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80年到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读书,后由组织上统一安排到西园寺依明开大和尚剃度出家,1983年毕业又被分配到西园寺亲近明老,前后十余年。明老于1994年圆寂,距今已十五年,回顾起来历历在目。他老人家的持戒精严、坚强意志、做事认真、低调处事和宽广胸怀,对我的影响和启发,可以说尽未来际,终身难忘。明老一生持戒精严,行持严谨,即使在非常艰难的时期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在主持省、市佛协期间特别注重僧人的道风建设。从相关资料以及亲近明老的过程中得知,明老在“文革”期间舍身护寺,使得西园寺800余尊佛像和六万多册古版经书得以保存,即便处于非常危险的时期,耳朵被打得鲜血直流,他那坚强意志自始至终都没有动摇过。明老做事认真,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主持苏州市佛协工作,80年代宗教政策落实时又兼任江苏省佛协会长二届十年;当时苏州有二百多所寺院,为了便于管理和给后人保留资料,明老对这些寺院都进行实地考察和登记,现在苏州市佛协档案室可以查到他当年亲笔记录的资料。由此可见明老对待工作认真,在任期间,在各种会议中都特别强调道风和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僧人道德和威仪的养成。今天的苏州佛教事业欣欣向荣,离不开明老为我们奠定的基础,因此我经常回忆起在明老身的点滴记忆,他的一言一行始终印在我的脑海里,音容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一生行事低调,虽然社会各界给予他的赞美很多,但他不论是在寺内还是外出,从不讲究排场,非常珍惜自己的福报,处事严谨,让人感动和佩服!
西园寺培养的人才之一李尚全博士发心整理明老生平资料,作为“戒幢律寺文史丛书”第一册推出,内容分二部分,一者生平,二者着述。生平部分记述了明老坎坷的幼年、勤奋的青年、坚韧的中年以及奉献的晚年,从生活和工作等各个层面展现了明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着述部分主要是收集了明老的《苏州佛教志稿》,通过《苏州佛教志稿》,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苏州佛教的发展轨迹,这部分资料非常珍贵,很有价值,填补了近现代苏州佛教史的空白。实际上这本书是作为一本资料出版的,对于明老的思想研究将会逐步展开。大家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明老原来是一个普普通通、不能再普通的贫寒子弟,由于意志坚强、做事认真、低调处事、思想独特,从童真出家到晚年,甚至到最后圆寂前的一刹那,他的坚定信念都没有动摇过,他对于佛教的奉献,正如古人所讲的“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交给龙天”,一切以佛教为重,始终都是把佛教的发展作为第一考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生低调处事,时刻以佛教的戒律要求自己,把佛教的精神融合到日常生活中,正是这种平实的精神,令我们赞叹不已。
整理明老资料并成书出版,目的是希望西园寺全体僧众和参与西园寺发展的各界人士都能够了解到明老一生为佛教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尤其是把个人的学修和工作都能融合到佛教和众生中去,真正做到自觉觉他。我们应该以明老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强化道风建设,加快人才培养进程,做一个新时代有思想、能吃苦耐劳、敢于承担、勇于奉献的僧人,为契合时代,弘扬佛教,为人类心灵的升华和净化而勇猛精进,以报答明老的恩德。是为序。
普仁
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