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机
罗机(1903—1965),字之纲,湖南邵阳县小溪市乡梅洲村人。1929年在黄浦军校毕业后,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学习, 1931年毕业,被选拔为高空飞行员,授空军中尉衔,不久擢升为少校飞行员,是中央航校第一期学员中选拔出符合高空飞行条件四人之一。1932年,罗机被保送入中央陆军大学第十期学习,以后又相继入国防大学二期、联战班二期及国防研究院一期继续深造。1935年毕业后,供职于国民党航委会,历任作战组长、科长、副处长、处长等职,协助国民党航委会主任周至柔将军建立空军指挥体系,策划空军抗战部署。1940年,罗机主持创办空军参谋学校,并任空军参谋学校教育处长,为国民党空军培养了大批军官。1943年,罗机被提升为国民党空军第四路司令,驻甘肃兰州。1946年,罗机出任空军第四路军区司令部司令,辖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12省,为全国空军第一大军区,是民国空军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罗机在空军教育上卓有功绩,著有《陆海空军通讯教范》《空军军制》《空军冬季在迪化》《盟国空军要览》《陆空联络训练辑》《空军沿革史》《改革空军教育刍议》《新印试航记》《国军教育制度》等军事著作。
罗机到台湾后,于1950年调任国民党空军训练司令。1951年调任台湾国民政府国防部常务次长。1965年病逝于台湾,享年62岁。
罗明燏
罗明燏(1905—1987),广州番禺人。1926年7月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后历任广州市工务局测量员、工程助理员、技佐、技师,广州市政府工程专员。1931年8月任广东省政府技正(工程师)并在勷勤大学任教。他参与了广州河南滨江大堤建设、梅花村公馆区的主要工程设计等。
1932年8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土木工程。两年时间内,他不仅修完土木工程的课时,写了硕士论文,而且还写出了航空工程方面的硕士论文,都获通过,但按该校规定,只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证书。1934年10月,罗明燏赴英国皇家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但因家事,不得已于1935 年4月辍学回国。1936年6月,在陈济棠麾下任陆军少将技正。他参加了飞机制造厂等建设项目。1936年7月,陈济棠下野,余汉谋任国民革命第四路军总司令时,聘罗任设计专员,负责修筑公路、建设桥梁、工厂和住宅的工作。
1937年12月,罗明燏赴西安任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自己编写教材,在航空系讲授空气动力学、理论飞行力学、飞机结构、高等飞机结构、螺旋桨设计、飞机设计和航空仪表等课程。
1944年,为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侨胞捐资让政府派遣知名学者出国考察航空工程, 12 月,他被任命为中国赴美国、加拿大航空工程考察团团长。完成考察任务后,他还参加了美国密歇根大学造船工程研究工作与美国航空顾问委员会的飞机结构研究工作。1947 年2 月回国,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授兼机械系系主任。
1952年11月,全国院校调整,罗明燏任华南工学院筹建委员会主任,继而任华南工学院院长。罗明燏曾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常委,第五届********,广东省科联副主席,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第三届名誉主席,自学成才大学名誉校长和中国机械学会理事。还曾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顾问、广州市建筑工业局顾问等职。
罗明燏对土木、航空、造船、机械等工程都具有很丰富的实际经验,尤其对土木工程造诣很深, 20世纪50年代他发表过双曲壳屋顶的设计, 55米跨度大型薄壳屋顶的设计,飘梁的设计等文章。在工程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从公路、桥梁、水坝、厂房、大楼、礼堂、地下油库、船坞和机场的修建工程,他亲自勘测设计、主持设计与审查过的工程项目有200多项,为国家节约了巨额建设投资,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罗明燏熟悉高等教育规律,有丰富的办学与教学经验,一向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治学严谨,一贯主张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从教几十年,培养了大批有成就的高级教育和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著作有《高等结构学》 《飞机结构》等。
“**********”时期他遭受迫害,后得到平反并任华南工学院顾问。1987年病逝,享年82岁。
罗时钧
罗时钧(1923—),江西省南昌市人。1941年,他考入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5 年,在该校获航空工程学士学位。由于品学兼优,被留校任助教。1947年9月考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航空工程系, 1948年8月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系攻读博士学位,主修空气动力学,副修数学,导师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1950年9月获得航空数学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1月返回祖国。
回国后,罗时钧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力学研究工作。1952年,我国第一个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组建,罗时钧听从派遣,于1952年11月奔赴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的哈尔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和岳毅等组建空气动力学教研室。当时国内空气动力学专业没有中文教材,罗时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于1955—1956年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空气动力学讲义,以后又相继编写了多部空气动力学专业教材,教育、培养了几代空气动力学人才。1958年,他为中国的第一架新型超声速飞机设计提出了气动力计算方案,并指导学生用手摇计算机完成了这一计算。
“**********”期间,罗时钧身心及其家庭受到了摧残,在那倍受磨难的年月里,他仍怀着爱国的赤子之心,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他所热爱的科研工作。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系并入西北工业大学,罗时钧也随之转到西北工业大学。他争分夺秒地工作,率先开展了跨声速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将有限差分方法用于飞机空气动力计算。70年代,他主持并完成跨声速-机翼-平尾-垂尾组合体纵向空气动力差分计算程序,获1977年陕西省科研成果奖,被选入1977年全国国防科研成果展览。1978年,他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获科研成果奖和先进工作者奖。1976年,在国内首次解决了大迎角非线性气动力计算的收敛性问题。1988年,将计算迎角提高到60度,在国际上首次得到大迎角非对称气动力计算结果。1983年,合作研究了跨声速小扰动速势流二级近似方法及其在翼型和机翼绕流计算上的应用,获航空工业部理论成果奖。1986年,合作研究了S形进气道流场的计算机模拟,获陕西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他曾应邀去瑞典皇家工学院、联邦德国宇航院、美国康奈尔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等十几所国外大学、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和讲学活动,并协助建立了西北工业大学和联邦德国宇航院的科技协作关系。由于他的积极推荐,使得一批空气动力专业的年轻科研骨干能赴联邦德国、瑞典学习深造并进行科技合作。罗时钧从空气动力学学科发展的高度出发,指出“自修正风洞”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指导研究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并敦促空气动力学研究室将这一工作深入下去,使得这一课题取得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受到了关注。
罗时钧先后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昆明云南工学院名誉教授,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圣他克罗那大学、南加州大学访问教授;航空航天部干线飞机总设计师顾问;美国《数学评论》学会评论员,联邦德国《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顾问、编委,《航空学报》《力学进展》编委,《空气动力学学报》副主编。他还是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名誉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理事,全国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跨声速流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任委员。曾任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理论与应用力学学科组组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程力学分组成员、黑龙江省人民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
罗时钧长期从事飞机部件空气动力学、跨声速空气动力学、大迎角空气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40年来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流体力学方面的专门人才,先后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几十名,其中有些已成为国内知名学者。罗时钧为我国航空教育与科研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马凤山
马凤山(1929—1990),江苏无锡人, 1949 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航空技术。1952年9月提前毕业赴哈尔滨,历任哈尔滨飞机制造厂检验科副科长、设计室副主任。先后参加“松花江”1号小旅客机、“和平”401号短程喷气客机及“和平”402号涡桨客机的方案设计,主要负责气动布局、性能计算、操纵稳定性计算等工作。
1964年,调任西安飞机制造厂设计科副科长、设计所副所长。先后参加轰6飞机的仿制工作,飞机投放原子弹、氢弹冲击波和光辐射等对母机影响的分析工作;担任运8飞机设计的技术总负责人,组织领导飞机的测绘设计工作,制定了测绘设计总方案,确定了重大更改项目,为运8 飞机后来的测绘试制打下了基础。
1970年8月,马凤山奉调至上海708设计组(后改称上海飞机研究所)参加运10飞机的设计工作,并担任技术总负责人, 1979年10月被任命为总设计师, 1982年7月任上海飞机研究所所长。用不到10 年的时间,就将运10 飞机送上祖国蓝天。之后,运10飞机又转场试飞至北京、乌鲁木齐等地,并7 次飞抵西藏拉萨,证明运10飞机性能良好,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历史上大型喷气飞机“零”的突破。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于1982年因病休养。1984年8月改任上海飞机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正所级调研员。1985年10月抱病率队赴美国麦道飞机公司参加高涵道比(桨扇)技术合作研究。在美坚持工作近3年,于1988年6月回国。
马凤山还担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上海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和气动力委员会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干线飞机总设计师顾问,自然科学研究员。1986 年12 月20日,马凤山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987年12月15日,经航空工业部批准取得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并被航空工业部640研究所聘任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9年3月27日,航空航天工业部聘请马凤山为干线飞机总设计师顾问。
1990年4月24日,马凤山病逝于上海,享年61岁。
马明德
马明德(1915—1969),北京人。1934 年马明德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3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航空门,获学士学位。1938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1939年获密歇根大学航空工程硕士学位。随后去美国东部达来威尔州新堡城的伯伦克飞机工厂实习。同年11月乘船返回上海。
1940年6月,他和夫人辗转前往位于滇缅交界(垒允县)由中美合办的杭州飞机厂工作。因该厂被日本飞机炸毁,又转往该厂设在缅甸八莫的航空发动机装配厂并负责发动机试车工作。1942年4月,日寇攻陷缅甸仰光,飞机厂宣布解散,马明德自愿带领从八莫撤回国内的技术工人去贵州大定发动机制造厂,到厂后任机工课技士。
1942年10月,马明德到内迁重庆的交通大学航空系任教,先后开出应用空气动力学、飞机性能设计、发动机动力学等课程。1945年日本投降后,全家随交通大学迁回上海。1946年马明德翻译了美国著《机械设计》,后又陆续开出新课发动机设计、喷气发动机原理。
1949年9月,马明德调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为解放近海岛屿,他与岳劼毅等研究出一种惯性驱动的潜水爆破装置。
1952年深秋,党中央在哈尔滨决定创办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高等学府——军事工程学院,任命陈赓大将为院长。1952年冬,为了办好哈军工,上级决定调入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有经验的教授,华东军事研究室的张述祖和马明德等应召赴京,草拟出从各大学和研究所请调知名科学家和教授的名单;还草拟了从部队内部抽调一批已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干部的名单,调他们来学院当助教。
1953年1月,马明德到哈军工报到,被任命为空军工程系空气动力教授会(即教研室)副主任,兼任空气动力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