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南派三叔推荐:天行健(合集)
27333700000244

第244章 将星陨落(2)

李尧天想得那么远!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道:“李兄,真照你这么办,也许你一生都要留在倭国了。可是你想过没有,你重兵在手,万一句罗朝中有人忌你,那该如何?”

李尧天淡淡一笑,道:“披发为将,早就以身许国,万死不辞了。我家大王若是偏听不明,那也只能听从大王发落。反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论如何总要试试,楚兄你说可是?”

李尧天许的,还是句罗,不是帝国。我不禁有些感慨,他在句罗虽是军人世家,却不受句罗王重用,若不是邓沧澜提拔,恐怕就泯然众人了。现在他也在帝国为将,可是在他心里,句罗是他父母之邦,为了句罗,纵然粉身碎骨亦是甘心。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李尧天。天保二十九年九月,他率水军团精兵一万,会同三万句罗水军,战船八百余艘,终于出发远征了。自从那天他来辞行,我又奉命前去前线换防,等到再次回帝都休整,李尧天已经出发。李尧天走后,邓沧澜在帝都加紧训练新军。水军团因为元气大伤,文侯决定今年大力扶持水军团,因此从诸军中抽调能手,这一年军校毕业生中有不少便编入了水军团。唐开报了名,被水军团收录。他是军人,一直不甘于在军校当教官,此时终于得偿所愿。这一年毕业生中,有一班就是我当初教过一段时间的,其中有几个也入了水军团,成了唐开的同僚。

李尧天的战报一般要延迟一月左右,所以我们得到第一份战报是在十一月了。倭人听得帝国军跨海远征,举国上下皆是惊慌失措,二十八藩中有五藩甚至密谋擒杀源太吉,想用源太吉的人头换取帝国撤军。然而源太吉这人殊非弱者,事情败露,五藩藩主被源太吉凌迟处死,源太吉则组织了一支七万人的舰队前来阻击。倭人人数虽众,船只虽多,但最大的船也不过相当于水军团的中等船只,这一战李尧天大获全胜,斩首万级,倭人落水而死的也起码有万余。

虽然和倭人的战争与帝国关系不大,但消息传来,帝国上下还是颇为振奋。随之而来的,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蛇人围五羊城一年有余,终于知道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废然而退。消息传来的这一天,帝都上下欢声雷动,简直就和当初帝国破围成功时一般。也因为五羊城苦战整整一年终于守住了城池,给了帝国近一年的太平日子,人人都觉得胜利终于快要来了。只是李尧天的战报接下来却一直不曾传来,让我有点不安。路上虽要延误近一个月,可是只消接战,战报该接二连三地到来才是,怎会一去便无消息?我每天在训练军队时,总不由自主地要想到此事,却不敢去猜那些坏结果。只是,在我心底,已经有了一层阴影,我总觉得坏消息马上就会来了。

十二月底,又轮到我去东平城驻防。此时水军团的新募士兵也已初步训练完毕,与横野军一同出发,我与邓沧澜同船南下。邓沧澜和毕炜私交甚笃,而我与毕炜算得上水火不容,我讨厌他他也讨厌我,可邓沧澜为人坦率诚恳,虽然和他的交情远远比不上我与邵风观的交情,但他与我还算颇为相得。邓沧澜性喜读书,手不释卷,说话时慢条斯理,见识甚是广博。如果说水战实战李尧天比他更强,不过只论兵法,邓沧澜要更为精通。一路上我与邓沧澜谈论兵法,总觉颇可借鉴。虽然水战和陆战不同,却也颇有相通之处,对于国事的看法,我们更是说得投机。只是我总觉得,邓沧澜对共和军的种种方针极其熟悉,甚至有些赞赏,几乎让我怀疑他会不会在共和军呆过。

东平城易手数次,城墙本已残破不堪。好在我们争取到了一年的时间,屠方一直坐镇此处,大力修缮,现在已大为可观。我带着曹闻道他们四处查看了一番,信心也增添了几分。现在我手下有曹闻道、钱文义、陈忠这三人,加上文武双全的廉百策和杨易,实力更强,在地军团中已是名至实归的第一强兵。杨易才堪大用,现在却因为尚没有什么战功,只是作为我的幕僚,但用不了多久就该与曹闻道他们并列了。我准备将横野军分为五营,就由他们五人充任统领。以前我自己也要统领一队人马,有了这些好帮手,以后我大概更多时间是坐镇中军,发号施令了。

刚到东平城一天,第二日清晨,我便被一阵人声吵醒了。横野军军纪很严,平时不得在军中喧哗,何况听声音竟是冯奇,我心头不免有点不快,高声道:“冯奇。”

门开了,冯奇走了进来,向我行了一礼道:“将军,您醒了,廉将军说有急事找您。”

我呆了呆,道:“为什么不让他进来?”

冯奇犹豫了一下,道:“将军您在休息……”

我讪笑了笑。我自认是没架子了,对横野军上下极是宽厚,不过唯一一点就是受不了军营里的呼噜声,所以休息总要自己一间单间,从来不敢为了标榜与士兵同甘共苦而住在一起过。冯奇他们现在负责我的起居守卫,极是尽责,甚至有点太过尽责了,旁人不论是谁,若无军令,全都挡驾。不过这也是他们尽职之处,我不好责备他们,只是道:“冯奇,以后有人来见我,你便进来禀报好了。军情紧急,不能因为我在睡觉就耽搁了。”

冯奇点了点头,道:“遵命。”

他前脚刚出去,廉百策后脚便进来了。一进来,他便行了一礼,轻声道:“楚将军,您听得了么,有远征军的消息了。”

一瞬间我还没回过神来他说的远征军指的是什么,但马上就省得他是在说李尧天。我失声道:“是李尧天将军?”

廉百策点了点头,道:“已有残兵逃回,邓将军正在询问。楚将军,您还是去听听吧。”

廉百策这人也算会自做主张的。不过听得他说是“残兵逃回”,我心里就咯噔一下。李尧天出事了!我已睡意全无,披上战袍,马上牵出马来,带着冯奇他们向北门跑去。

东平城的北门是水军,水军团正驻守在船坞中。到了北门邓沧澜的营房,我再忍不住,问明了邓沧澜的所在,就抢了进去。

里面,邓沧澜正与几个衣冠不整的士兵说着什么,我这般闯进来,让他们也吓了一跳。我向邓沧澜行了一礼,道:“邓将军,这几位就是跟随李尧天将军征倭的兄弟么?”

邓沧澜面无喜怒,拉过一把椅子道:“楚将军坐。韩康,你再从头说一遍吧。”

那个叫韩康的士兵是个面白无须,一脸机敏的年轻人。他原本坐着,见我进来,立时站直了行了一礼,这才坐下道:“是。小人在九月奉命跟随李尧天将军征倭……”

李尧天在天保二十九年九月出发,十月,已抵达倭岛西部的大岛九原。倭国自西而东为九原、五土、周本、白赫四岛,其中白赫岛是苦寒之地,据说一年四季都积雪不断,人烟稀少。周本为最大的岛,倭人国都便在此岛上。九原、五土二岛,面积人口都差不多。李尧天准备在九原登陆,步步为营,诱敌深入。倭人一旦集结大兵迎战,他便要派队奇袭平原京,斩源太吉,擒倭王。这个策略应该说是极有可行性,源太吉怕的也是这一招,所以他孤注一掷,集结了七万兵,收罗了数千艘战船,准备倚多取胜。

战事发生在九原西北,一个名叫龙珠岛的地方,时间是十月十九日。龙珠岛与其说是岛,不如说是一块礁石,方圆不过一里,渔民出海捕鱼时常以此为航标。七万倭兵在此设伏拦截,然而李尧天的兵法真有鬼神莫测之机,战船以三叠阵冲锋,一举突破倭兵诸船。倭兵曾想引火烧船,但李尧天早有防备,抢到了上风头,反有数百艘倭船被焚毁。十月十九日,倭人本想借凌晨暮色未退时奇袭,哪知行军尽在李尧天预料之中,虽然兵力占优,可士兵战斗力、战船规模都有不及,水战一日,到日已偏西,倭人付出了两万伤亡的代价后遁去,而李尧天一军只损失了小型船一艘,轻伤五艘,伤亡百余人而已。

这一战也是帝国得到的唯一那次战报。此战得胜,朴士免建议乘胜追击,在九原登陆后扎营,但李尧天权衡之下,还是决定在海面扎营。倭人水军战斗力原本就不及,经过这一场惨败,更是损失惨重,可是倭人那种不顾生死的恶战也让李尧天心悸。如果在岸上扎营的话,兵力不足,一旦被倭人包围,势必要陷入苦战。而远征军的军力并不充足,下一批补充士兵也要在十余天后才能抵达,所以权衡之下,李尧天觉得还是直接在水面扎营为好。

为了减少颠簸摇晃,李尧天下令诸大船在外,小船在内,八百艘战船连接在一起,结成了一个大圆阵。当晚果然有倭人又来偷营,但圆阵已成,倭人根本撼不动,结果前来偷袭的两千余倭人几乎全军覆没。

至此,李尧天的远征计划已基本实现。源太吉骑虎难下,如果让诸藩各自为战,只会被远征军各个击破,因此他只能集结兵力,试图最后决战,而这正堕入李尧天之计。此时平原京城防空虚,倭人战船更是损失殆尽,在海上已不能对远征军构成威胁,倭岛二十八藩中九原有五藩,而这五藩里已经有三藩前来秘密投诚,尽告源太吉虚实。倭兵加起来还有十万有余,兵力虽然占了上风,可那些士兵来自各藩,对源太吉也并不十分忠实,除了那已秘密投诚的三藩,至少还有两藩会阵前倒戈。李尧天当晚便命朴士免率五千人乘快船绕道而行,直扑倭人大兵后方的平原京。在李尧天的计算中,朴士免此行大约最多要花十天时间。由于诸藩兵力大多被源太吉抽调集结,朴士免遇到的阻力应该很少。假如顺利,可能不需十天。等攻下平原京,源太吉就算有通天彻地之能也无法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