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唐小青种田记
2700900000066

第66章 岁月静好

雪下的不大,两人走得很慢,因是大年三十,村里各家各户都已早早开了屋门,出门在外的游子都已归家,村里倒是热闹了不少。

俩人路过顾家,只见顾大娘一人安安静静的站在屋檐下,远远的看着进村的路,眼眸中早已布满失落。因着霍言之二人从岔路口走来,顾大娘倒是没有发现他们已经回来了。

唐小青看了看顾大娘,终究是停下了脚步,朝着发呆的顾大娘唤了一声,“大娘,你一个人看什么呢?”唐小青知道顾大娘在看什么,只是装作不知道。

顾大娘扭头就看见唐小青二人站在路口,手里提着一些年货,她不知道唐小青会待给她什么消息,但却比没有消息要好太多。

“大娘,这是顾大哥托相公带给您和顾大叔的,说让你们去做一套光鲜的衣裳,说等在阳城稳定下来就把你们接过去享福。”唐小青把手中的一匹彩锦朝顾大娘递过去。

顾大娘一听享福二字,脸上顿时柔和不少,至少知道自己儿子在阳城过得很好,她爽快的接过唐小青手中的布匹,有些嗔怒道:“享福就不用了,只要他过得好就好了。”顾大娘第一次见如此漂亮的布匹,顿时顾不得霍言之二人还在一旁多摸几把,手感岂是这些粗布能比的。

唐小青微微皱眉,她看了一眼霍言之见他并无异色,于是同顾大娘告了别,继续往唐家走去。

顾大娘现在只想着这匹布能做几身衣裳,她也没怎么留意,待霍唐二人走远,她才觉得,似乎忘记了什么。

唐小青静静的走在霍言之身侧,“相公,我把那匹彩锦送给顾大娘了,爹娘一辈子都是老老实实的人,我怕他们穿不惯那么好的布。”

霍言之嗯了一声,“娘子说的是。”他怎会忘记阳城里,唐小青的闷闷不乐。那些鲜艳夺目的衣裳在唐小青身上显得庸俗了,还是素色一些舒服。“只要娘子开心就好,其他的都无所谓。”

唐小青面色微红,低头嗯了一声。

俩人到唐家的时候,唐大娘正在准备年夜饭,见俩人已经回家,顿时高兴了不少。

“姐姐,姐夫你们回来就好,终于不用听娘亲天天念叨了。”唐小白扑过去一把抱住唐小青。

唐大娘笑了笑,“你这熊孩子,快去洗菜,锅里有热水。”

长乐村的习俗,年夜饭都是中午吃,晚饭则是随意一些。

饭后唐小白央着唐小青要她讲一讲去阳城的事,唐小青想起一直都未出门,瞬间不好意思起来,只得让霍言之讲。

霍言之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唐小白的碎发,“阳城到处都是青楼妓院,街上都是饭馆,小偷随处都是,所以还是不要去得好。”

唐小白有些失望,“原来是这样啊!那还是我们村里好。

下午的时候雪终于停了,霍言之牵着唐小青的手慢慢往回走,一深一浅的步伐留下一串串脚印。

文新奕家的门终于开了,他正在院子里扫积雪。

“新奕,我们回来了。”霍言之唤了一声低头扫雪的男子,声音里掩饰不住的喜悦。

文新奕先是一愣,随即丢下扫帚把俩人拉进屋,“小青嫂子你们终于回来了,小兰快出来。”

原来霍言之二人离开没多久,文新奕就和唐小兰成亲了。

至于原因嘛,可能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四个人又坐着说了许久的话,约定了晚上一起吃饭,这才道别回家。

唐小青任由霍言之牵着手往回走,她安安静静的低着头,这种宁静的幸福是她从阳城回来才领会到的。

她稍稍抬头,长乐山一片雪白近在眼前,原来已经到了家门口。

长乐村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儿,村里的女子最远就是嫁去隔壁镇,唐小青垂眸低头想,若不是遇见霍言之,也许她也是随随便便的就嫁了吧!

她只是命好,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了最好的人。

就这样吧,就这样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这就是最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