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27053100000025

第25章 耿涛

耿涛(1921.3—1979.1),山东沂源县人,原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信员、乡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耿涛被派到东北局工作,1947年在拜泉县任县长。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任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党委书记、第一副厂长;1956年任齐齐哈尔市市委常委、工业部长、市委副书记;1968年后历任哈尔滨市革委会副主任,黑龙江省林业总局核心组副组长,黑龙江省生产指挥部副主任。1974年任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党委书记,1978年7月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沈阳飞机制造厂党委书记。1979年1月因病在北京逝世。

抗日战争初期,耿涛参加了沂水县三区抗战动员委员会,并在抗大山东分校学习后,被派到家乡任党支部书记。1940—1945年,先后担任区农会主席、组织委员、区委书记,组织和领导当地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耿涛被派到东北局工作,在黑龙江省绥棱县组织领导农民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并着手建立农村党的组织,培养了一批农村工作干部。1947年在拜泉县任县长期间,他积极领导土改运动,使当地迅速恢复了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支援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以及“****”、“五反”运动中,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1952年,耿涛调任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党委书记、第一副厂长。在由农村到城市、由主管农业到主管工业的较大变化中,他较快地熟悉了工厂的工作环境,使这个刚刚从内地搬迁到齐齐哈尔市的大型国营企业迅速恢复了生产,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还涌现出了“马恒昌小组”这样全国闻名的先进生产班组。1956年他又被调往齐齐哈尔市委,领导全市的工业生产工作,直至“**********”前担任黑龙江省委驻哈尔滨市工作组组长。

耿涛任职期间,经常深入各大中型企业调查研究,掌握大量情况,提出抓厂领导班子和基层班组建设,并以先进典型推动工业发展的建议。他提出的建议被市委采纳后,随即带领工业部干部深入到工厂进行培养,总结经验,抓典型。经过大约一年时间,总结出“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完整的工业企业管理办法,受到中央工业部的好评,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1966年****中央又下发了《关于“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指示》,此后“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耿涛也以他出色的管理才能、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及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期间,耿涛被以“走资派”的罪名批斗。1968年重新工作以后,在担任哈尔滨市革委会副主任兼生产指挥部主任期间,由于他坚决反对派性斗争,敢于保护市委干部,坚持“**********”前的机构建制,主张恢复原有的生产管理办法,而被以“复旧、镇压革命群众和保皇派的黑后台”等罪名再次被打倒。

1974年耿涛调哈尔滨飞机厂担任党委书记以后,首先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搞好安定团结,严格劳动纪律,促使工厂的科研生产秩序迅速得到恢复。

1974年7月,三机部与民航总局、农林部、地质总局以《关于研制双发动机多用途小型飞机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请示报告》联合上报国家计委和国防工办。10月,******、中央军委批准了研制方案,定名为运11,并决定由哈尔滨飞机厂研制。运11飞机是上单翼型飞机,装有两台功率为285马力的活塞6甲型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为3250千克,最大时速为220千米,作业时速为160千米,持续时间为7小时20分,最大航程为995千米,空机重2050千克,商载为800千克。

1975年1月7日,工厂召开了运11研制动员大会,向13个主攻单位下达了任务书。耿涛作为党委书记亲自抓这项研制工作,他经常到生产薄弱的单位参加夜班劳动,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大力表彰在生产科研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并亲自将立功喜报送到劳动模范家中。在党委、厂部的领导下,全厂掀起了大干运11的热潮。5月,三机部邀请民航总局、农林部、地质总局以及有关使用单位、高等院校和兄弟厂所代表参加,在工厂召开运11方案审议会,审定了具体的设计方案;6月,完成了飞机图样的设计任务;7月,完成模线绘制、样板制造和工艺文件编制;8月上旬完成工装设计,下旬完成工装制造;10月,完成零件制造和01号机铆接;12月初完成02号机铆接,19日完成01号机静力试验,26日完成02号机总装,30日首次试飞成功,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制造、当年上天”的奋斗目标。

1975年共完成产品设计图样2645张,9402标准页;设计技术文件129份;设计静力试验设备图样2000多标准页;工艺技术文件49份;设计工装图样7719标准页;绘制明胶模线125张,制造样板1524块;制造工装880套;制造零件3774种,标准件1938种。整个工装设计、工装制造、零件制造采取平行交叉作业,最大限度缩短了研制周期。在设计中,气动布局、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平行交叉。同时进行系统设计,模线绘制和产品设计平行交叉;样板制造和模线绘制平行交叉。在结构打样时,工艺工作和工装设计同时与产品设计平行交叉;工装设计和工装制造平行交叉;零件制造与工装制造平行交叉,从而大大加快了研制进度。

运11飞机强度静力试验结果也令人满意。1976年初,根据01、02号机暴露出的问题,在03号机上修改了操纵、操作系统等部分设计,用半年时间完成了03架机零件补制和铆接总装任务,并进行了试飞。02、03架机总共暴露出425项质量问题,都查明原因、逐项落实改进措施,共补发图样3000多标准页。

粉碎“******”以后,根据中央的部署,结合工厂实际,耿涛带领全厂干部职工积极揭批“******”,抓生产治“内伤”,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生产落后局面,使工厂首批跨进全国先进企业行列。

由于“**********”的破坏,工厂的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干扰,职工反映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住房问题。耿涛在调查了解了工人住房几代人同挤于一间不足10米2小屋的情况以后,为解决工厂最困难的500户职工住房问题,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动员工厂各车间、单位抽调人员参加修建新房,使500户职工像过年一样搬入了新居。职工的心顺劲足,换来了工厂科研生产的大好局面,连续6年被评为“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

1978年7月9日,耿涛调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沈阳飞机制造厂党委书记。到厂后,耿涛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工厂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派性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二是职工住房问题急需解决;三是职工子女待业问题已成为全厂职工的心理负担。他从解决派性问题入手,及时统一了厂干部职工的思想,有力地促进了科研生产新局面的进一步形成。

耿涛虽然在厂工作时间较短,但为人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给各部门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耿涛在厂工作期间,正值三机部在沈阳召开歼8研制会议、狠抓质量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工厂全面开展质量检查的群众运动时期。他上任后,立即组织各级党委加紧落实******副主席提出的关于更换部队装备的指示以及对歼8飞机提出的具体要求,狠抓以整顿产品质量为重点的“四查”(查思想、查作风、查技术、查管理)运动,重点检查了歼6飞机和歼6教练机的问题。

1979年3月,三机部对工厂这次整顿产品质量活动进行了验收,并颁发了“质量验收合格证”。工厂荣获了三机部“大庆式企业”及辽宁省、沈阳市“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称号。

工厂局面打开以后,耿涛又积极着手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正当建房条件基本具备的时候,不幸于1979年1月因病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