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有两个豪绅:一个叫石崇,一个叫王恺。王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父。晋武帝常常支持王恺与石崇争富。有一次,晋武帝送了一只高二尺多、枝条繁茂、世所罕见的珊瑚树与王恺。王恺十分得意,便拿去给石崇看,借以显示自己的富豪。
石崇看了一看,便用铁如意将珊瑚打碎了。王恺既感到痛惜,又觉得是石崇嫉妒他有这样稀奇的宝贝,因而便声色甚厉地责备石崇。石崇却无所谓地对王恺说:“这有什么稀奇,还你一只得了。”当即便叫人把自己的珊瑚拿出来让王恺挑选。石崇的珊瑚树高三四尺不等,枝条主干姿态绝世,光彩夺目;六七只珊瑚,每只都比王恺的高大而瑰丽。王恺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顿觉愕然。
后人把“声色甚厉”说成“声色俱厉”,用来表示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大声疾呼
典出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唐朝时,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叫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25岁时中进士,到了28岁时尚未被任用,便写信给宰相赵憬,希望得到朝廷的任用。信发出以后,等了19天尚未见复信,韩愈又写了第二封,即《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信中,韩愈大声疾呼朝廷应像救水火之灾那样,来援救和任用那些有才学而面临困境的人。他说:当一个人遭受水火之灾而向人们求救时,不仅亲属为他奔走呼号,就是旁观者也会大声疾呼,希望人们快来救救这个遭受灾害的人。这是因为这个人所面临的情况实在危急,处境实在可悲。现在我的境遇也是这样既危险又急迫,因此我也大声疾呼,希望人们伸出救援之手……。
后人用“大声疾呼”指向人迫切地大声呼吁,使人警觉。
道听途说
典出《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艾子,是春秋战国时的人,有一次他刚从楚国回到齐国,毛空告诉他说:“有一个人家的鸭子一次生了一百个蛋。”艾子不相信问道:“哪有这样的事呢?”毛空改口说道:“那么是两只鸭生的蛋。”艾子说:“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毛空又改口说:“那么是三只鸭生的蛋。”后来毛空见艾子总是不相信,就一次又一次地把鸭子一直增加到十只。艾子问他道:“你为什么不减少蛋的数目呢?”毛空说:“我宁愿增加鸭子的只数,也不减少蛋的数目。”艾子只好不说话了。毛空却接着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来,有三十丈长,十丈宽。”艾子说:“没有这个道理。”毛空改口说:“那么就是二十丈长。”艾子说也没有道理。毛空又改口是十丈。艾子忍不住了,问他:“你看见这个世界上有十丈长、十丈宽的大块肉吗?”接着又问:“你刚才说的鸭子是哪一家的?那块肉又掉在什么地方?”毛空老老实实回答道:“我是听别人说的。”艾子马上转过脸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可不要像他这样‘道听途说’啊!”
从此以后,大家便把随便听来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叫做“道听途说”。
鼓闻百里
典出明·冯梦龙《笑府》:甲曰:“家下有鼓一面,每击之,声闻百里。”乙曰:“家下有牛一只,江南吃水,头直靠江北。”甲摇头曰:“那有此牛?”乙曰:“不是这一只牛,怎谩得这一面鼓?”
甲说:“我家里有一面鼓,只要敲击,百里之外都能听见。”乙说:“我家里有一头牛,如果在江南吃草的话,它的头就靠在江北。”甲摇摇头说:“哪会有这样一头牛?”乙说:“如果没有这样的牛,怎么会有你那一面鼓?”
寓言中的甲是吹牛者,乙方揭露谎言者,乙采取的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谎言不攻自破,后人用这则寓言讽刺吹牛、说大话。
花言巧语
典出《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朱子语类》中解释“巧言”说:“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元·王实甫《西厢记》中,对“花言巧语”有形象地描写:“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流泪。”
《西厢记》里说:张生和崔相国的女儿莺莺相爱,托莺莺的丫环红娘带了一封情书给莺莺。嫌贫爱富的相国夫人不许他们相爱,只许他们以兄妹相称。莺莺惧怕老夫人,见了张生的书信后,故意发怒道:“我是相国家的小姐,谁敢将这柬帖来戏弄我!”当场责备了红娘几句,并写了回信让红娘送给张生。其实,莺莺信中却密约张生月下相会。红娘识破了小姐的用心,把信交给张生时,唱道:“我们小姐,对人前花言巧语,没有人时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不展,暗自流泪。”
后人用“花言巧语”指虚伪而好听的话。
绝口不道
典出《汉书·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丙吉,字少卿,年少好学,为人忠厚,后来做过廷尉监。刘询未当皇帝之时,曾遇难入狱,丙吉为此多方设法营救,使他得以安全脱险。
刘询即位后,号称宣帝。这时丙吉被封为关内侯,但他从不矜夸自己的好处。尤其是关于营救过宣帝刘询之事,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他都“绝口不道”,所以宫廷之中,没有人知道他营救过刘询的事。
丙吉做人忠厚,不谈己善,也不居功。后来刘询加封丙吉为博阳侯,采邑三百户。就在这时,丙吉病倒床褥,后经多方治疗,终于痊愈。丙吉康复之后,上书辞谢受封。他说功小受封,于心有愧。经宣帝劝说,他才勉强接受了。五年之后,他代魏相为丞相。
后人用“绝口不道”(亦作“绝口不谈”)来形容闭口不说,绝不漏嘴。
口若悬河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晋国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学,特别对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现象,肯下功夫思索。后来,他爱好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具有深湛的研究。当时有许多人请他去做官,他一概辞掉了,只是拿研究学问和谈论哲理当作最快乐的事情,最后算是做了个黄门侍郎。
因为他的知识很丰富,能够把一切事情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又喜欢尽量发挥自己的见解,于是太尉王衍常常称赞他说:“听郭象说话,好比悬在山上的河流泻水,直往下灌,从来没有枯竭的时候。”后来的人就根据王衍的话,引申出“口若悬河”这句成语。
“口若悬河”比喻人健谈,言辞如河水倾泻,滔滔不绝。
立木南门
典出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日:“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制定新法完毕,尚未颁布。他恐怕百姓们不信赖自己,于是在秦国都城的南门口竖起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召集百姓,告示说:“如果有人能将木杆移至北门,赏赐十金。”
众百姓听了很奇怪,不知他是什么意思,都不敢贸然去移。商鞅又说:“能移木杆人,赏五十金。”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将立木搬至北门,商鞅当众赏赐了五十金,以表示自己言而有信,不欺骗百姓。
事后,他便颁布了新法。
后人用“立木南门”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办事情,应该言而有信,方能取信于民,绝不能朝令夕改,失信于人。
鲁鱼亥豕
典出《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春秋时,有一次孔子的一名学生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听见有人高声念道:“晋国伐秦,三豕涉河。”子夏听了,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为什么晋国的军队征伐秦国,有三只猪渡过黄河呢?恐怕不是什么“三豕涉河”,而是“己亥涉河”吧?他到了晋国,一问,果然是“己亥涉河”。
原来,汉字中有许多字形相同的字,像“鲁”和“鱼”,“亥”和“豕”等,搞不好就要弄错。
后人用“鲁鱼亥豕”表示书籍在传抄、刊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满城风雨
典出送·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四:黄州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临川谢无逸以书问有新作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
秋天到来之后,自然界的景物,样样都可作为写诗的绝好材料。昨天无事,靠在榻上养神,听到从丛林中发出来的风吹雨打的声音,美妙极了,起身提笔,在墙壁上题诗:“满城风雨近重阳,……”刚写了第一句,忽然催收房租的人拍门进来,就此将我的诗兴败坏了,所以只能将这一句寄给你看。
“满城风雨”原指城内处处风雨交加的深秋景色,后来多用以比喻某事很快传播开来,人们议论纷纷。
巧言令色
典出《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传说皋陶和禹在舜帝面前讨论过治理国家的事情。在讨论的时候,皋陶说:“相信并按照先王之道处理政务,就能使谋略实现,大臣之间也就能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禹说:“对呀,但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皋陶说:“唉,这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努力提高品德修养,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同族的人,同时也要使他们贤明起来,努力辅助你治理国家”禹非常佩服地对皋陶说:“你说得好啊!”。
接着皋陶又说:“还有呢,怎样用人也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到知人善任。”禹说:“对!知人善任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才能用人得当。如果能做到这点,又‘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意思是:何必怕那些花言巧语善于谄媚的人呢)?”
后人用“巧言令色”来形容花言巧语,伪装和善的样子。
三寸不烂之舌
典出《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有一次被邀参加楚国宰相的宴会,宴会散了后,楚相发现自己最贵重的玉璧不见了。侍从说:“一定是张仪偷的,他又穷又行为不端,除了他还能有谁呢?”于是,楚相派人把张仪抓来,百般殴打追逼,把他家抄了个遍,找不出来,只好把张仪放了。张仪的妻子因为张仪受了冤屈,又被打得体无完肤,因此守着张仪哀哀地哭。张仪说:“不要哭,不要哭,现在要紧的是:你看我舌头还在不在,被打烂了没有?”妻子被逗笑了,说:“舌头还在你口里。”张仪说:“只要舌头完好,那就不要紧。”后来,张仪西入秦国,凭着他的政治才能和无敌的口才,为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人用“三寸不烂之舌”这个谚语比喻只要舌头不烂,就能凭借语言说服人。引申为巧舌如簧地说服别人。
拾人牙慧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晋朝时有一个叫殷浩(字深源)的人,很有学问,又善于说话,曾被封为建下将军,统帅扬、豫、徐、兖、青五州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流放到信安(在今浙江省衢县境)。殷浩有一个外甥叫韩康伯,人非常聪敏,又有学问,殷浩也很喜欢他。殷浩在被流放时,韩康伯也随他在一起。有一天,殷浩见他对人发表议论,显示出十分得意的神情。事后殷浩就说:“康伯连我的牙后慧还没有得到哩!”
牙慧,是指牙上的污秽。殷浩这句话的意思是:韩康伯连殷浩牙齿后面的污秽还没有得到,谈的道理实在和殷浩所知道的差得很远呢!后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拾人牙慧”这句成语,来比喻沿袭别人说过的话,自己没有真知灼见。
信口雌黄
典出《晋书·王衍传》: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读《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晋朝时候有一个叫王衍的,在晋武帝(司马炎)时做了太子舍人,后来调做尚书郎等职。他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喜欢谈论人事之理。做官以后,还是崇拜老子和庄子,整天讲“无为而治”的道理。因为他的才学很高,谈论很精辟透彻,因此,在当时享有很大的名气,许多读书人都佩服他,而且还模仿他的做法。
当王衍读解老庄玄理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一把玉柄拂尘表现出十分从容宁静的态度。而他有时把义理读解错了,就随口改正。于是人们说他是“口中雌黄”。原文最后一句是:“世号口中雌黄。”雌黄本来是山里一种黄赤色的矿物。古时候的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都用雌黄涂抹。“口中雌黄”,便是随即改正说错的话的意思。
后来的人从此引申,便把人随口说出的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话,叫做“信口雌黄”。
言过其实
典出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先主临薨(hōng)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三国时,刘备为关羽复仇,出兵伐吴,失败后退至白帝城,忧愤病倒,将要死的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所说的话,往往夸大,言过其实,今后丞相用他时要格外谨慎。”
刘备死后,司马懿出兵攻打街亭,马谡向诸葛亮请求自己愿意去守街亭,结果因才智不够,弄得街亭失守。诸葛亮以马谡不听军令,把他杀了,忽然想起了刘备临死的嘱咐,不禁大哭一场。
“言过其实”这句成语是指说话的人,语言浮夸,超过实际。
·学识见闻篇
不耻下问
典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春秋时,卫国有一个叫孔文的大夫,死后被谥为“文”。子贡就这件事询问孔子说:“孔文子凭什么谥(古代君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为‘文’?”
孔子回答说:“他聪明灵活,爱好学问,并且谦虚下问,不以为耻辱,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学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不求甚解
典出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
从前有这样一个人,不知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宅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有些沉默寡言,不大喜欢说话.但是他对各种问题都喜欢思考,对各种社会现象都留心观察,并且有他独到深刻的见解。不大喜欢说话,并非他的天性,只要遇到知己,他可以慷慨激昂地抒发胸中的积闷,抨击官场的劣迹、社会的弊端。他“好读书”,但“不求甚解”,一心领会它的精要之处;一旦解除了一个疑团,懂得了一些新的道理,便乐得手舞足蹈,有时甚至连饭都忘记吃了。五柳先生尤其可贵之处是不羡慕名利,不愿低三下四奉迎拍马,对那些仗势压人高高在上的官僚,他极为轻蔑鄙视,总是避而远之。由于他不愿与世浮相处,所以隐居故里。
“不求甚解”在这里是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文句上下功夫。
后人用“不求甚解”来说明学习不够认真,不求深入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人。
斗牛图
典出宋·曽敏行《独醒杂志》: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胄《斗牛图》。
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马知节先生曾经非常珍视他所收藏的唐代名画家戴胄画的一幅《斗牛图》。
在一个空闲日子,他将画展开在厅前晒太阳。一个前来送租税的农民见了这幅画,暗暗发笑。马知节疑惑不解,问他为什么发笑。那农民回答说:“我这个耕田人,不懂得画,但是却熟悉真正的活牛。那牛打架时,总是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即使身强力壮的人,使尽全身力气,也不能拉出它来。而这张斗牛图,牛都举起尾巴,这似乎很不相像啊。”马知节听了,对农民的见识很佩服。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名家的东西都要接受实际生活的检验;有实际生活经验的人往往有真知灼见。
囫囵吞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