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神话史
2717000000041

第41章 民间流传的神话(2)

第二天夫妻俩把云锦送交主人,主人大为惊异。但因有约在先,无法留难。到百日期满,他们就欢喜地回家去了。路上七仙女告诉董永已有身孕,董永听了更是喜上加喜。他们都幻想着建立一个小家,过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可是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立刻遣派天使,催动钟鼓,传旨叫七仙女在“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倘若不然,定派天兵天将捉拿,并将董永碎尸万段”;幸福的美梦就此破碎。七仙女怕董永惨遭毒手,只得在老槐树下和他惨恸分离。这时那棵会应声的老槐树,也真成了一段哑木头了。恩爱夫妻一下子永远分离,这是何等惨绝人寰的悲剧!可是七仙女在和董永约定“来年碧桃花开日,槐树下面把子交”之后,还是趁董永昏倒在地的顷刻,跟随天使上天去了。

沉香救母神话,故事的时代背景也说是发生在汉代,但是古书对此从无正式记录,只是在近代的唱本鼓词中见到此一神话的梗概。现在把杜颖陶编《董永沉香合集》中宝卷《沉香太子全传》叙写的内容节述如下:汉代士子刘向“上京赶考”,路过华山神庙,题诗戏弄庙神华岳三娘。三娘怒,欲杀之。玉帝遣太白金星告以与刘有姻缘三宿之分,三娘乃幻为大宅,候刘于途。俟刘投宿,诱追而成亲焉。三宿已过,三娘道出真情。刘以沉香一块赠别,云他日生子,取此为名,用作记认。三娘亦赠刘夜明珠、玻璃盏等三宝。刘进京时考期已过,方欲献宝邀官,又遇奸相觊觎,劫其三宝,反诬以盗名,绑赴法场,正待处决。三娘知之,遂作法,令“飞沙走石”,刑不能举,使刘冤终得昭雪。后刘将“宝贝、文章一齐献与皇帝”,皇帝钦赐扬州府巡按,“走马上任”。三娘在华山,值王母寿辰,诸仙俱赴蟠桃会庆寿。三娘因孕,托病未去。其兄二郎觇得其情,乃怒提华山,压之于地下洞中。三娘于洞中产子,取名沉香,遣夜叉送去扬州认父。时刘已娶王氏,生子秋儿,乃同抚育长大,入学读书。同学有秦丞相子官保,讥沉香为无娘子,沉香、秋儿怒,同打死官保。王氏以秋儿入狱抵罪,纵沉香逃难,且往救其母。几经波折,沉香终到华山,遇何仙姑授以仙法,并窃得洞中萱花神斧,而与其舅大战于华山。变化易形,各显神通。诸仙咸来救助沉香,二郎亦得众神之助。神仙混战,胜负未分。玉帝乃敕太白金星下界说合二家,责令收兵。沉香因得斧劈华山,救出亲娘,母子团圆,玉帝敕封仙职。沉香返家,复于法场救出秋儿,“刘向奏明皇君”,皇君赐封沉香为“太子”。故沉香又称“沉香太子”。

沉香故事,见于唱本鼓词者,大同小异,略如上述。唯弹词《宝莲灯华山救母》于沉香救母故事而外,又增二郎神劈山救母缘起。大略说,西汉书生杨天佑修道桃山,张仙姑下山与杨配合,生一男一女。男名二郎,女名三娘。事闻玉帝,敕旨压仙姑于桃山以罚之,得二郎劈山救母。有了这个缘起,就为后来沉香化形为外公外婆责舅忘本事做了张本,也加深了神话的主题思想。神话所叙写的神人恋爱受到压制,又有亲属以神通法力来反对这种压制,当然是产生于封建时代的神话,它通过幻想的折射对不合理的封建压迫进行了抗议和斗争。最有意思的是,反封建的英雄,劈山救母的二郎神,后来竟摇身一变,成为封建道德的维护者,不惜手提华山压其亲妹。二郎神性格行为的变化,最启人遐想,引人深思。这个人物的形象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的哲学创造,它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人是会随着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地位而发生变化的,要永远保持青春活力和斗争精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沉香神话,除唱本鼓词所写而外,今别无所见。元杂剧有张时起《沉香太子劈华山》①,又有李好古《劈华山神香救母》②,明徐渭《南词叙录》记载宋元戏文亦有《刘锡沉香太子》,惜均亡佚,不知内容究竟。观其标目,大约和近代说唱文学所写还是比较相近。溯其原始,则在唐代戴君孚《广异记》所记的华岳神女、元阙名《异闻总录》所记的华阴庙三娘子事中,已略具故事部分的雏形。《广异记》所记大略如下:士人某应举赴京,宿关西逆旅。有丽人自称公主,拥奴仆亦来投宿,遂与同居。乃偕还京,住广厦大宅,贵盛无比。七岁,生二男一女。公主忽欲为士人娶妇,云:“我本非人,不合久为君妇。”士人亦竟别婚,而仍与公主往来不绝。婚家以其一往辄数日不返,使人候之,见某恒入废宅。心疑,潜令术士书符以间之。公主怒,来相责让,且与决绝。某问其居,兼求名氏。公主云:“我华岳第三女也。”言毕诀去,出门不见。

《异闻总录》记的却说,韦子卿到长安赶考,路过华阴庙,见华岳三女塑像美丽,说道,“我擢第回,当娶三娘子为妻。”后来登第回家的时候,三娘子就派人将他邀住,结为婚姻。过了二十天,子卿要带三娘回家。三娘子对子卿说:“我乃神女,固非君匹;君到宋州,刺史将嫁女与君偶。”子卿果然娶了宋州刺史的女儿为妻。后来刺史女儿得了病,有一个道士作法惩责了三娘子。三娘子便来责骂子卿,把子卿处死。这个故事的前半段,更和后来的传说相近。

两个故事都有术士书符或道士作法镇妖这样的情节,这个情节在沉香神话里便用二郎神提山压妹来做代替。二郎神是南宋时才兴起的一个神话人物,有赵(煜)、李(李冰子)、杨(戬)三姓之别。沉香神话中的二郎神,弹词说是杨天佑的儿子,那就该是明清小说所说的二郎神杨戬。这个神话人物的登场,其抖擞威风当然远胜先前传述的道士之流。《西游记》第六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遣灌口显圣二郎真君前往擒之,孙悟空笑对二郎说:“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吗?”这就是杨二郎斧劈桃山最早见诸记述的,它和后来弹词唱本所说二郎神桃山救母完全一致。论其渊源,可算是早。说不定沉香华山救母还是二郎神桃山救母的模拟,因元人杂剧虽已有《沉香太子劈华山》等名目,而未经记录的二郎神斧劈桃山①神话便早在民间流传了。其实桃山、华山,也都当是传说中一地的异名。《山海经·中次六经》说:“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郝懿行注:“案(夸父)山一名泰山,与太华相连,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南。”太华就是华山,桃林就是古代的桃林塞,它们都相距不远。故二郎神斧劈桃山,可以传为沉香斧劈华山;而劈华山事又有古代巨灵神劈华山神话作它的蓝本。这样模拟,代替,传承,发展,神话的内容就逐渐丰富起来了。

◎二郎三个二郎神的神话,我们已经略述其二(第十一章第二节讲过关于赵煜的神话),剩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李二郎的神话,应该比较详细地着重讲讲。

李二郎神话,极为丰富,大都流传在现代民间口头,单是著者手边掌握到的材料,就有《金马河和银马河》、《伏龙观》、《伏龙观(异文)》、《通济埝》、《通济埝(异文)》、《二郎擒孽龙》、《海眼》等六七种。可是古书记载的,却只有零星片断,而且都比较晚近。汉末应劭《风俗通义》记叙的李冰神话,只是说李冰入水和苍牛相斗,没有提到他的儿子。到《太平广记》卷二九一引《成都记》①才说到李冰“入水戮蛟”,“江神龙跃”,也没有提到他的儿子,不过已为后来所传“(李)冰锁孽龙”②或“二郎锁孽龙”③露出了一些苗头。至于李冰有子,其说还是较早,《舆地纪胜》卷一五一引六朝梁李膺《治水记》说:“蜀守父子擒健蛙,囚于离堆之趾。”李冰的儿子这时忽然登了一下场,隋唐时代又未见记载,忽又消失了踪影。到北宋蜀人张唐英的《元祐初建二郎庙记》④,才明确地说:“李冰去水患,庙食于蜀之离堆,而其子二郎以灵化显圣。”李二郎之名至此才正式出现。这和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三所说“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是因李冰开凿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可以互相印证,虽然后者的记载,又要晚一百多年。

《蜀中名胜记》卷六引宋赵朴《古今集记》说:“李冰使其子二郎作三石人以镇湔江,五石犀以压水怪,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溉川西南十数州县。”二郎的行迹初见于此,却并非神话。二郎神话的记叙,始见于清李调元的《井蛙杂记》卷九:灌县离堆山,即李太守所凿以导江之处,上有伏龙观,下有深潭。传闻二郎锁孽龙于其中,霜降水落,时见其锁。云每有群鱼游深潭面,深露背鬣,其大如牛,或投以石,鱼亦不惊,人亦不敢取之,盖异物也。

这段记叙主要只是“二郎锁孽龙于其中”一语,其余都是渲染。直到半个多世纪以前,又才有罗骏声《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记》说:“二郎喜驰猎之事,奉父命而斩蛟,其友七人实助之,世传梅山七圣。”钱茂《都江堰功小传》说:“二郎为李冰仲子又假饰美女,就婚蠥鳞,以入祠劝酒。”看得出来,这些已经是根据近代民间传说的片断所做的记录了。现在就把二郎神话在民间流传比较完整的一则节述如下:秦灭蜀,秦王命李冰为蜀守,二郎亦偕其父同至蜀。时蜀地多水患,二郎奉父命往寻洪水祸源,思有以治之。二郎跋山涉水,自秋徂冬,从冬及春,杳无消息。一日入山林,遇猛虎,二郎射虎死,方割取虎头。七猎人出,二郎举虎头示之,七人咸惊。乃求共往侦水患,二郎允之。遂同至灌县城边一小河,闻茅屋内有哭声,觇之,乃老妪哀其幼孙将往祭水怪孽龙者,知洪水患害,乃在于斯耳。遂与七友同往白父,李冰授以擒孽龙之法,众人依计而行。至祭日,二郎持三尖两刃刀,与七友同入江神庙,伏神座后。顷之,孽龙随风雨入庙攫祭物。二郎率七友遽出,齐战孽龙。龙不支,窜出庙。四山锣鼓喧天,人声如潮。龙惧入水,二郎与七友亦俱入水;龙上岸,亦俱上岸。遂擒孽龙。二郎与七友斗疲,暂憩于王婆岩下,而置龙于河中。河有龙洞,通崇庆州河,孽龙乃伺机潜逃。二郎以三尖两刃刀置河上,倾耳近柄而听之,惊曰:“龙遁矣!”乃与七友急往觅龙,终复擒之于新津县童子堰。方返至王婆岩,遇前日泣孙老妪,持铁链来谢赠之。二郎即以此链锁孽龙,系之于伏龙观石柱下深潭中,后遂无水患。

二郎擒孽龙神话,在流传的过程中,又有其他一些神话黏附在这个神话上面,例如望娘滩神话、梅山七圣神话、观音救难神话等。在上面节述的那段神话中,所黏附的梅山七圣神话和观音救难神话已略露端倪,七猎人在其他传说中就是梅山七圣,持铁链来赠的老妪就是观音菩萨。梅山七圣,《封神演义》第九十二回说是梅山的猿、猪、羊、牛、狗、蜈蚣、蛇七怪,因助纣为虐,被杨戬、哪吒收斩。这里却说是助二郎擒孽龙的七个猎户。七个猎户在别的传说里又称煤山七友,因二郎擒孽龙所在的灌县玉垒山一带,都是产煤之地,七友大约是古代的七个采煤工。灌县二王庙旧有七圣殿,塑七友像,以其形状诡异,俗亦称之为“七怪”。这就是梅山七圣神话的黏附。至于观音救难神话的黏附,那是有的传说说,二郎追捕孽龙,孽龙走投无路,幻化为人,逃往青城山。二郎在后面紧追不舍,追至大面山。观音助二郎一臂之力,化为王姓老妪,在路旁卖面。孽龙腹中饥饿,买面吃了。面条遂化为铁链,锁住了孽龙的肺肝,孽龙便被追来的二郎擒获。这段神话又常和望娘滩神话结合在一起,一同黏附在二郎神话上面。或者说,二郎擒孽龙和观音救难神话一同黏附在望娘滩神话上,也无不可。关于这,林名均《四川治水者与水神》(《说文月刊》三卷九期)文中有比较忠实完整的记录,兹移录如下:昔有一孝子,家贫,刈草以奉其母。天悯其孝,赐以茂草一丛,日刈复生。异之,掘其地,得大珠一。藏米椟中,翌日启视,米已盈椟。置诸钱柜,钱亦满箱。家因以富。邻里异之,探得其故,求观此珠,而群起夺之。其人大窘,乃纳诸口中,珠滚入腹。渴极求饮,尽其缸水,犹有未足,遂就饮于江。母追之,见已化为龙,仅一足犹未变化。母就执之,恸且恨曰:“汝孽龙也!”于是兴波作浪,随江而去。然犹频频回首视母,回视处辄成大滩,故有二十四望娘滩之名也。龙因痛恶乡人之相逼也,乃兴水患以为报复。其后李冰降伏此龙,遂与龙斗。其子二郎佐之,龙不胜,化为人形遁去。有王婆者,观音菩萨之幻形也,助冰擒此孽龙,设面肆于路旁。龙饥往食,面化为铁锁,乃将铁锁系于深潭铁桩之上,故今庙名伏龙观也。

以上所述,就是二郎擒孽龙神话和观音救难神话一同黏附在望娘滩神话上的。这种黏附,竟成了画蛇添足,不伦不类,大大有损于被迫吞珠化身为龙的孝子的形象。化龙的孝子所以称为“孽龙”,就为了不忍和儿子分离的母亲在气愤中的一句诅咒“汝孽龙也”,于是他就真成了孽龙而需要李冰父子再加上观音菩萨去降伏了:这自然是落后的封建意识在群众头脑中的作祟,是属于神话的糟粕,不足以取。

但这种糟粕的存在,还是由来已早,并不开始于近代。宋苏轼《神女庙》诗说:“蜀守降老蹇,自今带连镮。”胡仔注:“秦时蜀守李冰降毒龙蹇氏,锁之于江上,水害遂息。”从诗和注,便知道李冰父子降孽龙神话早已和望娘滩神话粘合起来了:望娘滩神话中的孝子化龙时,一足为母所执未变而跛,跛者,蹇也,故诗称老蹇,注称蹇氏。也有较早记录的单独的望娘滩型神话,未做任何黏附的,如像李调元《井蛙杂记》卷一记的:“大足化龙桥,相传溪中有珠,浮水上,邑人聂姓,得而吞之,遂化龙去,因此为名。”聂姓的“聂”,当然就是孽龙的“孽”的谐音。可惜记述太简单了,似乎仍只是神话的零片,看不清它的全貌,既然姓聂(孽),亦必有降此聂(孽)姓之人,是否又和二郎降孽龙神话有关,就不得而知之了。

◎“白蛇传”

“白蛇传”也是很早就流传于民间的神话,它大约产生于南宋时代。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说:“杭州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若《红莲》、《柳翠》、《济颠》、《雷峰塔》、《双鱼扇坠》等记,皆杭州异事,或近世所拟作者也。”作为说唱材料之一的《雷峰塔》即“白蛇传”,已于明代中叶为民间艺人所演唱,演唱的内容为发生在南宋年间的一个神话故事。在当时民间艺人演唱的那批节目中,所依据的材料,是古今小说评话。请注意古今小说评话的“古”字,是说除了一部分是“近世所拟作者”以外,还有一部分是自古相传下来的。《雷峰塔》即“白蛇传”神话,我们以为应当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