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要定,心要静,幸福会靠近:浮躁世界里的养心法则
2755600000012

第12章 不执现在,安住当下(2)

避免对人对事的抱怨,能在很大限度上避免痛苦的产生。对人对事有所求,最后没达到目的才会痛苦,如果对人对事抱有平常心,充分理解他人的能力和事情的发展,就不会事事苛求,自然也不会有痛苦产生。

2).避免懒惰

人一旦对生活产生某种惰性,也就对生活失去了探索的兴趣,不论这种懒惰的对象是自己的工作,还是对身边人的热情,抑或是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你懒洋洋地不再理会它们,它们在你眼中也就成了一堆打蔫的白菜,根本没有乐趣可言。

想要提高幸福感就要保持对人对事的热情与勤勉,多与它们接触,多发掘它们的内涵,你总能发现惊喜,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厌倦。

3).避免贪婪

平心而论,生活给了我们诸多痛苦,但也给了我们很多东西,例如某些方面的才能、某些重要的人、某些愉快的经历,以及我们最宝贵的生命。一个人如果懂得知足,他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很丰富,并因为这种丰富产生幸福感。心灵一旦被贪婪占据,就再也不会满足于当下的生活。有城府的人有理想、有目标,却不贪婪,他们把握着实实在在的幸福,为着幸福逐步添砖加瓦,而不是吃着碗里的惦着锅里的,始终放不下贪心。

总之,少一分对痛苦和失去的埋怨,就会多一分快乐的可能。幸福有时候并不在于你追求着什么,而在于你珍惜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并且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唯有如此,你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充实和快乐。

4.活出自己简单的姿态

最珍贵的品德是朴素。活出自己的本色,简单平凡,是一种人生智慧。

在这个个性张扬、浮躁忙乱、争逐物质和感官享受的红尘世界中,不少人的心被撩拨得蠢蠢欲动,不是为追求名利、患得患失所劳役,就是被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所左右,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痛苦和烦恼。

如何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使自己的日子过得顺心而滋润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保持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即对待周围的环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要对周围的人事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气定心宁,闲庭信步。

药山禅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智者,他有两个徒弟,一位是云岩,另一位是道悟。

有一天,药山禅师带着云岩和道悟出远门,行到某处的时候,他见一棵树长得很茂盛,而另一棵树却只剩下枯黄的枝叶,便想借机示教,于是便指着两棵树问道:“在你们眼中,哪棵树更好?”

“当然是茂盛的那棵树好了”,云岩抢先作答:“荣代表着欣欣向荣,是生命的象征。”

“枯的好”,道悟争辩道:“枯,万物归天,一切皆空。”

药山禅师但笑不语,这时候,旁边走来一个小沙弥,于是药山禅师又问了问小沙弥,道:“这树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只见小沙弥淡然一笑,回答道:“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

好一个“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小沙弥心底的那份从容、淡定、宁静,显露无疑。无论外界怎样的喧嚣变幻,自己的内心都风平浪静、波澜不惊,这是一种绝佳的禅意姿态,也是心理学中的最高境界。

平常心不是懦夫的自暴自弃,不是无奈的消极逃避,不是对世事的无所追求,而是人生智慧的提炼,是生命境界的觉悟,它能让我们的内心变成一片浩淼的水域,帮我们成为精神的富翁,自由的主人。

能够守着一颗平常心的人,无论他的生活条件如何,无论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他都能够在普通或者不普通的生活、工作中,营造出一份平静和谐,在淡然中享受生活真谛的情趣,找寻到生命最真实的姿态。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年间生于富贵之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是名扬四海的风流才子,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于一身,在多个领域中开创了中华灿烂文化之先河,用他的弟子、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话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但是,正当盛名如日中天,正享荣华之时,李叔同却彻底抛却了一切世俗享受,到虎跑寺削发为僧了,自取法号弘一。出家24年,他的被子、衣物等,一直是出家前置办的,补了又补,一把洋伞则用了30多年。所居寮房,除了一桌、一橱、一床,别无他物;他持斋甚严,每日早午二餐,过午不食,饭菜极其简单。

弘一法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写出了《四分律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重要著作……他在宗教界声誉日隆,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了高僧之林,成为誉满天下的大师,中国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正因为此,对于李叔同的出家,丰子恺在《我的老师李叔同》一文中所说“李先生的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的。”

前半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后半生却剃度为僧。这种变化,在常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在心理上难以承受,而弘一法师却以平常心淡定自然地完成了转化,淡然地享受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生活,并获得了人生的极致绚烂。

这是何其平常而又不寻常啊!李叔同大师盛名如日中天,坐拥荣华富贵,却削发为僧,落尽繁华,归于岑寂,并且做得认认真真,平心静气。没有一颗对待人生的平常心,能达到这种境界吗?

总之,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能慎物结缘,自甘平淡。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面对物质的引诱,心不动,手不痒,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

有人说“现在人们最短缺的不是物质,而是一颗平常心”,我们暂且不去判断这话的正确与错误,但拥有一颗平常心,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做到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你的内心就抵达了禅意的境界。

5.世间万物皆空,活在此刻

真智者,从不留恋过去,也从不憧憬未来,只享受当下的美好。

不得不承认,当今很多人的内心是喧嚣的,充满了孤独感、压抑感和焦灼感。但这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因为我们深陷于流转不停的心念,不是在痴情过去就是在规划未来,唯独没有认真专注地感受此时此刻的生活。

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过一本名为《礼物》的书。

有一个孩子问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世界上有最珍贵的礼物吗?”老人回答道:“有!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可以让人生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功,可这个礼物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找到。”

于是,这个孩子从童年到青年,走遍千山万水,用尽所有的办法四处找寻这个最珍贵的礼物,可是他越拼命寻找,却越感到生活得不快乐,而他生命中那个最珍贵的礼物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

到后来,气急败坏、心生绝望的年轻人决定放弃,不再没有目的地追寻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了——而此时他赫然发现,苦苦寻找的东西原来一直在自己的身边,这个人生最好的礼物就是——“此刻”。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总是沉湎于失去的过去或者将眼光放在可能很美好的未来上,而忽视当前所拥有的此刻,如此我们的心便是浮躁的,很难获得平和与喜悦和感受,更难以控触到生命的脉动。

天地万物,自然轮回,每一个瞬间都将是不可逆转的永恒。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活在现在这一刻,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静静地体会此时此刻,才能获得平和与喜悦。

现在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切实活在“当下”。上班时,是否挂念着家里的宠物狗有没有吃饭,晚上的鲈鱼是清蒸还是红烧;晚上躺在床上时,是否因为白天谈判的破裂或实验的失误而辗转反侧……

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活在当下,问问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否让我感觉喜悦、安逸和轻松呢?”如果不是,那就表示当下时刻被时间遮盖了,生命正处于负累或挣扎状态。

“何必眉不开,烦恼无尽时,一切命安排,当下最悠哉。”这段话说得真是太棒了。把注意力聚焦在我们的现在,对现在心存一份美好的感恩,生命的喜悦自然浮现,心如同莲花般安然而又超脱。

卢卡今年已经50多岁了,可是最近他身心备受打击,倒霉的事情接踵而至,妻子刚去世不久,女儿又因难产身亡。一连串的打击让他的心都碎了,他不知道今后的路自己能否坚持走下去,整日郁郁寡欢。

一段时间后,为了生存下去,卢卡打算重新到外面找一份工作,但是他总是担心别人嫌他老,担心别人嫌他动作迟缓,担心自己无法承受别人要求的工作强度……这一系列的担心更让他怀念过去,怀念妻子在世的岁月,由怀念而生悲痛,又重新陷入丧女的阴影中不能自拔,结果病倒了。

了解到卢卡的病情和生活情况后,主治医生对卢卡说:“你的病情太严重了,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但是你又没钱……我看这样吧,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在本院做零工,每天打扫病人的房间,以赚取你的医疗费用。”

反正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自己似乎根本别无选择。于是,卢卡开始手握扫帚,每天都想着如何做好今天的事情。慢慢地,他不再担心什么,内心也恢复了平静。寂寞、担忧被驱除了,卢卡的身体也就好了起来。由于经常接触病人,卢卡对病人的心理也了如指掌,后被院方聘任为陪护。贫穷也开始向他挥手告别,他觉得自己新的人生要开始了。

如今的卢卡已经成了该医院的心理咨询师,他办公室的墙上有这么一句话:“过去的已经过去,明天尚未到来。只要肯用行动充实生命中的每一个‘今天’,勇敢向前,机会就在柳暗花明间。”