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
27000800000076

第76章 音乐·绘画(3)

027、绘画的由来

旧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绘画,其中最早的绘画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奥瑞纳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在西班牙和法国比较集中。

在西班牙北部的长270米左右的阿尔塔米拉洞穴里,有不少壁画,这些壁画集中在入口处左方,长18米,宽8~9米的“大屋子”的屋顶上。那时的“美术家”巧妙地利用岩壁的起伏,绘上鹿、马等富有现实感的动物。

1940年,考古学家发现了法国蒙地亚克的拉斯河洞穴壁画,这是一些绘在内岩壁上的彩画,保存极好。各种画像大小不一,大的5.5米,小的1米左右,约有100多幅。以马为最多,其次为牛、鹿、熊、鸟等,也有极其粗糙的人像。这些画大多是粗线条的轮廓画和剪影,颜料有黑色的氧化锰和红色及黄色的氧化铁。

028、漫画的由来

漫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独特画种。“漫画”一词,在历史上何时开始出现的呢?

宋代学者洪迈著的《容斋随笔》中就有“漫画”一词,不过此“漫画”并非表示画,而是一种鸟的名称。

在日本,19世纪上半叶的著名“浮世绘”风俗画家葛饰北斋(1760~1849年),明确用“漫画”一词作为一个画种的名称而出现。所以说,“漫画”作为绘画品种的名称,有可能是从日本传入我国。

在我国,明确以“漫画”这一名称作为画种出现,是1904年。该年3月27日起,上海的《警钟日报》上发表的画,就冠以“时事漫画”的名称。但画幅不多,而且读这份报纸的人很少,“漫画”这一名称也只是昙花一见,影响不大。

“漫画”这一名称在中国的流传普及,始于丰子恺(1898~1975年)先生。从1925年5月第172期起,《文学周报》以“漫画”为题头刊出《燕归人未归》后,陆续发表丰子恺的一系列漫画。从此,“漫画”这一名称便在中国普及流传开来。

029、连环画的由来

中国早就有连环画这种形式的绘画了,只是那时不叫“连环画”。在汉代,出现了单幅故事画,像孟母教子的故事画《孟母断机杼》。这便是连环画的雏形。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寺庙里出现了许多佛教故事连环画。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可以说是石壁上的大型彩色连环画。

此外,我国古时还有许多宗教故事画。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刻图连环故事画便产生了。

我国早期的连环画多数是通过石刻才完整地保存下来。现在,在山东曲阜孔庙内的圣迹殿石刻,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有完整的故事的石刻连环画。

我国第一次把图画故事书叫做连环画,是从1925年开始的。当时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一本《西游记》,定名为“连环图画”。虽然有人把以后出版的这类书称为“公仔书”、“牙牙书”、“小人书”,但统一的叫法还是“连环画”。

030、铅笔画的由来

“铅笔画”,顾名思义是用铅笔绘制的图画,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

铅笔画主要是指素描、速写以及绘画之前所作的轮廓等。16世纪石墨已经被开采出来运用于许多行业,铅笔就在此时出现了,但17世纪以前的画家并不懂得如何使用。直到17世纪,在荷兰画家的作品中,最先出现了用石墨(铅笔)绘制的细节。之后,油画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们对石墨的使用渐渐多了起来。

1795年,法国化学家、发明家康特把石墨和黏土混合造出硬软程度不一的笔芯,从而使笔触可以得到控制。这使铅笔有软、有硬,类型很多,适于绘画,于是在19世纪为画家所广泛使用。

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人物素描和肖像习作是铅笔画的典范,清晰的轮廓和鲜明的阴暗差别,在画中融为一体,优雅严谨。

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速写,风格粗犷,具有十分感人的气质。20世纪,许多画家如马蒂斯、毕加索等,继续用铅笔创作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作品。绘画发展到今天,铅笔被广泛地用于绘画的基本功训练,以及作画之前的准备工作。

铅笔画已成为绘画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031、年画的由来

年画和春联一样,都是为了表达喜庆吉祥的愿望。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画种,也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因为按习惯在春节时张贴,故称年画。

年画最初是贴在门上的。据历史记载,在东汉及六朝时期,就有年画了。汉应劭说过:“画虎于门。”到了唐宋,年画应用更为广泛。在宋代雕版印刷已产生,除了木版年画外,采用绘画手法表现的也很多。到了明清之际,雕版画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专门制作年画的作坊。如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等,都是在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

趣味链接:你知道有关杨柳青年画的来历吗?

杨柳青在天津市西郊,它的木版年画驰名中外。杨柳青年画产生于明朝末年,至清雍正、乾隆年间兴盛繁荣起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采用木版水印和人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有一个民间传说叙述了它的来历。

很久以前,天津卫西南有个村子,村中有一个孤儿叫杨柳青,经常外出讨饭。他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次要饭回来,正赶上一场大雨,他赶忙跑到河边的一座三官庙里避雨。在庙里,他看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手拿一根茅草在香炉里画画。他看得入了迷,便恳请老道士收他为徒。老道答应他下雨天可以来学画。

从那以后,一到下雨,杨柳青便来学画,共一学了三年。后来海河发大水,三官庙被冲塌了,老道也走了。以后,他每天白日做工,晚上画画。他的画越画越精美,但他的画从来不卖,画一年下来,年底便分赠给四乡的穷人,让他们过年时贴在墙上。人们称之为“杨柳青年画”。

032、壁画的由来

壁画的前身是原始人的岩画,其来源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就产生了。主要表现的是劳动、狩猎的场面。

我国在建筑物上或石窟中绘制壁画,起源也很早。相传在周朝时,对人褒奖功德往往用图画在壁上描绘。到了汉代,壁画更为普遍。西汉宣帝时曾画功臣十一人的图像于麒麟阁,东汉光武帝时画二十八将肖像于凌烟阁。这些都是描绘在宫殿建筑上面的。汉代以后,由于佛教盛行,庙宇林立,壁画便同宗教结合在一起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各代,是我国的壁画发展的鼎盛时期,产生了像敦煌莫高窟这样举世闻名的杰作。

我国的壁画杰作,因为大多数留在宫廷庙宇式建筑的墙壁上,只有少数留在岩洞石窟中,所以许多壁画随着建筑物的毁灭而消失了。还有少部分壁画在墓室中,埋于地下,幸得保存。汉代壁画遗留到今天已被发现的也多是在墓室里,比如密县汉墓壁画等。

033、铁画的由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以铁、铜等金属为载体进行创作的艺术,譬如景泰蓝、铁画等,其中铁画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独具魅力的一支。

铁画又称作“铁花”、“铁艺”,是用铁片和铁器制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出现于11世纪中期(宋仁宗庆历年间),在当时的北宋非常流行。又根据明朝文震亨的《长物志》所载,铁画是“利用废铁造铁花,宋真宗时肇始于河东路(今山西省),在当时已知用无烟煤炼铁,素以盛产铁制品著名”。辛亥革命后,皖南芜湖仿造铁画。现在,芜湖铁画早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手工艺品。

关于铁画的由来,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叫汤天池的小孩随母亲逃荒来到安徽芜湖,在江边吉祥寺住下,靠乞讨度日。汤天池12岁时,经母亲同意,到一家铁匠铺当学徒工。在铁匠铺里,天池起早贪黑,苦干三年,但是还没有学习到多少手艺,就被老板辞退了。

为了养活年迈的母亲,他就在寺边搭个草棚,做点打铁生意。寺里住着一个写字绘画的老先生,整天在寺里泼墨作画。一天,汤天池心生一念,对老先生说:“先生,我想画画,行吗?”老先生对天池打量了一番,把笔往桌上一放,冷冷地说:“你学画画?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汤天池非常气愤,他回到家里,立刻生火,决心要用铁打出字画来。从此,白天,天池上山看劲松,观青竹,到乡村看妇女剪纸绣花,到木匠铺看木匠雕龙刻凤;晚上,他在棚子里用铁打青松、劲竹,锤花铸朵,锻龙焊凤。三年过去了,汤天池终于打成一幅古松图,受到广泛好评。

到了今天,铁画艺术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等领域。

034、中国画题款的由来

中国画中的题款体现了人们追求的完美境界。题款有“题”和“款”两方面的内容,它丰富了绘画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美。

题款是伴随着绘画的发展而产生的。夏商时期的绘画活动具有很强的功用性。这种功用性的特点发展至汉代,使得中国的早期绘画成了“成教化、助人伦”、“存乎借鉴”的工具。于是,在绘画技巧不足以完全表达思想、内容的情况下,“题款”便应运而生,其作用就是标明所绘人物的身份,说明绘画的内容。

题款之所以得以产生,是由于绘画的政教性。在画上仅仅署上人名、官职无法适应绘画政治功用的需要,所以在题款产生的同时,又出现了“画赞”。“赞”是文体的一种,以赞美为主。主要用于对绘画的内容等进行辅助说明。

起初的画赞多为四言韵文。如曹植的《黄帝赞》:“少典之孙,神明圣哲。土德承火,赤帝是灭。服牛乘马,衣裳是制。云氏名官,功冠五帝。”就是对黄帝的颂歌。

在东晋初期,题画赞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有以叙事为主的人物赞,而且出现了以咏物和客观描写为主的品物赞,有了要求抒发作者个性的倾向。到宋、明、清时期,绘画中辞赋的大量出现,更是丰富了画赞的内容。

035、油画的由来

油画发轫于中世纪晚期,后来渐渐繁荣起来。最早的油画一直可以追溯到11世纪。但一直到15世纪时,油画还比较少。

那时,人们用蛋清调色,这种方法叫做蛋彩画(丹配拉画)。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各种艺术飞快发展,由于亚麻子油的质量提高,并可以使用溶剂如松节油,油开始被用作绘画材料。

15世纪中期,蛋彩画开始用油调色上光。佛兰德斯的画家简·冯·爱克,是这项技术的最早使用者。16世纪中期,威尼斯的油画家把油当做主要介质,他们喜欢把颜料涂到亚麻帆布上。那时候,在木板上作画还不多见。帆布油画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成为人们喜爱的绘画形式。

17世纪出现了一系列油画大师,他们的成就引人注目。这些人包括佛兰德斯的鲁本斯、西班牙的迪埃戈·委拉斯凯兹、荷兰的伦勃朗,他们毫无例外地在帆布上用油彩作画。伦勃朗发明了通过油彩层叠表现光线和明暗的方法,这使他的作品生动感人。18、19世纪的画家,常在作画前在帆布上涂上一层或灰或黑的油彩。

19世纪时,油画技术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已经有人专门从事油彩的生产,而油彩市场也已出现。画家可以带上油彩、画架和备好的帆布,离开封闭的画室到户外写生。这种技术的进步,对19世纪70~80年代印象派风景画的出现,起到了极有力的促进作用。

由于油画技术的发展,画家能够依据不同的户外风景选择不同的画法。印象派因1872年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而得享大名,震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