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手爸妈的指南书: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
27476100000009

第9章 人生的初探——新生儿篇(8)

8.惊厥

惊厥,俗称“抽风”,医学上称惊风(infantile convulsion),病发时间短,变化迅猛,症情凶险,以抽搐,伴有神志障碍为特征,一般发病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年龄大的孩子发病时抽搐动作较大,但刚出生的婴儿多在襁褓之中被包裹得很严实,如果不留意很难发现小宝宝的抽搐动作。是以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来说,这是一场来得快,危害大的急性重症,新手爸妈面对突发的情况措手不及,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急求措施,可能会导致宝宝病情延误,遗憾终身。

【案例】

宝宝哄了好久才入睡,Windie和老公阿伟终于可以合一会眼了,没过多久Windie被阿伟慌张的声音唤醒,“老婆老婆,宝宝发高烧了!好烫!”Windie急忙起身去观察宝宝的情况,察觉到不大对劲,赶紧把宝宝抱到平坦的大床上,解开他的襁褓,好让他降低体温。这时宝宝的四肢有不规则的舞动,面部的小肌肉已经有轻微的抽动,Windie迅速做出反应。大喊一声“快拿牙刷过来!”Windie意识到,考验他们这对小夫妻的时候到了。

【专家提议】

遇到新生儿突发的惊厥现象,父母首先要保持镇静,切忌不要慌张。通常新生儿惊厥表现为眼睛斜视、眼睑和面部肌肉抽动,也可是一个肢体、一侧身体或者全身的抽动,特别是面部发生的细微抽搐,很难被发觉,是以当宝宝突然发热,伴随肌肉、眼神的细微变化时,父母就应该提高警惕。除此之外,姿势的改变、面色的改变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宝宝惊厥严重时会四肢不规则舞动,面色发青发白,可能会口吐白沫,短时间的丧失意识,失神、瞪眼、斜视等。Windie的做法非常好,惊厥伴随着高热时,首先要将宝宝转移到平坦、通风阴凉的地方,解开他的襁褓、衣物、可以用凉手巾或其它物理方法降温。然后她又让老公去拿牙刷,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在情急时刻,她迅速判断宝宝的病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惊厥”,是以赶紧“请牙刷帮忙”。因为宝宝已经出现初步的惊厥病症,接下来可能会抽筋,咬住自己的舌头,是以要用纱布、手帕、筷子、牙刷等物,塞在宝宝的上下牙齿中间,保证宝宝呼吸顺畅。接下来宝宝惊厥的抽搐可能会使痰液吸入气管,发生窒息,惊厥失神会导致宝宝将呕吐物吸入肺中,Windie要做的就是将宝宝的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宝宝口腔内已有的分泌物,以免堵塞气管,发生窒息。

做这些动作一定要迅速、轻柔、稳中不乱,做好之后就开始掐按宝宝的人中、合谷、曲池穴,如果家中备有针灸用针,能认准穴位,也可以用针刺,这样奏效会快一些,一会功夫,宝宝便会回复平静,但是像Windie家宝宝这样的高热抽风很容易反复发作,要赶紧给宝宝吃小儿退热药或镇静药。等宝宝停止抽搐后,不管多晚,都要马上送去医院救治,不可有一丝延误。按照以上步骤,Windie和阿伟终于成功止住宝宝的抽搐现象,赶紧抱起宝宝冲向医院。医生听了Windie诉说的病症反应后连连赞她是个细心、能干的好妈妈,因为及时的反应,宝宝康复后并没有留下后遗症,通过治疗,恢复健康的小宝宝又能展开快乐的灿烂笑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