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26801600000059

第59章 文化篇(3)

阿里斯托芬(约前448年—前380年)是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他是雅典公民,相传写有44部喜剧,现存《阿卡奈人》、《骑士》、《和平》、《鸟》、《蛙》等11部。恩格斯曾经称阿里斯托芬为“喜剧之父”和“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在阿里斯托芬之前的喜剧作家不胜枚举,但他现存的11个剧本,却是现存于世最早的希腊喜剧。阿里斯托芬及在他之前的喜剧被称为旧喜剧,后起的则被称为中喜剧和新喜剧。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产生三大喜剧诗人:第一个是克拉提诺斯,第二个是欧波利斯,第三个是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传下一些完整的作品。

阿里斯托芬是雅典附近的小土地所有者,他的喜剧代表了自耕农的思想和立场。他从这一立场出发来表现雅典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

阿里斯托芬站在中小土地所有者的立场上,坚决主张停止非正义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积极参加了雅典主和派反对主战派的斗争。

公元前424年他的《骑士》上演,剧中将德谟斯(雅典民众的化身)的一个仆人——主战派首领克里昂描写成为花言巧语的骗子。公元前421年春,伯罗奔尼撒战争已进行了十年,阿里斯托芬创作的《和平》一剧,辛辣地嘲笑了主战派,反映了雅典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剧中的主角是一名叫特利该俄斯的农民,他历尽千辛万苦,拯救了被幽禁在天上的和平女神。当和平女神回到人间时,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

就在《和平》上演之年,雅典与斯巴达签订了停战的尼西亚和约。此后不久伯罗奔尼撒战争又复爆发,阿里斯托芬继续呼吁和平,又创作《吕西斯特拉塔》一剧(上演于公元前411年)。剧中女主角吕西斯特拉塔痛恨男子好战,联合妇女结成反战同盟,用跟丈夫离异的手段,终于赢得了和平。喜剧与现实生活,特别是与迫切的社会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绝大部分是描写现实的,如《骑士》直接嘲讽和抨击当时的当权人物克勒翁,《云》嘲笑了智者学派。但有一个例外,就是《鸟》,它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林间飞鸟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云中鹁鸪国”,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压迫与奴役。这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这种思想是由于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它反映出农民幼稚的幻想。这部喜剧艺术性较高,情节丰富,色彩绚丽,抒情气氛浓厚。

最著名的侦探小说家

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歇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

柯南道尔出生于爱丁堡,9岁时就被送入耶稣预备学校学习,当他在1875年离开学校时,柯南·道尔已经对天主教产生厌恶情绪,而成为一名不可知论者。1876年至1881年间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毕业后作为一名随船医生前往西非海岸,1882年回国后在普利茅斯开业行医。不过他行医并不太顺利,在此期间他开始写作。在搬到南海城后,他才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上。

柯南·道尔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发表在《1887年比顿圣诞年刊》的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该部小说的主角就是之后名声大噪的歇洛克·福尔摩斯。

1885年柯南·道尔与路易斯·霍金斯结婚,但是霍金斯在1906年因结核病过世。1907年他与珍·勒奇小姐结婚。

1890年柯南·道尔到维也纳学习眼科,一年之后回到伦敦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这使得他有更多时间写作。1891年11月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他写道,“我考虑杀掉福尔摩斯……把他干掉,一了百了。他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

1893年12月在《最后一案》中,柯南·道尔让福尔摩斯和他的死敌莫里亚蒂教授一起葬身莱辛巴赫瀑布。但是小说的结局令读者们非常不满,这使得他最终又让福尔摩斯重新“复活”,在1903年他发表了《空屋》,使福尔摩斯死里逃生。柯南·道尔一生一共写了56篇短篇侦探小说以及4部中篇侦探小说,全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

19世纪末英国在南非的布尔战争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柯南·道尔为此写了一本名为《在南非的战争:起源与行为》的小册子,以此为英国辩护。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发行,有很大影响。正是由于这本书使他在1902年被封爵,20世纪初他两次参选国会议员,却都没有当选。

到晚年时柯南·道尔开始相信唯灵论,甚至还曾以此为主题写过好几部小说。柯南·道尔在1930年7月7日去世,享年71岁。

最早的推理小说

《福尔摩斯侦探》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杰作,虽然名誉全球,但不是最早的推理小说。比之更早的,大家都推崇美国诗人、作家、新闻记者爱德加·爱伦·坡,他写的推理小说中,出名的有《黑猫》、《莫尔街凶案》等,这些都是19世纪30年代的作品。可是,日本推理小说家们认为,最早的推理小说应属中国的《包公案》。

《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公案小说,全书十卷,安遥时编,编著者安遥时生平事迹待考。

《包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其内容虽不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

与其他公案小说一样,《包公案》的成书也是源自民间故事的流传。宋元时代,商业、手工业的发达造成了都市的高度繁荣和城市人口的激增。为适应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一种适合市井平民的“说话”艺术诞生于“瓦肆勾栏”之中。说话艺人敷衍的故事被称为“话本”,后经文人整理,这种话本便成为最初的通俗短篇小说了。

《包公案》的题材,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包公故事,也有部分采录自史书、杂记和笔记小说中的有关材料而加以编排成篇的。

最早的科幻小说

玛丽雪莱的经典名作《弗兰肯斯坦》,作为世界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历经近两百年的沧桑,世事变幻,仍因它思想上的深邃,科学发展上的预见,高超的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道德、伦理、信仰上的冲突,至今仍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本书讲述了一个人造生命的故事,弗兰肯斯坦是位科学家,他对生命本原感兴趣,通过实验创造了一个怪物,怪物本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但是因为相貌丑陋,不为人类社会所容,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好意,所有人都拒绝他,驱赶他,他向往爱情和幸福,但得到的却是诺言和追捕,他请求科学家再给他造一个同类,却遭到了拒绝,他的一生悲惨胜过快乐,他不顾一切地向人类复仇,最后与他的创造者一起同归于尽。

本书讲述了一个克隆人的悲剧故事,引起当时社会的舆论,特别是科学界的广泛争论。并被多次搬上银幕,成为科幻题材电影最早的蓝本之一。

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

儒勒·凡尔纳(1828—1905年)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

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他十分欣赏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

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得以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戏剧。比如大仲马是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这时凡尔纳发现,只剩下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于是凡尔纳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试验,创作出《冰川上面过冬》等作品,但未发表。

1856年凡尔纳乘火车来到北部城市亚眠,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一见钟情并求婚,继而结婚。接着凡尔纳搬家过去,从此开始认真创作,其时29岁。

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无人理睬,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抢救出来,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之结下终身友谊。赫茨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一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每年出版两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开始成熟,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创作出《80天环绕地球》、《太阳系历险记》(中译《大木筏》)、《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随着声望的增高,凡尔纳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

凡尔纳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创作减少并进入衰弱期,其《卡尔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传性,表现了生活中隐秘的侧面。

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24日失去知觉,25日晨8:00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殡,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最大的综合性丛书

《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一部规模空前宏大,卷帙浩繁的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法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原抄七部,其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

其次,《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

再就是,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

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最大最早的百科全书

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修纂的一部大型图书,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约3亿7千万多字。辑录的图书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评话、工技、农艺、医学等七八千种。上起先秦,下达明初,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

明末文渊阁被焚,《永乐大典》正本可能在这时毁于大火。乾隆三十八年,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时,《永乐大典》副本已散佚2000余卷,但仍然从中辑出佚书500余种。此后该书又陆续散佚,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近800卷缩印精装出版。

编辑《永乐大典》前后足足花了6年时间。起事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命翰林学士谢瑾等纂修一部大型类书。于是谢瑾召集了147人,第二年便纂集成书,题名为《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虽已残缺不全,但它的价值仍是不可否认的,首先《永乐大典》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它保存了明永乐以前的大量古代典籍。不少久已亡佚的古籍正是依赖《永乐大典》的收录,才得以重见天日。其次,《永乐大典》可作辑佚的依据。对辑佚来说,类书可补佚救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宝库。第三,《永乐大典》可作校书的依据,因《永乐大典》采书多,且多是原段、原篇、原书辑入,对校正其后刻之书中的论误有很高的价值。第四,《永乐大典》促进了我国辞书的编纂工作。

影响最大内容最广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