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心芯相印
27062200000035

第35章 当厂长,甘当公仆(9)

首先着手的是冰箱项目的潜亏问题。由于粗制滥造,成千上万台产品积压堆放在站台和库房。我在销售处对生产的产品逐台对账,由于工作量太大,整整清理了两个月,几乎一台不落地查清了,这是从没人干过的,没有决心与耐心是干不了此事的。我终于心中有数,一共有2万余台。从中发现了很奇怪的现象,自电冰箱生产以来一台废品也没有处理过,生产出的产品都计入产值,当然就取得了可观的利润。真的无废品或少量废品当然是好事,但恰恰相反,废品成堆,尤其是1989年生产的产品。这些次废品和返修品,使流动资金积压超过了1亿,当然这已经与账物严重不符了,给工厂造成了巨大的潜亏。面对这样一个财务上的大窟窿,我知道只要一沾上就会惹得一身麻烦,势必会抹黑420厂的经营业绩,甚至会影响自己平稳的仕途。我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理会的。但我根本没有为自己个人的业绩考虑,出于正直的本能,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我毅然决定非办此事不可。这样做,一是可盘活部分资金,追回货款,缓解目前的经济状况;二是如果再不处理,这2万余台冰箱就真的将全部成为废物,分文不值,那我就会成为420厂的罪人。个人的得失算什么,能趁早解决这一潜亏账目,为工厂的发展扫清障碍,哪怕是不当这个厂长也值了。

这一处理,不出意料,果然造成了工厂1991年2000多万的亏损。这下420厂成了航空航天工业部的亏损大户。1992年中央抓扭亏增盈,我成了反面的重点。总部里把四个亏损厂的厂长,其中航空有420厂的我、南昌320厂的吴厂长、航天还有两位厂长等,连同十多位司局长,由林部长亲自带队到部属效益好的企业去学习。每到一处,部长坐在主席台中间,四位亏损厂厂长一边坐两个,我总是被安排在左边紧跟着部长,听取别人介绍先进经验。先进企业的厂长滔滔不绝地讲着他们盈利的经营经验,部长指名道姓地对亏损企业毫不留情地批评着,并不时用力拍着我的肩膀,仿佛是为了提醒我:你给我好好听着!几天下来我的肩膀都快被拍肿了,虽然觉得很委屈,但是我却一句怨言也没有,只是不时地点头、作笔记。最后一站是株州331厂,会议结束前,部长动真格的了。他说:“今年企业不扭亏为盈,厂长就地免职,昌平嘛,可年底再说。”他对我还是留了点余地,毕竟420厂的亏损是由于整顿多年遗留的潜亏造成的,与我的经营管理没有直接的关系。到年底南昌320厂吴厂长真的就被免掉了。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利用此次机会,学习到了先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一些好的方法,这对我以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我还进一步看到了部领导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严厉而不失人情味。

部里还有不少人不了解420厂亏损的原因,但毕竟亏损是个既成事实,只论结果、不讲原因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还存在一些别具用心的人。部里派来工作组,由一位局长带队,到工厂调查亏损原因并指导工作。工作结束后与厂领导班子交换意见,得出的最后结论是:“工厂政治滑坡,思想滑坡,效益滑坡。”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明明亏损是由于清理冰箱多年来遗留的潜亏造成的,又与政治、思想何干呢。这时候,党委庞书记不干了,拍案而起,愤然表示不服这个结论,中途扬长而去,会议无终而散。

接着还是林部长亲自带队来420厂指导工作,结束后,召开中干会议,对工厂亏损做了严厉的批评,并一再强调,此次只是对事不对人,针对的仅仅是亏损二字。这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教诲又让我感到委屈。照理讲,坚持实事求是,还事物以本来面目,何错之有呢?难道隐瞒、造假就能变成业绩吗?更何况潜亏又不是我造成的,后果却要我来承担,简直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感觉。但是亏损是不争的事实,委屈之余我没想到自己全心全意为工厂的发展大计着想,却惹火烧身。我开始反思,觉得还是自己本事不够,没能彻底解决420厂的问题,仍需努力。后来听说部里当时是想免掉我厂长一职的,最后终究没有免我的职,具体原因不详,可能是找不到比我更合适的人来解决420厂的问题吧。但我却没有后悔过,至今,回忆起来,我还是认为,如果给我机会重新选择,我依然会做同样的选择。至少现在我不会为此事懊悔终身,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在总结冰箱没落原因的基础上,调整了冰箱冰柜发展思路,总的原则是:“打基础,上水平,逐步扩大销量,以求今后发展;冰箱冰柜研发多品种、系列化,以销定产,保持一定的经济批量。集中精力抓好新产品的开发和投放市场,强化销售和售后服务。”

前车可鉴,我认为重中之重就是抓质量。所以我提出了“三不准”的原则: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成附件不得入库;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得进入总装线;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几乎天天去督促检查,强调现场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和生产手段完善。检验科长都怕了我,见到就躲。

家电冰箱有了新开端,在1991年全国冰箱抽检中全部为A级,名次由原来的25位提前到11位,还成为了外贸出口产品,同年再获得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华国产精品“羊年杯”优质金奖等6项殊荣。1994年,“双燕”电冰箱取得了产品安全认证的“长城标志”,并荣获“中国公认名牌”称号和四川省名优特产品博览会金奖。真正使双燕冰箱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站有一席之地。至此,冰箱的形势重新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借着这个好势头,在质量和销售上狠下功夫,迅速开发新品,两年内推出了五种冰箱和两种冰柜;有四个品种通过了设计定型和设计评审鉴定,及时投放市场,使样品变成合格的产品和用户满意的商品。在质量、品种、效益上,一手抓质量,一手抓新品开发,加大电冰箱(柜)产品研发力度,上规模、创名牌。冰箱款式有所变化,质量有所提高。不再是170型单一品种,工厂自行设计的183型冰箱开始投放市场。

无氟冰箱研发成功后,航空航天部将它纳入新产品开发计划,我十分重视,组织科研人员研制,到1991年5月研制出国内首台样机。在此基础上又参照国外先进技术,自行设计,反复修改,经过多次试验,研发获得成功。1991年11月份,首批50台投放市场,其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

1991~1995年期间,冰箱(柜)的产销量基本保持在5~6万台,年销售收入稳定在1亿元以上,仍然是420厂重要的支柱民品。

但是由于赚的钱都用在组织生产上了,利润都被吃掉了,做不到扩大再生产,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进不来。

按林部长指示,我曾先后到科龙、海尔会见两大冰箱厂的高层领导,寻求合作。但都因为当时对国企有戒心而未成。同时由于420厂是央企,得不到地方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海清副省长就曾在我向他请求资金援助时说过:“我只能在道义上支持你,要钱,你就找宗棠部长。”部里更穷,可以说分文没有。所以冰箱也就只能说是勉强维持而已,并未形成大气候。

另一个主抓产品是五十铃汽车发动机。这是原******三线办鲁大东主任抓的军转民的重点项目,由西南地区三省(四川、云南、贵州)一市(重庆)负责生产经营。1988年,经国家计委批准420厂为生产五十铃汽车发动机(4**-1)的定点专业厂。1988年12月,航空航天工业部发文,将工厂的4**-1发动机研制列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1989年下达开工计划,总投资1.6亿元,年产7.2万台。由于当时工厂对汽车发动机项目提出的是“高起点、高投入、大批量、一步到位”的总体发展思路,因此,在资金筹集困难,厂房尚未建成,所需设备尚未到位的情况下,该项目在20世纪80年代仍处于基本建设和生产技术准备阶段。被职工戏称为“立项三年,毫毛未见”。

到任厂长时,林部长也专门交待我要抓紧、抓好这个项目。但是,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顺当过。首先是反映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上。据说部里对建新厂房有意见,为什么不用旧厂房改造?造新厂房浪费了大量资金。其次是为了缩短建线改造周期,加快建设进度,实现早出产品,认为引进二手设备是一个好办法,所以在设备上订了英国的二手设备,这似乎非常有道理。但是,由于所购买的二手设备是已经拆卸入库的非在线使用设备,设备状态很难搞清楚,而且要经过改装才可能满足产品加工要求。据说部里对此很不满意。这两件大事部里主管领导都很有意见,可想后面的事能顺利吗?部里不同意,工厂拿不到技改费,这两件事能办吗?

前人已经办了的事,我无法改变,唯一办法是按合同抓紧把英国二手设备经改装后组建生产线。此时问题出来了。国家立项时的贷款指标却是迟迟下不来,资金不能到位。我多次跑部机关、国家经委、中国银行。我成了国家经委陈清泰副主任办公室的常客。经委很支持,硬是把部里的技改费做了调整,给420厂4500万。最后报国家领导审批。此时又冒出一个重要情况,有两个省市要联合生产日本五十铃。我在国家经委看见了上报另建该项目的报告,真把人气疯了。我认为这两个省市根本就不可能联合,这只是为了拿到这项目的一种借口而已。如果是这样,那可把西南三省一市的军工厂彻底坑害了。我回厂后,安排主管该项目的黄麟綦总工程师向国家经委写出报告,我说你出了问题我会救你,要我出了事谁来救我。信中发表了工厂对此事的看法。希望能批准这笔技改贷款。据说这信到了领导手里,他十分关注,并在“国家早已定点立项的企业资金都不能到位,又另辟蹊径重复建设,不知何故?”这句话上用红笔划了三条横线,并打了三个大问号。

几个月后,我得到省委的通知,******副总理于1994年2月8日来成都处理这笔技改贷款,我喜出望外。会议地址没设在420厂,而是在成都611所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和航空工业领导等。我先汇报了该项目的经历及现状,急需技改资金投入,望能得到领导批准。会议进行了半天,大家都给420厂说好话,渴望得到这笔技改贷款。但由于多种原因,领导还是没同意4500万元的技改贷款。后来有两个承诺。在批别的地方立项报告中写上了应向420厂提供缸体、缸盖毛料,今后国家在这个项目上一视同仁。其实这两条均没落实。我也考虑过,航空工业没能力自筹这笔资金,地方政府也不可能支持中央企业。领导是从国家这个全局考虑的,毕竟420厂还是一个小小的局部,局部还是要服从全局,我懂得这个道理。工厂没有因此而中断对4**-1发动机的开发,及时对发展思路做出重大调整。

由于没有大的投入,工厂对4**-1发动机发展思路一直在进行调整。即由原来引进生产线、生产“四大件”转向努力与日方接洽,引进先进五十铃散件CKD组装。为了努力筹集资金投入建线,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一是引进散件CKD组装,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早出产品,投放占领市场。二是组织4**-1发动机部分国产化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国产化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坚持成熟一项取代一项,逐步实现国产化。

这一思路初见效果,420厂隆重举行了4**-1系列发动机装配试车开通剪彩仪式。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航总)、省、市等有关领导到会祝贺,鲁大东省长为4**-1发动机剪彩,中央、省、市28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五十铃发动机装配试车成功的消息。工厂试装线成功开通,标志着420厂已具备4**-1汽车发动机组装、试车能力。

1993年由刘纪原副部长带领包括我在内的9名厂长、司局长到日本参观考察汽车行业,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我们考察了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日本先进的管理和一流的加工在国内是看不到的。我在参观中尤其注意到日本的企业管理,在管理方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感到很新鲜,陪同人员也很好奇我的反应,问我为什么对日本的企业管理如此感兴趣。我说:“因为我立志要成为有效管理者。”陪同人员听闻此话相当感动,送了我很多日本关于企业管理的书籍,这对我来说是额外的收获。由于是副部长带队,有机会接触这些企业的高层领导人。我最重视的就是和五十铃的合作。我出国前为日本五十铃的董事长关和平准备了一套和服,当我送上时,他立即穿上,觉得非常漂亮,不断鞠躬表示谢意。此后我们感情变得十分融洽,为今后双方在提供技术支持与零配件供应方面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同时,在半个月的考察中,与总部民品司司长薄熙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我们成为了知己。熙永司长对工厂的五十铃发动机项目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我非常感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