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兰(1937.2—),江苏苏州人,196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时任贵阳卫生学校教学工作。1953年8月毕业于重庆市助产学校;1953年8月—1954年8月,进修于贵阳医学院解剖、生理中师班;1954年8月起先后任教于贵州省卫生学校、贵阳医士学校、贵阳医学专科学校、遵义医学专科学校、贵阳医学院;1972年6月—1974年12月,在011基地三○一医院担任护士班教学工作;1975年1月—1992年6月011基地三○二医院从事病理工作;1992年6月,贵州航空工业集团三○○医院从事病理工作。施晓兰是****党员,副主任医师,享有******特殊津贴专家。1960年,被评为遵义地区、贵州省、全国优秀教师,作为贵州省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并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做了发言。从事病理工作以来,在医学核心期刊及省、部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曾任《航空航天医药》编委。多次荣获五好青年、五好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6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获贵州省卫生厅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5年12月退休。
1953年,施晓兰由重庆助产学校毕业后,经过短期解剖生理学进修,分配到贵阳卫生学校担任解剖学的教学工作,这对一个未满17岁的小姑娘来说,面对的困难很多,然而施晓兰能在工作中以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刻苦专研,勤奋摸索,创造性地找到了替代福尔马林的标本液,既为学校节约了资金,又减少了福尔马林带来的腐蚀性,使同学们易于实习课的开展。
为了便于教学,施晓兰自己动手制作标本模型20多具。由于施晓兰的刻苦敬业,她在担任教学期间总结出的一套教学方法,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多方好评。功夫不负有心人,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使施晓兰迅速地成长成熟起来。1960年,施晓兰被评为遵义地区、贵州省、全国优秀教师,作为贵州省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并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受到了肯定与表彰。
1975年,施晓兰从事011基地医院病理科工作。病理科的工作,讲究的是坐得稳、守得住、积得多、断得准。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高温的石蜡包埋机,一坐就是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镜检……恶劣的工作环境,枯燥乏味的工作,没有一颗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的心,是无法胜任这样的岗位的。但施晓兰从走进病理行业的那一天起,就像一颗螺丝钉坚守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在工作中她谦和儒雅却坚韧不拔,热心接待病员,关心病员疾苦,认真对待每一份病理切片,从未出过一例病理诊断差错。
医院要可持续发展除了严把医疗质量关,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外,还要提升相关科研人员的素质和科研水平。施晓兰始终坚持注重吸纳、训练、培养一支技术强、业务较全面的诊断与技术人员队伍,时刻注意培养年轻医师的道德情操。她把每一个分到科室的新同志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正确分析病理工作的重要性、价值所在,帮助他们正确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她的言传身教,很多年轻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都稳定了下来。为了提高科室年轻医师的业务能力与诊断水平,施晓兰长期坚持在科室内开展特殊疑难病例讨论,在学术上不守旧,努力为科室年轻医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鼓励科室年轻人继续深造,并为他们指路。施晓兰也常抽出时间指导青年医师学习各种病理取材和技术操作,检查青年医师对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通过自己对青年医师的关心和身体力行、循循善诱,赢得了科室人员的爱戴和尊敬,也促进了病理科的成长。
多年来,施晓兰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技术水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对病患者的关爱,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和信赖。退休后,考虑到医院病理科的业务建设,施晓兰不顾年老体弱,毅然回到病理科担任起技术把关和学生的教学工作。她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为了病理科的建设和医院发展奉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施晓兰于1995年1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