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写给青少年的书)
27001600000052

第52章 踏进神奇的动物世界(10)

蜻蜓有两对长而窄的膜质翅膀,在半透明的翅膀上布满了网状的脉络。蜻蜓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被称为昆虫界的“飞行家”,其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40.23千米,冲刺飞行速度可达每秒40米,而且能持续飞行几个小时。它们甚至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飞行动作。

蟋蟀为什么好斗

好斗是雄蟋蟀的天性。因为蟋蟀生性孤僻,一般情况下都是独居一穴。如果两只雄蟋蟀相遇,它们必然会露出两颗大牙一决高下;而一雄一雌相遇则会柔情蜜意,互表仰慕之情。

据记载,娱乐性的斗蟋蟀始于唐朝,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瓷制的罐中进行。将两只雄蟋蟀放在罐中,一场激战就开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鸣叫,在给自己加油鼓劲的同时灭对手的威风,然后就龇牙咧嘴地开始决斗。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勇敢地扑杀。几个回合之后,常常杀得牙掉脚断还不肯罢休,直至决出胜负。

同时,蟋蟀有一对复眼,视力相当差,好多情况下它们在找食物的时候,完全是靠头上的那两只长长的须子。斗蟋蟀的人只需将两只蟋蟀放在一起,然后用鸡毛去拨弄它们的长须,它们就会以为是对方在打它。这样它们就你来我往地打起来了,直到打到不能动为止。

蟋蟀是怎样唱歌的

在夏天的夜晚,常能听到蟋蟀在“唱歌”。蟋蟀不是用嘴巴“唱歌”,而是用翅膀“唱歌”。蟋蟀的左前翅下面长着一排细细的锯齿,好像一把小刷子,它就用这把“小刷子”摩擦右前翅上的锯齿,发出清亮的声音。

真的能借着蟋蟀的鸣声来判断温度吗

是的,没错,这听起来很玄,但我们确实能借着听蟋蟀的鸣声而判断温度的高低。那么怎样来判断呢?答案是计算蟋蟀的鸣声次数。

一切冷血动物的功能在温度较高时运行较快。只要比较蚂蚁在冷天与热天的奔走速率就知道了。蟋蟀也不例外,它们鸣叫的速率直接与温度有关。您只需要换算的公式,就能了解它们的信息。

这个现象的化学性超过它的生物性。所有的生物都受到化学反应支配,一般而言,化学反应在高温时进行较快,原因是化学物质必须互相接触才能够发生反应——分子相互碰撞。温度愈高,分子运动愈快,而且愈频繁地相撞和发生反应。化学家喜欢用的粗略规则是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就加快一倍。

幸运的是,我们这些温血动物有恒定的体温,因此维持相当恒定的生命步调。不过,蟋蟀在比较温暖时鸣叫比较快,最好听的当算北美洲的雪树蟋蟀。但是如果你分辨不出蟋蟀种类,别担心,普通野蟋蟀鸣叫的速率是差不多的。

以下就是如何听蟋蟀鸣叫判断温度的方法:计算15秒内的鸣叫次数,然后加40,那就会得到一个大致的华氏温度。

当美国终于转换到公制之后,蟋蟀也应该按照摄氏温度来鸣叫。你可以计算蟋蟀8秒钟内的鸣叫次数,然后加5,就可以得知摄氏温度值。

必须注意的是,蟋蟀公告天下的是它当时所在位置的温度。除非你爬到树上,或者蹲在草里,否则你的温度与蟋蟀不完全一样。

雌螳螂为何要吃掉自己的配偶

螳螂和恐龙曾经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但是身体庞大的恐龙早已在地球上消失,而螳螂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是由于它的适应能力强、捕食范围广,特别是繁殖后代时雄螳螂“舍身喂妻”的生活习性造成的。

秋季是螳螂繁殖的季节,当两只螳螂交尾后,雌螳螂会用自己强大的前足将它“丈夫”的头钳住,然后张开口将它吃掉。雄螳螂在这一关键时刻并不反抗,而是为了雌螳螂肚子中的下一代考虑,将自己身体的营养送到雌螳螂的口中。因为在自然环境中,螳螂妈妈平常吃的小虫子根本不够自身对蛋白质的需要,为了产出健康的下一代,至少要吃四五只雄螳螂才行。当螳螂妈妈产下卵后,自己也会精疲力竭而亡。所以,无论是雄螳螂还是雌螳螂都是为下一代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螳螂怎样躲避天敌

每当螳螂受惊时,它们都会振翅发出沙沙的响声,同时显露鲜明的警戒色,而且,它们还会伪装成绿叶、褐色枯叶、细枝、地衣、鲜花或蚂蚁的模样。它们经常呈现的那种翠绿色外衣与所处的环境恰好融为一体,而且总是习惯保持静止不动的姿态,令外物很难发觉。

蜘蛛为什么会织网

蜘蛛是地球上古老的节肢动物之一,它用不着像其他动物一样四处觅食,而是织起一张充满希望的捕食网后,躲在一旁耐心地等待苍蝇、蚊子、甲虫或其他小飞虫上网。

蜘蛛织网的丝是从蜘蛛尾部的小孔中出来的,这个小孔叫丝囊,丝产生于其体内特殊的分泌腺。蜘蛛丝有极好的弹性和扩张性,小虫落在网上,虽然会把网拉长,但绝不会坠破,风更吹不破结实的网。科学家们曾用同样粗细的钢丝和蜘蛛丝一起接受负重实验,结果负重完全一样。

蜘蛛网是黏丝组成的,但是蜘蛛会给自己留一条通往网中心的不黏丝,即使自己不小心踩到黏丝上,由于它爪上分泌有油,也不会被粘住。

蜘蛛吐丝的本领除了可以捕食外,还可以保护自己。当你把墙角的蜘蛛弹下来时,它不会马上摔到地上,而是迅速吐丝,把身体悬挂在丝线上来回摆动,然后慢慢爬到别的地方去。

所有的蜘蛛都会结网吗

不是所有的蜘蛛都会结网,比如属于游猎蜘蛛的狼蛛是不结网的。它们目光敏锐,动作迅速。当发现猎物后,就悄悄地爬到猎物旁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小昆虫抓住,注入毒液将其毒死,然后吃掉。

蜘蛛织网时是如何移动的

蜘蛛网是由蛛丝织成的,蜘蛛的腹部会射出一股液体状的东西,在接触空气后凝固并形成非常细的丝。蛛丝难以置信的强韧,比我们所知的任何材料或金属还要强韧。

不幸的是,蜘蛛并不能像蜘蛛侠那样一下子发射出一张网,它们要合理利用风力。蜘蛛把自己挂在一根丝上,然后等待被一阵风将自己带到另一头可以系上丝的地方。一旦第一根丝安置好,剩下的部分就很容易完成了。

为什么蛛网被织成不同的样子

事实上,蜘蛛网会被织成不同的样子。你可以通过这些网来辨别蜘蛛,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是的,不同的网是以不同类型的猎物为目标的。

高高地直立在植物上的网是为了抓住飞虫,而那些低矮处的是为了抓跳虫。水平的网可以抓住植物周围的那些跳上跳下的昆虫。那些编织成与地面有角度的网可以抓住所有种类的昆虫。

为什么蜘蛛经常会拖出一根丝来

一只小蜘蛛经常在晚上悬停在屋子里一会儿,然后再回到天花板的角落。那柔软的蛛丝就在附近随着气流飘荡,虽然有些时候你可能不会注意到它。

蜘蛛总是在身后留下一根蛛丝在它们落下时用来当做救生索,或当成一个找到它们来时路线的指示线。这些丝在制造出来之后被蜘蛛丢弃,你经常可以在晨露后的牧场看到这种丝的规模,整个地域都布满了大量的闪闪发亮的随着微风飘荡的蛛丝。蜘蛛会吃掉自己的丝来回收利用这些蛋白质,并摄取那些粘在黏乎乎的蛛丝上的各种花粉。这对幼蛛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蛋白质补充。

蚂蚁是怎么认路的

我们经常看到蚂蚁搬家时,成群的蚂蚁都是按固定的路线走,那它们是如何走固定的路线回家的呢?

蚂蚁走路时,用头上的一对触角来探路,触角就像盲人手中的竹竿一样。触角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探明前面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硬度,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情况等。另一种是嗅觉作用,蚂蚁走路时,从腹部末端的肛门和腿上的腺体里,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在路上留下痕迹。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触角,闻着气味回家。有时候,蚂蚁还会根据太阳的方位来辨别路线。一般情况下,蚂蚁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用太阳方位辨别方向的昆虫还有很多,除蚂蚁外,还有蜜蜂、蝇类、金龟子等。

为什么说蚂蚁是昆虫界的“建筑专家”

千千万万只蚂蚁集体生活在一个巢穴里却不会觉得拥挤,这是因为蚂蚁是杰出的建筑专家。它们把巢穴分成许多小洞穴,不同工种的蚂蚁住在不同的洞穴中,而且它们还把洞穴分成储食穴、仓库、育婴穴等,并且各个洞穴相通。

为什么说蚂蚁是大力士

我们经常在路旁看到蚂蚁在搬东西。别看蚂蚁很小,它可是动物界的大力士呢,有时我们会看见一只蚂蚁在搬动比它自身大许多的大青虫!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蚂蚁能将比其自身重50多倍的石块搬走,所以,说蚂蚁是大力士一点也不过分。

那么,蚂蚁是怎么做到的呢?蚂蚁的腿部肌肉可以说是一台高效的肌肉发动机组,这台发动机的动力来自一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质。当蚂蚁走动时,它腿部的肌肉就会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就刺激化学物质急剧变化,肌肉收缩起来,“发动机”就开始产生巨大的力量,蚂蚁就轻而易举地把重物搬走了。

蚂蚁在搬东西的时候,都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这样可以使它们不迷路,也不会相互走散。蚂蚁在走路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只有同伴才能闻出来的气味,走在后面的蚂蚁,只要跟着前面的蚂蚁留下来的气味,就不会走错地方了。

蚂蚁奇趣

大自然中有1万多种蚂蚁,它们具有令人称叹的本领和千奇百怪的习性。生活在巴西热带雨林中的剪叶蚁,全窝出动能在一夜之间把整棵大树的叶子剪光;还有一种蓄奴蚁,专门掠夺、畜养别的蚂蚁为其干活。

为什么寄居蟹居住在螺壳里

寄居蟹外形既像蟹,又像虾,身上总是背着一个大螺壳,一旦受到惊吓,它就立刻把身体缩进螺壳里。这个螺壳不是它自己天生的,而是捡来的,有的甚至是寄居蟹把活的海螺吃掉抢来的。当它的身体长大,原来的螺壳住不下了,就再找一个合适的螺壳。这个“房屋”对寄居蟹很有用。由于寄居蟹没有敏捷的游泳技能,也没有蟹坚硬的甲壳,没有什么可以抵抗敌害的武器,只好把螺壳当做保护自己的避难所了。寄居蟹的腹部已经退化,比较柔软,长而且弯曲,能够盘旋在螺壳里,用扇尾钩住螺壳顶部,爬动时身体不会从螺壳里滑出来。

在大海里,寄居蟹居住在螺壳里,而海葵又伏在寄居蟹的“屋顶”。它们一起游玩,寻找食物,遇到敌害时,海葵可以用它的刺丝触手,保护寄居蟹。它们的这种彼此依存、共同生活的现象,在动物学上称为共生。

蟹钳有什么用

蟹的两只大钳用处很大,既能挖掘洞穴,又是防御和进攻的武器。当它受到惊吓时,会立即举起双钳,张牙舞爪地向来犯者示威。

为何警方把小白蛾看成反毒功臣

蝴蝶与飞蛾同属于鳞翅目昆虫,体表颜色各异,一眼看去十分相似。但飞蛾的体形大多正面色泽暗淡,反面较鲜艳,但也有漂亮艳丽的飞蛾,有许多飞蛾本身还有一些很特殊的地方。

秘鲁有一种叫做“马伦比埃”的小白蛾,它被警方看成是反毒的大功臣。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白蛾幼虫的食物是一种叫做古柯的植物。而毒品可卡因,就是从古柯的叶子中提取精炼而成的。

一个秘鲁的反毒官员意外地发现这种叫做“马伦比埃”的小白蛾,它的幼虫在数月内就毁掉了近30万亩的古柯叶子,这一发现使反毒组织喜出望外。

现在有关方面就把小白蛾以人工的方式大量养殖,用飞机把它们运送到有可能种植古柯的丛林地带。不久之后,蛹就发育成小白蛾,小白蛾交尾后产下的卵变化成幼虫,成千上万的幼虫就狂吃古柯的叶子,打破了可卡因生产者的美梦。

大桕天蚕蛾有什么特点

这类飞蛾的翅膀很大,足可以盖住一只盘子,是世界上最大的蛾类之一。它们的翅膀上生有褐斑,并且还有许多几乎透明的三角形的小“窗户”。大桕天蚕蛾多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在树上产卵。

苍蝇、蚊子是怎样过冬的

夏天的时候,苍蝇和蚊子到处乱飞,传播疾病。可是一到冬天,它们全都不见了,是不是都被冻死了呢?当然不是,它们也开始过冬了。一般来说,苍蝇在北方大多数以蛹过冬,少数以幼虫或成虫过冬;而在南方,一般以蛹和幼虫过冬,也有的以成虫过冬。

蛹是幼虫变的,它有一层较硬的外壳,可以保温。而且,它一般在有粪便、垃圾堆等地方的土表下面,这里温度比较高,不会冻死;等春天天气暖和时发育成苍蝇,从地表钻出来。在北方一般都不是以幼虫过冬的,因为它只有一层薄薄的皮,抵御严寒的能力不强。而在南方,由于比北方温暖,它们就待在粪堆或其他孳生物里面不动,等到春天再化成蛹,最后变成苍蝇。成虫过冬时静静地伏在屋檐、围墙、牲口圈、厕所等背风向阳的地方,不吃也不飞。

蚊子的过冬方式很多,有的以卵过冬,有的以幼虫过冬,还有以受孕的雌蚊过冬。

为什么苍蝇能传播疾病

苍蝇进食时,一边吃,一边排泄,这样就把它肚里活着的病菌、虫卵排到人们清洁的食品上。苍蝇的身上、腿上有许多毛,这使它们停在脏东西上时很容易沾上大量的病菌,有时一只苍蝇带菌高达几百万之多。苍蝇传病能力很强,而且传播的病种较多。

为何蚊子叮过的地方又痒又痛

蚊子的嘴部有一根细长的管子,叫做口器。口器的最外侧是上唇和下唇,这两片嘴唇的形状和水槽一样,由上到下很吻合地包着口器,起到保护的作用。口器里排列着上颚和下颚,中间还有舌头。

蚊子吸血时,先用上、下颚前端的牙齿刺破人的皮肤,再插入口器。这时,为了不让血液凝固,蚊子通过口器将唾液注入到人体的血液中,这样可以轻易地将人体的血液吸进肚子里。蚊子吸血的过程很快,所以当皮肤感觉到痒时,这只可恶的东西往往已经不知去向了。

被蚊子叮过会痒的原因就在于蚊子的唾液中含有刺激性物质,人对这种物质会产生反应。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吸血,只有雌蚊子才吸血,而雄蚊子只爱吸食花蜜和草汁,很少飞到人的住房中。

为什么蚊子喜欢叮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多是喜欢弱光的,全暗或强光它都不喜欢。深色的衣服如深蓝色、咖啡色、黑色等,因为光线较暗淡,与蚊子的生活习性相符;浅色衣服反射的光线较强,对蚊子就有驱避作用。所以穿深色衣服的人要比穿浅色衣服的人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蓑蛾为何又叫避债蛾

雌蓑蛾没有一般蛾子的四个满是“粉末”的翅,也没有蝴蝶那样美丽的花衣服,而是朴朴素素的一件“蓑衣”。这件“蓑衣”是由一根根干草棍或小细枝组成的,有的是枯叶的碎片,有的是木屑。别看这件衣服的外表粗糙,里面可是用纯丝织成的,洁白光滑,柔软而且温暖。

蓑蛾也和别的蛾子一样,是由一条毛毛虫从卵里钻出来变成的,小毛毛虫出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雌蛾留下的“蓑衣”改造成自己的小衣服。穿上“新衣服”的小毛毛虫把身子举起来倒竖着,只把脚露出来,有了“蓑衣”的保护,小毛毛虫就不怕风雨和敌害了。在冬天,它还可以在“蓑衣”里面过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