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
27000800000069

第69章 文化·教育(1)

001、学校的由来

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已有“图像文字”和“象形文字”了。于是也就有了专门传授和学习文字的机构“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而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

“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

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可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后来,人们称呼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002、科举的由来

科举取士制度创立于中国,它的诞生对世界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科举取人才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后,为了获取人才,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保荐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者。公元599年,隋文帝又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两科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到了隋炀帝杨广执政时,又进一步发展。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文才秀美”一科,即进士科,提倡文人以诗赋获取功名。

开科取士的制度在唐朝被继承和完善起来。唐太宗李世民规定学士和乡贡要接受吏部考试,科目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其中最为考生们热衷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

明经主要考帖经,进士主要考诗赋。由于诗赋的形式活泼,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当时不少名人往往进士登第而入仕途。

但进士科相对于明经科为难。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是一旦考中进士,升迁较快,易受到重用,因此在社会上较为人看重,所以考生们大量涌向进士科场。

隋唐兴科举取人才,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此制度后来为西方社会所学习和改进,对推动西方大学制度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趣味链接:状元及第为什么又叫“独占鳌头”?

“鳌”为俗字,正字作“鳖”,本义为海中大鳖。俗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

因为在殿试中,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后,就宣旨唱名,谓之胪传。胪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向前行至殿中之陛下(天子座前的阶梯)迎接殿试榜,到达陛前则状元稍前进,站在中陛石上,这中陛石上雕刻着一条龙和一只鳌,即古时所谓螭头或螭首。

由于状元一人独占殿中的鳌,所以就说他独占(或作站)鳌头,后来就借喻为考试得到第一的意思。

003、考试的由来

中国是考试的发祥地。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的国家,考试制度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考试一词由“考”与“试”二字组成,“考”与“试”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皆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

将“考”与“试”二字连用,始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该书《考功名篇》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

由此可见,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合为一个词之后,其内涵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004、幼儿园的由来

1802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办了一个实验社会改革的大纺织厂,并为工人2~6岁的孩子开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幼儿园。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幼儿园是由德国教育家弗雷德里克·弗洛伯尔创办的。弗洛伯尔(1782~1852年)生于德国图林根地区。那时,在德国只有少数富裕人家的孩子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几乎终日待在家里。

面对不公平状况,1837年,弗洛伯尔在德国布兰肯堡大胆地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里,弗洛伯尔既不对孩子们进行单调的操练,更不体罚。他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劳动。

他注重培养孩子们手工劳作的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他还教授孩子们演奏乐器,讲授体育活动的知识,包括各种做游戏的方法。

在多年的试验后,弗洛伯尔正式将这一组织命名为“儿童花园”,即幼儿园。他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他想让孩子们像花草树木那样,在人们的精心浇灌和培育下茁壮成长。

他的这种想法受到人们的欢迎。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采用了这个名称。英语则用“kindergarden”一词来表示幼儿园。

005、大学的由来

中古时期的“大学”是有共同兴趣的社会组织的统称,最早的大学只是学者或教师组成的社团,没有建筑物,一般都是临时租一个大厅,或是一个大房间。

后来这种组织有所发展,有了永久性的房舍,并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变成了永久性的机构。第一所大学是公元9世纪建立在意大利索勒诺的一所医校,于1231年改为大学。

12世纪末,意大利的巴隆那成立了一所较健全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设有法律、医学、艺术以及神学等学科。中古时期最著名的高等学校是巴黎大学,正式成立于12世纪后半期。巴黎大学成为欧洲许多大学的榜样。

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都是以巴黎大学为蓝图而创立的。

006、书店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书店产生于汉代,称为“书肆”,是当时长安街上经营书本典籍的专业市场。汉武帝曾下令征求上古遗书,组织有关人员专门抄写书籍。各种流派的学者为交流著述,便出现于书肆。

后来,“书肆”又称做“书栈”、“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经籍铺”等;也有直称字号的,如“富文堂”、“养正斋”、“鸿运楼”、“崇文阁”等。当时书肆既刻书,又卖书。

宋代以后,书肆改称“书坊”。“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朝乾隆年间。

007、图书馆的由来

公元前7世纪,在亚述帝国的尼尼微古城出现了一座图书馆,它是亚述巴尼拔国王的图书馆,既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也是最早的档案馆。

当初,亚述巴尼拔国王喜欢藏书,就在华美的宫殿里建造了一座图书馆,并派人四处搜集反映各个学科知识的书版。书版源源不断地进入图书馆后,得到了精确的复制,如果发现有丢字现象和模糊的字,抄写员就会在卷中如实注明。据有关人士估算,该图书馆可能收藏了1500块书版,每块版上应当有80到200行字。

不幸的是,到了公元前612年,米堤亚人入侵尼尼微城,将这座古城彻底毁坏。至于王宫中图书馆的藏书,自然也难逃劫难。

公元前330年,在希腊的雅典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同年,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另一座公共图书馆问世,它就是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雅典图书馆非常窄小,却收藏了70万卷图书。这些图书能够代表古希腊文学和科学的巨大成就。可惜的是,这座图书馆历经了好几次劫难,到了公元640年,一群基督教徒寻衅闹事,竟然将它付之一炬,给人类留下了千古遗憾。

法国国家图书馆出现于1520年,纽约图书馆则在1895年建成。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叫“图书馆”,而是被称为“府”、“阁”、“观”、“台”等。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我国。

据《在词典中出现的“图书馆”》中说,“图书馆”一词最早于1877年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而这个词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拟设简便图书馆说》一文,时间为1894年。

趣味链接: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图书?

图书指有图之书,而书中有插图,这在古代早已有之。

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隋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已开先例。

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说法图。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后,书中有图更为常见。

明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更高。如《三国演义》,附图达240幅之多,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这样世代相传下来,书籍又叫图书了。

008、学分制的由来

学分制是目前高等学校的一种较普遍的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数量的单位,学生只有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学分制可以作为教学计划制订、课时分配、教师工作量安排等的依据。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8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传统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的需要。学校必须增设新科学技术课程。

因此,课程体系变得越来越大,使得学生在一定年限内,已不可能全部修完这些课程,只能在一定的专业或学科范围内修习其中部分的必修课程,因此产生了选课制。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而这种制度的普及和改进则是在美国,美国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逐步地在大学中推行选课制。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越来越自由化,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计划地出况。这就需要一个能适应各种教学计划的计量单位来进行教学管理,于是产生了学分制。

009、学位、学衔的由来

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130年,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研究古罗马法的学者以“博士”学位,不久又出现了“硕士”的称号。博士为学位的第一级,硕士为第二级。

约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才首创学士制,作为学位的最低一级。法国最初的学士称号,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但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作为大学毕业成绩良好的一个凭证。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英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学衔制早于学位制。在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大学中,教师分为教授、讲师、助教三级。

学衔与学位两者的关系,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统一的标准,都是各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订的。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没有学位制,为什么又有博士、硕士、学士等称呼?

我国古代并没有学位制度,但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称呼却古已有之。硕士,在古代是对博学多闻、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种尊称。

在古代“博士”是一种官衔,从事编纂著作或教授学生、培养人才的工作,它的官阶品位并不高。

“学士”最早只是指在学校读书的弟子。魏晋以后,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品位也不高。唐太宗时设文学馆,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自宋至清,学士的品位一直很高。清朝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日本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样,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有了关联。

010、博士后的由来

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以后,许多博士经常协助导师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习惯上称为博士后。

我国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有关部门规定: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试办期间年龄放宽到40岁),尚未分配工作或无正式工作岗位的青年,均可申请做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的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必须流转出站或转到另一个站。在不同站流动的总期限不得超过4年。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户口、工资、科研经费、基金、住房、职称、工作分配和配偶、子女户口随迁方面,享受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

011、留学生的由来

现在把留居国外的学生统统称作“留学生”。其实这个名称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其由来要追溯到唐代。

我国唐代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日本政府为了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

遣唐使因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太长。日本政府便想出各种办法,一是派遣一些在遣唐使回国时也与他们一同回国的学生,当时称之为“还学生”;二是派遣一部分在遣唐使回国后仍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部分人就叫“留学生”。

以后,“留学生”一词也在我国被沿用下来。

012、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是商殷时代的文字。甲指龟甲,骨指兽骨。因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是我国文化的源头,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1898年,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的农民在翻地时发现一些甲骨,把它当做药材卖给了药店。药店则把它作为“龙骨”配方治病。

同年,有个叫王懿荣的学者从买来的中药里发现“龙骨”上面有字,认出是古物,于是,他把刻有文字的甲骨全部买了下来。

后来,又在小屯村有组织地发掘了10多次,出土了大量甲骨。这是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的开始,王懿荣还第一个将该时代定为商代。

王懿荣死后,他将所收藏的甲骨传给刘铁云(即刘鹗)。刘铁云进一步收集、整理,从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

013、宋体字的由来

宋体字是印刷字体中最常用的一种字体。宋体字横平、竖直、撇如叶、捺如刀,历来为书法家所推崇。因此印刷业刚开始,就被出版商选择为印刷的标准字体。

我国历代书法字体都是以书法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如柳公权的书法字体为柳体,颜真卿的书法字体为颜体,怀素的书法字体为怀体。唯有宋体字却以朝代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宋体字的创始人是宋人秦桧。提起秦桧,人们自然想到一个奴颜婢膝、残害忠良的奸臣。至于他的字,人们由于厌恶他的人品德行,就改称为宋体字。

趣味链接:汉字为什么由竖写改为了横写?

早期,汉字是刻在竹简上的,后来改用毛笔。为了书写和阅读方便,中国汉字一直是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到了近代,汉语行文中常出现外文单词、阿拉伯数字等,这样一来,竖排版汉字就不利于阅读,亟待改革了。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最早提出了汉字竖写改横写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