温开水可避免虚脱。

6.止痛膏的增效法

一张止痛膏贴上去后,总感觉止痛效果不佳。可在其胶面上撒播一些止痛药粉,止痛效果就大为增强。

7.进补人参3法

方法一:人参大枣煮汁法。冬令是进补人参、培元扶本的好时机,对气虚乏力、肢冷畏寒、津液不足、头晕心悸、不思饮食者比较适宜。可以将人参切成圆片,放入适量清水中,并配以少量大枣共煮,也可加入枸杞、当归、甘草等。煮沸后取汤汁服用,对胃、脾、肝、肺这类脏器疾患和精神萎靡不振者更为适用。

方法二:人参末白糖冲服法。将人参切成细末后研成细粉面,与白糖混合均匀后,用开水冲服,可使人参的有效成分被人体全部吸收。

方法三:人参炖鸡汤法。将人参放在洗净的鸡腹中清炖,不必切片或研末,也不加任何调料。蒸炖结束后,服下鸡汤吃下鸡肉,可以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可降血脂。

8.正确使用眼药的方法

为防止双眼的交叉感染,滴眼药水时,应对准眼部,先轻按轻挤,滴入准确后再重按重挤,且应避免患眼污染的药液或患眼的分泌物流向另一只眼睛。

眼药水疗效快,不影响正常活动,白天使用较方便;眼药膏疗效慢,作用时间长,宜晚上睡觉前涂抹。如需眼药水和眼药膏合用时,宜先滴眼药水,再上眼药膏,以防药膏妨碍药水发挥作用。

上眼药时,眼睛向上看去,轻轻拉起下眼睑,将眼药水或眼药膏轻轻滴或挤入其中,慢慢闭上眼睛即可。随后可将干净的药棉放在眼睑上方揉动,以使药膏均匀分布在全结膜囊内。

9.巧为婴儿喂药

喂婴儿吃药时,一般人使用的是捏婴儿鼻子的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将药物吸入呼吸道。如果喂药时,先轻轻摁压其脸颊,其嘴巴就会张开,这时就可以轻松喂药了,且比捏鼻子服药安全。

养生保健

1.手指梳头可益智

每天早晚或长时间用脑后,可用双手手指梳头,由前向后梳,稍用一点力,以感觉舒适为度,且动作要快。待觉头皮发热后就停止,然后双手稍用力拍头1~2分钟。即有利于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又可促进头发生长,推迟老化进程。

2.梳子按摩祛疲劳

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可用塑料圆头的梳子轮流刮擦左右掌心,可使长时间握笔的手部得到放松,并可使这种略带痒痒和微痛的舒服感从左右双臂漫遍全身。也可隔着衬衣刮挠后背、后腰等处,能够达到消除疲劳、使全身放松的目的。

3.揪耳可强体祛病

每天早晚或休息的时候,可用手拉耳朵,进行自我按摩保健。如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左耳十几次,然后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右耳十几次。因为中医认为,耳朵的穴位与全身各部有联系,经常揪耳朵,就能够影响到全身,使人头脑清醒,心胸舒畅,有强体祛病之功效。

4.孕妇宜多吃蔬菜和水果

女性怀孕后,解大便较以前困难,平日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含有纤维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菠菜、丝瓜等,可增加肠道蠕动,水果中以香蕉为最佳,但柿子不能多吃。每天早晚最好服些蜂蜜,可以润肠,效果更好。

5.产妇营养调补的窍门

产妇经常伴有头昏眼花、乏力畏寒等症状,宜适当吃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以补充分娩过程中的消耗,促进恢复和乳汁的分泌。下面有几种很实用的调补法:

1.母鸡汤:将母鸡一只切成块,用猪油10克爆炒成金黄色,然后加料酒10克去异味,再加入适量的水,文火煨3个小时左右,调味后即可食用。

2.人参冰糖汤:取人参5克和冰糖50克,加适量的水炖汤服用,可补气催乳。

3.阿胶米酒汤:取等量阿胶和米酒30克,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和糖煮开,待阿胶充分溶化后再打入两个鸡蛋,冲成蛋花状即可食用。

6.红糖水对治幼儿便秘有益

幼儿经常因为挑嘴偏食的坏习惯引发腹胀便秘,这时可将一小匙红糖加入适量的开水中,搅拌均匀,温度适宜后即可服用,重复两三次便可解除便秘。

7.小儿夏季饮食的调节

有一部分小儿一到夏季就会出现低热,这与小儿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健全有关。在饮食上,应多吃具有清凉作用的食物为宜。

宜进食荷叶粥,即用粳米煮粥,待粥快好时加入切细的新鲜荷叶一张,煮沸即可食,可清热祛暑;饮料以果汁为宜,如榨西瓜、番茄汁当茶饮。

8.梨粥有利于小儿健康

小儿适应能力较差,夏秋之际,天气稍有变化,就会导致感冒。可以取400克梨,洗净切片,加水2000毫升,煮取1000毫升梨子汤,去渣,加粳米60克,煮米粥吃,数次便可好转,经常食用,还可提高小儿的食欲。

9.茶水可护小儿舌头

小儿舌头容易上火,会给小儿饮食带来不便。如果每天上、下午将茶叶泡成淡茶水,用医用纱布蘸茶水给小孩擦洗舌头,每日3~5次,即可解除这一烦恼。

10.蒜瓣可助出牙

小孩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就会脱掉乳牙,再长出新牙。如果新牙长时间不能长出,可用鲜蒜瓣的切断面磨擦换牙处的牙床,可促进出牙。

11.香油可以呵护婴儿皮肤

在为宝宝撤换尿布时,人们总要擦净或洗净孩子的小屁股,然后掸上点爽身粉,以防渍着孩子的皮肤。其实这种做法不那么理想。粉物吸水力强,反而容易浸渍婴儿皮肤。如果将香油倒入一只小瓶内,用棉花棒蘸点香油涂抹婴儿的臀部、会阴处(男婴一定要涂抹到睾丸下部及两侧),最后涂肛门。一层薄薄的香油犹如塑料膜,对婴儿皮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避免或减少皮肤被渍的现象。

此外,如果婴儿上了火,鼻腔内粘稠涕液增多,影响呼吸,千万不要给孩子硬掏,可用细棉花棒蘸香油轻轻顺进鼻孔里点擦一下,孩子一打喷嚏,粘液即可滑出。

12.小儿生痱子后的4忌

一忌搔抓。因搔抓会引起细菌感染,变成痱毒和脓疱疮。

二忌脱衣。脱光衣服使皮肤少了一层保护,更容易受到不良刺激,使痱子只增不减。

三忌衣服窄小。小儿的夏衣应柔软宽大,便于汗水蒸发。如果衣服窄小或质地过硬,会不断地摩擦刺激皮肤。

四忌冷水洗身。用冷水刺激皮肤,毛孔立即闭塞,汗液蒸发不出来,会使痱子加重。

13.夏季小儿睡觉防凉诀窍

夏季小儿睡觉时,腹部最易受凉,会引起感冒或泻肚。为防着凉,可用毛巾或汗衫叠成两三层,塞进穿着的短裤内,遮盖住肚脐及四周,即使熟睡翻身时也不易脱落,这样可防止着凉。

14.敲背有益健康

敲背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如同其他按摩方法一样,可以反射性地调节内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能消除疲劳,放松肌肉,安心宁神。

敲背常用拍击法,即用虚掌、虚拳、掌根、掌侧拍打体表。动作要求协调、灵巧,着力要有弹性,每分钟60~100次,用单手或双手均可。适用于肩、背、腰、四肢等肌肉较丰厚处或酸痛不适处。

15.自制茶叶枕有益健康

将泡饮后的茶叶晒干,再加入少量茉莉花茶,拌匀装入枕头即为茶叶枕。因茶叶含有芳香油、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茶丹宁等,有降压、清热、安神、明目等功效,可治头晕目眩、神经衰弱等症,且有利于睡眠。

16.醋水沐浴可护肤抗疲劳

户外活动后,往洗澡水中放点醋,浴后即会感到浑身轻松。同时也有止痒、抗过敏和预防阴道滴虫感染的效果。

17.盐水泡脚祛痛提神

忙了一天,除腰酸背痛外,脚最辛苦。立马取一盆温水,放入两勺食盐,用盐水泡脚,可解乏提神,精力大增。

18.擦脚心保健康

冬天足端受寒,容易引发感冒、风湿病、腰腿部关节炎等。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洗脚后,用手摩擦脚心。能促进足端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驱除疲劳,促人酣然入眠。

19.妇女经期宜吃姜

女性在生理期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凉,应注意保暖身体。生姜有驱寒的功能,且无不良影响,因此在生理期间可以多食姜。

20.醋盐水热敷可祛疲劳

一天劳累后,肩膀感到僵硬不适时,可在热水里加少量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热敷于患处,可使肌肉松弛,感到轻松舒畅。

21.孕妇漫步保健法

一些女性怀孕后,因行动不方便,整天呆在室内。其实除开一些有流产倾向的孕妇,每天早晚各漫步一会儿,一直坚持到小孩出生,对产程有利。

22.5种简易的热熨保健疗法

热熨保健疗法不仅具有较好镇痛消肿作用,而且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因此很适合于家庭使用。

水熨法:用热水袋或玻璃瓶装上适度的热水,塞好瓶(袋)口即可熨患处。可用于腹痛、腰背酸痛、四肢发凉等症。

醋熨法:先把250克左右的生盐放入铁锅内爆炒,再把半碗左右的陈醋洒入盐内。要边炒边洒,力求均匀。醋洒完后再略炒几下,便可用布包好,趁热熨患处。可用于痛经、小腿抽筋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