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片区所处的地形坡度较大,因此房屋都建在台地之上,形成了“街-房-街”的线性空间形式。而台地所形成的单面街,面对后溪河开敞,视野开阔,看与被看的景观都很好。
同时水平的“街”与垂直联系的梯道及一些休息平台构成了多层次的空间,使空间更为丰富。
线性的街巷空间更为对景提供了场所,一块岩石、一个休息亭都能构成对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单面街指单面有建筑,另一面对环境开敞。此种街道形式交通利用率较低,但景观及通风、日照都较好,沿河视线较开敞。宁厂古镇的一大特色就是单面街——“七里半边街”。
双面街两面都是建筑,高宽比约为3,空间比较封闭。通风及日照较差,特别是沿街一层,景观视线较封闭。但由于街道两面入户,交通利用效率较高。
簇群式空间主要是为了适应地形,具有极大的自由生长性,建筑错落有致,且与环境结合比较紧密。
街巷式空间是由一系列线性空间组成,以水平空间为主,垂直方向依靠梯道联系。主要由建筑、绿化等组成有收有放的空间。
(3)交通体系整合
片区交通以沿后溪河的半边街为主,从片区前端经过,是整个片区的重点,其他支路以沿等高线的横向联系为主,垂直等高线方向以台阶联系上下。
(4)建筑整治
中心街西端片位于中心街入口地段,但原有现状较零散,可适当加建部分建筑。建筑性质以民居为主,沿街底层可适当设置旅游服务小商业点,为内部居民及旅游者服务。近期规划中以民居为主,兼有沿街底层小商业点。远期规划有旅游服务设施,也可采取农家乐形式。
立面整合以修复及整饰为主,部分结构破损的建筑采取原地重建的方式,主要是维持原有基本风貌。
(5)市政服务设施的改造和完善
现状基本上没有系统的市政服务设施,排污主要依靠后溪河来进行,严重地破坏了沿河的景观,作为中心组团的一部分,完善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包括修缮雨水系统、铺设电力管线等。
5)张家涧片区
张家涧为盐泉和龙君庙所在地,旅游发展潜力大,现在的张家涧以居住为主,兼有一些农家乐、盐泉浴等公共设施。
(1)功能布局调整
该片区功能结构比较简单,现状主要是居住,有一家农家乐是商业建筑。整合时保留农家乐,然后在公共活动场所增设一些服务设施,如餐馆、茶馆等,丰富地段的功能结构,方便居民及游人生活。
(2)建筑整治
地段的建筑分布自然有序,结合有机的整体,充分利用地形,整合时延续这种空间肌理。
现状的建筑分布比较集中,质量基本较好,有少数比较破烂,大部分还在使用中。
整合时,在保留原来大部分建筑的基础上新增了部分建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保护、整饰、改善、保留、新建等几种更新模式。
当建筑基本还可使用时,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修葺,立面进行修整。建筑内部结构基本完好,则只对外部立面进行清洁、修饰,使之与古镇风貌保持一致。而新建建筑,立面、结构都与古镇老建筑保持统一。
(3)交通体系整合
该段街区的主要步行交通是半边街和少数与之垂直的街巷,在整合时保留这种空间形态并对原来的半边街进行修整,在形成新的街巷空间时保证流线流.,方便居民生活。
(4)空间环境整合
利用现状的部分空地形成公共活动空间和节庆广场(主要庆祝绞虹节)。在街区节点处,包括农家乐和几栋很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错落有致,形成了丰富的空间环境。主要有两个台地,公共活动空间结合农家乐布置,使其功能互相结合,完善其功能结构。
6)盐源街片区
片区原有街区形态以盐场的工业建筑为重心,民居建筑相对错落有致。整体空间形态因为功能结构的规划调整,其布局结构有较大的改变,但仍有具保留价值的建筑。
(1)功能布局调整
该片区以旅游商业和居住为主,采取沿街底商和家庭旅馆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桥头及保留码头在空间上的自然间隔,组织沿街、河的公共活动空间,与滨河景观和山体背景景观形成空间层次丰富的功能布局方式。
(2)空间关系整合
以沿江的半边街为主要的线形空间构架,通过片区西侧的规划索桥和东侧的冲沟,共同形成点线结合的整体空间形态。重点突出空间的整体连贯性和空间转承的多样性。
原有空间所处地形坡度改造后较小,建筑组合围绕盐场展开,整体较规整,但缺乏生长力。规划对整体空间进行整理,使古镇空间的线性连贯性充分体现出来,在建筑组合上结合线性、节点空间,收放有致,成为有秩序、有序列和有层次的聚落空间。
(3)建筑保护更新
该片区的保护模式以更新为主,根据现有建筑的价值,适当保留、整饰。因地形坡度较缓,建筑以线形趋势布局,商业旅游建筑部分采用围合式,沿街建筑的沿江景观视线良好。
地块整合主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更新和新建,少数风貌较好的建筑采取整饰。通过整合使原来地块破败的现状复兴,协调古镇的风格。
(4)环境整合
该片区沿河的半边街休闲空间环境和其街巷形式、山水环境之间的转折、承接、替换,是沿街、沿河的开敞公共环境,既体现出场地与周边建筑的空间构成关系,又突出了局部空间环境与整体空间相融合的点线空间格局。在该环境中,建筑围合产生的院落空间有较强的亲近感和私密感。院落通过不同院落空间环境的点线串联关系,产生了在视线上的分隔和空间环境感受上的延续。从最外围的开敞的公共广场空间到内院较私密的空间,不同场地空间的景观节点把院落的点状空间环境串联成流动的线形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和交流场所,并且产生了边界建筑与院落空间、整体空间环境之间的视线感受的融合。
7)过街楼
本地段位于生产街东端,河对岸是老盐厂,地势狭长,主要建筑是过街楼建筑组群,这是七里半边街空间形态最为丰富的地段之一。过街楼基本是两层坡顶建筑,在大山与河流之间,为争取更多的使用空间结合地形而形成的独特的过街骑楼形式。
(1)空间环境整合
整合方式以保护为主,保持建筑原有形态,对建筑平面进行必要的功能改造。利用现状空地增加公共活动场所,对场地进行设计,对周边绿化进行整理,营造一个宜人的环境,增加完善的市政服务设施,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2)建筑立面整治
立面的更新设计主要根据以下模式进行:改造现代建筑立面;利用原有结构,对屋顶和墙面进行处理;保留民居根据平面改造的功能要求,对门窗、檐柱等进行处理。
对于新建建筑对原有建筑在风貌、体量、轮廓线上的破坏,我们提出了三点控制原则和措施:
体量控制原则:以不破坏古镇沿江景观层次为原则,新建筑层数控制在2~3层。
色彩控制原则:保持古镇建筑整体灰色调原则。
材料控制原则: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结构和基础。
(3)建筑保护更新
过街楼建筑组群位于生产街东端,是七里半边街空间形态最为丰富的地段之一。过街楼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如空中楼阁,似水上楼台。其临江立面高低起落,变化丰富。建筑结构为穿斗木结构,为争取更多可用空间,结合地形采用了骑楼形式。街道为青石路,随地形高低起伏曲折,使人感觉古朴而亲切。
现状居住建筑多为单开间住宅,厅堂厨房功能混合,没有明确分隔。由于建筑依山而筑,导致通风不.。总规划中确定片区以保护为主,因此在设计中维持原有建筑构造,在平面上对建筑进行功能更新,使建筑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对依山而建的建筑,在剖面上降低山体高度,筑墙开窗,从而有利于建筑的通风采光。建筑群临河面街道为青石路,随地形高低起伏曲折。在空间关系上,街道随地形高低而起伏,骑楼的空间形态产生了丰富的外部“灰空间”,使人感觉古朴而亲切。这一段街巷外部空间的变化层次丰富、自然灵活,给人以深刻的空间变化体验。
片区交通以沿后溪河的南半边街为主,在片区前面经过,在片区中心有联系对面北半边街的吊桥,并在片区中心的废墟地设计小型休闲场所,使之成为片区新的休闲场所。
临河而筑的过街楼层次丰富,尺度宜人。它或窄或阔或转,环境与建筑的相互交融成为一体。
8)向家老宅
(1)规划原则
①从古镇全局和古镇的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一地考虑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②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③在充分尊重与保护历史环境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与传统居民院落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④研究分析古镇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古镇的发展。⑤保护、维修、整治和修复中本着“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恢复与保护力争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⑥完善每户的厨卫设施。
(2)空间环境整合
①结合山地地形组织交通和塑造空间环境;②改造不合理的功能布局,建构新的住区空间环境,每户增加厨卫设施;③将不协调的建筑拆除,增加广场,使其具有现代城市广场的集合与休闲的功能,使古镇的地域文脉得以延续,文化活动得以丰富;④结合古镇的旅游开发建设,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对古镇部分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发展底层商业以带动古镇的经济发展与历史街区的复兴;⑤古镇新建的建筑不超过两层,其立面形式应与古镇原有风貌一致,结构相同,形态延续坡屋顶的立面造型。
(3)立面建筑更新模式
①修复模式:建筑结构主要为木结构,具有古镇老建筑的代表性,但由于年代久远,虽然结构保存完好,但立面已经破损,影响整条街的整洁度,需要修复。修复应与古镇统一规划风格保持一致。
②更新模式:主要为四层砖混结构,与周围两层木建筑风格不相协调,影响半边街的整体古木建筑风格,应予以拆除。原址规划为广场,增加绿化广场面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③保护模式:保护建筑主要为向家老宅和方家大院。向家老宅是较完整的独立木结构老宅,有一口卤水井,内部结构保存完整,是典型的盐业作坊;方家大院通过底层架空来组织房屋前后室外空间,后院结合自然山体,高低错落,两侧为厚厚的风火墙,建筑为典型的民居风格。
(4)重点建筑修整
①此五户建筑为木结构,部分墙体为砖混结构,结构已破败,根据原有结构改造成完全木结构。每户都增添厨房和卫生间设施。
②现状的码头仓库,内部空间较大,改造成酒吧等娱乐场所。不改变结构,增加卫生设施。完整结构,立面稍作处理。
③现状的办公楼,结构为砖混,平屋顶,与周围的坡屋顶不太协调,改造成餐饮娱乐场所,屋顶平改坡,原来的办公小开间,改造成餐饮娱乐小包间。
④向家老宅是较完整的独立木结构老宅,有一口卤水井,为原先制盐的作坊。改造为家庭式制盐作坊,成为旅游、观赏、展览盐文化的场所。
⑤现状的办公楼,柱网比较密,根据其结构,改造成宾馆,一层大厅为办公,二层以上是客房,有独立卫生间;原有的篮球场改造成宾馆的后花园。
⑥此三幢建筑为木结构,结构上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改造中,沿街的底层布置商业,重建公共厕所,对原来公共厕所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
⑦现状为居住,木结构,结构有所破败。改造结合广场建筑将底层设为商业,沿广场立面进行修复。
⑧方家大院是典型的民居风格,五开间,底层架空联系内外空间,保存较为完整。改造其内部狭长结构为前后独立门户,保护其立面风格。
⑨新建建筑组群,现状为方家大院后院,制盐遗址,废墟被作为居民菜地。改造中,平整用地,原有院落改造成组团中心绿地。
9)龙君庙
地块位于宁厂古镇四道桥北端,因有盐泉涌出而建庙,称龙君庙,它是整个宁厂古镇从古至今得以兴旺繁荣的源泉。
现状龙君庙地块残存有龙君庙遗址建筑,留有重要的龙池、盐卤分孔板等,被定为县级历史文物。建造的居住建筑各异,风格破败且不统一。居住建筑西侧有宁厂水文站,属长江航委会所有。现状龙君庙北侧山地上有两块平坝,可作利用。
总体规划规定所在地块为文化娱乐用地,根据总体规划及复原的龙君庙,整合地块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龙君庙原有功能复原,以支撑所在区域的旅游项目;同时整个风貌控制为寺庙建筑风格。戏台前的盐泉广场平时通车,遇到重要节日便封闭,使广场有完整的活动场所,支撑该地段的人文景观节目。
龙君庙位于宁厂镇四道桥北端,宝源山麓,占尽风水。据枟大宁县志枠载,龙君庙创自汉代,为纪念发现盐泉的袁姓猎人而设,经历代修葺,1958年被拆毁。现存仅为龙君庙部分遗址及盐泉龙池。龙君庙现存遗址有几根柱子,呈不规则形,龙池水从两层高的山洞口跌落至池,从地下流出后由有孔的钢板均分而出,靠近龙池的一根柱子上刻有“巫溪县大宁盐场国营龙池于一九五三年九月”字样。龙君庙现存剖面由两个大小不等的坡屋顶拼合而成,由异形楼梯上可至一人高的洞口。
(1)更新模式
保护建筑——龙君庙遗址建筑的外貌除了修缮复原外,一般不作改造;内部除了修缮和为适应新用途而作的极少平面改造外,其他改造限制到最小。
整饰建筑——宁厂水文站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形式与古镇风貌不相协调的,且其产权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而难以马上拆除,故对其外观加以整饰后暂时保留。
更新建筑——对于龙君庙北侧山地平坝在20m保护区范围以外部分予以利用,重新规划设计,新建龙君庙正殿和禅房,但建筑的形式、比例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适应旅游开发的需要,突出寺庙文化的氛围。
(2)装饰图案
龙君庙的窗户为木制窗,主要为平开窗,少有横披。窗通常分为左右两扇,扇叶大小和材质依屋主的喜好和木材而定。横披多用于高墙的门窗上方,因墙壁过高而加设的,一般不能开启。
10)秦家老宅
片区位于宁厂古镇北街的最西端,用地狭长,地形落差大。现状建筑分布比较分散,主要建筑有秦家老宅。
整合中,以保护为主,在保持建筑的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对其空间环境、立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并根据总规的要求,对部分建筑性质进行调整,在片区的中段设置旅游服务商业店面。
由于地形落差大,新增建筑应与原有的梯台起伏变化的街巷空间特色及层层跌落的建筑形态相协调。对秦家老宅的周边环境进行整、合设计,使之适应旅游开发的需要。
(2)节点及街巷空间分析
①街巷空间1:线性的巷道、不同标高的台,构成层次多变的空间。
②街巷空间2:线性、单边的街道,用绿化来产生围合感。
③院落空间1:多边形不规划的院落围合空间,是人流集聚、停留的场所。
④院落空间2:多边形不规划的院落围合空间,是人交流的场所。
⑤冲沟节点1:足够的空间,使场地设计完整,成为片区的景观节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