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伤痕干杯
27487400000005

第5章 阴影里的光环(4)

第二天,他睁开眼睛,看到月光皎洁的夜空,十分惊异。他怀疑自己已经死了,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没有死。他始终认为,这是上帝的意思。上帝希望他活下来,因为另有任务给他。当他知道自己仍然活着,突然间重新有了生存的渴望。他感谢上帝的恩赐,让他活下去,并且下定决心,一定要活下去,要以帮助他人为职责。

卡乐拉成了一位特殊的积极思想者,他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使命。

我们应该清楚自己想克服的弱点是什么?伤感、失望、恐惧、生气、沮丧、酗酒,还是女人?无论是什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它绝对不能永远打败你。记住了这一事实,你就可以将最弱的地方转为最强。

任何人只要愿意控制自己的弱点,愿意接受积极思想,就能把最弱点转为最强点。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优点和弱点。你所强调的是自己的优点还是弱点?你靠什么来生存下去?如果着重在弱点方面,你将会愈来愈弱。如果你强调的是优点,你将会愈来愈坚强和自信。

感悟

不会再有失败,不会再有挫折,不会再有绝望,人生不会在瞬间变成轻松或浮华。人生是真实永恒的,有各种问题存在。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去行动,就不会再被任何难题所控制、阻挠。

17.羡慕自己

小孩常常羡慕大人,盼望自己快点长大;大人常常羡慕孩童的无忧无虑,欣赏孩童天使般纯净的面容。男人羡慕女人,女人受了委屈,可以哭可以撒娇;女人也羡慕男人,男人不受十月怀胎之苦,可以很便宜地当上爸爸,无牵无挂闯天下。夕阳中的老人,积淀了一生的经验和智慧,可是生命已近黄昏,于是想,如果时光能倒流多好,能重新活一次多好,于是羡慕儿童、羡慕少年、青年,哪怕岁月能倒流20年,能回到年富力强中啊!

可是岁月总是无情。于是,人人羡慕别人,人人也被别人羡慕着,可人们从来很少羡慕自己。其实你本身就是一支歌、一首诗、永远歌唱着对生命的咏叹!

感悟

对自己没有的东西人们总是好奇、渴望得到,忽视本身已有的东西,其实你也是别人羡慕的啊!

18.欣赏自我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给自己一点信心,留一点时间欣赏自己。

自我欣赏名声一直不大好,总是与自以为是、孤傲冷漠等令人不屑的词儿连在一起。其实,只要不是欣赏自己的缺点,而是欣赏有缺点的自己,每天信心十足地面对生活有何不好?一个连自己都看不重的人又怎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温和、柔婉的女孩子像柳永的词,令人柔肠百转;豪爽、大方的小姐们像苏居士“大江东去”般的狂放也不失一种巾帼潇洒。干嘛伪装自己,每天生活在别人的看法里?来吧,你就是你,即使有人不喜欢也别管他。即便是世界上最甜美的李子,也还有不爱吃李子的人呢!

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或平凡或美丽。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或曲折婉转或平平淡淡。没有人不喜欢被欣赏,那是一种真诚的赞美,那是一种由衷的祝福。一帆风顺当然很好,可是经历苦难而不倒的人更令人赞叹。成功的狂喜,屡败屡战的斗志,在我看来都弥足珍贵。

懂得欣赏,也就学会了宽容。会为别人送去一份至诚的鼓励,告诉他你是他的朋友。

感悟

正视自己的优点,也是一种诚实和美德,懂得欣赏自我的人才会懂得欣赏别人。

19.不要自大

世界上有很多不美丽的东西,但是其中最丑陋的便是“自大”。

犹太古谚有一句批评自大的话:“没有你,太阳照样东升、西下。”

犹太人认为,当人自满自大时,就会失去一个人应有的谦虚以及改过向上的念头。自满自大的人很容易犯过错。因此,《犹太法典》虽不认为自大是一种罪过,却认为它是一种愚昧。

有很多人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但是周围的任何人却绝不可能那么重视自己,因此他厌恶别人的漠不关心,同时更为自己没有达到更高的目标而生气,于是就会产生过度的自我嫌恶。在犹太人看来,这也算是自大的一种。

因为这种自我嫌恶和虚荣心是互为表里的。

犹太人说:“如果自己的内心已由自己占满时,就再也不会有留给神住的地方了。”因此在犹太人中,在夸奖别人之前,绝不会夸奖自己。

犹太人告诫孩子们不可自大时,常引用圣经的《创世纪》做比喻:

在《创世纪》中,神首先分别光明与黑暗;再分割天空和地面;并将地面划分为水、陆;然后他开始创造生物;到了最后才创造人——亚当;因此,甚至跳蚤都比人早到这个世界,所以人有什么了不起呢?就是在动物面前,连耀武扬威的资格也都没有。

谦虚是美德,因此《犹太法典》对谦虚有很严格的规定。告诫人们说:“即使是一个贤人,只要他炫耀自己的知识,他就不如一个以无知为耻的愚者。”

犹太人有许多嘲笑不谦虚的人的故事。

有一位从事神圣工作的拉比好像在熟睡。他的旁边坐着信徒,他们正在地讨论这位神圣的人无与伦比的美德。

“他是多么虔诚!”一个信徒带着陶醉叫了出来,“在整个波兰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他的人!”

“谁能和他比仁慈?”另一个狂热的呐喊,“他给人宽广无私的施舍。”

“还有多么温和的脾气!难道有谁见过他激动吗?”另一个信徒眼睛发光地低语。

“啊,这是多么的博学!”一个信徒用圣歌般的调子说,“他是第二个拉什!”

信徒们陷入了沉默,这时这位拉比慢慢地睁开了一只眼睛,用一种受伤害的表情看着他们。

“怎么没有人说说我的谦虚?”他责备说。

这则故事的名字就叫《谦虚的拉比》它嘲讽了一个毫不谦虚的拉比的愚蠢。

此外,法典还对自大的危险提出了警告:“金钱是自大的捷径,而自大是罪恶的捷径。”

感悟

不把内在显现给别人看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不自大,是犹太民族处世技巧之一,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应有的品质。

20.听的分量

犹太人非常强调说话时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话一旦说出口,就像射出的箭,再也不能收回了。

拉比西蒙·本·噶玛尔对他的仆人塔拜说:

“到市场去给我买些好东西。”

仆人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

他对仆人说:“出去到市场上给我买些不好的东西。”

仆人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

拉比对他说:“为什么我说‘好东西’你带回来一个舌头;我说‘不好的东西’,你还是带回来一个舌头?”

仆人回答说:“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基于此《犹太法典》告诫人们说:

“不要说得太多——听的分量要有说的两倍。”

对此,《犹太法典》又说:

“神为什么给人两个耳朵,却只给人一个嘴巴呢?这是因为神要告诫我们:听的分量要有说的两倍,因此才这么做的。”

犹太人认为,愚者常常暴露出自己的愚昧,贤者却总是隐藏自己的知性。基于这样,犹太人坚信着“假如你想活得更幸福、更快乐的话,就应该从鼻子里充分吸进新鲜空气,而始终关闭你的嘴巴。”

因此,犹太人在自己的周围,总是尊敬那些懂得听话艺术的人,而讨厌那些只是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的人。

犹太人相信善于听话的人,易表露知性;而喜欢表现自我、喋喋不休的人,通常都是些傻瓜。所以犹太人有一句俗话说:“当傻瓜高声大笑时,聪明人只会微微一笑。”

犹太人还认为,把沉默教给自己的舌头,这在人生中有很大的好处。为此,《犹太法典》告诫犹太人要“如同对待珍宝一样,慎重地使用自己的舌头。”

犹太人认为舌头可比诸刀剑,必须小心使用,否则不但会伤害别人,还会伤到自己。因此,犹太人学着古时的剑圣——除了真正需要外,绝对不拔剑伤人。

“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犹太人常把沉默当作知性所披挂的黄金盔甲。

犹太人认为,话不可以随便乱说,应该一字一句地斟酌才对。为此犹太人常常用药来比喻言语,即适量的言语可以一针见血,但是用量过多就会愈描愈黑,反而有害。

因此,犹太人是世界上较其他民族比较注重节舌少嘴的民族。他们还有一些警世良言:

“舌头表面没有骨头,所以应该特别小心。”

“应该由心来操纵舌头;而不应该由舌头来操纵心。”

有人戏说,一定是有鉴于因饶舌而绊倒的犹太人太多,《犹太法典》才会有这么多关于“舌头”的告诫。不管这是不是事实,少说多听已成为犹太民族的处世秘密之一。

感悟

在日常工作中,千百个夸夸其谈,只说不做的评论员,顶不上一两个寡言少语,脚踏实地的办事员。

21.学会大方

吝啬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

朱某独自前来心理门诊,向医生陈述:“我公公是一位八旬老人,养育有五个儿女,可是儿女在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一个也不愿赡养。我是三儿媳,看着大家都不管,也不想搅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女们个个怕吃亏,都不想负自己应负的责任。我信奉的是勤俭持家,盼着能攒个万儿八千的,把房子修修,添些家什,可我丈夫老说我抠,还叫我‘铁公鸡’什么的,我知道他是嫌我不争气,给他养了个女儿,使他在兄弟中抬不起头,其实我也不喜欢女娃儿,可那事儿能全怪我吗?”

“我女儿今年八岁了,什么都好,就是抠门,不疼人,都说女娃儿知道心疼人,怎么我家的就不一样?我也不知哪点儿对不住她了!我现在感到自己孤立无助,很难与别人相处,也不愿意与别人相处,相处得多了自己难免破费,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患者朱某的情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异常心理中的吝啬心理的具体表现。其吝啬心理主要表现是:

其一,不愿意赡养老人,认为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其二,对钱财过分吝啬,以至于其丈夫说她“抠”还称她为“铁公鸡”;其三,想生儿子而歧视女孩,这实质上是一种感情上的吝啬心理。

“吝啬作为一种自私、冷漠的病态行为有极大的危害性。

首先,它违背了人类社会应有的仁爱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其次,物质与精神上的吝啬将会对一些社会成员造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试想,被子女抛弃的老人,被父母遗弃的女娃,他们将会面对怎样的惨境?一个被父母重养轻教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灵魂又有多么空虚?一个面临困境向他人伸出求援之手的人,得到的只是白眼,他的心里有多痛苦?作为人,实在不该有吝啬之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互助关系,相互关心、帮助是人类美好的属性。吝啬之人极度自私,不给别人任何帮助,将人的本性降格为动物般的本性。吝啬破坏了人类美好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与道德关系。吝啬之人也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与遗弃。人活在世上,需要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赡养老人养育独生女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否则,天理难容。过去曾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不必萦怀心头,而要理智地看待。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定会得到他人的关心。

你虽有勤俭持家之心,却错把吝啬当成勤俭中的吝惜。吝啬与吝惜不同,吝惜指对所有财物(包括个人与公家的)十分珍惜,不浪费,不大手大脚,是一种勤俭节约的好行为,好品德。教育家徐特立早年在长沙办学,非常勤俭,常将别人丢弃的半截粉笔拿来写字,还赋诗道:‘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你吝惜太过分,就成为吝啬了,吝啬是为人所厌恶的。”

朱某:“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我是勤俭,还很委屈呢!”

“此外,你的吝啬心理还与焦虑有关。你存在着由急于发家的心理及自己不喜欢女孩,又怕丈夫不喜欢女孩的矛盾心理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朱某:“是的,看见别人发家,过好日子,心里时常焦急,加上丈夫时常埋怨我,使我就更烦躁了。”

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学家们认为,焦虑是人的行为的基本能力。弗洛依德将焦虑分为三类:即由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引起的现实焦虑;由害怕控制不住本能冲动而引起的神经质焦虑;由害怕自己违背社会规范而引起的道德焦虑。焦虑令人不快和紧张,要设法降低或克服它,个人所作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避免或降低各种焦虑。有些人将现实生活风险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估价过低,为了应付焦虑,就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你的吝啬就可能属于自我防御型,怕失去自己手中的财产以及富裕的生活。”

朱某:“是的,确实是这样!”

心理医生:“你歧视女孩,也是一种感情上的吝啬,而且事实上已造成对她的伤害。你不是说她也很抠门,且不晓得心痛人吗?这正是你的感情吝啬对她造成伤害和影响,使她也同样有吝啬心理的症状。如果父母以上述一种或多种行为对待儿童,那么儿童将对父母产生基本敌意,这种敌对态度最终又将折射到周围的一切事物和任何人上。可以这样认为,有许多吝啬者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致使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不会引起心理共鸣。他们看到需要资助或帮助的人,往往这样想:这不关我的事。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给别人。所以,你应该对家中老人、孩子多给一些爱心。付出一份爱心,必有相应的收获。”

在医生的启发下,经过几个月的心理调适,患者朱某开朗明白多了,她参加了许多社会公益活动,同老人、女儿的关系大为改观,邻居们也说她乐于助人,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变了一个人。

感悟

吝啬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异常心理,与社会环境影响和人格发展不良有关,比较顽固。有些人一味的怕付出,怕失去,然而不付出,不失去怎么会得到回报呢?怎么会开心快乐呢?

22.对自己微笑

惟一的选择就是自己打开封闭的心灵,自己做自己的朋友,自己来宽慰自己,自己拉住自己的手,开创生活的新天地。

几乎所有的微笑我们都是送给别人的。而友人苇却在一封长信里告诉我:“你见过对自己微笑的人吗?我就是!”

苇是在那一年的秋季去了南方那所有名的高校——深圳大学,不过苇并不幸运,她没有考取这所大学。苇白天在大学办的公司里上班,夜晚参加该校的夜校班学习计算机专业。苇18岁,清秀,瘦弱,腼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喜欢沉浸在婉约无骨的宋词里,这个感情丰富细腻的女孩而今远离父母数千里,没有熟悉的朋友和同学,我一直认为苇是孤寂的,常常在梦中看到她的泪水。所以我在豫南的一座小城里,向苇一封又一封地写信,尽一个朋友的义务,让充满灵性的文字带去我的问候。

每次接到苇的回信,没拆之前我就在心里祷告一番,千万别……令人惊奇的是,苇的每次来信就像长长的小河,总有流淌不完的快乐,这使我很是疑惑。

18岁的女孩子孤身一人在外地,一边打工一边生活够艰辛够紧张的,而且,在那里苇不会有老朋友,而苇并不是一个随便就能敞开心扉交朋友的女孩,所以在苇的生活圈,有多少人可以倾诉可以交流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