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初,冯跷闻孟尝君好客,蹑跷而见之。孟尝君曰;“先生远辱,何以教文也?”冯曰:“闻君好士,以贫身归于君。”孟尝君置传舍十日,孟尝君问传舍长曰:“客何所为?”答曰:“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迁之幸舍,食有鱼矣。五日,又问传舍长。答曰:“客复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孟尝君迁之代舍,出入乘舆车矣。五日,孟尝君复问传舍长。舍长答曰:“先生又尝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不悦。
居期年,冯无所言。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馀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乃进冯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幸临文者三千馀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冯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合之。齐为会,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
“译文”
当初,冯谖听说孟尝君乐于招揽宾客,便穿着草鞋远道而来见他。孟尝君说:“承蒙先生远道光临,有什么指教我的?”冯谖回答说:“听说您乐于养士,我只是因为贫穷想归附您谋口饭吃。”孟尝君没再说什么,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十天后孟尝君询问住所的负责人说:“客人近来做什么了?”负责人回答说:“冯先生太穷了,只有一把剑,还是草绳缠着剑把。他时而弹着那把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吃饭没有鱼’。”孟尝君听后让冯谖搬到中等食客的住所里,吃饭有鱼了。过了五天,孟尝君又向那位负责人询问冯谖的情况,负责人回答说:“客人又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于是孟尝君又把冯谖迁到上等食客的住所里,进出都有车子坐。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再次询问那位负责人。负责人回答说:“这位先生又曾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没有办法养活家’。”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
过了整一年,冯谖没再说什么。孟尝君当时正任齐国宰相,受封万户于薛邑。他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食邑的赋税收入不够供养这么多食客,就派人到薛邑贷款放债。由于年景一年到头都不好,没有收成,借债的人多数不能付给利息,食客的需用将无法供给。对于这种情况,孟尝君焦虑不安,就问左右侍从:“谁可以派往薛邑去收债?”那个住所负责人说:“上等食客住所里的冯老先生从外貌长相看,很是精明,又是个长者,一定稳重,派他去收债该是合适的。”孟尝君便迎进冯谖向他请求说:“宾客们不知道我无能,光临我的门下有三千多人,如今食邑的收入不能够供养宾客,所以在薛邑放了些债。可是薛邑年景不好,没有收成,百姓多数不能付给利息。宾客吃饭恐怕都成问题了,希望先生替我去索取欠债。”冯谖说:“好吧。”便告别了孟尝君,到了薛邑,他把凡是借了孟尝君钱的人都集合起来,索要欠债得到利息十万钱。这笔款项他没送回去,却酿了许多酒,买了肥壮的牛,然后召集借钱的人,能付给利息的都来,不能付给利息的也来,要求一律带着借钱的契据以便核对。随即让大家一起参加宴会,当日杀牛炖肉,置办酒席。宴会上正当大家饮酒尽兴时,冯谖就拿着契据走到席前一一核对,能够付给利息的,给他定下期限;穷得不能付息的,取回他们的契据当众把它烧毁。接着对大家说:“孟尝君之所以向大家贷款,就是给没有资金的人提供资金来从事行业生产;他之所以向大家索债,是因为没有钱财供养宾客。如今富裕有钱还债的约定日期还债,贫穷无力还债的烧掉契据把债务全部废除。请各位开怀畅饮吧。有这样的封邑主人,日后怎么能背弃他呢!”在座的人都站了起来,连续两次行跪拜大礼。
“点评”
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怪人面目出现,起初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曾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地都满足了他而从未嫌弃。冯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时,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事孟尝君。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有人说,孟尝君能安稳为相十几年,全靠冯谖谋划得当。
一、观望试探,弹铗而歌
话说齐湣王遣孟尝君往秦后,如失左右手,恐其为秦用,深以为忧。听说孟尝君从秦逃归返国,大喜,仍用为相国。
孟尝君威望大增,信心十足,终于找回了原来的感觉。
再加上,身为大国总理,位高权重,四方人等汇聚而来,门客陡然增多,凭他高入云端的地位和名声,他不能对任何来者表示拒绝。但这么多的门客,熙熙攘攘,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坐吃山空。需要加强管理,纪律约束。
孟尝君遂把门客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曰:代舍。中等曰:幸舍。下等曰:传舍。
孟尝君把他们的职责也进行规定:代舍者,直接可以代替自己处理事务,上客居之,有肉吃,有车坐;幸舍者,可以听取任用他的意见建议,中客居之,有肉吃,没车坐;传舍者,供给粗茶淡饭,保证吃饱不饿着,下客居之,去来听便。
这时,那个叫冯谖的就从历史的夹缝间挤进来,站在了孟尝君的面前,孟尝君对这又一不速之客上下打量一番,极力掩饰着目光中的惊讶和鄙夷。
要说这个冯谖让人看不起,这也怨不得孟尝君,你一身寒酸破旧趿拉着草鞋也就罢了,腰里还煞有介事佩带着一把剑;你剑把已经损坏也就算了,还煞有介事七绕八缠用了草绳捆着。孟尝君问能做什么,冯谖回答不做什么;孟尝君问那来干什么,冯谖回答混口饭吃。于是孟尝君安排他去了传舍,下客居之。
那天孟尝君在室内休息,听得外面有人唱歌,唤人来问,说是冯谖在弹铗而歌。其铗,就是他那把破剑。问唱的什么,别人回答说,他在唱:“长剑啊,我们还是回去吧,这里吃饭没有鱼啊。”
孟尝君笑了,这个冯谖,嫌我的伙食差了,给他鱼吃,迁到幸舍。
二日孟尝君在室内休息,听得外面有人唱歌,唤人来问,说是冯谖又在弹铗而歌。问唱的什么,答说他在唱:“长剑啊,我们还是回去吧,这里出门没车坐啊。”
孟尝君笑了,这个冯谖,嫌他的地位低了,给他车坐,迁到代舍。
三日孟尝君在室内休息,听得外面有人唱歌,唤人来问,说是冯谖还在弹铗而歌。问唱的什么,答说他在唱:“长剑啊,我们还是回去吧,这里没钱养活家啊。”
孟尝君笑了,这个冯谖,嫌他的待遇低了,给他加资,看他怎说!
冯谖从此不再歌。
二、焚烧债券,薛地市义
过了一年的时间,孟尝君拿着账簿,询问门下众多门客:“哪位通晓财务,替我到薛地去收租清债?”
可是数千门客竟然没有一人出头,孟尝君顿觉尴尬。
这时冯谖站了出来:“某虽不才,愿意替主子效劳。”
临行前冯谖问:“主子,租债收完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
“你看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来到薛地,他把凡是借了孟尝君钱的人都集合起来,索要欠债,得到利息十万钱。这笔款项他没送回去,却酿了许多酒,买了肥壮的牛,然后召集借钱的人,能付给利息的都来,不能付给利息的也来,要求一律带着借钱的契据以便核对。随即让大家一起参加宴会,当日杀牛炖肉,置办酒席。宴会上正当大家饮酒尽兴时,冯谖就拿着契据走到席前一一核对,能够付给利息的,给他定下期限;穷得不能付息的,取回他们的契据当众把它烧毁。
接着对大家说:“孟尝君之所以向大家贷款,就是给没有资金的人提供资金来从事行业生产;他之所以向大家索债,是因为没有钱财供养宾客。如今富裕有钱还债的约定日期还债,贫穷无力还债的烧掉契据把债务全部废除。请各位开怀畅饮吧。有这样的封邑主人,日后怎么能背弃他呢!”在座的人都站了起来,连续两次行跪拜大礼。
第二天清晨,冯谖就赶回来向孟尝君汇报。
孟尝君又吃了一惊:“怎么这么快?都办完了吗?!”
“全都办好了。”
“你用债款买了什么回来?”
“我看主子家里,粮食瓜果满仓,金玉珠宝满屋,骏马猎犬满廊,美女侍者满堂,什么也不缺,只是没有义,我便自作主张用债款买了义。”
“买义?这是怎么回事?”
“薛是主子的封地,栖身护命之所。可是主子长期来,不抚慰、不爱护那里的百姓,不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子女、亲人,只知道一味追租索债,用商人的手段去对付自己的子民。今年大旱,没有多少收成,如果再逼债租,百姓还有活路吗?所以我用主子的名义,免除了百姓的租金债务。他们因此而把主子看做是再生父母,救世的神仙,呼喊万岁,这就是我替主子买的义!”
孟尝君听了心里很不高兴,淡淡地叹了口气:“嗯,知道了。”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98年,齐湣王因孟尝君功高震主,担心他势力太大,对他说:“寡人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做自己的臣下来指使。”于是罢免了孟尝君,让他变成一个普通老百姓。
孟尝君门下众多门客见他被废,一下子都走光了。只有冯谖没有走,陪他来到薛地。离薛地还有一百里地,薛地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带着精美的饮食,已经跪在路边,迎候孟尝君的大驾了。
孟尝君看到这动人的场面,十分感慨又感激地对冯谖说:“此时此刻,我终于见到了先生为我买的义了!”
三、苦心智掘,狡兔三窟
看到扶老携幼走出数十里路去夹道欢迎自己的薛地百姓,孟尝君此时才恍然大悟,真切感受到冯谖为他买的仁义价值所在,连连感谢冯谖。
冯谖冷静地说:“这不算什么。我曾经听猎人说过,狡猾的野兔有三个窝,也不过仅仅是免死而已。现在主子只有薛地这一个窝,只能暂时安身,危险并没有消除,高枕无忧是不行的。请主子派我出使秦国,让我为您掘那两个窝吧。”
孟尝君将自己的私人印信授予冯谖,调用五十辆车,载着五百斤黄金,送他出发。
见到秦昭襄王,冯谖说:“天下有才能的人,到了秦,秦就强大;到了齐,齐就强大。因为齐秦势不两立,都有可能统一中原,就看谁能重用天下贤才了!”
秦昭襄王虚心地求教:“寡人应该怎么办?”
冯谖说:“孟尝君被废,大王知道了吗?”
秦王说:“听说了。”
“齐国能强大,全是孟尝君的功劳,却被罢免,孟尝君正心怀不满。大王若是礼遇孟尝君,称雄天下者,除了大王,还能有谁?”
秦昭襄王很高兴,立即派出使者,驾着百辆车队,载着百镒黄金去迎聘孟尝君。
冯谖辞别秦昭襄王,又去见齐湣王说:“听说秦王遣使,带着黄金来齐国迎聘孟尝君。”
齐湣王说:“寡人也听说了。”
“孟尝君入秦,一旦被秦王重用,齐国就危险了!”冯谖继续说。
“那怎么办?”齐湣王着急地问。
“不如趁秦使还未到,大王立即恢复孟尝君的职务,秦使也就毫无办法了。”
于是齐湣王火速派出使者赶到薛地,册封孟尝君重掌相印,除了原有的封地,又加封了一千户。孟尝君听从了冯谖的计谋,趁机要挟齐王把祭祀的礼器置于薛地,要使王庭永远不能削弱自己的权位,齐王立即就答应了。
后来,秦王的使者确认了这个消息,遂打道回府了。
冯谖回来对孟尝君说:“侍臣已经为主子安顿好三个窝。主子今后可以高枕无忧,高高兴兴,快快乐乐,随心所欲地过安稳日子了!”
这一来,孟尝君在齐国执掌相位,再也没有后顾之虑了。直到他老死,齐王对他都非常尊重。
冯谖的高明在于注重争得民心而不是注重眼前利益,并善于利用复杂的外交关系,提高孟尝君的地位和价值,特别是在当时,能利用传统宗庙的礼教权威,实为高明的一着。
封地的民心民意,齐国的潜在的权势,宗庙的礼教权威,这可不是简单的“三窟”啊。
四、耐心劝诫,宽容待人
孟尝君恢复相位后,从前散去的门客又回来了。下面这段对话,堪称经典。
孟尝君对冯谖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相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
听了这番话后,冯谖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
冯谖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
冯谖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
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听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从此孟尝君在齐国担任相国几十年,没有一丝一毫的祸患与危险,这都是因为冯谖外交的成效和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