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27052600000018

第18章 杨秀兰 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杨秀兰(1936.12—),山东恩县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第221厂(现中航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太航)工人。1952年参加华北246技校培训,1954年9月在国营第221厂干车工。1958年9月—1970年调至国营新兰仪表厂(现中航工业兰飞)车工,后任车间副指导员。1971—1978年调至汉中长空商贸有限公司任技术副主任,1978年4月—1989年在汉中宏峰工具厂人劳科任教育副科长、教育干事。杨秀兰工作积极肯干,刻苦钻研,创造连续突破生产定额纪录的优异成绩。在刀工具上不断探索改进、创新刀具及一些小型量具改革,由单刀单刃改单刀多刃和多刀多刃,在操作中减少了多次转刀架时间和测量次数,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得到同志们和领导的好评。1956年,获部先进生产者称号,出席了中国第二机械工业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会议;同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1992年2月退休。

杨秀兰1954年9月到第221厂从事车工工作,当时工厂的生产条件十分艰苦,设备和量具都比较陈旧,对加工飞机仪表零件来说是非常艰难的。车间领导要求干部群众想尽一切办法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杨秀兰作为一名女车工不甘心落在其他人的后面,每天加班加点,自愿取消所有休假,饿了吃两个馒头,晚上住在车间,遇到身体有病也坚持不下火线,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完成车间给她下达的生产任务。

杨秀兰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断创新,为车间的生产提出许多小改小革的建议,为工厂完成生产任务做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她经常结合生产操作经验和学到的新知识,建议改进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特别是在加工方法上建议由原来的单刀单刃,变成单刀多刃和多刀多刃,这样就减少了来回转动刀架时间,增加了工作时效;在加工钻孔时采用当时正在兴起的倪志福工作法,大大提高了工作功效和产品质量。她带头实践,既保证产品质量,又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了连续突破生产定额纪录的优异成绩,得到同志们和领导的好评。

杨秀兰调到国营新兰仪表厂工作后,继续从事车工工作,后任四车间副主任、车间副指导员。杨秀兰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无论是在车工岗位还是领导岗位上,她都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断创新。

1971—1978年,杨秀兰从兰州来到汉中,任汉中长空商贸有限公司技术副主任。1978年4月杨秀兰又调入汉中宏峰工具厂任人劳科副科长。工作中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以身作则,任人唯贤,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钻研技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能力与领导艺术,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针对当时工厂部分职工文化水平较低,对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不够的情况,她在工作中开办职工业余培训班、职工脱产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了职工技能水平,在工厂形成了学技术、提高技能、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为工厂完成生产任务、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杨秀兰1992年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