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决定成功
27236000000002

第2章 别把天赐健康不当回事

健康的身体,是老天(父母)赐予我们的“无价之宝”,但却没有你个人知道它有多么珍贵。当不知道它的用途时,我们只能让它在那里沉睡;一旦知道它可以“利用”,便以毁灭性的方式廉价将它们“售出”,待到懂得它真正的价值时,它已所剩无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获得这种赐予的机会,我们终生只有一次。

当我们因卧病在床行动受到限制时,一定会再三告诫自己,病愈之后再也不做有损健康的事;然而,一旦恢复健康,便又把自己的承诺看轻,认为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于是,一次又一次,直到有一天又回到病床上为止。如果问“谁愿意失去健康”,肯定没有一个人回答说“愿意”。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不情愿地接受“丢掉健康”的事实。说到底,还是一个“心态”问题。

健康的心态就是一粒种子。有了这粒种子,我们的心田便会郁郁葱葱,再也不会荒芜;有了这粒种子,我们就不会辜负上天赐与我们的那片土地,获得成功的人生。

一、成功与健康互为因果

1.成功来自健康的心态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小学教书。没想到,因为讲不清数学题被学生轰下台。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母亲安慰她,不必伤心,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后来,她外出打工,又因手脚太慢被老板辞退,母亲安慰的同时,又为她打点行装,让她到另一个地方去试试。女孩先后干过很多工作,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了。然而,每当女儿失败后回到家时,母亲总是安慰她、鼓励她,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后来,她终于成为一个拥有几千万元资产的老板。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向已经年迈的母亲问道:“妈,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为何对我那么有信心呢?”母亲回答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肯长的话,撒上些荞麦种子也许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这位女孩是幸运的,因为老天赐给她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辜负老天的恩赐,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保持了健康的心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福气,遇到这样一位好母亲,健康心态的由来与保持要全靠我们自己。然而,一旦我们拥有了成功的心态,就会发现:老天会派像这位母亲一样的人物来到我们身边,鼓励我们、帮助我们,只要我们珍惜一次次这样的“天赐良机”,我们就会取得一番了不起的成就。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外国有一句谚语讲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宝贝”。是啊,在老天赐与我们的那片土地上,总会有适合在那里成长的种子,只要我们抱着认真的态度去耕耘、播种、浇灌,总有一天会找到适合它的那些种子,获得一份满意的收成。其实,健康的心态就是一粒种子。有了这粒种子,我们的心田便会郁郁葱葱,再也不会荒芜;有了这粒种子,我们就不会辜负上天赐与我们的那片土地,获得成功的人生。

2.健康有赖成功的人生

人生旅途本来已充满了坎坷,如果再人为地制造包袱,则我们的步履就会更加艰难。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拒绝表演,但不能为了博得众人的喝彩而委屈了自己,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观众只有自己。倘若强迫自己去扮演不愿扮演的、同时也是不适合自己的角色,那样做的后果只有一个——失败,而伴随人生失败而来的还有身心的失败——失去健康。相信下面的故事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

有一位获得国家金奖的科技明星,周围的人都投以羡慕的目光。有一天,这位“成功”人士去看望一位高中时的老同学,言谈话语中并没有体现出什么喜悦,相反却有一种特殊的格调隐藏其中。畅谈开始,这位“成功者”对老同学说:“还记得高中毕业前……本来我要报文科的,因为那是我愿意为之神往的专业。可是,老师当众提供‘参考’意见,轮到我时说:‘你还是报文科合适,不要报理科’。我顿时感到这是把我视为二等学生了!这是我绝不能忍受的侮辱与轻蔑!于是我腾地站起来,喊了一声——我报清华物理系!”接着,他又说道:“我是赌气,我要向看不起我的老师证明:我行!我决不是等外品!”他双手绞在一起,仿佛又有了往日的激动。老同学说:“你果然出类拔萃!你不但考上了清华,而且,现在又已是硕果累累的科技精英,你成功了。”这位科技精英却说:“不,我失败了,败得很惨。”

他神色黯然,对老同学讲述起这些年的经历:他从没有爱过他所从事的专业,他魂牵梦绕的只是文学艺术。但是,为了向所有人证明“我行!”他顽强、有时甚至是残酷地逼迫自己去钻研,去实验,去为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研项目与那些令他厌恶的无机的物、有机的人打交道。他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但也养成了脾气暴戾、心情抑郁的品性。常动不动发火,常连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地烦躁不安,以至连性功能也失去了……后来,离了婚,一对儿女也跟妻子一起离开了他……

成功总是相对的,在普通人眼里他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他取得了那么多令人羡慕的科技成果。然而,如果当初他投身到“魂牵梦绕”的文艺事业,其成就肯定会更大。有时候,出于某种历史的使命感或者社会的责任感的考虑,我们会做出不情愿的事业抉择,无论其成就多大,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自豪感,足以冲淡因“被迫”带来的烦恼与不快。然而,如果是在允许自由选择的前提下,因为自己的过错(就像故事中讲的那种“赌气”)而导致抉择失误,那么,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烦恼,就会一直陪伴着他,直到他参悟到“命运”的真谛。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像故事中的“科技精英”那样,以人生的失败而告终。

其实,大自然对每一个诞生的生命都不吝啬,都要给予他们许多次选择的机会,一次错误的选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失去了再次把握机会的信心和勇气,听任自己一错再错。在这方面,我们中的许多人还真需要向许多动物学习,如若不信,请看下面“丑小鸭”的故事。

一个小生命终于破壳诞生了,因为它是由一只母鸭孵出来的,而且又大又丑,所以大家都管它叫“丑小鸭”。由于长得太大、太特别了,它便成了被排挤、被讥笑的对象,到处挨打、受辱,无奈之下,它只好飞过篱笆逃走。没想到,野外的芦苇丛里更是杀机四伏,根本没有它的立足之地,它只好来到一间农家小屋,但因为既不会像母鸡那样生蛋,更不会像猫那样发出咪咪的叫声,同样受到主人的冷落。它难以抑制自己对水中游泳的渴望,以及对户外广阔天地的向往,于是决定离开温暖舒适的小屋。当它看到一群漂亮的天鹅从灌木林里飞起,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真想与它们一起高飞”,可它怎能梦想有它们那样美丽呢?寒冬来临,水面开始结冰,它能游动的范围越来越小,最后失去了知觉……在那个冬天它所受的困苦和灾难实在难以表述,所幸故事有一个美好的结尾:春天终于来了,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大天鹅,不但其它的天鹅都向它表示亲近,所有的人们也都为它的美丽而欢呼跳跃。

安徒生的这个童话故事,之所以深受广大有志青年的青睐,是因为没有哪只“丑小鸭”不希望自己变成“白天鹅”。许多逆境中挣扎的奋斗者皆以“丑小鸭”自居,以遥远的“天鹅之梦”来敷衍自己在一次次失败中留下的伤口。然而,不是所有的丑小鸭都能变成白天鹅,我们不该忽略故事中那句极为重要的话:“只要你是一只天鹅的种子,就算你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更不该忽视“丑小鸭”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次抉择。如果它一直与小鸭们呆在养鸭场,去适应大家的讥笑和欺凌;如果它迫使自己用生蛋和咪咪的叫声讨好主人,从而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它又怎能在春天到来时,举起有力的翅膀飞向自己向往的地方?

但丁曾讲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环境和成长的时代,这是我们的悲哀;可以认识自身固有的天赋和施展的领域,这是我们的幸运。社会是个大舞台,各种角色应有尽有。当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时,你会觉得得心应手、潇洒自如,赢得的是阵阵欢呼的掌声;当扮演不适合的角色时,你会感到力不从心、苦不堪言,得到的是声声逆耳的倒彩。因此,当我们面对社会角色的重大抉择时,如果情况允许,我们一定要仔细倾听内心的召唤,去选择最适宜自己的角色去扮演,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演出”成功,才会拥有健康的人生。

3.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概念

WHO(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躯体疾病和虚弱状态。”就是说健康包括三种含义:一是躯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躯体健康,而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那么这个人也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健康不仅表现为躯体形态的健壮和没有疾患,也表现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内心世界,以及对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与他人和睦相处、具有正常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利用社会环境因素为自身健康服务。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健康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故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有病就不是健康”;也有人认为“能吃能睡就是健康”;有的理解为“不生病”或“不虚弱”即为健康。而现代健康原则告诉人们:健康已不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痛或不虚弱,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心理上有一个完好状态。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还对健康定了十条准则: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牙齿清洁,无病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二、天赐健康只有一次

1.廉价出售健康为哪般

有一位富翁,担心把庞大的家产留给从小娇惯的儿子反而给他带来祸害,便想法设法教他自己去奋斗。一天,富翁对儿子讲起自己白手起家、艰苦拼搏的经历。儿子听后很是感动,决定自己独自外出去开创,并立下誓言:不找到宝物绝不返乡。

青年人驾船出海,经历了无数险风恶浪,最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的木心会散发一种无比的香气,放到水中就沉入水底。青年心想:这真是无比的宝物。青年把这种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没有人来过问,这使他非常苦恼。偏偏在与他相邻的摊位上有人在买木炭,生意非常火。

日子一天天过去,情况没有丝毫改观。于是他也模仿别人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去卖,果然一会儿就卖完了,青年为自己及时改变对策感到满意。

青年人回家向父亲谈起此事,没想到父亲听后忍不住落泪悲叹。原来,青年用来烧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小片磨成粉屑,价值就会超过一车的木炭。

我们每个人都有“沉香”,但却不知它的珍贵,反而羡慕他人的木炭,最后竟然也模仿别人把它烧制成“木炭”。这“沉香”不是别的,它就是我们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知道它的用途时,我们只能让它在那里沉睡;一旦知道它可以“出售”,便以毁灭性的方式廉价将它们“售出”,待到懂得它真正的价值时,它已所剩无几。于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补救,希望老天能再给我们一次机遇,能够一切从头再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老天(父母)赐与我们的“健康”只有一次。

曾几何时,我们为一张“录取通知书”一头扎在题海里,不知昏天黑地;曾几何时,我们为了一张“获奖证书”一头钻进实验室,不知春秋冬夏。为了博得别人的羡慕,我们疲于奔波,哪怕累得面色憔悴;为了住得更宽敞一点,我们绞尽脑汁,即使病得高烧不退……

“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因此,当我们知道“健康”的价值,懂得再也没有谁第二次赐予我们,我们就应该加倍去珍惜,做到不再有丁点浪费。

2.珍惜健康从端正心态做起

有一对夫妇很穷,他们一直盼望有新衣服穿,有好饭吃。一天晚上,一位老妇人来到他们家,请他们说出三个愿望来,不管是什么愿望,她都能满足。丈夫肚子很饿,便说:“但愿有张大煎饼吃!”突然,一张煎饼出现在他面前的盘子里。妻子嚷道:“你真傻,我们的愿望应该是有满屋子精美食品,可你却只要一张煎饼。我愿意那张煎饼挂在我的鼻子上!”立刻,那张煎饼粘在了她的鼻子尖上。接着,夫妻俩就互相指责起来,而那张煎饼仍粘在她的鼻子上。最后,妻子喊道:“但愿这一切都不曾发生!”顷刻间,煎饼消失了。然而,丈夫却还在那里嘟囔:“我还饿,我多么希望现在能有些煎饼吃。”可是,三个愿望已完,当然什么也不会有了。

我们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明我们每个人也知道“机会难得”的道理,然而我们却总是无法做到对每一次机遇的把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命运之神赐予机遇之前,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当我们因卧病在床行动受到限制时,我们一定会再三告诫自己,病愈之后再也不做有损健康的事;然而,一旦恢复健康,便又把自己的承诺看轻,认为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于是,一次又一次,直到有一天又回到病床上为止。如果问“谁愿意失去健康”,肯定没有一个人回答说“愿意”。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不情愿地接受“丢掉健康”的事实。说到底,还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健康”最重要,就应该把它摆在首位,让一切事情给他让路,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做到对健康的珍惜,让健康永远伴随我们。

三、有进有退方为高

1.激流勇退保全身心

人生是一处硝烟无法散尽的战场,旧的敌人被消灭新的敌人就会出现,我们只能把已经达到的成功目标作为新征程的起点,以谦逊的弱者姿态重新出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战国时代的范蠡,本来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辅佐越王勾践,进行20年“卧薪尝胆”的复仇计划,运用美人西施迷倒敌国君王夫差,然一旦大功告成,他便不辞而别,偷偷来到齐国一处偏僻的地方,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开始过起另一种新的生活。另一位大臣文种没有听从范蠡“功成身退”的劝告,仍留在越王勾践身边,却落了个拔剑自刎的下场。在齐国没几年,范蠡便积蓄了相当可观的巨额财产。齐国君王得知后,便邀请他担任齐国的宰相。齐使走后,范蠡对下人说:“我当官当到卿相,种地得到千金,这是布衣出身的最高境界了。如果长久享受,这是不明智的。明天我们就把财产散发给穷人,离开这里。”于是他再度“离家出走”,来到齐国陶地(今山东肥城县),并改名为“陶朱公”,开始从事商业活动,没过多少年便成为当地首富,最后在自己的府第寿终正寝。

如果范蠡不把仕途上的成功作为弃政务农的起点,他的下场与文种没什么两样;如果他不把在齐国务农的成就作为异地经商的起点,他又怎能成为陶地的首富寿终正寝。看来,古人强调的“有进有退方为高”,确实有理。

不知何时,“人生处处是战场”的观念开始流行,随之而来的便是讲解“兵法”的各种通俗读物开始畅销,什么《生意经与孙子兵法》、《下海36计》、《兵法与情战》等等。然而,绝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对具体“战术”、“计策”的运用方面,而对其“战略思想”、“用兵原理”的领悟却少之又少,比如兵法中的“以迂为直”、“以退为进”的战略思想和“随机应变”、“主动撤退”的用兵原理,则没有进行认真的领悟或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不知自己到底失败在什么地方了。

其实,“狭义战争”只是人世间“广义战争”的一部分,按现代“全息学”局部能反映整体的理论,“狭义战争”原理应该适应于“广义战争”的诸多领域,既然在“狭义战场”讲究“有进有退”,那么在人生的诸多“战场”上,也应该注重“有进有退”才对。所以,人生不能只有进攻拼杀,而没有退隐修整。胜利往往会使我们忘乎所以,以为自己是一位常胜将军,殊不知,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考虑“激流勇退”的问题。激流勇退,可以让我们得到修身养性的机会,激流勇退,可以让我们得到反省自己的机会;让我们保持健康的身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些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地方,范蠡的言行只是其中之一。

2.刚易折,柔者笑在最后

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一位思想家,被后人尊为道家始祖,相传常(cong)是他的恩师。有一次,常病重,老子赶去探望。老子看到恩师快不行了,忙问有什么遗教可以留给他。常反问说:“经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吗?”“知道了,”老子回答,“过故乡而下车,不就是说不要忘记故旧吗?”常微笑着说:“对了。那么,经过高大的乔木要小步而行,你知道吗?”“知道了,”老子回答,“过乔木小步而行,不就是说要敬老尊贤吗?”“对呀,”常又微笑着点点头。想了一会儿,常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啊。”“我的牙齿还在不?”“一颗也没有了。”常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想了想,回答说:“知道了,舌头还能存在,不就是因为它柔软吗?牙齿所以全掉了,不就是因为它太刚强了吗?”常摸着老子的手背,感慨地说:“对啊,天下的事情,处世待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我再也没有什么可告诉你了。”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了“柔能克刚”的道理。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以退为进、后发制人”和“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等战略思想。柔能克刚,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谦者胜狂,是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真正理解了“齿亡舌存”的道理,才会成为笑在最后的成功者。

有一则寓言,讲到大树与芦苇不同的遭遇,说明“齿亡舌存”原理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同时还揭示出“强大”和“柔弱”的辩证关系,读来耐人寻味。故摘录于此,供读者思考“健康”问题时细细品味。

一颗非常粗大的橡树,被风连根拔起,扔在一条小溪上,正好倒在一丛芦苇旁边。于是橡树问芦苇:“我很奇怪,为什么你们是如此的轻,如此的弱,但却没有被这样的强风刮掉呢?”芦苇们说:“你同风作战和斗争,引起的后果是被刮跑了。而我们正相反,在很小的气流前,我们就弯下了腰,因此能避免毁灭。”

四、莫要辜负慧眼的提醒

1.来自长寿动物的启示

一位年轻人慕名来到深山中,向一位隐士学习养生之道。隐士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学习养生之道?”青年回答:“为了解决生死问题。”“请问何为生?”隐士继续提问。青年回答说:“一个人拥有精、气、神。”“何为死?”“一个人没有了灵魂。”隐士说:“修炼养生之道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如何保护好你的精、气、神,为你的灵魂找到不竭的营养。看来你这个孺子可教,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不过,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能否成功全靠自身的造化。”“看到那只大龟了吗?”隐士接着说,“我的师父说它在这个水潭已经生活了几千年,与它相比,我们人类中的长寿者就相形见绌了。大龟长寿来自它不像鱼儿那样,总是快速游个不停。此外,那坚硬的龟甲,使它不必像人那样,整日为警惕敌人的进攻而耗费能量。养生之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会保护,减少消耗。在这方面,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太多了,你要精心去体悟,而不应该只听我在这儿鼓动腮帮子夸夸其谈。人人都有自己的精、气、神,这是上苍给我们的养生之本,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知如何保护和使用它们。”

人啊,大自然才是我们人类的真正老师,我们该向大自然求教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在养生方面,许多动植物都会给我们启示,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便会体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一深刻道理。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的渴望。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按自然老化规律,人的寿命应在100岁以上,这与目前人类的平均寿命相差较远。所以,从长寿动物身上寻找启发,便成了许多研究者的捷径。长寿是相对的,我们应该将类似的动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请看蝙蝠寿命比老鼠长五倍的启示。

人们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事实,蝙蝠和老鼠尽管外形和体重相似,但就它们的平均寿命而言,差别却很大。蝙蝠为十多年,老鼠只能活三年左右,差别竟达五倍。为什么呢?经分析,老鼠的生活习性是不分昼夜都在活动;而蝙蝠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躲在洞隙中,只在晚上出来飞翔几小时,一到冬天则完全停止了活动。正由于蝙蝠一生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其代谢率很低,寿命显著增长;老鼠的代谢率远比蝙蝠要高,其寿命也就比蝙蝠短暂多了。

这两种动物因活动方式不同引起的寿命长短的差别,给人们对寿命的研究带来了启示,代谢率与寿命的关系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发现凡属代谢速度快的动物,寿命就短;而代谢速度慢的动物,寿命就长,人类当然也不例外。在这方面,“七岁老人”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出生于英国斯塔福德郡的查理,父母十分富有。他刚出生时,与普通人完全一样。然而4岁那年,他一下子成熟了,嘴角上长出了胡须,7岁时就死去了。当时的他,早已面容枯槁,须发皆白了。他皮肤上布满皱褶,手背犹如老年人一般青筋暴露,声音沙哑,弯腰驼背,行走及站立的姿式与70岁的老人没有任何区别。他的头脑姑且不论,就身体发育状况来说,他一年等于正常人的十年。

由此可见,人类要想长寿,除解决疾病问题之外,就是要降低新陈代谢率。因此,有人提倡“生命在于静止”,若是单纯站在长寿的角度而论,这种提法也不无道理。然而,静止不是让我们什么事也不做,像植物人那样等死,那样便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因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实现降低代谢率的目的,便成为我们探寻的养生之道。

老天赐给我们一双慧眼,是让我们仔细观察自然界所有生命运动的奥秘,以便从中汲取营养,使身心更加快乐健康;老天赐予我们一颗慧心,是让我们好好感受自然界所有生命存在的意义,以便从中获得启发,使人生更加多彩绚丽。

在这些方面,神奇的蜜蜂就是值得我们仔细观察、好好体悟的对象之一。

2.神奇的蜜蜂和蜂胶的妙用

据日本的伊藤先生报道,在他的医院里有一个身患重症白血病的小男孩,入院时他的皮肤呈土色,不能自由活动,离开他母亲的陪护,便什么也不能做。在此之前,为了治疗白血病,几乎跑遍了各地有名的医院,能用的药都用了,但病情毫无起色。后来他的母亲听说了蜂胶的好处,就带着他来到伊藤先生的医院接受治疗。刚开始,用较小剂量的蜂胶液给他治疗,3个月后,他的血色明显好转,食欲也恢复了。此后,用较大的剂量再治疗了3个月,他的脸色由土黄色变为红色,连脚也能自由活动了。

这个结果令原来为他治疗的医生啧啧称奇。为什么蜂胶会有如此的效力?这还须从蜜蜂本身说起。

据考证,恐龙时代蜜蜂就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了。恐龙消失了,蜜蜂这个小小的物种却神奇般地生存下来。漫长的时间验证了这个小小生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蜜蜂采集花粉酿蜜,已被大家所熟悉。除此之外,蜜蜂还采集另一种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树脂状物质。蜜蜂将树脂状物质携带回巢后,立即卸下交由巢内的工蜂加工处理,这些工蜂会在树脂状物质中混入它的大颚腺分泌物,此分泌物使得树脂状物质易与蜂蜡、花粉等物质结合而制成蜂胶,因此蜂胶的成分只是类似植物分泌的树脂物质,两者并不完全相同。蜜蜂利用蜂胶修补巢房、粘固巢框、缩小巢门、封闭病变幼虫巢房等,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可见,蜂胶是蜜蜂的保健物质,以增强蜂群的免疫力,对抗病原微生物。一个强盛蜂群中约有三万只的成蜂与二万只的蜜蜂幼虫。我们可以想象这么多的蜜蜂十分拥挤地生活在狭小的蜂箱中,随着蜜蜂的外出采集,必然也会将病原微生物携回蜂巢内,如果蜂群无法有效对抗这些病原菌,则疾病必然会快速扩散而导致整个蜂群的灭亡。实际上,这种情形并不常见,主要与蜜蜂采集并利用蜂胶有关。蜜蜂通常会在夏季从特定植物的树皮、树枝及树芽上,以口器咬破植株而使得植株流出一种树脂状物质,接着蜜蜂便以口器配合前足,将树脂搓揉成小块状,再经由中足的传递,最后放入后足的花粉篮,再携回蜂巢加工。

人类利用蜂产品的历史十分久远,其中蜂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甜食,考古学家在西班牙发现的岩洞中,出现了人类采集蜂蜜的壁画,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中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出现“蜜”字,足见中国人利用蜂产品也有悠久的历史。除了蜂蜜外,蜂王乳与蜂花粉也是人们熟知的蜂产品,蜂王乳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物活性。

在现代医学兴盛以前,蜂胶一直是欧洲与俄罗斯地区的民族药方。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蜂胶的作用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与进展。直到上个世纪末,蜂胶的应用价值,才逐渐被人们开发出来,并且短短数年,蜂胶便成为蜂产品中耀眼的明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蜂胶是自然植物的精华,具有众多的生物效用,因此,许多受用者几乎视蜂胶为万能的保健秘方。

五、切勿自毁“健康长城”

1.项羽败在自毁“军事长城”

刘邦和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两位英雄,当年刘邦屯兵霸上之时,项羽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刘邦,这时有人向项羽报告“刘邦想在当地称王”的消息,项羽便决定先打败刘邦。项羽的军师范增对他说:“沛公(刘邦)在山东的时候,对财物贪婪,喜好美女;现在进了关,没掠取财物,没有亲近女色,可见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派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五彩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象。应当急速进攻,不要失掉机会!”但是,项羽最终没能听从范增的建议,而在鸿门宴上放虎归山,最终被刘邦打败,自刎于乌江西岸。

最后成功才算真正的成功,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史籍记载得清清楚楚:刘邦遇到项羽,几乎阵阵败北,最好的情况也是深沟高垒,绝不出战,最后垓下一战,十面埋伏,竟将项羽军队全歼,乃至项羽自己也很不服气,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其实,不是“天亡”项羽,正像刘邦分析的那样,是项羽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军事长城”。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不久,赐宴群臣,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与对手楚王项羽比,无论勇气、军备、武勇,我都远远不及他,然而项羽却得不到天下,天下却落在我手里,这是什么原因呢?”高起和王陵回答说:“陛下攻城略地,把所得的城与地都分给了有功之人,利害与部下一致。相反,项羽虽然勇猛过人,但他却嫉妒贤能之士,厌恶有功的人;同时他把得到的胜利品不分给有功的部下。这是两者得失的分野。”高祖听后一笑,道:“你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要知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人民,做好完全准备,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我无不佩服,他们是天下的人杰。但我能够合理的运用这三杰,让他们发挥本领,这就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连惟一的能臣范增都无法运用,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一个人再英雄,也不可能敌得过百万兵,战争的胜利永远属于有真正指挥才能的人。人体就像是一支军队,只要我们让每一部分各司其职,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会维持正常的免疫力,击退病菌的一次次入侵;相反,如果我们像项羽不能让部下发挥应有作用那样,则我们本身具有的免疫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致使免疫力下降,病菌便会乘虚而入,各种疾病便会乘机而生。因此,可以说人体免疫力是生命的“健康长城”,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必须懂得如何保护它。

2.人类免疫是“健康长城”

在德国,有个医生是当时研究内分泌的名家。他把动物的脑下垂体、甲状腺、胰腺和肾上腺等混合起来绞碎、过滤、取汁,然后注射到羊的体内。等到羊开始了严重反应,便把羊血抽取出来,沉淀,滤出血清,他把这种血清视为“特效药”。然而正是因为注射了自己发明的这种“特效药”,引起强烈反应,中毒不治,很快结束了生命。

免疫系统是现代医学里一个崭新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社会随而发达,各种致死的污染充斥天地之间,严重地破坏了人类的免疫机能。同时,用药不当不仅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还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如稍有感冒,就大量服用抗生素,不仅会破坏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稍感疲劳,就大量服用温阳补品,本想补充营养,但实际是在抱薪救火。诸如轻自伤风感冒,重至老年痴呆症、瘫痪症,以及谈虎色变的癌症、艾滋病等等,都是免疫机能削弱所引起的病变。

更可叹的是,现代医学对免疫系统本身的运作,知之不详,妄论如何补充增强免疫机能!更莫说有效治疗由免疫机能所引起的病变了。

其实,中国道学早已充分注意到免疫系统及其运作功能,并且具备如何运用主观调控的具体知识与方法。其方法既简单明了,而且速效。这就是三千年来驰名的“内丹功”。

内丹者,就是人体内部自制自有的医治百病的丹药——免疫功能。除了内丹功外,如果要服药的话,还是以植物性的药物比较安全。

3.道家修炼与“健康长城”的养护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一名神医,不仅坚持真理,而且勇于实践。有一次他不慎着凉,患了风寒病,也就是今天的感冒病。华佗是名医,自然知道该服什么药治疗。但他不服药,而是大胆地首先在自己身上采用了练身疗法。开始,他先做一些比较轻微缓慢的动作,然后做一些全身性的运动,最后再进行一些跳跃、攀登、爬越等剧烈运动。不一会儿,全身出了一场透汗,身体立即感到十分轻快,不久风寒病果真治好了。以后,有些身体较好的人偶感风寒,又不愿吃药,他就教给这个方法,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后来他告诉弟子们:练身不但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使人筋骨健壮,脚步轻快,延年益寿。他认为,适当的身体运动才是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华佗常年在外行医,在野外时常会碰上各种飞禽走兽。他是个兴趣广泛,留心观察各种景物的有心人。野兽、禽鸟的各种灵活敏捷、协调自如的动作,在他心目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健美的运动形象。他便反复观察、琢磨,有时就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做几个动作。就这样,经过一段酝酿,他便根据人体生理特点和动作习惯,仿效五禽动作(在古代,“禽”为鸟和兽的总称,此处五禽指虎、鹿、熊、猿、鸟),编成了“五禽戏”。华佗认为,身体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这种体操就是他对这一认识的实践。“五禽戏”是祛病延年的导引术,这种体操不仅姿势优美,生动有趣,而且便于模仿和记忆,所以不论老人和小孩都很喜欢。华佗不但自己把“五禽戏”作为健身体操,坚持锻炼,还热心指导他人一起学习。有许多自幼多病、身体瘦弱的孩子,坚持练“五禽戏”之后几个月,许多病没有了,身体也结实起来。许多老人坚持练“五禽戏”,也都精神焕发,身健体轻起来,长寿不老,九十岁满口牙齿一个不掉,耳不聋眼不花,有的活到一百多岁。

一般认为,瑞典是世界上开展医疗体育较早的国家,大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而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样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又相当完整的医疗体操,却比瑞典早了一千多年。这套“五禽戏”,后经多人改编,不断充实,至今仍然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有效的医疗体操。

六、永葆青春的奥秘

1.顺乎自然,宝刀不老

当我们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时,常常用“游刃有余”来比喻,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丁给文惠君杀牛,刀进牛体,皮肉分离,响声哗哗。这声音,恰似音乐一般动听。文惠君说:“啊!妙极了!你的技术怎么能精湛到如此程度呢?”庖丁放下刀说:“我爱研究牛体解剖方面的学问,远远超过了对于杀牛技术操作方面的钻研。我刚宰牛时,见到的都是一只只整个的牛。三年之后,看到牛都是一块块的。现在,我摸到牛体的各个部位,已经了如指掌,而不必用眼睛去观看了。顺着牛身上天然的纹理构造,在筋肉间隙劈割,在骨节空处行刀,刀刃连筋腱都碰不着,何况那些大骨头呢?高明的厨师一年一把刀,因为他免不了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月一把刀,因为他要砍断骨头。我这把刀十九年了,宰杀的牛有几千头,刀刃还像刚磨过。筋肉骨节自有间隙,刀刃却没有厚度,用没有厚度的刀刃进入那些间隙,刀刃游走绰绰有余,所以十九年了刀刃还像刚刚磨过。”文惠君说:“好!我听了庖丁之言,悟出了养生之道。”

文惠君悟出的“养生之道”到底是什么,这个故事没有具体明说。但庄子在《庚桑楚》中却借老子之口明确讲到:“婴儿整天哭号嗓子却不沙哑,是因为阴阳气合;整天握拳,小手却不卷曲,是因为顺乎自然;整天视物眼睛无损,是因为不专注所看之物。行动时自由自在,不知所往,居住时无牵无挂,不知所为。尊重自然,随波逐流,这就是养生之道。”

是啊,顺乎自然,便能做到游刃有余;游刃有余,方能保持宝刀不老。可见,顺其自然是养生之首要。顺其自然,就是强调顺从自然,不断调整自己适应自然变化。如春夏二季,气候由寒变暖,宇宙万物都充满新生繁茂的景象,人们也朝气蓬勃地生活着,所以早些起床,在室外散步活动,可使阳气更盛;秋冬气候逐渐变凉,万物都处于收藏状态,人们也必须注意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使阴精潜藏,阳气不致外泄,这样便能做到与四季气候相应,自可祛病延年,健康长寿。

2.接收积极,永葆青春

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办公桌玻璃板下面,放着一篇“座右铭”,人们争相传抄,不胫而走。其全篇英译汉如下: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时期,而是一种心态。

青春的本质,不是粉面桃腮,不是朱唇红颜,也不是灵活的关节,而是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也是荡漾在生命甘泉中的一丝清凉。

青春的内涵,是战胜怯懦的勇气,是敢于冒险的精神,而不是好逸恶劳。许多60岁的人,反比20岁的人更具上述品质。年岁虽增,但并不催老;衰老的成因,是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

岁月褶皱肌肤,暮气却能褶皱灵魂。烦恼、恐惧,乃至自疑,均可摧垮精神,伤害元气!

人人心中,都有一部无线电台。只要能从他人或造物主那里收到美好、希望、欢畅、勇敢和力量的信息,我们便拥有青春。

一旦天线垮塌,精神便会遭到愤世和悲观的冰霜的镇压。此时,即使20岁的人,也会觉得老了;然而,只要高竖天线,不断接收乐观向上的电波,那么,即使你年过80岁时,也仍觉得年轻。

从以上这则“座右铭”中,我们不难知道:克林顿总统永葆青春的奥秘,就在于他的“天线”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那部“无线电台”能及时正常地接收让他永远年轻的积极信息。其实,大自然(造物主)并不鄙视谁,任何人都拥有她赐予的这样一部“无线电台”(包括接收天线),可惜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很好地珍惜和利用它,要么年久失修不能使用,要么接收到的多为不利身心健康的消极信息。然而,如何才能更多地接收到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积极信息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趋吉避凶”的问题。

要实现“趋吉避凶”,可从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从自身内部着手,就是通过宗教信仰和修行炼功等方式或渠道,自我维修各自的“无线电台”(包括天线),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和方位,始终处于能接受积极信息的状态,它比我们前面提到的“健康心态”的内涵更丰富一些。有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能量往往不足以达到“自我维修和调整”的目的,这时就需要借助外部环境的力量来实现。外部环境包括很多内容,我们能够驾驭或利用且容易奏效的当属周围环境的选择与调整(详见本书第七章相关内容,在此暂不赘述)。

七、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1.巧夺天时,大有收获

从前,宋国有个姓向的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听说齐国有个姓国的人生财有道,就跑去请教致富之术。姓国的告诉他说:“想发财容易,我就是善于‘偷’。自从我学会‘偷’以后,一二年就丰衣足食,三年就车马盈门,金银满屋,还可以不断接济乡亲们。”姓向的一听满心高兴,也不再细问个明白,就跑回宋国,开始行盗。不管白天黑夜,他翻墙挖壁,一路上凡是眼看见、手摸着的东西,统统都偷回家。没几天,他就被别人捉住告官,不但偷的东西没收,就连原来的家产也全被查封充公了。姓向的一脸晦气,认为姓国的欺骗自己,十分怨恨他。姓国的便问他:“你是怎样‘偷’的啊?”姓向的据实告诉了他。姓国的哈哈大笑,说:“你错啦!天有四季节令,地有资源肥力,我‘偷’的是天时和地利,借以春播秋刈,冬藏夏晒。在地上‘偷’禽兽,到水里‘偷’鱼鳖……我‘偷’天地的物产是不犯法的;而你……偷别人的东西,怎能不判罪?”(《列子·天瑞》)

古人说:“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库不盈。”以上故事,恰好说明此言不虚。巧妙利用天时和地利,向大自然“偷”东西,这就是齐国姓国的致富之道。我们不要一看见“偷”字就想到“偷盗”,其实造字之初“偷”与“盗”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如果这个“偷”仅仅是代表“悄悄进行”,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望“偷”而生恶。如今,商场如战场,偷取商业情报、偷取智慧点子等,比比皆是,然而只要所“偷”之物早有特殊归属,这种行为就会被“君子”所忌讳。但是,天时和地利则属天下之人所共有,真正高人一筹的智慧全在对此的把握。

天时,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老天赐给的时机”。因此,对“天”内涵理解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时机”的成功把握。如今,“随波逐流”已经成为没有主见的代名词,而“中流砥柱”则成了坚强支柱的象征。殊不知,当波涛汹涌的洪流已成为东去之必然,随着潮流走便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顺应天道”之理。“天人相应”是古代先哲们的一个哲学观点,也是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它告诉我们:人体不但要保持体内阴阳的平衡,而且还要和自然界的阴阳相适应。物质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人体必须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我们必须对机体内部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反应的规律有所了解,才能顺应这些规律行事,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

只要拥有了健康的身心,我们就会取得人生的大丰收。

2.走出健身房,充分享受阳光

东北有一个地方,山上盛产一种特殊的蕨菜,味道鲜美,很受日本人的欢迎。由于新鲜蕨菜不能存放太久,也不便运输,当地人便以晒干的蕨菜出卖。若赶上天气不好,便把未晒干的蕨菜放到屋内炕上,有人提议把炕烧热,这样炕上的蕨菜很快便会被烘干。一试,果然不错,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蕨菜变干的周期。于是,人们便将采来的蕨菜统统放到自家的炕上,一律用火炕烘干。蕨菜由湿变干的周期变短了,干菜的出口量也大大增加了,自然钱也就赚得越来越多。正当人们为自己的“聪明之举”高兴之际,日本方面却突然来人,问他们近期蕨菜晒干的方法,当得知真相之后,外商立即决定终止全部合同,不再与他们合作。原来他们这样用火炕烘干的蕨菜,下到锅里怎么也煮不熟,味道也就变得难吃多了。

虽然对蕨菜烘干和晒干的区别,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答案,但由此人们却得出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阳光不能省略。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任何生命的成长都需要阳光。没有光合作用,植物就无法消化从土壤吸收的营养;不能从太阳中汲取能量,我们就无法保证应有的健康。无怪乎,前苏联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称赞太阳“美得令人心旷神怡”,因为它是“自然界的生机的源泉,恩泽万物,也使我们的生活温暖,没有它,我们的生活便暗淡而悲哀。总之,太阳是直接有益于人的生命机能,增进体内器官的活动,因而也有益于我们的精神状态。”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杀死病菌,还可使人体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缺乏阳光照射,会影响青少年的骨髓发育。所以我们提倡“走出健身房”,充分享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阳光。

上天赐予我们的天然“宝贝”不仅只有阳光,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应成为我们享受的对象。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这些都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无疑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美好的大自然给人带来欢乐,激发人思考,使人们在精神上大大丰富起来。春天生机蓬勃的秧苗,秋日金黄的硕果,绿色的山林,雪白的羊群,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汹涌澎湃的大海波涛,肃穆宁静的高山雪峰,使人满怀庄严和赞叹的感情。茂盛的植物显示着力量横溢的蓬勃生命,令人欢喜愉悦;山川美景给人以幽远、清爽、舒畅之感,使人增添青春的活力。大自然是无限美妙的,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使人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在娱乐和休息的同时,使身心多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