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看得懂的经济内幕
27438000000017

第17章 “中铝”和“力拓”

“闪婚闪离”的利益纠葛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逐步扩大和房地产的兴起,导致了我国对金属类原料的需求大幅上升。由于矿产资源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当我国需求大增的时候,国际矿石资源价格也在连年攀升。我国企业为了在挣扎中求生存,也在把目光投向海外。这时一个最震惊海内外的收购案诞生了,那就是中铝“闪电”收购了力拓,并且中铝还有进一步合作意向。但是随着合作进程的不断加深,最终以力拓单方毁约了事。这其中有很多扑朔迷离的疑点,是外人无法得知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收购案“闪婚”和“闪离”之间发生的已知事件逐步推导并得出结论。

2008年2月1日,一条消息震惊国内外:中铝公司携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的价格闪电参股矿业巨头力拓英国公司12%股权。对老百姓来说,这条消息没什么。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个收购案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这意味着一直被外国控制的矿产资源垄断权,将有机会慢慢被削弱。

力拓1873年成立于西班牙,1954年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的业务,1962年出于对全球的战略着眼,力拓对国际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矿业公司进行兼并。直到2000年收购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终于形成了从勘探、开采到加工的完整体系。成为世界铁矿石的三巨头之一。此时力拓在澳洲资产占了很大比例。随着铁矿石的需求不断加强,三大铁矿石集团逐步开始形成垄断。

中铝海外收购之路其实是有准备的,尤其是2008年2月的成功参股。其间背景正好是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中铝总结了中海油的教训。基于国际社会对矿石类企业的政治敏感度,所以在2008年2月并没有单独去参股力拓英国公司的股权,而是携手美国铝业一起参股。从其参股比例来看,很明显美国铝业就是个身份代表而已。其收购速度非常快,国际舆论和政治家们都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收购成功。和美国企业合作,也使美国本土对此次交易的阻力消于无形。事实证明,中铝的这个策略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在当时参股所花成本比半年后要高得多,但整个参股意义与中投投资的意义不同,此举对国内企业采购矿石的话语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铝参股力拓的时间点,恰好是另一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准备和力拓换股的关键时刻。中国铝业和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力拓伦敦市场12%的股份,每股相当于60英镑,这意味着必和必拓提出以该公司3:1比例和力拓公司换股方案无法实现,不得不提出高于中铝的价格——至少4股换1股的报价,才能匹配这一价格。

虽然价格较高,但中铝出手的时机恰到好处。参股力拓,对中铝极有帮助,无形中提高了自身在国际同业中的战略地位。除了美国铝业所占股份外,中铝实际上相当于拿到了9%的力拓股份。基于国际形势变化,能够以高价格参股已经是十分不易的事情了。

随后的变化,形势逐步向着有利于中铝的方向发展。美国次贷危机演化成国际金融危机让力拓股价不断下跌。力拓也逐步陷入了一场债务危机中。力拓的CEO艾博年曾说,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全球范围内需求急速下滑对力拓的业务、财务状况以及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力拓集团2008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入(EBITDA)达到2387亿美元,同比增长75%;收获基本赢利110亿美元,同比上涨38%。净收入3676亿美元,同比下降50%。净资本支出达85亿美元,同比上涨71%。就在力拓危机重重的时候,2008年11月25日,必和必拓公司正式撤回了对力拓公司的并购方案。造成其撤销并购的原因依然是因为力拓的高负债率。

由于在之前力拓收购加拿大铝业,借了约400亿美元的高额债务,力拓本身的资产负债率已经上升到了50%以上。必和必拓负债率本身虽不高,但国际经济形势并不明朗,最终让必和必拓放弃了对力拓的并购行动。

这一系列变化中铝都看在了眼里,对于中铝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因为力拓债务再高,股价再跌,其属下的矿产资源是不会长翅膀跑掉的。而此时股价大跌正好让中铝可以以较低成本购买力拓的股份。而必和必拓公司的放手加上力拓的债务危机,毫无疑问可以增加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对中铝而言其国资背景具有独特融资渠道,资金不成问题。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于是,中铝就下一步参股行动做准备并开始秘密接洽。2009年2月12日,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发布联合公告,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投入195亿美元,其中约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集团发行可转债,债券票面净利率为9%。中铝公司可在转股期限内任何时候选择转股。转股后,中铝公司在力拓集团整体持股比例将由93%增至约18%,其中持有力拓英国公司股份增至19%,持有力拓澳大利亚公司股份149%。不过,交易完成仍需要获得力拓集团股东和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一切看起来都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此次参股行动看起来已经有如探囊取物,不会再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了。但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在中铝再次参股消息公布之后,力拓一些股东出于国际战略意义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希望必和必拓公司能够收购力拓,因为它们合作会“更加理想”。

之后又有坏消息传来,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16日在澳洲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将延长对中铝与力拓195亿美元交易的审查时间,在原定30天审查期基础上,再增加90天。眼看着中海油收购优尼科面临的问题又要出现在中铝的面前。不过与那次不同,力拓尚没有合适的参股者。

不过后来有了转机,此交易先后被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德国政府两部门通过。5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也批准了此次行为。正当一切有步骤进行的时候,2009年6月5日,中国铝业公司确认,力拓集团董事会已经撤销对2009年2月12日宣布双方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公司支付195亿美元“分手费”。近两亿美元“分手费”,却无法弥补中铝对未来战略部署计划改变带来的损失。

当舆论对中铝和力拓意外“闪离”感到意外之际,答案同时揭晓:必和必拓公司与力拓矿业公司决定在美国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合资建立新的铁矿石生产企业。必和必拓将向力拓支付58亿美元换取股权,建立新公司的协同效应为两家公司节省了100亿美元。力拓毁约的原因找到了。最终,这场原本以为会有突破的交易就这么快速“闪婚”又“闪离”了。而在力拓和必和必拓合作的同时,中国铁矿石谈判又一次陷入僵局……

中铝第二次参股交易失败,与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加有被利用之嫌。对方利用中铝的诚意拖延自身危机应该是比较主要的原因。显示出对我国并购矿企依旧比较敏感。

不管怎么说,中铝要比中海油那次聪明得多。第一次闪电交易成功,利用的“曲线救国”方针还是很有效的。尤其是与美国铝业合作,是直接构成成功入股的最大原因。而中铝与美国铝业合作案例可以作为将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个提示。就是当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以及各资源类企业并购对中国企业“严防死守”的今天,用一些合作方式间接控股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案。

第二次失败,其实就有些透着必然。因为有了第一次闪电战的教训,第二次天时虽好,然地利、人和都已经失去。必和必拓公司与力拓偷偷合作,加上国家铁矿石谈判的大背景,中铝的二次收购就无法变得那么低调,也就引起政治方面的重视。一旦所谓调查介入,又借口延期,这个交易实际上已经机会不大了。谈判的时候,最忌讳就是时间的把握超期。当交易一旦被拖下去,就意味着手中筹码逐步散失掉了。

当然,中铝也很珍惜手中股份,总会及时补上资金保持自己的控股权不被摊薄。只是有一些值得注意,就是原本力拓的债务危机因为中铝此次交易延时才有了与必和必拓再次合作的筹码。从此中看,195亿分手费对力拓来说真的很划算。恐怕也就是因为这一层,才会有了力拓和必和必拓合作引发中国反垄断调查,不过那是后话了。

从此次交易失利中,中铝也应该学到了很多。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和收购已经不再单纯是企业行为了。在参与国际间交易的时候,千万不能因为对方的资金实力而忽视了其可能“耍花招”的技术。我们自然可以让他们得到利益,但绝不能让对方以牺牲我们利益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