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写给青少年的书)
27001600000004

第4章 趣谈生活中的常识(3)

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剧毒的砒霜,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砒霜里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到了现代,生产砒霜的技术比古代要进步得多了,提炼得很纯净,不再掺有硫和硫化物,而且银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的条件下不会与砒霜起反应。所以,现在用银针是不能验出毒素的。

为什么针容易刺进物体里

针细小,而且针尖非常锋利,当我们用针的时候,力量全部集中在针尖上,这样针就能很容易地刺进物体。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学会磨制针了,它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为何毛巾没有旧就变硬了

毛巾上的油污和尘土多了以后,在凉水中用肥皂搓洗,水里的钙镁离子和肥皂里的油脂会生成一种不能溶在水里的油脂酸钙盐和镁盐,这些东西粘在纤维之间的空隙里,时间长了,毛巾就会变硬。

怎样把毛巾变柔软呢?首先准备一点纯碱,然后把毛巾投入水中,加入纯碱开始煮,煮开15~20分钟后,捞出用热水冲洗干净。再用毛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毛巾已经变得柔软无比了。

毛巾每天与我们的身体亲密接触,它的主要成分棉纤维很容易“藏污纳垢”,所以,我们要经常清洗毛巾,然后在太阳下晒干。毛巾使用时间长了,深入纤维缝隙内的细菌很难清除,清洗、晾晒等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细菌数量,并不能永久清除细菌。如果长期使用旧毛巾,会给细菌入侵造成机会。所以,最好三个月左右换一块新毛巾。

如何选择毛巾

选择毛巾主要看外观、摸质地、闻气味。好的毛巾色彩比较鲜艳,图案印制清晰,毛圈均匀,缝边齐整,手感一般比较柔软、蓬松而富有弹性,合格的毛巾产品应无异味。如果滴在新毛巾上的水滴能被迅速吸收,则说明毛巾的吸水性好。

酒为什么不冻结

要知道酒为什么不冻结,就要了解酒的成分,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纯酒精的凝固点约为—117℃。虽然各种酒的酒精含量不一样,但它们的凝固点都在—80℃以下。在我们身边出现的最低气温不会低于—80℃,所以酒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冻结。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文化几乎渗透于整个中华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酒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蒸馏酒

蒸馏酒的乙醇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浓度,大多是度数较高的烈性酒。蒸馏酒的原料主要有蜂蜜、甘蔗、甜菜、水果和玉米、高梁、稻米、马铃薯等。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国的白酒都属于蒸馏酒。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这个问题其实不小心喝过海水的人都明白,海水很咸,非常难喝。为什么会这样呢?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就是每天做菜用的食盐,所以海水的第一种味道就是咸。另外,在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氯化镁,氯化镁也是一种盐,它的味道是苦的。

那么,海水中的盐是从哪里来的?科学家们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带来的。当雨水降到地面后,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入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海水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经过了几十万年,海水中含有这么多的盐也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海水是蓝色的

其实,海水就像自来水一样,是无色透明的。是谁给大海“涂上了颜色”呢?因为太阳中的蓝光、紫光遇到海水的阻挡就纷纷散射到周围去了,或者干脆被反射回去了,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就是这部分被散射或被反射出来的光。海水越深,被散射和反射的蓝光就越多,所以,大海看上去总是碧蓝碧蓝的。

为什么雨水不能喝

雨水是不能喝的,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脏物,而雨过天晴之后我们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这时空气中的那些脏东西跑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随着雨水从天空中落下,空气中的灰尘、细菌都被带了下来。

在净化空气方面,毛毛雨的功效最显著,它有“空气清洁员”的美名。因为空气中有一种放射性的灰尘,如果下倾盆大雨,会把灰尘直接冲到地上,虽然大气清新了,但是地表却被污染了。下毛毛雨就不一样了,毛毛雨的冲刷力小,在缓慢下降的过程中,会将灰尘中的放射性物质逐渐释放掉,使灰尘呈现出一种清洁的面貌,既清洁了环境,又保护了土壤。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知道,雨水总是与灰尘、细菌打交道的,如果我们喝了雨水,细菌就会很容易进入我们的身体,引起许多疾病,所以雨水是不能喝的。

春雨贵如油

我国华北地区常在春季出现春旱。秋、冬两季的降雨很少,进入春季以后气温回升又快,水分的蒸发加快。这时正是植物开始发芽、生长的时候,如果能够有雨水降临,当然会非常珍贵,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为何吃冰激凌时盒外面有水珠

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汽,当水汽遇到很冷的冰激凌盒时马上就会液化变成小水珠。所以,我们会发现冰激凌盒的外面有小水珠。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吃冰棍的时候,冰棍的表层会有“白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也是冷热相互作用的结果。夏天天气炎热,温度高,冰棍受热就会慢慢融化,变成水蒸气。另外,冰棍周围的空气也会变冷,形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随着空气在流动,看上去就像白烟似的。

冬天天气很冷,人说话的时候也会呼出白色的烟雾,人体呼出来的气体有很多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成水,但是颗粒比较细小,所以看起来就像白色的烟雾一样。

液化

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叫做液化,气体液化时要放热。使物质液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降低温度,一种是施加压力。

为什么放风筝时线总是拉不直

春天放风筝的时候,任凭我们怎么拉线也拉不直,那是因为风筝在飞起来的过程中,受到了空气给它向上的力量和我们对风筝的牵引力的作用。除了这两种力之外,风筝线本身的重量使风筝线向下垂,又受到地球吸引力的作用,因此风筝线是拉不直的。

风筝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用木、竹做风筝。相传巧匠鲁班大师就是制作风筝的代表人物,他用木头削成鸟的形状放飞在天上。不过,这些都看不出来是用绳子牵引的。到了汉朝,出现了用竹子制作框架,以纸糊,用绳牵引,放飞在天空中的叫做“纸鸢”。到了五代时,李邺在风筝上拴了个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很像筝发出来的声音,因而得名“风筝”。

放风筝还有健身和医疗的作用,这一点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春天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人们更应该多到户外活动。

潍坊风筝

唐宋时期,现属潍坊的地区扎放风筝已很普遍。明清时期,潍坊的风筝达到极盛。潍坊风筝扎工精美,画工别致,造型新颖,构图合理。它还吸收了木版年画的某些特点,线条优美,色彩鲜明,善于运用夸张的方法,制作的风筝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龙头蜈蚣风筝,长达百余尺。

为什么雪球会越滚越大

在严寒的冬天,雪球和地上的雪片本身都不潮湿,它们之间没有多大的黏附作用。那么,雪球越滚越大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雪球在雪地上越滚越大是因为雪球重量的原因。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想想,雪球从一点点开始滚,地上的雪片受到雪球的挤压,就会化成水,因为温度比较低,水又马上结成冰。这样下去,地上的雪片就被粘起来,雪球也就越滚越大了。

当我们把疏松的雪捏紧时,就加大了雪片之间的压力,雪的融点下降,在室外低于0℃的条件下,雪也会融化为水。

冬天,人们喜欢在户外打雪仗,下雪的时候其实不冷,但是化雪的时候却很冷。那是因为化雪的时候雪在吸收热量,所以空气中的热量会减少,自然而然就会比下雪时冷。

雪水的妙用

冬天下雪以后,把干净的雪装在容器里面。到第二年夏天,雪融化成的雪水,可以治病。如果人中暑了,喝半碗可以马上消暑。我们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善于总结经验,多向有经验的人取经,掌握更多的巧方妙法。

为什么卵石都是光溜溜的

到海边玩的时候,会发现海滩上的卵石是光溜溜的。其实,不光是海滩上的卵石是光溜溜的,河滩上的卵石也是一样。为什么卵石是光溜溜的呢?原来,这些卵石是在山上的,经过风吹日晒,大石块开始崩裂,变成小块的石头,经过雨水的冲刷,这些小石头就跑到了河、海之中。在水中,小石头尖锐的棱角被长期冲刷,多年之后,小石头的棱角不见了,表面被磨得又光又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卵石都是光溜溜的。

卵石光滑美丽,有的还带着美丽的花纹,所以非常受人们的喜爱。现在,公园的许多道路都是用卵石铺成的,卵石也是公园里假山、盆景的填充材料,它有美化环境、保健身体的作用。有些室内装饰也开始采用卵石作为装饰材料,如墙壁、家庭浴室、宾馆大堂等,不但铺装方便,还上档次,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雨花石

雨花石是花形的石,是石质的花。它形成于距今250万年~150万年前,是一种天然花玛瑙,主要出产于江苏省仪征市境内,其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90%,为全国最大的雨花石产地。雨花石的主要特征是“六美”:质美、形美、纹美、色美、呈象美、意境美。

为何潜水艇能下沉也能上浮

潜水艇是能潜入水下进行作战和活动的舰艇,你知道潜水艇为什么能够沉下去,也能够浮上来吗?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知道你注意没有,一块木头能够很容易地在海上漂浮而不会沉入海底,而一块石头一下子就沉入海底了。其实,这都是浮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它就能安稳地漂浮在水面上,否则就会沉下去。潜水艇有两层外壳,在内、外壳之间是水舱,通过水舱的排水和加水调节潜水艇的重量,就可以自由地调节沉浮了。如果想浮上来,就放掉一些水,如果想沉下去,就加入一些水。

潜水艇在军事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潜水艇成为摧毁敌舰的致命武器。

第一艘潜水艇

公元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艘潜水艇。这艘潜水艇的船体是木质结构,外面覆盖着涂有油脂的牛皮,船内装有作为压载水舱使用的羊皮囊。下沉时,羊皮囊内灌满水;上浮时,就把羊皮囊内的水挤出去;航行时,就用人力划动木桨而行。

为什么看完电视要洗脸

如今,“辐射”这个词已经广为人知。看电视的时候,电视屏幕会发出微量的、肉眼看不到的射线,这些射线对人体没有好处。而且电视旁常常会带有少量静电,静电会吸附一些空气中的灰尘,如果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离电视太近,这些灰尘就会悄悄地跑到我们的脸上。看完电视一定要洗脸,这样可以减少射线的危害和去除灰尘。

不仅是电视,电脑也有辐射,而且比电视要强。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要尽量避免或者减少电脑对身体的辐射。我们要做到:仔细地打扫电脑周围的环境;不要使显示器的后面对着自己;常喝绿茶;勤洗脸;在电脑桌下摆放一盆植物或水,这样可以吸收电脑所发出的电磁波;尽量使用液晶显示器。

辐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0℃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为什么吹出的肥皂泡是圆的

吹出的肥皂泡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或者其他形状。这个问题涉及到很深的物理概念,在这里简要说明一下,吹出的泡泡其实是一定厚度的水,它与空气接触的表面有尽量缩小面积的性质。而在自然界中相同体积的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许多形体中只有球形的表面积最小。因此吹出的肥皂泡在空中就会保持球形。

肥皂是人们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的日常用品,它还有其他的妙用。要给自行车的把手套上塑料管套,或在脚踏板上套上橡胶护套,都是很费劲的事。但如果在把手处或橡胶套内,用肥皂蘸水涂一下,即可起到润滑作用,套入时比较省力。手表金属壳上用肥皂涂后,再用布擦拭干净,可防止汗液侵蚀。

如何吹出又大又漂亮的泡泡

用含有橄榄油或杏仁油的肥皂制成肥皂液可以吹制出又大又漂亮的肥皂泡。把一小块这种肥皂小心地放在清洁的冷水里溶化,最好用洁净的雨水或雪水,如果没有的话,至少也得用冷却了的开水。如果想使吹出的泡泡能够耐久,还得在肥皂液里加上1/3的甘油。

电话是怎么传递声音的

每个电话机上都连接着一根电线,这根电线叫做电话线。电话线的主要作用就是传送电话,它一直接到电话局。电话局有很多机器和仪表在工作,只要拿起话筒,电话局就知道了,在拨出号码后,电话局就把你的号码和你所拨的号码的电话线路接在一起。所以,这边拨号,那边铃就响。

还有一件让我们非常疑惑的事情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从电话里听到声音呢?因为人们在说话时发出声波,声波的振动引起话筒里的一个小薄片振动,这个小薄片的振动产生了一会儿通、一会儿断的电流。电流沿着电话线传到接电话人的话筒里,又转变成声音传出来,所以接电话的人就听到声音了。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是一种无线电话。乘车、行走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很方便地用无线电话来通话。无线电话的通信过程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送的,许多无线电波覆盖的小区域组成移动通信网。每一个小区域有一个基站,用来接收、传递信号。

为何房屋的朝向坐北朝南好

简单地说,房屋的朝向坐北朝南好是因为我们身处在地球的北半部。人们会发现,坐北朝南的房子比坐南朝北的房子暖和。为什么呢?冬天来的时候,太阳从南边斜射过来,朝南的房屋自然就会比朝北的房屋暖和;冬天经常刮西北风,朝南的房子可以轻易地躲过西北风的侵袭。夏天,太阳晒得我们难以忍受,东南风的吹来让我们感觉倍加凉爽。所以我们的房屋通常是坐北朝南的。

除了让房间可以充分得到太阳的照射,还要作好室内的通风。空气的流动,必须要有动力。利用机械能驱动空气流动(如鼓风机、电风扇),称为机械通风;利用自然因素形成的空气流动,称为自然通风。

在建筑中,房间的通风相当重要,因为可以借助于通风排除房间内滞留的余热、湿气、烟尘、气味等,保持室内空气应有的洁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