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27518100000014

第14章 聚义起兵(4)

于是两人商量好各个步骤。先在一块绢布上写着“陈胜王”,然后把它藏在刚被捕上岸的鱼腹内。有个人买到了这条鱼,剖开鱼腹时,赫然发现这块布条,感到极不可思议,众人因而开始议论纷纷。另一方面,吴广于半夜时,在野营附近的祠堂里学狐狸叫:

“楚国兴,陈胜王……”

士兵们感到害怕,隔天便把所听到的告诉陈胜,并表示愿意听从他的指示。

他们的计划成功了,时机渐渐成熟。

吴广很照顾大家,关怀大家,在众人之间颇有人缘。有一次,他故意在众人面前,对着带头的秦朝将军说:

“真不愿意待在这里,如果能早些离开这里多好!”

这番话激怒了秦将,也为自己惹来了凌辱。秦将拿起鞭子鞭打吴广,吴广乘隙拾起对方掉落的剑,刺杀了秦将。陈胜也及时帮助吴广,将其余的两个秦将杀死。吴广这招苦肉计,是想激起大家的公愤。

事后,陈胜和吴广同声说:

“我们遭逢大雨,无法在限期内到达指定地点。这么一来,是会被处死刑的。即使没被杀也会被派去戍守边境,十人之中至少有七八人无法生还。身为男子汉,应该有一番作为,以流芳后世。皇帝或是大臣,同样都是人。人,并非天生就是伟大的卑贱的!”

于是,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们愿意听从二位的命令!”

他们二人就假借公子扶苏和将军项燕的名义,袒露右肩,大家也跟着露出右肩。这是那时楚人结为同志的惯例。并设祭坛祭拜神明,供上秦将的首级,大家一起下跪发誓。

最先揭竿起义的反叛军就这样成立了。

大家推举陈胜当将军,吴广为副官。众人拿着锄、锹、木棍当武器,从大泽乡出发,开始向西进击。他们一看到秦的驻军,就倾全力地猛攻,每降服一个县城,就加以整备,增强兵力。等到攻击到离大泽乡二百里的陈城(河南省淮阳)时,已经拥有战车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步兵数万人的雄厚军力。

陈胜、吴广的大军,一口气攻下陈城。并准备以此地为总部。

几天后,陈胜召集附近的长者和名人,对他们畅谈他的计划。他们说道:

“将军亲自戴甲胄,持利剑,击杀暴秦,收伏楚国,功绩之大足以为王。”

于是陈胜即位而称陈王,国号张楚。意味扩张楚国,并增强势力。

陈胜和吴广举兵起义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全国各地。对于长久以来深受暴秦压迫的人民来说,是一股很大的冲击力。

被秦所灭,暗中等待东山再起的六国子民和遗臣,都认为时机到来,纷纷举兵反叛。齐国的田儋、田横,魏国的咎,赵国的赵歇,韩国的韩成,楚国的景驹,燕国的韩广等,均起兵反抗暴政。

在这当中,最受民众拥护的就是项羽和刘邦。

这两支义军在众诸侯中崭露头角。

3

项羽,名籍,字羽,于公元前232年出生在下相(江苏省宿迁)。

项氏在楚国代代均为将军,被封于项(河南省项城),因此就以项为姓。

项羽有个叔叔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项羽的祖父,也就是楚国的名将项燕,在秦楚的战役中被杀。陈胜和吴广反叛时,就是假借项燕将军的名义为号召。

项羽自小父母双亡,幸赖叔叔项梁的照顾得以长大成人。他身高六尺,力大如牛,能轻易地举起几百斤重的铜鼎。项梁非常喜欢他,想把楚国再兴的重责托付给他,于是教导他各种学识,殷切地盼望他能超群拔萃。但是舞文弄墨,并不适合项羽的个性,所以没有多大的进展。项梁于是改教他学习剑术,但项羽又半途而废。项梁很失望地责骂项羽,项羽却说:

“读书只要识字,并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够了,而习剑只能一次对付一个人,实在无济于事,我只想学习能够对付万人的战术。”

听了这些话,项梁就开始教他兵法。项羽觉得很高兴,于是非常用心地去学习,但他仍然只求粗浅的了解,并不去深究。

充满活力的项羽,不肯静下心来学习的个性,使得项梁渐感不安。项梁心想这种个性如何能承担复国的重任,完成灭秦的宿愿呢?

项梁的担心不无道理,日后,项羽尽管很会打仗,但不懂策略,最后兵败刘邦,与他不习文化有极大的关系。

其后,项梁因犯了杀人罪,带着项羽逃亡到吴城。

项梁素有教养,且武艺高强。亡命到吴城之后,逐渐地崭露头角。官方的土木工程,或是附近的丧葬仪式,都由他承包下来,而分派给他手下的一群年轻人去做。

项梁暗中在一旁观察他们的才能,为将来举兵作准备。

始皇巡幸会稽途中经过吴城,就是在这个时候。

在吴城看到始皇帝,是项羽一生的重大转机。

他平常以自己的腕力自豪,常常和附近的年轻人较量;所以,一看到始皇帝的英姿,潜伏于体内的意识,立刻极大地震动了他。

“我将取代他而拥有天下!”

这是项羽脱口而出的叫声,也正是所有楚国人的心声。

项羽突然变得严肃的眼神,就像下定决心要闯出一番事业一般,使得项梁第一次露出安慰和期待的微笑。

第二年七月,陈胜起义的消息传到了吴城。九月的一天,会稽郡守殷通悄悄地来找项粱,告诉他:

“长江西北一带,都起兵叛秦。‘先发能制人,后发则制于人’,所以我也准备举兵反叛,并打算以你和桓楚二人为将军。”

听到这话,项梁心想,如果让他领先,那么我处心积虑的计划就会成为泡影,于是答道:

“听说桓楚逃亡,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我的侄子项羽可能知道这件事。”

他用这句话搪塞后,很快地退席而去。项梁来找项羽,把事情从头到尾告诉他,并订下计策,要项羽持剑等候于屋外。然后项梁再度出现在殷通面前:

“请召唤我的侄子,他会带着阁下的命令去找桓楚。”

殷通就叫项羽进来。项羽进入屋里后,项梁暗示他动手!

项羽迅速拔剑,一刀斩下殷通的首级。

项梁夺得官印,拎着殷通头颅出来。

衙役见大事不妙,急急跑来,手持武器向二人进攻。但他们并非项羽的对手,转眼之间,尸横遍地。

其余的人纷纷弃剑投降。

于是,项梁集合衙门里所有的人,告诉他们殷通吃里扒外,早就该遭受天谴,现在他将代理会稽郡守的职位,并宣誓举兵攻打秦国。

他命令属下平定会稽郡下诸县,收锺離昧、季布的精兵八千人。

项梁授给吴城中的豪杰和属下一班年轻人不同等级的军衔。但其中有一人却未被任用。他向项梁提出异议,项梁却骂他:

“上一次要你去帮忙办理某人的葬礼,你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大事?”

听到这样严厉的叱责,吴中之人无一不佩服项梁的精明。

项梁当会稽郡守,任命项羽为副将,平定了江南一带。

这时,广陵(江苏省扬州)有个人名叫召平,他听说陈胜的军队想平定广陵,于是加入陈胜的阵容,但没想到陈军却连连失利,他便渡过长江,逃到吴地来。

他谎称奉陈胜的命令,封项梁为楚的上柱国,亦即宰相,并要项梁立即率兵攻打秦都。

项梁和项羽于是率领八千士兵,渡过长江,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远征之途。

他们朝西一直到达东阳(安徽省天长西北)。有陈婴率数千兵卒加盟,其后,黥布又领数千精兵加入。

黥布本名英布,是六城(安徽省六安)人。年轻时,有一过路人看到他,惊讶地对他说:

“你的面相很奇特,你会遭受一次刑罚,但以后却能为王。”

听到这些唐突荒谬的话,英布只是一笑置之。然而,这预言不久竟然成为事实。

黥布壮年时,因犯罪而遭到刺青的刑罚,并被遣送到骊山陵做苦工。

在骊山,他胆大且强悍,逐渐变成领头人物。后来,他乘机带领一班人逃到长江下游,以安徽省六安为根据地,落草为寇,使得附近的人一听黥布(因犯罪被刺青的英布)的名字就畏惧三分。

他听说陈胜起兵抗秦,便率领数千名部下起来响应。又传闻项梁举旗,陈婴已经加入,并进军到准水来了,他就带着属下投效在项梁的麾下。

项梁、陈婴、黥布纠集各地的散兵游勇继续进军,到达下邳(江苏省邳县)时,军队总数已达六七万人,比刚开始时增加十倍之多。

陈胜自蕲州起兵以后,传檄四方,东南各郡县,纷纷响应,戕杀守令,义旗高举。

沛县与蕲县的距离很近,蕲县百姓杀官吏的事件很快传入沛县。沛县百姓称快,吓坏了沛县县令。

沛县县令寻求自保的办法,可思来想去,也没有良策。准备举城向陈胜投降,这样可保全性命。

萧何与曹参均感到这是一个剧变的乱世,乱世出英雄,他们准备以刘邦为首大干一番。

于是萧何与曹参向县令献计:

“君为秦朝官吏,怎么能向强盗投降呢?再者,即使县令投降陈胜也难以保住官位,因为人心难服,也许会有民变,大人的性命仍然难保。”

一席话,说得县令哑口无言。

“那就是说没有办法啦?”县令急得满头大汗。

“办法是有,就看你采纳与否了。”萧何的口气很坚定。

“快说,快快说。”县令心急如焚。

萧何侃侃道来:

“可以召集逃亡在外的亡命之徒,人数有几百人就可以了,这样,既可压制百姓,不使有变,又可保证城池不丢。”

无计可施的县令只得听从萧何、曹参的建议。

于是县城的大街小巷与各主要集镇均贴上了县衙的告示,广招流民乡勇。

多事之秋,百姓以能过一个太平日子为目标,所以,前往官府报名的并无几人。

萧何觉得解救刘邦的机会来了,便找到县令,继续进言:

“现在告示已贴出,但响应无几,我们还需扩大招人范围。”

“全县不是都贴上了告示吗?范围还能扩大到哪里。”县令问道。

“扩大到不能贴到告示的地方,比如说,逃犯聚集的深山老林。刘邦现在躲避于芒砀山中,这人是个豪杰,手下也有百余人,若把刘邦赦罪召来,刘邦一定感恩图报,成为有用人才。”萧何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此计,县令照样点头称是,遂遣樊哙前往芒砀山,召刘邦出山进城。

樊哙也是沛县人,家业有限,没有恒产。专靠杀狗为生。樊哙的妻子叫吕罂,是吕雉的胞妹,吕公的小女。

县令觉得樊哙与刘邦有亲,派樊哙请刘邦,可增加信任度,能很快达到目的。

樊哙得令后,马不停蹄,不多时,便赶到了芒砀山刘邦的住处。

樊哙见到刘邦后,刘邦确实吃惊不小,待樊哙讲明来意后,才放下心来。

此时的刘邦已今非昔比,由于广纳壮士,百姓纷纷投奔,人数已达百人。

得知沛县县令相招,刘邦自然高兴。终于可以离开深山了,刘邦与众弟兄好好庆贺一番。

第二天,刘邦带领家属徒众,与樊哙一起下山向沛县走去。

一队人马,春风得意,浩浩荡荡开向县城。

行至中途,刘邦见老友萧何与曹参气喘吁吁地赶来。

刘邦见二人如此慌张,也顾不上谈及别后思念之苦,忙问:

“两位先生,如此紧张,是何原因?”

看来确是事态紧急,萧何与曹参也没有别后重逢的客套,萧何开门见山向刘邦通报了险情:

“我们两个原来请沛令召你进城,名义上是帮助官府,而实际上是要你到城中带兵起事,现在天下大乱是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了。”

曹参喘了口气,接着萧何的话茬说:

“原来我们的设想挺好,哪知有了变化,县令变卦了,已怀疑我们另有图谋,恐对他不利,所以下令关闭城门,阻止你进城,并下令捕杀我们两人。好险啊!幸亏我们两个人提前得到消息,连夜逃出,才保住性命。”

萧何又说:

“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保护城中家眷,免遭不测。”

听到这里,刘邦双手抱拳,对两位朋友说:

“两位放心,刘邦会全力相救。多年来,我以及我的家人多次受到二位的关照,在二位有难之际,我怎么会不思报答。”谈到这里,刘邦用手一指他的部属高声说:

“我现在已有部众百人,我们总会有办法的,这样吧,我们先到沛县城下,看看形势,再决定进城的办法,我们一定要冲进城去,杀掉狗官。”

于是,百余人的队伍又向沛县县城进发。

刘邦等人走到城下,见城墙高耸,城门紧闭,一时无法进城,即使强攻,百人的队伍亦恐难以奏效。

“开门!开门!”

“让老子进城去!”

刘邦的部属高声叫骂着,但城内没有任何反应,如何进城呢?众人都在思索着同一个问题。

“我倒有一个办法,”萧何开口了,“城中百姓,未必都服从县令,据我所知,早有壮士准备反秦,现在,我们可以先修书一封,叫百姓尽可杀死县令,我们再重重有赏。可是,”说到此萧何有点犯难,“可惜城门未开,无法投递书信,这如何是好?”

听到这里,刘邦哈哈大笑:

“这有何难,你这个办法很好,请君快写书信吧,别的你就别管了。我自有办法将信投入城中。”

萧何舞文弄墨绝对是一把好手,在沛县很有名气。不仅字好,文章也很漂亮。很快,萧何草就一书,递给刘邦,刘邦展帛细读,内容跃然帛上,上面写道:

天下苦秦久矣!今沛县父老,虽为沛令守城,然诸侯并起,且必屠沛。为诸父老计,不若共诛沛令,改择子弟可立者以应诸侯,则家室可完!不然,父子俱屠无益也。

此信恩威并重,利害分明,刘邦看后,脱口说出:

“写得太好了!”

说完,刘邦命人将信封好,自己带着弓箭,只身来到城下,找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站住了,然后,高声向城内喊话:

“守城的官兵,你们听好了,我刘邦有话要告诉你们,你们现在为沛令守城是自讨苦吃,你们可以看看我的书信,若按上面写的那样做,可以保全你们及全城人的性命。”

说罢,把书函系在箭上,然后,拉弓射箭,“飕”的一声,箭杆带着书函飞入城中。

守城兵卒见有书函随箭射到城墙上,纷纷过来观看,见所写话语句句有理,很合心意。

“反了吧,我们何必给秦朝卖命呢?”

“县令让咱们来送死,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