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刘表很宠爱蔡夫人生的小儿子刘琮,而不大喜欢大儿子刘琦,刘琦因此很苦闷。刘备和诸葛亮来到荆州后,刘琦曾多次找到诸葛亮,请他为自己想个自全之策。诸葛亮怕招惹是非,没有答应。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后花园游玩,一同登上高楼饮酒。欢宴之际.刘琦令人把楼梯抽去(古时楼房,楼梯为木制,可以搬动),然后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你说我听,没有外人,请先生赐教。诸葛亮见刘琦处境确实危险,便示意说:春秋时,晋国公子申生在国内而遭害,公子重耳弃国出走而保全。刘琦听了,顿时醒悟。正好当时江夏太守黄祖死了,刘琦便乘机请求出任江夏太守。
后人用“上楼去梯”比喻极端秘密的策划;也用来比喻诱人上前而断其退路。
未雨绸缪
典出《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鸱鸮”是一种体小,嘴尖,性驯的小鸟。这首诗的作者通过一只失去小鸟,但仍努力营筑巢室的母鸟的哀怨口吻,写出它自己的辛勤劳瘁。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意思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用桑根的皮把巢室的空隙之处缠缚紧了,只有巢室坚固,才能免去人的侵害。
以后人们把这几句诗引申为“未雨绸缪”,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应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胸有成竹
典出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我国宋朝有一个读书人,姓文名同,字与可。他很擅长写生,喜欢用水墨画的形式画一些花鸟石鱼、翔鹰飞燕、旭日晚霞之类。
他生平很爱竹,就在自己的寓所前,对着窗子栽植许多青竹,自己耐心地培育这些心爱的东西;从早春到隆冬,从晴天到阴雨,从早霜到晚雾,他凭窗仔细观察,品评竹叶和竹枝在每一个季节、每一种气候里的变化和不同的姿态。时间过得久了,他对竹的各种变化和姿态便十分熟悉,甚至能瞑目成形,把竹叶和他的枝干细致地默绘出来,而且每幅作品都很动人而富有生气。
有一天,他的一位知己晁补之来找他,看到了这种情况,便赋了一首诗,诗中写道:“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意思说文与可下笔画竹之前。心中早已孕育了竹的形象。故诗画家苏东坡在其所作《画竹记》中,也有“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之句。
后来,人们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计划。
予取先与
典出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君予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故予之。(予:给。姑:暂且。辅:帮助。)
春秋末期,晋国的一个当权贵族知伯向另一个贵族魏桓子强要土地,魏桓子拒绝了。一个叫任章的人劝魏桓子还是把土地割让给知伯。他说:“你把土地割给他,知伯必然骄傲而轻敌,而邻国必然惧怕他而互相团结起来,以互相团结的诸国之兵,来对付骄傲而轻敌的晋国,那么知伯的命就不会长了。《周书》上说的好,要想打败对方,必须暂时扶植他;要想从对方得到什么,必须先给他一点东西。”后来魏桓子照任章的话做了,知伯果然因为骄横、贪得无厌而丧了命。
后人用“予取先与”这个典故比喻要想从对方得到什么,必须先给对方一点甜头。这句成语有时也写作“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斩草除根
典出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shān)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春秋时期,有一次卫国与陈国联合去讨伐郑国。郑国的郑庄公请求陈国的陈桓公,希望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他的弟弟陈五父劝他说:“与善人亲近,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最宝贵的东西,不能失掉。我看还是与郑国讲和吧!”
听了弟弟的话,陈桓公很生气,说:“宋国和卫国是强大的国家,我害怕他们难为我;可郑国是一个小国,我去攻打它,它难道还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以后,郑国强大起来,派兵侵袭陈国,把陈国打得大败。邻国眼看着陈国吃了败仗,然而却坐视不救。人们议论说:这是陈国自找苦吃,长期作恶事不知改悔。古书有言,做恶事容易,这犹如燎原烈火一样,无法扑灭,必然最后将大祸引到自己头上。周朝的大夫周任讲过这样的道理:“作为国家的国君,对待恶事应像农夫对杂草一样,将它们铲除,连根挖掉,不让它们再生长出来,这样做的结果,善事才能伸张起来。”
“斩草除根”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变来的,比喻除掉祸根,以免后患。
·品味哲理篇
东野稷之御
典出战国·庄周《庄子·达生》: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
颜阖遇之,人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
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
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东野稷给鲁庄公表演驾车的技巧,进退笔直,左右旋转就像画圆规,处处合乎驾车的规矩。庄公认为这种驾车的姿式就是天下最美的了,又让他在路中间原地来回反复绕圈子。
颜阖见到这种情况,便去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将被毁掉。”庄公闭口不搭理他。
一会儿,东野稷果然失败回来了。庄公这才问颜阖说:“你凭什么知道要坏事呢?”
回答道:“他的马体力已消耗完了,却还要继续驱使它,所以说一定会毁掉。”
后人用“东野稷之御”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应过分。这就是使主客观统一,主观愿望不超过客观条件的许可。盲目逞能,忘乎所以,以致超出客观条件所许可的限度,是没有不失败的。
佛道自尊
典出清·石成金《传家宝·笑得好》:一庙中塑一老君像在左,塑一佛像在右。有和尚看见曰:“我佛法广大,如何居老君之右?因将佛搬在老君之左。”又有道士看见曰:“我道教极尊,如何居佛之右?”因将老君又搬在佛之左。彼此搬之不已,不觉把两座泥像都搬碎了。
一所庙堂上塑着两尊泥像,左面是老君,右面是佛祖。一天,有个和尚走来看见,不满地说:“我们佛法无边,怎么能屈居老君之下,放在右边呢?”于是就把佛像搬在老君像左。后来,又有一个道士看见,不平地说:“我们道教极其尊贵,怎么能屈居佛教之下,放在右边呢?”说着又将老君像搬在佛像左面。
就这样,彼此不停地搬来搬去,最后竟然把两尊泥像都搬弄碎了。
后人用“佛道自尊”的这个典故告诫人们,光有良好的动机和愿望而不看客观效果,并不是真正的好心。
狐裘而羔袖
典出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
春秋时期,卫国的右宰相名字叫毂,他居官清正、辛勤,很有政绩,可是却不善于打仗。在一次战争中,他率领的军队被打得大败,毂逃了回来,听候处分。卫君和大臣们商议后,认为丧军辱国,罪很大,决定判处他死刑,问他有什么辩护的意见没有。毂说道:“就这次打仗的失败而言,您的处分是适当的,我决不为此而辩护。但是,我正如谚语说的,是‘狐裘而羔袖’者也,你们可不可以整体地评价一下我的功过呢?”卫君听了,回忆起毂一生的功绩,于是下令赦免了他的罪行。
“狐裘而羔袖”,是说:一件袍子,整体都是用极贵重的狐皮做的,只有袖子用的是贱价的羊羔皮。
后人用“狐裘而羔袖”这个典故比喻大体很好,只是稍有不足之处。
解铃还须系铃人
典出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十三:金陵清凉泰钦禅师,性豪逸,众易之。法眼独契重。一日眼问众:“虎项系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一金陵清凉山法灯禅师,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和尚的时候,聪明机智,性格豪迈,并不一天到晚念经拜佛,大、小和尚都瞧不起他,只有主持方丈法眼禅师特别器重他,以为他对佛学造诣领悟最深。一天,众和尚聚会听法眼讲经,法眼突然向大家问道:“虎项金铃,是谁解得?”半天,没一个人答得出来,恰值这时,法灯从外面进来,法眼禅师又把这个问题问他,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是谁把铃子系到虎颈上去的,谁就能解下来。”法眼禅师非常赞赏他的回答,向大家说道:“听见没有?你们轻视他不得呢!他将来的成就必定高于你们。”后来,法灯果然成为一代名僧。
后人用“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典故比喻谁惹出来的问题,仍应由谁去解决。
盲人摸象,各执一见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闻明眼人又作么生?”师曰:“汝但举似诸方。”师经行次,众僧随从。
古时候,有个皇帝召集了一批瞎子,让他们各摸大象的一个部分。等他们摸完了,然后逐个问他们:“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摸象牙的人说:“大象像一个长萝卜。”摸耳的人说:“它像一只簸箕。”摸头的人说:“它简直是一块大石头。”摸鼻子的人说:“不,它像一根木杵。”摸背的人说:“它像一只大床。”摸肚子的人说:“怎么我觉得它像一只大瓮子呢?”摸尾的人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大象像一根绳子。”他们各根据自己的触觉各执一见,争论不休,其实谁也未见整体,都说错了。
后人用“盲人摸象,各执一见”的谚语比喻不见整体者必执偏见。
临河而钓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夫临河而钓,日入而不能一鯈鱼者,非江河鱼不食也,所以饵之者非其欲也。及至良工执竿,投而擐唇吻者,能以其所欲而钓者也。
有个人坐在河边钓鱼,直到日薄西山也没有钓上一条鱼。这并不是因为鱼不贪食,而是因为他所用的钓饵,不合鱼的口味。
等到另一个善于钓鱼的人执竿垂钓,鱼儿纷纷上钩。这是因为他能够用鱼爱吃的东西做钓饵的缘故。
后人用“临河而钓”的典故说明,只有根据事物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办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两个人在同一地方钓鱼,收获如此悬殊。两个人从事相同的工作,所得却往往不同,其中既有认识问题,也有方法问题。
前车可鉴
典出《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贾谊,是西汉时洛阳人,有一次,他上治安策给汉文帝,讲述治理国家的道理说:“秦朝的时候,宦官赵高教导秦始皇次子胡亥,单教他怎么去处决犯人,他所学习的,不是斩杀犯人,就是灭绝犯人的全族!”
秦始皇崩于沙丘,次子胡亥做了皇帝,第二天就射杀人了。有人用忠言去劝他,他认为是诽谤;有人给他贡献治国的计策,他认为是妖言。他杀起人来,简直像割草一样。难道胡亥的本性生来就是那样凶残吗?不是的,因为是教导他的人,教得不合道理罢了!俗语说:“不熟悉做官的,只要看他所办的公事成绩如何就可以知道!”又说:“前车覆,后车鉴”这一句成语,它的意思是教人注意从前自己或别人做事的失败,作为后来做事的警戒,要特别小心,不可再蹈从前失败的覆辙。
这是用来警惕自己劝喻别人做事要谨慎的话。这句话也有人叫做“前车之鉴”,也有人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都是同一意义,都是劝人不要再蹈从前覆辙的话。
师旷调琴
典出元·刘基《郁离子》:晋平公作琴,大弦与小弦同。使师旷调之,终日不能成声。公怪之。师旷曰:“夫琴,大弦为君,小弦为臣,大小异能,合而成声,无相夺伦,阴阳乃和。今君同之,失其统矣。夫岂瞽师所能调哉?”
晋平公让人作了一张琴,琴上的弦精细一样,没有大弦、小弦的区别。
琴作好后,他让乐官师旷来调音。师旷调了一整天,也没调出个曲调来。
晋平公很不满意,怪怨师旷不会调琴。师旷回答说:“一张琴,大弦为主,小弦为辅,大弦小弦各有各的用途。它们彼此配合,才能合成音律;它们有条不紊,才能奏出和谐悦耳的音乐。您现在把琴弦搞得一模一样,破坏了它们应有的系统。这样的琴让我怎么调呢!”
后人用“师旷调琴”这个典故说明:人们要进行正常的生活和有秩序的生产,就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分工协作。
未分香臭
典出南朝·梁元帝萧绎《金楼子》:昔玉池国有民,婿面大丑,妇国色鼻齆(wèng,鼻齆,指因鼻孔堵塞而发音不清)。婿求媚,此妇终不回家,遂买西域无价名香而熏之,还人其室。妇既齆矣,岂分香臭哉?
世有不适物而变通求进,尽皆此类也。
从前,玉池国有户人家,丈夫长得奇丑,妻子生得倾国倾城,但是患有鼻塞病。丈夫向妻子讨好,但这妇人始终不愿回家。丈夫就买了西域出产的名贵熏香拿回来点燃,把妻子接回家来。但妻子鼻塞不通,怎么能够分辨出香臭来呢?
世界上凡是用不适当的办法去求得变通进取的,都是这一类人呀!
这个寓言揭示了光有良好的愿望,而对具体情况缺乏实际的调查研究,就不能对症下药,得不到如期的效果。此为主观主义者戒!
一动不如一静
典出宋·张端义《贵耳集》:孝宗幸天竺及灵隐,有僧端相随。见飞来峰,问端曰:“既是飞来的,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杭州西湖有个小山峰名叫飞来峰,据说有个印度和尚看到它,惊讶地说:“这个山峰原来是坐落在西天灵鹫山前的,怎么会飞到这里来了呢?”听到这话的人说:“你怎么知道它是西天飞来的呢?”印度和尚说:“这峰中有个老猿,常常出来到灵鹫山听佛讲经,我见过多次,不信我把它唤出来你瞧瞧。”于是嘬口作啸声,果然半山腰有个老猿应声出来,向印度和尚拱手行礼,从此人们叫它飞来峰。
这年,南宋孝宗皇帝到西湖游玩,看到飞来峰,就问跟随他一起游湖的和尚僧端:“这峰既然是飞来的,那么它为什么不再飞走呢?”僧端非常巧妙地回答道:“谚语不是说‘一动不如一静’么?”他的回答,一方面宣扬了佛教动不如静的哲学思想,一方面规劝孝宗皇帝不要在政事上经常更变,骚扰百姓。
后人用“一动不如一静”这个典故比喻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妙。
一日千里
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允传》: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东汉时,山西太原有一个叫王允的人,字子师,他在少年时便以聪敏称于乡里,当时和他同乡的大学问家郭泰(字林宗),和他见面相谈之下,大为折服,事后尊崇地对人说:“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意思是说:王允的学问进步得很快,真是一日千里,将来必定是辅助帝王成大事业的人!
从此以后,郭泰便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汉献帝时,王允曾做过司徒这个官职。那时,适值董卓专权,挟持了献帝,荒淫凶暴,整个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老百姓也非常痛苦。王允表面上附和他,而暗中结交吕布(董卓的义子,勇武过人),密谋除掉他,后来终将董卓刺死,但王允却因不听从吕布除恶务尽的劝告,结果被董卓的部将李催、郭汜所杀。
后来的人,便根据郭泰称赞王允的话,将“一日千里”引为成语,用来比喻在学习中或工作中进步得快,或是一件事物发展得很快。
远水不救近火
典出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组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