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与不死草
莱州三山岛中峰顶有一巨形平石,上有石坑酒樽九只,筷印一双,手掌模两个。当地人称这是秦始皇祭祀阴主留下来的。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被百官簇拥着东巡到了三山岛,登上中峰揽胜。只见三峰突兀,俯临大海,风卷浪涌,蔚为大观。联想到个人生存时间太短,而长生不老之药不可得,心中怅然,就想祭祀阴主。
权臣赵高、李斯在峰顶择一矩形平石,凿坑为樽,注满醇酒,就祭祀如仪了。
礼毕下山,忽报有方士求见,始皇立召,见他眉清目秀,身体修长,便问:“你见我有什么事?”方士跪答:“我已得不死草,进献陛下,今夜便请真人到来,陛下见到真人,即可服用此药,定能长生不老。”始皇听了,非常高兴,忙令赵高把不死草呈上,并厚赠了方士,方士飘然而去。
始皇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不死药,心想:“这一定是我祀阴主的报应!”可是,等了一夜也未见仙人到来。
凌晨,赵高急报:“户外有巨人脚印!”
始皇便立命煎服不死草。
结果是,服后,“千古一帝”暴卒。
郑道昭辞官当道士
郑道昭博学多才,在朝中做官常与皇帝对诗,很受器重,但伴君如伴虎,几经恳求,终被放到光州(今莱州)当了刺史。为政清廉,人称“郑青天”。
有一天,游云峰山,与道家讲经论道归来,觉得肚中饥渴,便走进膳房。逢巧膳夫不在,却瞥见两只大老鼠正在偷鸡蛋,一下子从桌面跌滚地上,毫无声响,然后一个咬住另一个尾巴就把鸡蛋拖走了。
郑道昭正赞叹老鼠偷鸡蛋的本领时,膳夫挑水进来,见郑大人到此,不由得一惊。郑道昭问:“鸡蛋哪里去了?”膳夫正为鸡蛋不翼而飞犯愁,见老爷追查,就谎称自己把鸡蛋偷着卖了。
郑道昭哑然失笑:“你是老鼠吗?”说罢就将桌子的围裙一掀,说道:“你偷的鸡蛋不都在这里吗?”
膳夫过去一看,墙角有一大堆鸡蛋,有的成了蛋壳,有的还好好的。郑道昭告诉膳夫,都是老鼠做的怪。
吃了饭,郑道昭寻思:堂上问卷,动辄用刑,老百姓哪有不怕的?唉!我平日一定错断了许多案子,错杀了许多无辜。幸亏我还是个郑青天,只怕百姓也会骂我郑黑天了!
从那以后,他就辞去了光州刺史职务,隐居到大基山道士谷中当道士去了。
石老公与石老母
在福山西北的磁山半山腰上,有一尊瘦削的巨石,像个老翁倚山而立,向东北方向凝望着八角海湾里那块佝偻似人的礁石。
山上那块巨石人称“石老公”,而海中那块礁石,人称“石老母”。
传说很久以前,磁山腰上住着一双无儿无女的老夫妻。他们虽然贫穷,但却相濡以沫,靠种薄地、采野果、挖野菜度日。有一年大旱,颗粒无收,山上又寸草不生,老俩口虽然勒紧腰带,仍无法维持生活。老公公又饿又累,病倒在床,汤水不进了。老婆婆急得火烧火燎,一筹莫展。急难中想到了大海,她想到大海里捞条鱼,熬点鱼汤给老公喝。
老公公当然不允,路途遥远,一个缠足的妇道人家,何时才能走到?
老婆婆执意要去。待到老公睡着时,他偷偷上了路。夜路伸手不见五指,老婆婆时而跌倒,时而碰伤,不顾一切地拼命往前跑,不知走到什么时候,忽然眼前豁然开朗,只见黛青色的海水,在惨淡的星光下涌动,她惊喜地扑进海里,海里的大鱼小鱼都围着她转。
可惜她太疲劳了,左扑右捉,才只抓到一条小鱼,刚要捧回来,雄鸡报晓了。她被巡海夜叉发现,用手一指,她便成了一块礁石。
老公公醒来,挣扎着爬到山腰,倚山而立,眺望大海,盼望老婆婆归来。等啊,等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就变成了一个石头人。
莱阳茌梨的传说
一个赴京赶考书生姓董,途中染了重病,投宿莱阳五龙村一小店住宿。五龙村有一梨园,董生入园散步,陡然觉得口渴难忍,想讨个梨解渴,遍寻人影不见,却见一棵老茌梨树树干粗可合抱,支干盘曲如苍龙行空,枝繁叶茂、果树累累。董生看了这梨树寿而不枯,苍劲挺拔,敬意油然而生,便深揖道:“老梨树呀,老梨树!你虽为草木却如此长寿;我虽为万物之灵,却要被重病夺去生命了。悲夫!哀哉!”话音未落,却见树后走出一位长者,鹤发童颜,双眸黑亮,手中托着一枚金黄色的大茌梨。慈祥地说道:“公子莫要悲伤!你饭后吃此梨一个,坚持下去,不出一月定可痊愈。”说罢就把梨交给了董生。
董生咬了一口,便觉如酥如饴,化为蜜汁,口中生津,五脏滋润,六腑清爽,便高兴地说:“妙哉,茌梨!莫非神乎?”老者笑道:“公子福相,必为翰苑之才。大比之年必夺魁,我送你一筐茌梨,你可边走边吃,既能治汝之病,又能增汝之寿。”董生十分感激,与书童一起跪下给老者叩头致谢,站起来后,只见老者飘然而去,只有一筐茌梨放在老梨树下。
董生依了长者的话,主仆二人昼行夜宿,奔赴京城,路上餐后食梨一枚,病情果然好转。既至到了京城,身体康复,筐里尚有四枚,董生吩咐书童妥为保存。
秋试董生果然高中状元,又被招了附马。洞房花烛夜,董生献那四枚茌梨给公主。公主在宫中,什么样的奇珍异果没吃过?可从未见过莱阳茌梨这样肉细味美的佳果,吃了两个,留下两个,要请皇帝与皇后来享用。
皇帝、皇后吃了,赞不绝口。皇上说:“梨乃万果之宗,此梨堪称是梨中之优,美哉!此梨。”皇后也说:“真乃天生甘露,不可多得!”
自此,莱阳茌梨列为皇家贡品,名扬天下。
五龙河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莱阳城北并没有河,而城南只是一片汪洋,叫“希养泽”。泽中五条龙争首领,整天喷云吐雾,闹得风雨失调。
玉皇大帝知道了,召见五龙,颁旨道:“你们在城北开五条河,先交旨者便为五龙之首。”
五龙领命,离开天庭,到莱阳城北,各自选定源头,开凿起来,岘河之外的四条河,都是横冲盲撞,所过之处,村庄田园冲毁不计其数。结果四条龙先到天庭交了旨,唯独岘河龙姗姗为迟,且疲惫不堪。
玉帝问道:“缘何迟迟而来?”
岘河龙奏道:“臣到莱阳城北,看到那里土地干旱,黎民视水如油,顿生怜悯之心,便把河源选得远一些。为了使沿河村庄免受洪水之灾,便绕道而行,大弯拐了七十二,小弯拐了九十九,故此来迟,万望玉帝恕罪。”
玉帝闻奏,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称赞道:“贤哉,此龙!”便降旨:“尔等五龙,贤龙为首。”
从此以后,五龙以贤龙为首。岘河,被称为“贤河”,因沿途拐弯多,旋涡多,又被称为“旋河”。
10.昔日工具
传统工具像锄、镰、锨、镢;像斧头、锥子、剪子,尽管功用已经大大弱化,但仍旧还在使用。而一些工具,特别是交通工具,随着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已经被淘汰,成为“昔日的辉煌”,但是做为“历史的痕迹”,还是应当“录以备考”的。
手推车
手推车,即独轮车,烟台人称之为小车。20世纪四十年代前,手推车全系木制,40年代初,木轮外加铁圈,镶入胶皮,木轴改为圆钢轴。1958年全部改为轴承充气胶轮。至80年代,手推车规格改为长1.85米,后宽1.2米。
手推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战争年代,“车轮滚滚”,解放区的支前大军就是推着小车,军队打到哪里,他们推到那里,把粮食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前方。一直推到了南京总统府、上海的外滩。有一部电影,名字就叫《车轮滚滚》,主人公的生活原型就是莱阳人。
手推车跟人民的生活联系也十分紧密,在农村是主要生产工具,上山送粪、下泊运土全靠它。据统计,1985年烟台市共有手推车140万辆。
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生产能手,往往可以看他能推多么重的小车就可窥豹一斑。1961年尼山水库抢险,涌现出“小车大王”杜显立,平日可推千斤车,在45度坡上可推六百斤,受到了水利部的嘉奖。会推车被认为是农业把式的基本功。
地排车
又称“大板车”。昔日城镇的主要运输工具。
烟台开埠之后,大量的土特产品要到烟台集中外运,而众多的舶来品需要往四乡分散。当时的主要道路路况很不好,烟潍公路的修建是2 0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的事。畜力运输工具也多用驴,最主要的运输工具就是地排车。最初是丽个木轮,后来变成了胶轮,载重量要比独轮车多几倍,对道路的要求也不高,平坦即可,有不大的坡可以通力合作。因而烟台的道路上出现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线——成群结队的地排车。
这其中还有一种送水的车,地排车上横躺着一个硕大的木筒。当时烟台城区迅疾扩大,有数的几口甜水井不敷运用,就要到通伸、初家等远郊取水,“送水业”应运而生。他们用特制的地排车,挨门挨户地送水,按量收取“水牌”,月底或者半年进行结算。
地排车无疑是劳动强度很大的行当。当时烟台人有句咀咒人的话:“你别张狂!混绺了,当不了拉大板车!”
赶驴脚
20世纪前期,汽车运输兴起之前,烟台的主要客运形式是驴驮运,俗称为“赶驴脚”。在主要大道上,差不多每隔20里就有一群“赶驴脚”者聚集在那里,他们千方百计地夸奖自己的驴如何如何,借以拉客;当然也有价格的竞争,一般都是驮载二十里,收钱100文。长途跋涉,可以加减,但差别不大。低于二十里的很少,当时的人,如果不是携带很多物品是舍不得花这一百文的。有钱的人也不会花这一百文,因为坐这“赶驴脚”很掉价。
1921年烟台兴起了汽车运输,当时仅有28辆汽车,价格不菲,乘客还没普及到“赶驴脚”这个档次。三十年代中期,官、商汽车达到了200辆,“赶驴脚”就逐渐消声匿迹了。
驮轿
驮轿又称“苫子”,是20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主要行旅工具。两匹骡子以2米间距前后排列,骡子两侧各架设一长约四米的长杆,长杆之后部装成车装,就是所谓的“马车”,俗称“大轱轮子”,是当时最为高级的运输工具。在偏远山区,某户拥有大轱轮子,就是绝对的富户。一根石条在山里仅值两角钱,运出山外就卖四元钱。当时主要大道旁有许多大车店,又称骡马店,就是为其服务的。
如果在两骡中部,两根木杆间向上扎弓竹,竹上覆以苇席,木杆间结以绳网,网上垫谷草褥单,即成“苫子”。可乘坐三四人,用时组装,用完拆卸。能乘坐苫子,前后均有一骡,颇有威风,就是上层人士了,更有讲排场者,则乘“驮轿”,即在大车上安放长方形轿厢,只乘一二人。两个骡子前行开道,跑起来就格外快捷了。有时也用单马拉。
人力车(洋车)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描写的人力黄包车,烟台兴起的很早。
这种车烟台叫“东洋车”,又叫“洋车”。远在20世纪二十年代末,就有安姓资本家从大连运进烟台,供其姨太太乘坐。其姨太太十分艳丽,所以越发招摇过市。
拉这种车勿需多少技术,许多无业居民趋之若鹜。自1928年起,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水兵每年都要到烟台“歇伏”,他们乘坐黄包车成癖,于是这个行业很快兴旺起来,除名门望族养有专门的“包车”之外,在码头、街口,都聚集着很多拉散户的车夫,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洋车,跟北京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出租车辆的车行。
他们的收入不菲。当时北方局派到烟台的特派员胡丹坡,在所著《金陵杂忆》中收入他当时给北方局的报告。报告中称烟台洋车夫一个夏天的收入足以维持一年的温饱,因而革命性极差云云。
汲水工具
烟台没有水车,汲水多用轳辘,又称“轳辘头”。
烟台多井,井台上设井架,多为三角井架,用巨石予以固定。井架上伸出一木轴在井口,这圆形木轴往往涂上一些油脂以减少磨擦。汲水时将带摇把的“轳辘头”插入木轴。轳辘头上缠有井绳,井绳末端拴有水斗。摇动把手,放下井绳,水斗就会取水,然后将水挽至井口,完成汲水。
这无疑是劳动强度极大的,特别是浇灌干涸的菜园,有所谓。“赶水头”。即摇取的速度越快,水流的速度越快,很快就会把地浇完了。如果慢了,一斗水很快就被干涸的土地吸光了,形不成水流,浇地的速度就会很慢。
烟台泊地农民的汗水都洒在轳辘头上了,出现了抽水机,才逐渐告别了轳辘头,但在一些庭院里,未按机井前,仍沿用着轳辘头取水的方式。
耕耘工具
原始农业的耕耘工具也很多,整地耕地工具有镢、犁、耙等。犁比较重要,由旧式木犁发展为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由于拖拉机的出现逐渐被淘汰。播种工具包括耠子、耧、点播器、播种机等,耠子、耧本来已被播种机所取代,但承包责任制后又复使用。中耕追肥工具有锄、三齿耘锄和五角耘锄。植保工具有手摇喷粉器和压缩喷雾器。手摇喷粉器在50年代引入,不足二十年即被淘汰。收获脱粒工具有镰刀、铡刀、连枷、碌碡、木耙、木杈、木锨、簸箕等。后来被各式各样的收割、脱粒机所取代。这标志着我国农业从传统的手工方式走向了近代的机械化。为形成现代化大农业创造着条件。
风匣
风匣已经绝迹,连它的第二代替代产品——小型鼓风机也已绝迹,只在语言中还留有痕迹,例如说:“老鼠钻到风匣里——两头受气。”
当年它可是每家每户必备的物品——真像今日的煤气灶一样。不仅是铁匠炉的主要工具,也是家庭妇女每餐必用的物件。
构造很简单,一个木箱(所以又称风箱),两端留个风口,活动阀门,可以进气或者堵气,拉杆连着一个活塞,活塞上拴上鸡毛以防漏气,侧旁一个风道连着出气口,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