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
2689400000010

第10章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3)

同事间不好相处,因为大家在一个办公室,做着同样的工作,可能是竞争对手,也可能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在利益的前提下,同事说的话当然不尽可信,同事做的事难免十分可疑,甚至互相拆台之类的事也时有发生。但是在同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闹到不可开交,丢的是两个人的脸;如果能够欣赏彼此的优点,在竞争之余互相帮助,同事就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阶梯,而不是绊脚石。

公私分明的心态很重要。工作上,大家可以争论,可以矛盾,但在私下里,不要看到对方就板起脸,更不要背地里指责对方,明嘲暗讽。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对方早晚会知道,到时候你们的关系更加无法弥补。还有些人交情好,总想让朋友给予公事上的方便,这也是公私不分的一种。朋友有他的职权,却也有他的工作操守,给你行方便,他也许会受到非议。既然是朋友,就要体谅对方的工作性质,非但不得已,不要给人家找麻烦。

想与同事好好相处,还要看同事的类型。和你不在一个部门,不可能有任何利益冲突的人,可以互相交换一下听到的消息,也可以为对方留意机会,这样的两个人很容易成为朋友;那些能力和你相当的人,当然就是竞争对手,但若你态度坦诚,也会有互相切磋、共同进步的可能;有一种同事与你个性互补,比如,你有干劲但急躁,他热情不高但细致,这样的人最适合当你的搭档和盟友,弥补自己的不足。还有一种同事和你的关系更微妙,这位同事高你一个级别,可以决定你的去留,可以决定你的未来职位,可以决定你有多少机会,甚至你的技能有部分是来自他的传授。没错,这位同事就是你的上司。

琳达最近春风得意,因为公司要选一个人特派到海外,这是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而在琳达看来,她的上司凯丽女士,一定会把这个机会交到自己手上。但是,没想到,她的算盘打错了,凯丽女士把一个平日关系并不亲近的员工选为特派员。

琳达很伤心,她觉得自己和凯丽女士的关系一向亲密,放假的时候还会一起逛街买衣服,她甚至可以称呼凯丽女士的小名,为什么凯丽女士没有考虑她?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凯丽女士对她越来越疏远,最近连打招呼都没有温度。

看琳达实在想不开,公司的一位老员工偷偷指点迷津:“你觉得你和凯丽女士关系好,就是因为你们关系太好了!例如说,你叫她的小名,私下场合可能显得亲密,但你怎么能当众这么叫她?有一次下班的时候,我亲耳听到你对她说‘××,动作快点!你想去餐厅排队吗?’她是你的领导,你怎么能这样对她说话?所以她和你疏远,我一点也不意外……”

任何时候,与上司相处都不可忘记礼貌,就算你和上司关系再好,也不可以僭越你们的关系。像故事中的琳达,随随便便在别人面前表示出与上司的亲密,已然不智;她竟然还用抱怨呵责的语气对上司说话,上司本身是有架子的,也难免有些高高在上的心理,被一个小员工当众这样对待,肯定会觉得大伤体面。

对大多数人来说,上司是最重要的同事,上司对你既想提携,让你做出更多的业绩,增加自己的资本;同时你们又是竞争对手,有一天你可能取代他的位置。

不论上司对下属,还是下属对上司,彼此认清自己的身份,都是一种聪明的做法。特别是下属,不要因为上司对你好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了不起。你越是谦虚谨慎,上司越会看重你,越觉得你安全。你整天炫耀你跟上司的关系,上司也怕别人说自己“任人唯亲”,再看到你的肤浅很难担大任,就会渐渐疏远你。和上司相处,尊重永远不嫌多,你越把他放在高位置,他越开心,这种无伤大雅的小虚荣,下属可一定要体谅。

三步之内有芳草,远亲不如近邻

武先生家最近遇到了抢劫,说来还挺惊险。那天晚上,武先生、武太太还有他们的女儿都已经睡下,那盗贼从楼上的阳台摸了进来,和武先生起了冲突,吓得武太太尖声大叫,那盗贼身强力壮,很快制伏了武先生,这时,破门而入的小区保安冲了进来,原来是隔壁的邻居听到叫声不对,立刻打电话叫了保安。

说起来,这不是邻居第一次帮武先生一家。还有一次,武先生家的狗丢了,满小区找,生怕被什么人牵走,迎面走来邻居,二话不说地帮着找,好不容易在附近的公园找到那只找不到路的小狗。

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日常生活是一个小范围的活动,多数亲人朋友都不能参与,反倒是住在隔壁的邻居,与人朝夕相见,出了什么事,能够及时为你提供帮助。特别是有什么紧急事件,你的亲友就算本事再大,也不能从天而降,还是要依靠邻居的仗义相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系好的邻居带了亲人和朋友性质,特别是多年的老邻居,彼此熟悉,无话不谈,即使分开也能长久保持联系。

对待邻居不能太冷漠,因为你们离得太近了,天天在你身边活动的人有了困难,你好意思不去帮助?你如果永远不为对方付出,那对方自然也不会来贴近你,大家不相往来也很简单。可是,天天生活在冰冷的空气里,没有人与人的热情气氛,你就好受?邻里之间的和睦,还是要靠相互关注,相互付出来维系。

得罪邻居也不是个好主意,因为他们对你太了解。隔墙有耳,你家的一举一动都能被对方听到,如果关系不好,他对人宣扬一下你昨日和家人吵架的内容,恐怕你的心情也不会好。邻里之间应该有一种默契,就是尊重对方的隐私,即使听到,也不要多话,更不要多问。

村口有一棵大树,树荫下有一大片空地,是纳凉的好去处。村里的老人最喜欢在那里下棋,话家常;村里的媳妇们也喜欢聚在那里摘菜,交流持家经验。夏天的夜晚,很多人干脆睡在树下,享受吹来的凉风。那时候村里的人互相都认识,大家关系也亲密。

后来,村子被划分到城区,大树被砍倒,新建的房子有十几层高,从前的老人们想要见上一面都难。新的住处虽然宽敞,但邻居们各自关起家门,连招呼都很少打。偶尔,过去的老乡亲在街上碰到,都会说起从前那棵树,怀念不已……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都会发现现在的邻里关系显然不如从前。我们也许根本不清楚隔壁究竟住了一户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生活太过机械,早上打开门去上班,匆匆忙忙;晚上回家关上门,再不出来。即使和邻居打过几个照面,也像陌生人一样。哪里像从前,出门就认识,一户家里有事,其他家都来帮助出主意。

现代社会,邻里关系的冷淡不可避免。现代人繁重的工作,让他们只知道在工作场合与人维持关系,回到家里累得没有力气做别的,也懒得再和陌生人应酬。即使要建立自己的关系网,邻居也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其实是个思维上的盲点,为什么不把邻居纳入其中?也许是因为邻居离自己太近,太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扯上利益关系会有麻烦。

不过,每天闷在自己的蜗居又有什么意思?何况能住在同一小区,大多是收入水平差异不大的人群,认识一下,也许会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也许会多个聊天的朋友,也许会发现契合的知己。和邻居关系好的人,家里出了什么事,也可以跟邻居商量——邻居们了解你的生活、你的个性、你的能力,比起那些离你很远的亲友,也许更能拿出好主意。

改善邻里关系应该从自己做起,不能等待别人主动。想要认识隔壁的人,最好找个对方休息的时候带点小礼物登门拜访,互相认识一下,发掘一下共同爱好。或者在小区散步的时候,超市买菜的时候,多打几声招呼,多说几句话,人都是在这种小事上逐渐熟稔,只要你善于发掘,你会发现身边有一个不错的邻居,他们也许是业余花匠,也许是电脑行家,也许是育儿专家,有了他们,你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雪中送炭情谊重

韩信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但在成名之前,他看上去是一个混吃混喝的懒汉。有一天饿得一头倒在河边,幸好有一个正在洗衣服的妇人看到了他,及时给了他一碗饭。等韩信能站起来,这妇人骂道:“你这么大一个男人,四肢健全,竟然差点饿死,真丢人!”韩信惭愧不已。

后来,这妇人不时接济韩信。等到韩信被刘邦重用,官位越来越高,就回到家乡,重重酬谢了这位曾给过他几碗饭的妇人。这就是后人说的:一饭之恩死也知。

锦上添花无人记,雪中送炭暖人心。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感恩图报的故事。有人从投资学的角度分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一件不划算的事,但是,人们依然把“涌泉相报”当做一种美德,一种道义。到了现代,依然有人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恩人,就是因为在自己快渴死的时候,这“滴水”太重要了,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怎么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