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
27461000000021

第21章 朝鲜半岛古代寺刹(6)

在朝鲜王朝建立之初,因文化的惯性,仍将平地型佛寺当做王权的象征之一,故而也曾短暂地建造过一批平地型寺刹,如太祖还都汉城后创建的兴天寺(1397)、兴福寺、开城演福寺等。但是这些寺刹并未留下遗迹,只是大致知道它们仍然是平地型寺刹,同样用回廊围合院落,具有比较严整的轴线。但这些平地寺刹仅仅出现在朝鲜时代之初,属于自百济、新罗、高丽以来形成的王室愿刹传统在新生王朝的短暂余响,而朝鲜时期的佛寺建设活动,主要是对高丽时代山林佛寺的继承和改建。

朝鲜初期的山地寺院形式,在阳平龙门山的上元寺所藏之“上元寺观音现相图”中有所反映。该寺已毁,但此图中绘有该寺的形象。此图绘制于朝鲜世祖八年(1463),显示寺院选址于深山溪谷中,以重檐佛殿为中心,左右为配殿,佛殿前有石塔,但位置不再居中而是偏于一侧。寺东还设有园林。名僧普雨重建的清平寺与奉恩寺,从《清平寺重创记》《靖陵志》等文字的记载来推想,朝鲜初期的这些佛寺基本上沿用了高丽后期发展起来的山地寺刹布局手法。

从佛教发展的层面来看,17世纪朝鲜半岛的宗教活动并不活跃,各寺刹大都以禅宗思想为主流,部分以华严思想为主导。这样的教义统合对这一时期所建寺刹的布局起了重要的影响。与过去因礼拜对象的不同而各设佛殿的方式有所差别的是,现只设一处中心佛殿,以大雄殿统合各宗派的礼拜对象。这样的变化首先是因应佛教教义的变化,其次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条件建造大规模的建筑,为了压缩空间和节省财力不得已而为之。这样,17世纪后期以来新建的寺刹就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征:以大雄殿或者极乐殿为寺刹的核心,佛殿高踞在台基之上,俯瞰庭院。庭院之前作为入口和观景设施的楼阁,庭院左右为僧寮、讲堂等。

闭但内部开放的空间。这是一般的小规模寺刹的主流格局。规模大一些的寺刹则在这一中心区域的周边布置象征下界的冥府殿、供奉文殊菩萨的文殊殿、象征功德修成的罗汉殿等;再向外则配置民间信仰或者道教的神殿,如山神阁、七星阁等所谓的“神众坛”。

朝鲜时代寺院布局也受到寺刹所属宗派和佛教礼仪的影响,由此决定各建筑的位次。寺中各建筑位次由所谓“三坛”观念决定,但具体如何,韩国学界也有数种不同的见解。概略来说,寺刹中同时容纳有佛信仰、菩萨信仰、神众信仰,与之对应的建筑分别属于佛坛、菩萨坛、神众坛,建筑群的划分和配置以及等级关系均与此三坛相关。

即大雄殿、极乐殿、弥勒殿等属于佛坛(上坛),一般成组配置在寺刹的高处;罗汉殿、冥府殿、文殊殿等作为菩萨殿属于中菩萨坛(中坛),配置在位置稍低之处;山神阁、三星阁、天王殿等属于神众坛(下坛),配置在位置更低处或散在于主要殿阁周围。这是朝鲜时代山地寺院配置的通用的基本图式。

在山地寺刹中,佛殿庭院前的楼阁往往成为重要的空间节点。人们自楼阁的下层进入寺院,因而其起到划分内外空间的作用。楼阁的二层标高基本上和佛殿前庭院相同,而且四面轩敞,在举行大规模的法会的时候就成为庭院空间的延展,平时则作为僧人们的休息空间,有客人时则作为接待空间,以满足人们“爱山”观景的需要,起到凸显山寺特征的重要作用。类似的空间手法后来也蔓延到乡校或者书院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朝鲜时代的寺刹继承了高丽时代以来的信仰“杂糅”的特点,规模较大的寺刹中,除了作为本堂的大雄殿外,往往还配有极乐殿、弥勒殿、观音殿、应真殿、罗汉殿、文殊殿、灵山殿、冥府殿、大藏殿、祖师堂、山神阁,反映出多种佛教教义和民间信仰的混杂。除这些建筑外,规模更大的寺刹还可能有钟楼、经库、天王门、金刚门、一柱门及其他的附属设施如僧寮等。

现存朝鲜时期较著名的寺院如梁山通度寺、陕川海印寺、顺天松广寺、东莱梵鱼寺、金堤金山寺、海南大兴寺、灵岩道岬寺、安边释王寺、襄阳洛山寺、醴泉龙门寺、报恩法住寺、求礼华严寺、河东双溪寺、五台山月精寺、昌宁观龙寺等。这些寺刹大部分继承了高丽时代的寺院配置方式,当然也融入了上述的一些变化。

3.5.2.1顺天松广寺

佛教有佛、法、僧三宝,朝鲜半岛上在高丽时代曾建有与之对应的二大宝寺:佛宝寺—通度寺、法宝寺——海印寺、僧宝寺即松广寺。作为僧宝寺,自高丽普照国师以降,该寺国师辈出,至朝鲜时代初期共有15名僧人成为朝廷的国师,成为朝鲜半岛佛教思想演变的重要策源地。

松广寺位于全罗南道顺天郡曹溪山东南麓一块相对平坦的地形上,主要建筑均朝西布置。该寺是创建于新罗末期的禅宗寺刹,因此虽然用地相对平坦,但已不再釆用回廊式的平地型寺刹布局。高丽明宗二·十七年(1197),普照国师将其扩建为规模较大的寺院。但是,经过若干次战乱,原来规模宏大的寺刹如今只有局部得以幸存,而现存建筑中仅有国师殿、下舍堂为朝鲜初期遗物,其余均为当代恢复建筑。

松广寺前有溪谷,故而在其上架有虹霓桥作为入口,造型如虹,雕刻繁密,桥上建有“清凉阁”,为寺之一大景观。这种“风雨桥”的做法在朝鲜半岛并不多见。桥畔还建有“枕溪楼”,营造出山林趣味的寺庙园林,作为寺院的入口区域,体现出山林佛寺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寺内的院落刻意形成不对称的布局。寺域内以大雄殿为中心建筑,配置相对自由,作为“僧宝寺”,僧人修行学法、供奉祖师的建筑如说法殿、修禅社、国师殿、真影堂等构成的组团配置在全寺最高处,高于由凝香阁、大雄殿等构成的礼佛空间,这是该寺区别于其他普通佛寺的重要特点。大雄宝殿前庭院十分宽阔,估计是用作僧人举行法会或仪式。

3.5.2.2陕川海印寺

海印寺位于庆尚南道陕川郡、远离政治和经济中心的伽耶山中麓,是朝鲜半岛高丽三宝寺之一的法宝寺,因藏有朝鲜半岛最大的经藏——《高丽八万大藏经》而著名。该寺据传由义湘的法孙顺应和利贞创建于统一新罗哀庄王三年(802),寺名得自于《华严经》中“海印三昧”之语。自创建之时起,海印寺即成为高丽名刹,名儒崔致远曾为之撰有《海印寺结界场记》;寺内均如大师、大觉国师等名僧辈出。朝鲜太祖七年(1398)将原来因避战祸而保存在江华岛的大藏经移藏入海印寺。成宗十二年(1481)对其进行了较大的扩建,由“都便手”朴仲石重建了大藏经板殿,同时增建了大寂光殿等建筑,盛时仅僧寮就有160余间。

现存的海印寺域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50m,主要轴线西南向,两侧山峰对峙,景色秀丽。寺刹用地根据地形大体划分为二个台地,以对应朝鲜佛教中的“三坛”。整个空间序列以一柱门为全寺行经路线的起点,经凤凰门、解脱门来到入口空间,从九光楼下进入修行生活空间(经学院、穷玄堂、僧寮等),再经石台阶向上进入礼佛空间(大寂光殿、应真阁、三圣阁、凝香殿等),再经石台阶向上进入法宝空间(法宝殿、修多罗藏殿等),这样的布局反映的仍是朝鲜佛寺的“三坛”观念。

作为“法宝”的具体载体,大藏经板殿是海印寺的核心建筑,位于全寺最高处。建筑出于特殊功能的需要而釆取了特殊的形式,由法宝殿和修多罗藏殿这两座平行的建筑构成。南侧的建筑修多罗藏殿是为下板堂,北侧的建筑法宝殿是为上板堂。各殿面阔15间(约200尺),进深2间(约28尺),并且为了保护经板,而增加了特殊的通风、防潮设施。内部米用叉手,构架辆枓艋观龙寺比较有价值的建筑是药师殿,是面阔和进深均仅一间的小规模建筑,柱心包系悬山屋顶,建于朝鲜时代初期。屋顶出际与建筑规模相比极大,外观飘逸而优美,如此比例的出际在朝鲜半岛建筑中也是比较罕见的。

3.6小结

由于朝鲜半岛多经战乱,而且朝鲜时期曾有过数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因此留存到今日的朝鲜半岛寺刹,绝大多数建于朝鲜时代的中期或后期。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直到高丽中期以前,朝鲜半岛的重要寺刹仍然在继续沿用中国早期堂塔式寺刹的形制,所变化者主要在殿、塔关系上的微调和石塔的逐渐普及。在统一新罗后期,由于禅宗的发展和寺刹营造组织的变化,佛寺开始向山地转移;到了高丽中、后期,寺刹营造活动的中心迁移到山地或丘陵地带,中国南部地方的山林佛寺更适合当时的需要,因此大陆江浙闽一带的木构建筑技法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的同时,寺刹布局也产生了一定的相通之处,表现在不同功能的“院”结合山地地形的布局形式。与中国南方山林佛寺相比,朝鲜半岛的山地寺刹秩序感表现得更弱一些,同时在佛寺建筑内容、形式等方面,也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

朝鲜半岛上寺刹的发展,迄今已经有1600余年的历史。就总体而言,这1600余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寺刹主流是大陆早期堂塔并立寺刹的引入和持续的沿用,始自佛教传入朝鲜半岛的公元4世纪末到高丽前期,前后持续700余年;第二个阶段的主流是山林佛寺的盛行,大约自高丽中期以来到朝鲜末期,前后900余年。在朝鲜半岛佛教发展的初期,佛寺还是全新的事物,因此只能是对来自中国的形制亦步亦趋,而当时中国寺刹最基本的布局是在严整的南北轴线上依次布置中门、塔、金堂、讲堂,高句丽的寺刹亦如此,均选址于平坦处,只是在局部有所变化,如金堂的数量。百济在迁都泗沘后,寺刹选址亦于平坦处,以塔为中心构成塔院,规模大者则由塔院重复构成。新罗及统一新罗前的寺刹,因主要在庆州平原发展,所以也是轴线严整的平地型寺刹。统一新罗后期,因佛教的普及和禅宗的发达,寺刹建设开始向山地转移,因地形限制和教义、礼仪的改变,平地型寺刹逐渐转换成山地型,在高丽中期逐渐定型。远离城市的山地佛寺大量出现,寺刹布局开始变得相对自由,虽然在主要空间仍保留了轴线关系,但只体现在局部,更多的建筑则因山就势散布,通过不同标高的台地组合成建筑群,入口轴线和主要建筑物轴线方向有夹角,不强调主要建筑的正面性而强调透视效果;建筑轴线之间也顺应地形有夹角,形成丰富的侧面透视形象,在局促的地形上形成丰富的空间经验,并发展出适应台地配置的需要而产生的从楼下进入寺刹领域的方式。就寺刹的类型而言,朝鲜半岛寺刹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堂塔式寺刹和山林佛寺。堂塔式寺刹又可细分为一塔一金堂式、一塔三金堂式、双塔式等多个细目;山林佛寺又可细分为统一新罗末期和高丽前期萌芽阶段的禅宗寺刹、高丽中后期各教宗及禅宗寺刹、朝鲜山僧佛教时期的寺刹等。更细致的划分如以郑寅国为代表的寺刹配置形式论,将朝鲜半岛的寺刹划分为一塔式、双塔式;平地、丘陵、山地式;中心轴线型、直交轴线型、自由型式等。这些分类系日本或韩国学者以现代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根据寺刹遗址本身的形态区划而来。而若从中国寺刹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则朝鲜半岛高丽后期以前的堂塔式寺刹系对中国魏晋时期北方佛寺的直接模仿和长时期的持续使用;而高丽后期以来的山林佛寺则是吸收了中国南部自东晋以来山林佛寺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发展而来。若不将它们与中国寺刹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考察,则容易误解其发展演变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