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办此次研修班的意义和目的
******于1994年10月批准航空、石化、有色[45]3家总公司进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目的在于探索全国性行业总公司改革的新路子,对国民经济体制改革有重大战略意义,对我们来说更是难得的好机遇。在近一年的准备阶段,一方面与石化总公司和有色总公司两个试点单位协同研究探讨一些共性问题,联合向******上报了两个请示,以期尽快推进试点进程;另一方面,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要领导的组织或亲自带领下,先后多次向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委、国有资产管理局和******研究室做了全面汇报,听取他们的意见。特别是9月19日,与有色总公司和石化总公司领导向******副总理主持的会议做了汇报。得到各部门理解和支持,也对完善方案起到积极作用。突出强调了国民经济在“九五”期间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会还特别强调加快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因此,这次研修班的举办正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进行控股公司改组试点的研究、动员,意义重大。
二、控股公司改组试点的必要性
根据上述这些思路、目标和任务,可以看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进行控股公司的改组、试点,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可以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改组为控股公司是航空工业在关键时期的历史性、战略性任务。表现在:
(一)进行试点是进一步转变观念的需要
如果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经过改组成为控股公司,总公司不再是行政性公司,国有资产的经营就交给总公司,责任制非常明确,就逼着你转变观念,而且必须转变,因此,观念转变是首要的。
(二)进行试点是理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产权关系、明晰产权的迫切要求
建立控股公司,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真正行动起来,动真格的了。有色总公司、石化总公司都已报了方案,不少工作都走在我们前面。据了解,国家已确定冶金、电力实行控股公司改组,正在积极制订方案,机械、化工行业也在酝酿。上海、北京、青岛、深圳等地的国有控股公司也要纷纷建立。上海在******同志在那里工作时就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陆续把电子、电气、仪表、纺织等多个政府专业经济部门基本改组为控股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改组为控股公司试点的酝酿、申报是比较早的,我多次说不要起大早、赶晚集。从总公司党组、各司局到企业,都应真正重视起来,抓在手上,不能等闲视之。
(三)进行试点,明确国家、总公司、企业的权责关系
权责明确,我理解重点是要在3个方面明确权利和责任。一是国家与总公司的权责划分和界定,通过控股公司改组明确国家与总公司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总公司是所有者代表的地位,享有出资者权利。二是总公司与企业的权利和责任划分、界定,总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企业行使出资者权利,并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的经营承担有限责任,企业则拥有包括总公司在内的各类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对其享有占有、使用、处置的权利。三是在总公司及所属企业内部,通过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规范的总公司(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这对于明确界定国家、总公司和企业的权、责关系十分重要。比如,总公司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方面有些滞后,有的该抓、该管、该行使的权、责没有到位;不少企业亏损、困难还是只往总公司跑,总公司仍然负无限责任;有的企业把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的权责集于一身,存在着乱投资、兼并不规范、效益打埋伏等现象,有个厂的厂长甚至把工厂全部卖给香港也不向总公司报告。因此,通过控股公司改组和试点,明确国家、总公司、企业的权利和责任,并以此来规范三者的行为,不仅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航空工业也十分迫切。
(四)是调整结构的需要,是实施“三大两高”战略的需要
有利于解决航空工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加速产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根本转变。这里的核心是一个结构调整问题,而这对原来都是指令性的国防工业来说调整非常困难。航空工业不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在航空产品上不彻底解决分散、重复这一老问题,不搞好军民分线,不通过技术改造形成对于每个厂来讲各具特色、对全行业来讲配套成龙的新格局的话,全行业还是粗、散,甚至更严重,全行业增量的那部分就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更不要说盘活存量。可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必须在搞好行业结构调整这个前提之下,做好这一点对航空工业非常重要。
(五)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的需要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制订的“九五”计划和“腾飞计划”,到2000年,全行业要有大的发展,这就必然要有较大的投入。现在每年国家给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资金在100亿元左右,今后几年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增加。目前,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没有手段自己筹集发展所需资金,所以如何利用国家控股公司拥有的融资权,在国家总规模的限制下,利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筹集资金对“九五”乃至2000年以后航空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必须建立一套融通资金的办法、机制和渠道。如果不进行控股公司改组试点,有关部门是不会给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融资权的。
(六)是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有利于推动企业包括总公司的制度创新
转换机制目前有些法规,也有些具体的要求,但是它也要有一个崭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相适应,只有有了体制保证,转换机制才能整体地、全面地转起来。所以改组也是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通过总公司改组为国家控股公司,与企业建立母子公司模式,同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形成总公司—集团—企业三层级的管理模式。这样,至少有3个特点:一是总公司和企业同步进行改革,制度创新和转变职能、转换机制,彻底摆脱了过去下动上不动、改革不配套,不协调、不同步的状况。二是航空工业从上到下形成共同目标,也可以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就是共同为了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共同围绕市场和完成国家指令性军品计划,共同进入竞争体系,发展航空工业。三是通过建立控股公司和下属公司规范治理结构,委派董事会、监事会等形式,使所有者代表进入公司内部,在企业内部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的机制。同时,通过《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法规,使总公司、企业,包括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的权、责和行为受到保障、规范和约束。从而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这样,从目前来说,不仅可以克服当前存在的不规范、无序、失控等弊端,而且还可以解除搞控股公司就是总公司想收权、收钱等疑虑。从远一点来说,就可以创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能够和国际企业管理接轨的新型的航空工业管理新体制。
(七)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规范总公司发展,从而建立航空工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监督的新体系
政企分开重要的是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职能到位,主要是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职能分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只有实行两个分开,才能为实现政府调控市场、企业自主经营创造条件。同时要解决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的状况,该是谁的职能就由谁来行使。从航空航天部转变为总公司,应该说是航空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有力的一步。但是,国家没有明确授予总公司资产经营权,总公司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经济实体,难以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并向“四自”发展;总公司和企业基本上还维系着原来的关系,没有形成资产纽带;总公司机关在观念、职能、组织机构等方面,两年多来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大多数人仍然忙于实物经营,即军品和重大民品的组织和管理,行使的办法仍然是行政手段。因此,有人尖锐地批评总公司机关仍然是“翻牌”公司,市场经济观念转变和改革落后于企业。在这种状况下,总公司既无法向国家承担资产经营责任,也难以有力地调控和保证重点产品的发展。因此,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影响企业转换机制。另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说了多年,但是到目前为止远未落实,国有资产经营和管理仍没有明确的责任制,所以没有章法,与其说是在有序地流动,不如说是在无章地流失。如果责任制不明确,等于三个和尚没水吃,更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现在看来,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流到三资企业;二是流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三是流到个人手中;四是严重浪费,这主要指一方面是结构性的浪费,有限的资金使用非常不合理,乱投资乱上项目的现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是大量资金积压,无形浪费严重。总公司内部的国有资产流失也很严重,说明总公司的资产经营和管理责任制还不明确和完善。总公司本来资金就少,使用得又不合理,效益自然不好,不要说资本积累的概念没有,就连资本流转的概念都不强,这些非常不适应总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搞控股公司,明确资产经营,这样责任制就很明确,就不得不使我们考虑如何用好管好这些资产,逼着我们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资产经营和管理的一套办法,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总公司所属的各层公司也要建立明确的资产经营责任制。进行控股公司试点就是要通过实行“两分开”,逐步建立适应航空工业发展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监督体系,从而使总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和身份更加明确,职能强化、到位,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
三、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改组试点的目标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进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的目标,从总体上说,就是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航空工业实际,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进而推动全行业发展。具体表现为实现5个目标,即发展目标,调整目标,科技进步目标,资产经营目标,改革目标。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研究发展问题,已经形成了“突出主体(航空产品),加强两翼(民品和第三产业),发展经济,振兴航空”的发展方针和“大集团、大产品、大商贸、高科技、高效益”的“三大两高”发展战略。最近又在紧张地研究制订“九五”计划。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到20世纪末,航空产品水平、非航空产品规模和外贸出口有较大发展。航空产品方面,军用飞机要为部队在未来高科技战争中提供几个克敌制胜的“撒手锏”;民用飞机通过国际合作,具备研制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100座级客机的能力。非航空产品方面,要大力开发和规模生产车辆、制冷设备、环境保护、新兴材料、电子与信息产业、机械装备六大类支柱产品。外贸出口方面,要形成3~5种飞机批量出口,在研部分机种进入国际市场;对航空工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达到年创汇超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有较大增长,全行业年进出口额不低于30亿美元。
搞好结构调整是控股公司试点的重要内容。调整目标是:充分运用国家授予的资产经营权,结合国家和总公司的重点项目研制与技改投资,根据浓缩、精化航空,规模发展非航空的原则,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到20世纪末,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直升机、大中型航空发动机、小型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要收缩形成10个左右规模较大的集团。从事航空产品生产的企业减少1/3,科研院所航空科研人员减少1/2,企业航空科研生产人员减少2/3;非航空产品生产要逐步形成十几个较大集团,大力吸引内外资,加速支柱产品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三产,进行贸易综合商社试点,并在流通服务领域组建一批市场中介服务公司。
在进行控股公司试点中,要按照“科教兴业”的方针,把科技进步作为航空工业发展的支撑与带动力量。科技进步目标是:通过结构调整、加强预研、加强投入,力争取得预先研究的重大突破;围绕非航空产品发展,组建3~4个工程开发试验中心和2~3个高科技产业集团,并在非航空产品集团中组建技术开发中心,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潜力,推动民品生产跨上新台阶;按照“专业化、高水平”的原则,利用国家、总公司、企业3条筹融资渠道,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使重点军民机、支柱民品、重点企业基本得到改造。
控股公司资产经营目标是:着眼于建设一流大公司,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开拓经营,增加竞争实力,在确保发展航空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资本保全,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精心运营国有资产,使全行业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到2000年达到150亿元,年增值速度达13%,并使资产负债率降至7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